古代史論文的現實意義?
中國古代管理思想的現實意義
第一,把人作為管理的重心。“以人為本”的思想在中國古代管理思想中始終占主導地位,把人作為管理的重心,管理者必須以人為本,“愛人貴民”,認為管理的成敗在於用人。
第二,把組織與分工作為管理的基礎。強調組織與分工是管理的基礎,建立層次分明的組織體系,家庭是最基本的組織形式,儒家和法家的富國富民之學都是把一家一戶作為一個單位,以男耕女織的個體農業作為社會生產的基本形式 “齊家”是管理的主要方面。
第三,強調了農本商末的固國思想。重農限商的思想一直在中國古代管理思想中居於主導地位,倡導以農富國,《管子》認為農業是富國富民的本事、本業,韓非提出:“富國以農”。“倉廩之所以實者,耕農之本務也”。荀子主張,“輕田野之稅,平關市之徵,省商賈之數,罕興力役,無奪農時,如是則國富矣。” 商鞅主張以農固國,認為:“國不農,則與諸侯爭權不能自持也,兵力不足也。”只有通過政治、經濟、法律等手段把農民穩定在土地上,國家才能安穩。
第四,突出了義與情在管理中的價值。中國古代充滿著濃重的講情講義的管理思想,倡導“見利思義”,“義然後取”, “義,利也”,“兼相愛,交相利”,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以德服人”等 。
第五,讚賞用計謀實現管理目標。重視謀劃,主張以謀取勝為上策,適應環境變化,善於權變,不拘泥於既定的清規戒律。
第六,把中庸作為管理行為的基準。中庸思想在中國古代管理思想中始終佔重要地位,把中庸作為道德標準、決策準則庸。
第七,把求同視為管理的重要價值。重求同是中國古代管理思想的重要特徵。中國地大物博、自給自足的地理及經濟生活特點使得中國的管理活動獲得了一個天然的“隔離機制”,管理體制和思維方式一直保持著自己的特色,沒有發生過大的文化“斷層”、交融與更替現象,長期以來一直穩定地延續下來,使中國的傳統管理思想中凸顯出求同性。孔子畢生致力於“克己復禮”;董仲舒甚至把封建統治制度—“道”與“天”聯繫起來,提出“道之原大與天,天不變,道亦不變。”國家的統一始終成為當政者的追求,這種思想被擴展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3000字中國近代史論文和3000中國古代史論文
我從事中國古代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純屬偶然。
在中學讀書時,我數學學得不錯,原打算畢業後考理工科。不幸因為家庭發生變故,1946年高中二年級結業後不得不輟學。一年以後再以同等學力報考大學時,沒有學過高三數學、物理等課程的我,只得選擇了因愛看小說而比較感興趣的中國文學系。同等學力的錄取比例據說是百分之五,我自然對報考名牌大學特別是北京大學,想也不敢想。大學考上了,自己並不滿意。1948年春來到北平,由於特殊原因,先是在華北文法學院借讀,秋後又轉為正式生。1949年北平解放,不久我便走上了工作崗位,到過農村,下過部隊。到這時為止,我對中國古代史還是很陌生的,有關知識也極淺薄(僅在大學裡學過一點點)。用“一窮二白”去形容,決不過分。然而命運卻註定要把我與中國古代史拴在一起,拴一輩子。1954年,由於某種機遇,我被調到北大,先在法律系輔導、講授中國政治、法律制度史,開始部分涉及中國古代史;後轉歷史系,從此便專門從事中國古代史的教學、研究工作,直到今天。
四十多年來,原本“一窮二白”,後來一直也沒有得到機會脫產學習、進修的我,其所以在中國古代史工作崗位上未遭淘汰,還能基本上完成任務,靠的便是北大學術氣氛的薰陶,而主要以通過自學的形式來實現。在這一方面,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厚積薄發
在燕園裡很早就流行一個比喻:如果將講課內容比作一杯水,那麼教師本人的學識便應相當於一桶水,方能應付裕如。每當我在輔導、答疑中被同學問得瞠目結舌、背上冒汗之時,便自然而然想起這個比喻。這也就是要求教師厚積薄發。有一次我在圖書館借書,將王鳴盛《蛾術編》之“蛾”念é,一位老館員委婉地指出我念了別字,當念yí,義同蟻。這“一字師”也再次提醒我學海無涯,自己知識太淺薄了,必須儘快地積累,再積累。
在摸索中,我不斷積累目錄學、文獻學知識。這得力於藏書豐富的北大圖書館者綦多。50年代的館員個個業務嫻熟,工作認真負責,知無不答;而且教員可以自由出入書庫,十分方便。當我逐漸懂得《書目答問》、《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等,以及今人有關論著的價值之後,便以之為指導,將其中所載重要的或我感興趣的書借回閱讀,做卡片、索引,或徑直在書庫中瀏覽序跋等,廣泛增加感性知識。同時也購置一些書,每月總要跑琉璃廠等地一趟,並把它視為極大樂趣。由於有了一些目錄學、文獻學知識,便懂得哪些書該買,哪些書可暫不買。如《漢書》、《後漢書》便買王先謙補註、集解本;學術筆記首先買《廿二史考異》、《廿二史札記》、《十七史商榷》;《周禮》買孫詒讓正義本;《儀禮》買胡培翬正義本;《禮記》買孫希旦集解本;諸子則主要買世界書局的諸子集成本等。這些書都對豐富我的知識起了重要作用。不過,坦白地說,改革開放以前,和許多教師一樣,對一些大部頭的書籍如二十四史、五經等,是沒有時間,也沒有條件(包括“白專”帽子的威脅)像前輩學者當年那樣系統閱讀、鑽研,打下深厚功底的;[1]就我來說,充其量只不過是通過一般瀏覽,有個大體印象而已。我的學力只能做到:藉助於這個大體印象,加上直接間接利用各種各樣的工具書(如“引得”)、辨偽書、類書,以至內容豐富的學術筆記(如《日知錄》、《陔餘叢考》)、論文等,一般能夠儘快瞭解一部古書的真偽、價值、存亡,到哪裡去查找佚文;或比較迅速地蒐集到某一問題的有關資料。舉一例:70年代初有一位鄰居是北京林學院的老師,他認定我教中國古代史便該懂得查找唐宋時期牡丹栽植的歷史資料,於是便把一外地來信請教他的這個問題,轉託於我。雖然我從未接觸,甚至想都沒想過這個問題,但還是答應了。因為我立即想到《古今圖書集成》中有《草木典》可以利用......
歷史畢業論文關於古代史論文題目及相關的內容謝謝 100分
我校歷史教研組承擔的課題“初中歷史自主性學習的研究”自2000年4月立項至今,歷經七年的研究,現已圓滿完成了研究方案中的各項任務: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普遍增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並且能夠應用於實踐和後續學習中,學生養成了受益終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同時通過課題的研究,探索出一種適合初中歷史教學的、切實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迴歸的教學模式。
一、課題的提出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1、自主學習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當今社會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格局,知識經濟社會已初步形成,時代信息化和Internet的完善給人類提出了新的要求。終身學習是在未來社會生存的必要條件。隨著知識爆炸性的增長、更新週期的縮短,對我們當今的教育方式、課堂教學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傳統的以知識積累為主的學習,已無法應付未來的生活和工作,對今天的學生來說,具備自我學習、自我知識的更新能力,遠比掌握現有知識更有積極意義。學校教育不是學習的終結,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個打基礎的過程,教育工作的重心必須由指導學生掌握知識轉移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及習慣上來,著眼於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2、自主學習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長期以來的初中歷史教學,受“應試教育”的束縛和傳統教學的影響,教師成了課堂教學的中心,學生成了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禁錮了學生髮展的能動性,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新世紀伊始,新課程改革拉開了帷幕。這次課程改革的實質,就是倡導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和自主性,更加重視學生主動探究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強調課堂互動,關注課堂愉快、和諧的群體生活和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是教和學方式的實質性變革,而其終結目標則在於引發學生“學”的實質性變化,新課程的推進要求學習方式的變革,推進學習方式的變革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也是新課程改革取得成效的關鍵環節和重要標誌。
3、自主學習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
學校教育歸根到底應該是素質教育,這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教育行政部門和各地學校在教育理念、課程設置、教材內容等方面都進行了改革,這些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是必不可少的。但所有這些改革與措施都是從施教者的立場出發考慮的,如果我們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來思考,則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策略將同樣是必不可少的。對於廣大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的歷史教師來說,如何適應信息社會的發展和國家教育改革的需要,使歷史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他們在學習中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已成為深化教育改革熱潮中廣泛、深入探討的熱門課題。我們選擇“初中歷史自主性學習的研究”這個課題進行研究,就是為了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逐步摸索出一套適合我校教育教學實際的教學模式,為大幅度提高歷史教學效率開闢新的實踐途徑,以確實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自主學習理論
“自主學習”是指在課堂上學生通過老師的科學指導、圍繞確定的學習目標、自主的選擇學習方法、自我監控學習過程、逐步養成自主評價學習結果、通過能動的創造性的學習活動來實現學生自主性發展的教學實踐活動。自主學習是就學習過程的內在品質而言的,是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學習動機,並創設符合教學內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舊知識之間聯繫的線索,從而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這種習慣在學習型社會中是不可或缺的,學習型社會帶給人類......
古代歷史故事在現代社會有教育意義嗎
當然有教育意義,所以我們應當傳承併發揚古代故事中正確的價值觀
古代歷史戰爭大學論文1500字
畢業論文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專業應考者完成本科階段學業的最後一個環節,它是應考者的總結性獨立作業,目的在於總結學習專業的成果,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文體而言,它也是對某一專業領域的現實問題或理論問題進行科學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義的論說文。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可以分兩個步驟,即選擇課題和研究課題。
首先是選擇課題。選題是論文撰寫成敗的關鍵。因為,選題是畢業論文撰寫的第一步,它實際上就是確定“寫什麼”的問題,亦即確定科學研究的方向。如果“寫什麼”不明確,“怎麼寫”就無從談起。
教育部自學考試辦公室有關對畢業論文選題的途徑和要求是“為鼓勵理論與工作實踐結合,應考者可結合本單位或本人從事的工作提出論文題目,報主考學校審查同意後確立。也可由主考學校公佈論文題目,由應考者選擇。畢業論文的總體要求應與普通全日制高等學校相一致,做到通過論文寫作和答辯考核,檢驗應考者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選擇課題,還是在主考院校公佈的指定課題中選擇課題,都要堅持選擇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的、切實可行的課題。選好課題是畢業論文成功的一半。
中國古代的管理思想對現代管理有什麼借鑑和知道意義論文
這是個老問題:隆重推薦:(一點心寒等)當代學者專業觀點: 研究中國古代管理思想旨在揭示中國社會管理實踐、理論、學派和方法的具體過程及其發展規律;闡明諸家管理理論和思想流派歷史嬗變的軌跡;探討中國古代史中各個管理流派和思想發展過程中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關係;挖掘和研討各個歷史時期管理理論和思想狀況與特徵,同時,進行與西方管理思想史的比較,反思中國古代管理歷史知識和管理歷史經驗。這些對提高今天人們的管理決策水平有著重大意義。 實踐證明:一個管理者決策正確與否,相當程度上取決於其自身的基本信仰、觀念和價值偏好。而基本信仰、觀念和價值偏好又常常與人們對中國管理的歷史知識和經驗的學術修養及其功力緊密地聯結在一起。因而,在這個時代面前,管理思想將前所未有地顯示出對人類社會生活所發生的深刻影響。誠然,任何管理思想並不是先驗的,而是有一定歷史傳統所維繫 應該看到,今天,中國古代管理思想作為一種特定的東方文化精神載體,越來越受到西方管理學界的高度重視。由於西方人際關係的冷漠,與現代高科技硬性的板塊所發生的衝碰,使西方管理世界蘊藏著深層的危機。西方管理學界企圖借鑑、引進中國古代管理思想,以 擬作一種軟性的介質,來融合西方管理世界中人與物的分裂與對立。 鑑於此,應大力開拓中國古代管理思想這一具有重大價值的科學領域,弘揚泱泱流源五千年之久的中華管理文化,加強中外管理學術研究交流,並提高中華民族管理思想在世界學術之林的地位。 受中國生存環境、宗法制度和儒家道家文化影響,中國古代管理思想上的二重性表現在思維的方式方法上也體現出了“剛柔相濟”的特點。這主要表現在謀與動、義與利、賞與罰、德與刑、上與下、中央與地方的管理關係上。 1、謀而後動的決策思想。 2、義利兩全的取捨思想。 3、賞罰分明的激勵思想。 4、德刑並用的寬猛思想。 5、上下同欲的同道思想。 6、執要群效的統一思想。 7、不偏不倚的中庸思想。 8、對立轉化的辨證思想。 9、以民為本的民本思想。 中國古代管理思想強調和諧,主張協同,追求和諧的境界,使矛盾和差異的雙方協調統一,共同構成和諧而又充滿生機的世界。“以和為貴”的人際關係準則在中國古代管理思想中一直佔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裡的“人和”,就是指內部的團結、和睦。《孫臏兵法·篡章》列舉用兵得勝的五條:“得主未制,勝。知道,勝。得眾,勝。左右和,勝。量敵計險,勝。”他把取得下級兵將的支持和兵將和睦團結,作為用兵取勝五個條件中的兩個,可見他對“和”的管理思想是多麼重視了。《荀子·五霸》“上不失天時,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廢。”《孫子兵法》“上下同欲者勝。”這些思想都是說明了“和”在消除內部矛盾衝突和取得內部團結方面的重要性。日本的豐田佐吉在創建豐田紡織公司時,他經營管理的座右銘是“天,地,人”三字,強調“和為貴”,其管理思想就是來自於孟子“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但是中國古代管理思想中的“和為貴”也不是無原則的,在講“和”的統一性的同時,也十分重視其中存在的差異性,即在強調“以和為貴”的同時也非常重視“和而不同”,在同中存異。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主張“君子群而不黨”。意思是說,君子和諧相處卻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卻不和諧相處。所以這裡的“和”並不是盲目追求一致、同一、沒有自我,而是要通過各種因素的差異互補來尋求整體的最佳結合,這是人們處理矛盾、對待差異所採取的積極的態度和方法。這種和諧觀在管理行為上的具體表現為:陰陽互補......
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意義!!?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重德行、貴禮儀,在世界上素來享有盛譽。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始終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礎,始終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形成和發展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從口頭傳承到文字記載,內容博大而精深。
優秀的民族文化既是民族振興的精神動力,又是建設先進文化的重要基礎。在經濟全球化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並結合時代特點加以創新,在中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進程中,我們的祖先創造了輝煌燦爛、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其中所蘊含的民族精神和諸多道德理念,至今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是我們在新時代進行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思想養分。深入挖掘和利用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精髓,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對於凝聚全社會的力量,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一個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文明之林享譽千年,在於它獨特而充滿魅力的文化。放眼河山,黃鶴樓依然聳立、紫禁城仍舊巍峨;長江水依然奔流到海、武昌魚仍是中華名菜;山東有孔廟、敦煌有石窟;李白的文字、納蘭的故事、蘇軾的詞譜成了“明月幾時有”的樂章;清茶,水酒,依然論英雄。細細數來,民族文化,始終在我們身邊,息息相關。旅遊,有古城的瑰麗;武俠,有詩仙的豪情;一茶一飯,有中國五千年茶文化、食文化的深刻積澱。藉助這樣無刻不在的平臺,五千年文化的源遠流長,可以成為民族傳統文化精神弘揚的出發點。多一分細心和探究,可以在點點滴滴間漸漸還原歷史的足音,滕王閣的解說裡有“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蓬勃氣勢、莫高窟的壁畫上既篆刻著一段歷史的奇絕工藝完美想象,也寫下了另一段歷史的落後與愚昧。走近歷史,瞭解歷史,文化,是最好的窗口。
我國是世界文明發源地之一,是舉世聞名的禮儀之邦。在中國五千年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流淌著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積澱成為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在各異質文明空前衝突和融合的過程中,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個性的文化,也才是世界性的文化。我國的傳統美德無論在哪個朝代都被統治階級強調,同時也被廣大人民所認可,因此我認為,要在大學中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我們是有優勢的,而現在首先就是要“固本”,即要倡導傳統文化及美德的教育。這有兩個必要,第一,要培育民族精神,首先必須要了解自己的民族、民族的歷史,以及千年來的精神傳承。第二,中國傳統文化本身雖然不可能再度直接成為新文化,但其內在的基本文化精神卻可以經過批判、改造、繼承、弘揚而再度成為新的民族精神的生長點。
中華民族擁有了一個巨大的精神寶庫,古代的神農嘗百草、大禹治水、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等民族精神,現代有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魯迅精神、大慶精神、雷鋒精神、青藏高原精神、抗洪精神精神等等。所有這些構成了蔚為壯觀的精神群體,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主旋律。我們培育民族精神必須要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文化,並且區別於其他民族的特質,尋找到本位。此外,面對現今如此紛雜的社會,各種思潮不斷湧現,改革開放固然帶來許多先進的科學技術、思想文化,同時也給國內外企圖破壞我國發展進程的勢力有可乘之機,而正處於世界觀形成期的青年人善於接受新文化,同時也容易被不良文化所侵害,形成錯誤的世界觀、方法論。因此,在教育中強調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和美德,使學生們先做到內心世界的充實,有了民族底氣,有了文化底蘊,面對各種文化的滲透,才不會迷失方向,喪失中國人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