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普羅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12-22

佛教中說的龍王指什麼?

八大龍王

指八位龍王,乃列於法華經會座上之護法善神。又作八龍王。即:

(一) 難陀龍王(梵Nanda),意譯為歡喜龍王,乃護法龍神之上首。

(二) 跋難陀龍王(梵Upananda),意譯為賢喜龍王,又稱優波難陀龍王,與上記之難陀龍王為兄弟。

(三) 沙伽羅龍王(梵Sa^gara),意譯為海龍王,又稱娑竭羅龍王,為古來請雨法之本尊,亦為觀音二十八部眾之一。

(四) 和修吉龍王(梵Va^suki), 意譯為寶有龍王、寶稱龍王,多頭龍王、九頭龍王,又稱婆修豎龍王、筏蘇枳龍王。能繞妙高山,並以小龍為食。

(五) 德叉伽龍王(梵Taks!aka),意譯為多舌龍王、兩舌龍王、視毒龍王、現毒龍王、能損害者龍王。以怒視即可使人畜即時命終。

(六) 阿那婆達多龍王(梵Anavatapta),意譯為無熱惱龍王,又稱阿耨達龍王。住於雪山頂之阿耨達池。

(七) 摩那斯龍王(梵Manasvin),意譯為大意龍王、高意龍王、慈心龍王、大力龍王、大身龍王,又稱摩那蘇婆帝龍王。

(八) 優婆羅龍王(梵Utpalaka),意譯為青蓮龍王。因住於青蓮華池而有此名。

八歲之龍女由於受持法華經之功德而即身成佛。據法華經卷四提婆達多品載,龍女即娑竭羅龍王之女,年甫八歲,智慧猛利,諸佛所說甚深祕藏悉能受持,乃於剎那之頃,發菩提心,得不退轉。復以一寶珠獻佛,以此功德願力,忽轉女成男,具足菩薩行。剎那頃住於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華中,成正等覺,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廣為人天說法,娑婆世界之菩薩、聲聞、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皆遙見而歡喜敬禮。蓋古印度之女人地位甚低,小乘佛教認為女身垢穢,不能成佛,此與大乘佛教所言眾生皆可成佛之思想衝突,故佛典中乃有女人可轉變為男身成佛之說。‘龍女成佛’之說明示大乘佛教在修行理論方面之發展。

指諸佛成道處的樹木。又稱覺樹、道樹、道場樹、佛樹、思惟樹。《十住毗婆沙論》卷三曾列出被視為菩提樹的十六種大樹的名稱。同書卷五亦列出過去七佛的菩提樹。即︰毗婆尸佛是無憂樹、屍棄佛是邠他利樹、毗舍浮佛是娑羅樹、拘留秦佛是尸利娑樹、拘那含佛是優曇跋羅樹、迦葉佛是尼拘類樹、釋迦牟尼佛是阿說他樹、將來成道的彌勒是那伽樹(龍華樹)。另有一說,謂毗婆尸佛的菩提樹是波吒羅樹。釋迦牟尼佛成正覺時的菩提樹是阿說他樹(as/vattha)。關於釋尊成正覺時此樹的情形,《修行本起經》卷下曾作此下之描述(大正3·470a)︰ ‘其地平正,四望清淨,生草柔軟,甘泉盈流,花香茂潔,中有一樹,高雅奇特,枝枝相次,葉葉相加,花色蓊鬱,如天莊飾,天幡在樹頂,是則為元吉,眾樹林中王。’ 世人所謂的菩提樹,即指釋迦牟尼佛的菩提樹。此樹別名為畢鉢羅樹(Pippala)或阿說他樹,屬桑科無花樹的一種,學名為FicnsRcligicsa。盛產於中央印度及孟加拉等地。是常綠喬木,枝葉繁茂,亭亭高聳,周圍達二十五呎,樹皮稍平滑,呈灰色,葉是互生有長柄,葉身長四吋乃至七吋,寬三吋乃至四吋餘,尖端長而尖,葉之表裡皆無毛,上面特別平滑而有光澤,葉呈網狀脈。花包容在小形壺狀之花托內。阿育王之時,王女僧伽密多至成道地折下一枝菩提樹枝,齎送師子洲(斯里蘭卡),移植到阿羅陀普羅城。此即是於現今錫蘭島的古城阿羅陀普羅所見到的世界古樹之一,且因有此記載而著名。在古代,成道處的菩提樹曾屢為惡王所殘伐,但至今仍甚繁茂。依《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十所載,菩提樹有守護神,謂之菩提樹神。此外,另有一種菩提樹,與前述之菩提樹不同,為落葉喬木,莖稍平滑,葉長一至二吋,葉緣呈鋸齒狀,上面平滑,下面呈白色,密生細毛,花有從葉掖特生的披......

佛教所向人們傳達的正確思想是什麼?

"對事物的看破,其實我們沒有必要要對佛朝拜,"

個人也認為如此,佛教自漢朝傳入幾千年來發展出很多分支(我指的是中國本土)每一個分支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有些很無聊,認為只要高念"難無阿彌陀佛"就萬事大吉,有的認為要通過苦修來逐步西登,還有一種主張頓悟,只要心中有了悟,即是得道,我就是佛,佛就是我,這一支傳自樑朝達摩,後由六祖慧能發揚光大.祖慧之前通常佛教派認為只有通過苦修,如坐禪,面壁等方式格物致之,很無聊,看達摩面壁十年就知道,慧能後修禪不再拘泥於形式,只要有了悟洗衣作飯皆是修行.這就是所謂的心禪

"名與利很難有人能看破,所以要想成為佛,也很少有人能做到。"

這飢是佛家重要思想之一,佛家認為生命的本原是痛苦,所謂人生八苦,生,無,老死,無常,求不得,愛別離,怨憎燴,無蘊熾,只有放棄執著,達到空虛忘我的境界,屏棄人的各種慾望,才能跳出苦海.這比道家的清修無為更加絕對和超脫,不過說實在的,人真活到這分上跟死有什麼區別呢?所以佛家又加了一項內涵叫普渡眾生,好歹有點事做

道家的道和佛家的道有些迥然,道家所崇尚的不是絕對的超脫,而是順應自然,以求達到天人合一的一種很完滿的境界,莊子的道更不一樣,這人其實很僨事嫉俗,

他追求的是一種絕對自由的精神境界,戰國很亂,莊子光是看著一票人就不爽,更不會有什麼改變他們的念頭,畢竟改變的前提是你必須先成為他們的一分子,對於莊子這種孤傲的傢伙這是不可能滴

你瞭解佛學禪宗,有本叫 <拈花微笑> 的書很好,可惜不容易找

想了解道家,直接去看 <老子> <莊子> 這是真正的道學之源,後世的道士其實大多是些煉鍊金彈騙騙皇帝的傢伙,到是一票文人對道學很感興趣,或者起點中文網裡有一本叫 <神遊> 的書,雖然是小說,卻深得道家精髓,還有對許多道家經典的闡釋,喜歡道家又不想看古文可以看這本

除此,說實話,就目前現狀,佛學思想其實不太適用於現實社會,如果你還年輕,建議不要看太多,十幾歲的人還是該有激情的

佛教,伊斯蘭教概述

伊斯蘭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是公元7世紀阿拉伯先知穆罕默德所宣傳的閃米特系宗教。阿拉伯語“伊斯蘭 (islam)”意為“順從”,是伊斯蘭教的基本思想,謂信徒(穆斯林)以“順從唯一真主安拉的意志”為己任。全世界穆斯林約有10億多,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繁多,具有不同文化,因此教內派別複雜。但是全世界穆斯林都有共同的基本信仰,並且同感共為一體。19、20世紀在西方殖民主義的壓迫下,伊斯蘭世界許多政權喪失,但是伊斯蘭一體的意識不但沒有減弱,反而增強,鼓舞伊斯蘭教各民族在20世紀中期爭取政治自由和主權。

伊斯蘭教的基本教義:一般說來,伊斯蘭教的教義、教法和思想以四項基本原則即四烏蘇爾為基礎:

1.《古蘭經》

2.遜尼(聖訓)

3.公議(集體一致意見)

4.伊智提哈德(個人判斷)

《古蘭經》所講關於安拉的教義是嚴格的一神論,他是唯一的、獨特的、他沒有夥伴和同等的。伊斯蘭教反對基督教的三位一體論。穆斯林認為,在安拉與他所創造的萬物之間沒有中介。安拉是有位格的主;他是全能的、主宰一切。他比頸部的血管離人還近。貧富苦難之時向他呼籲,他必答應。他向萬物、特別是人指示正道。

《古蘭經》說安拉有大能、正義並仁慈,此點與猶太教、基督教的傳統有關,是從這種傳統中脫胎而出而有所修改,同時也與伊斯蘭教以前的阿拉伯人的思想有關。《古蘭經》多次強調宇宙的計劃性和秩序以證明真主獨一。所謂秩序,是說:每一個受造物都被賦予一定的明確性質,因而成為一種類型。這種性質一方面使每一事物在整體中發揮作用,另一方面又有限度;這種萬物均有限度的思想,就是《古蘭經》的宇宙論和教義學的根本原則之一。

按照《古蘭經》的說法,真主創造兩種顯然並行的事物,即用土造人,用火造鎮尼。《古蘭經》很少談及鎮尼,但間接表明鎮尼有理智與主觀責任,比人更具有犯罪傾向。猶太教與基督教關於人類始祖亞當墮落的故事,《古蘭經》是承認的,但說真主寬恕他不順從之罪,並沒有象基督教所說的那樣把它看成原罪。伊斯蘭教還承認亞當、諾亞、亞伯拉罕和摩西是先知,耶穌是聖母瑪利亞所生,認為耶穌是先知,但是不認為他是上帝之子。《古蘭經》說人受造物中最高貴者,肩負為其他受造物所拒絕的信託。但《古蘭經》又說,人脆弱易變,人生性叛逆驕傲,自居可以靠己力為所欲為。按照《古蘭經》敘述,伊卜劣斯(魔鬼)原居高位,但由於抗拒真主對眾天使所發命令,不尊重人祖阿丹(亞當)而失去真主慈惠。自此以後,他就專門誘人為非作歹和弗罪,直到世界末日止。一切先知都是人,決無神性;他們僅僅是接受真主的啟示。穆罕默德是最後的、最大的先知,因為過去一切先知所傳的信息到了穆罕默德乃臻完善。

根據伊斯蘭教教義,世界末日死者復活,每人都按照自己的行為受審。解除他人痛苦,救濟貧窮這樣的社會服務,是伊斯蘭教教義的重要內容。聚斂財富而否認窮人權利,是今世社會腐敗的主要原因,將在後世受到嚴懲。禁止放高利貸這種社會經濟理論加強教內的團結,由此而產生一種觀念:信士彼此皆為兄弟,共同生活在緊密的集體之中。

伊斯蘭教的主要派別:

穆罕默德(570—632)死後數年,伊斯蘭教內發生嚴重分歧,首先是政治分歧,起源於伊斯蘭社會內領導地位的問題。第三代哈里發(穆罕默德的繼任人)奧斯曼在位時期,有些人指責他用人唯親和執法不公,不滿情緒日益高漲,最後他被暗殺。起事者擁立穆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阿里為首領,後來又拋棄他而與他戰鬥,指責他犯大罪,不該把哈里發地位交付仲裁,這個集團稱為哈利吉派。該派的基本學說是:人犯了大過或大罪而不虔誠懺悔,就不再是穆......

如果佛學是真理,那麼太極是什麼呢?他們之間有關係嗎?

就好比太極是小學佛學是大學

為什麼佛說我們是從無明而生的呢?

什麼是無明?簡言之,無明(煩惱),是指一種無知的狀態,是對宇宙人生的真相的無知,對佛法的無知。由於無知,便產生各種盲目的行為,使自己在無盡的因與果的交替和融合裡,沉淪。無明,自無始以來便矇蔽了我們的心智,使我們遠離真正的智慧,做下許多傻事,造下無邊罪孽。而我們,卻哀嘆,生活的凝重和艱辛,那是因為,今生,承載了無始以來的生生世世。無明,它在何處?人們回首往昔,在望不到盡頭的過去,無明隱匿了身影。卻不料,它無形無象,無聲又無息,卻又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它就在我們的心裡,控制了我們的意識,讓我們顛倒夢想、行為失態。無明,它幻化出貪、嗔、痴三毒,汙染我們的心靈,造就了一個個醜惡的、可悲的靈魂。無明,並不在遠久的過去,它就在當下,就在我們的言行之中,就在我們的妄想之間,它想長期霸佔我們、支配我們。無明,就如慢天烏雲,遮蔽了我們本有佛性的光輝,陽光照不到大地、沒有光明、一片黑暗、一片昏沉。

歷史,就在無明的籠罩之下,延續著漫長的歲月,沒有目標,也沒有盡頭。佛法,如黑暗之中突現的光亮、如偶爾劃破夜空的閃電,雖然短暫,卻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只要抓住這個機會,便有可能,從無盡的黑暗之中,超脫。佛法,是聖者的教言,是大覺者的恩典,是導師的諄諄教導,是慈悲的關愛。佛法,是啟迪智慧的鑰匙,是和無明戰鬥的神兵利器。佛法,就是一把絕世好劍,它用智慧鍛造而成,而且,只要你願意,你就一定能夠擁有它。修持佛法,便是修煉劍法,一旦劍術精純,無明,終會倒在劍下,我們將擁抱光明。俗話說,自己是最大的敵人,無明倒下之時,我們便完完全全、徹徹底底的戰勝了自我,而且乾淨利落,不留下一絲的遺憾。

佛法如大海,諸多經卷,戒、定、慧三學,經、律、論三藏,各宗各派,無不是教導如何破除無明。佛教的主題不是認識無明,而正在於破除無明,強調這個破除的過程和心態。

如,《金剛經》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大師便因此句而悟。何為住,貪圖錢財便是住、私慾膨脹便是住,甚至,做了好事、善事,如果心裡不能放下,老是想著惦著,也是住,或者,學者們幻想搞出一整套邏輯嚴密的理論體系,可以解釋整個世界,卻始終未能成功,也不可能成功,這也是住。從道理上講,住就是執幻為實,就是內心和假有的糾纏,因這種糾纏,陷於假有的迷霧之中,認不清宇宙和人生的真相,這就是無明。故,“住”即是無明,凡所有住,自性本空,皆是虛妄,因而,無明也是虛幻之名,並無實有,如果我們把它幻想為實有,它就永遠立在我們心裡,成為控制我們一切生命活動的強大而邪惡的主宰力量,而我們則成為它的奴隸,一旦我們生起智慧,看透無明的本來面目,它就鬨然倒塌,沒了蹤影,這便是“無所住”,無住即是破除了無明,顯現真如本心。

雖然,道理是這麼講,但眾生少有智慧,便生出許多無明的問題。《圓覺經》記載,金剛藏菩薩向佛祖提了幾個諸如無明是如何產生的等有關無明的問題。佛祖怎麼回答呢,佛祖認為,這些問題本身便是因無明而起,因為,若破除無明,則無明何在,無明既無所安立,無明之問自然多餘,所以,問題皆因無明未破之故,皆因無明而起,而以無明之心,欲破無明之問難,斷無此理。此問此答,既是佛法的生動闡述,又富含哲理,這提示我們,想通過理性和邏輯來完全的認識這個世界是行不通的,近現代的大學者們,如康德、歌德爾等人,通過深入的研究,才逐步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不能指望靠理論研究解決無明,只能靠佛法,而且不能空講佛法,必須要實修,再好的理論,如果只是空談,便百無一用。

當然,象金剛藏這樣的大菩薩,不會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他只是代眾生向佛提問,佛的回答也並非針對菩薩本人,而是普羅大......

佛教的分派,具體描述一下。。。

您可以去百度搜索 大乘八宗 ,就會有相關的佛教知識出來。阿彌陀佛。

佛教有哪三種派別

漢傳(大乘為主)、南傳(小乘為主)、藏傳(大乘為主)

大乘,梵語maha^-ya^na,意指大的交通工具。不以個人之覺悟(如小乘行者)為滿足,而以救度眾生為目的,一如巨大之交通工具可載乘眾人,故稱為大乘。以此為宗旨之佛教,即是大乘佛教。

西元前後,除比丘教團外,各地均有在家佛教信徒團體成立,彼等自稱菩提薩埵(梵bodhisattva ,意為求覺悟者,略稱菩薩)。菩薩一詞於本生譚中,原指佛陀之前身,特用於未達佛果之修道階段;上述在家信徒特具信心,自信必能成佛,故亦自稱菩薩。此種教團中,亦有來自比丘教團者,彼等信徒逐漸纂集、傳誦異於當時經藏(阿含經)之經典,如般若經、法華經、維摩經、華嚴經等大乘經典,此類經典敘述般若空之思想,並以詩歌讚歎佛陀永恆之生命,強調‘上求菩提,下化眾生’之思想,並訶斥聲聞之希求自度乃不了義,重視六波羅蜜之實踐德目,尤其強調佈施之重要性。其行動不僅具有社會性、實踐性之意義,且滲入濃厚之宗教情緒。我國與日本之宗派大都屬於大乘佛教。〔世界佛教通史第一篇第八章(聖嚴)、印度佛教史概說第九章(達和譯)〕(參閱‘印度佛教’2215)

大乘佛教,在部派佛教流行時期,大乘的思想在南印度已開始產生和傳播。當時在家佛教徒中流行著對安置佛陀舍利的佛塔崇拜,從而形成了大乘最初的教團——菩薩眾。參加這些教團的有出家的導師(僧侶)和在家的支持者(俗人)。他們中間一部分人為了修持和傳教的需要,編輯了闡述大乘思想和實踐的經籍,最初為般若系經典,以後又有《妙法蓮華經》、《維摩經》、《華嚴經》和《無量壽經》等出現。這些經典闡發了空、中道、實相、六度、菩薩道、多佛、三乘分別和一心本淨等等思想。在上述種種經典思想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大乘兩個主要派別——中觀派、瑜伽行派。中觀派大概在2世紀才開始形成,創始人是龍樹,經提婆、羅睺羅跋陀羅傳至佛護和清辨時,因對中觀的理論有不同的解釋,分為自續派和應成派。中觀派發揮了般若經中的思想,認為修持最高的境界是空,空是“不可描述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現象都是一種相對的依存關係(緣合)和一種假借的要領或名相(假名),它本身沒有實體(無自性)。對於真正的佛教徒應該證悟上述空性的“真諦”,但是對於被無知(無明)覆蓋的凡夫仍應導以“俗諦”,即承認世界相對存在的真理。瑜伽行派興起於4~5世紀間,因強調瑜伽的修行方法並以瑜伽行總括全部佛教教義而得名,該派的理論奠基人是無著和世親,主要經論是《解深密經》、《瑜合伽師地論》、《唯識二十論》、《成唯識論》等。世親的繼承者有親勝和火辨兩家,較親勝稍後併發揮親勝學說的有德慧和安慧,以上稱為無相唯識派;世親的另一繼承者是陳那,他是後期瑜伽行派的先驅。陳那的後繼者有護法和法稱,護法發展了世親和陳那的唯識學說,法稱發揮了陳那的因明學說。瑜伽行派認為人所認識的一切現象都是由人們的認識主體即“識”所變現出來的,提出“萬法唯識”、“三界唯心”。他們把識分為三類八識,而把第八識即阿賴耶識(藏識)看作是現象世界(現行)的根源(種子),個人所認識的一切現象都是由阿賴耶識所派生的(種子生現行),所以名之為“所知依”。他們又把一切存在現象分為“五位百法”。另外還闡揚五種姓說,認為有一種“無種姓”的人,畢竟不能成佛。

據《大唐西域記》所載,印度系大乘、小乘二教並行。《南海寄歸傳》卷一謂二者之區別不明,其文雲(大正54·205c)∶

‘其四部之中,大乘、小乘區分不定。北天、南海之郡純是小乘,神州赤縣之鄉意存大教,自餘諸處大小雜行。考其致也,則律撿不殊,齊制五篇,通修四諦。若禮菩薩,讀大乘經,名之為大;不......

超生什麼意思?

佛教中才有超生一家,即指人在死後,肉體雖然死去,魂魄猶存,如果此生曾多有良善者,則會有死後得以早日超生,得以轉世投胎為人,有大善者,則會有較好的機緣,這也是為何古人有“積陰德”一說;若是多有惡行者,則往往不得超生,或是縱然投胎為人,也是命運悲慘,要麼就是投胎為牲畜螻蟻之類,然而如果是罪大惡極、倒行逆施,則是永生不得超生,打入十八層地獄。

佛家有所謂靈魂不死,也即是靈魂即是永恆,但若是遇到某些原因,也會魂飛魄散,則靈魂也會消失,即死去。不超生,應該還是有靈魂的,但若魂飛魄散,則靈肉皆死了。

這些都是佛家的看法,我說出來不是要你一定去信。不過,如果因此而使民眾不敢行惡、多行善為的話,也不失為一種好的辦法。有人說,沒有信仰的人是最可怕的,而今日之國人,受無神論教育思想日深,一無所畏,什麼樣的壞事都無不敢為,才真正可怕。

佛教也罷,基督教也罷,都有其可借用之處,雖然說有宗教信仰的人在思想上、思維上或多或少地有所禁錮,但對普羅大從來說,既無道德上的是非判斷的約束,又無宗教信仰甚或迷信觀點的約束,唯利是圖、目中無神(更目中無人),後果還真是可怕。

佛教高人進,我很疑惑,有問題問!!!!!!!!!!!!!!!!!!!!!!!!!

1、愛包括一切愛都是孽緣,如不能斷此孽緣無法脫身

2、愛情當然是自私的,你沒有看到那些一心為公,關心天下的人哪個是情意緾綿?即義大於情。相比之下情顯得自私與緲小,更高境界的為真理獻身的哪個為兒女情長所羈?

3、愛有父母之愛,夫妻之愛,朋友之愛,愛物,愛科學,愛幹什麼不愛幹什麼。。。性慾只是情愛中的一個,但也是修行中的第一大魔關(過情關,色魔干擾)

現代社會的電視劇對情愛的描寫早已經商業化為錢而來,你要在這種物慾橫流的世界中保持清蓮本色是不容易的,所以做人也好,修行也好每天要反省自己不要道德下滑了!!

相關問題答案
佛教中普羅是什麼意思?
佛教中受戒是什麼意思?
佛教中迴響是什麼意思?
佛教中的我是什麼意思?
佛教中的無是什麼意思?
佛教中護持是什麼意思?
佛教中未學是什麼意思?
請問佛教中開光是什麼意思啊? ?
佛教裡超度是什麼意思?
佛教的本跡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