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莊是什麼朝代?
韋莊是哪個朝代的
韋莊(約836 — 約910),字端己,漢族,長安杜陵(今中國陝西省西安市附近)人,五代前蜀詩人、詞人。
韋莊的朝代
韋莊,生卒年不詳,約公元836~910年,經唐末五代,一般認為是唐末五代詩礌。但唐亡於公元907年,稱之為唐代詩人較為適當。
韋莊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韋莊(約836年— 約910年),字端己,漢族,長安杜陵(今中國陝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詩人、詞人,五代時前蜀宰相。玄宗朝宰相韋見素之後、蘇州刺史韋應物四世孫。
韋莊是哪個朝代的人?
韋莊 唐末五代詩人.詞人.字端己.長安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武后時宰相琺待價之後(一說為玄宗相韋見素之後.其實並非一房).詩人韋應物四世孫.至韋莊時.其族已衰.父母早亡.家境寒微.
韋莊是哪個朝代的
唐朝花間派詞人
臺城 韋莊的作者是誰人那個朝代的詩是什麼
《臺城》是唐代韋莊的作品,這首詩借景寄慨,語言含蓄蘊藉,流露出濃重的對時事的感傷情緒。詩人身處晚唐,此時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如夢一場,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詩人憑弔臺城古蹟,回顧六朝舊事,今之視昔如來者視今,六朝的先盛後衰的命運使詩人聯想到唐王朝,懷古傷今。
劉楨,宋凌雲,蔣士銓,輿恭,徐再思,韋莊分別是哪個朝代
劉楨,字公幹,東漢末東平國人。東漢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
宋凌雲,字逸仙,清代長洲(今江蘇省蘇州市)人。
蔣士銓,字心餘,號藏園,清代江西鉛山縣人。
輿恭,唐朝人,一位詩僧。
徐再思,元代散曲作家。字德可。浙江嘉興人。
韋莊,字端己,唐朝杜陵(今中國陝西省長安市附近)人。
韋莊是什麼朝代詩人
唐朝
韋莊(約836年— 約910年),字端己,漢族,長安杜陵(今中國陝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詩人、詞人,五代時前蜀宰相。出身京兆韋氏東眷逍遙公房,文昌右相韋待價七世孫、蘇州刺史韋應物四世孫。
韋莊是哪朝人
韋莊(836-910),字端已,唐末五代詩人.長安杜陵(今屬陝西長安縣)人,昭宗乾寧元年進士,年輕時生活放蕩,後入蜀為王建掌書記,王建為前蜀皇帝,任命他為宰相,詩詞都很有名,有<浣花集>.長詩《秦婦吟》反映戰亂中婦女的不幸擬遇,在當時頗負盛名,但詩中對黃巢農民起義軍頗多詆譭。所作詞語言清麗,多用描手法,寫閨情離愁和遊樂生活,情凝詞中,讀之始化,以至瀰漫充溢於臟腑。代表作有《菩薩蠻》([一]、[四]、[五])、《浣溪沙》(五)、《應天長》(二)、《荷葉杯》([一]、[二])、《清平樂》(三)、《謁金門》([二]、[三])、《河傳》(二)、《天仙子》([二]、[四])、《訴衷情》(一)、《女冠子》([一]、[二])、《木蘭花》等。長安杜陵(今屬陝西長安縣)人,昭宗乾寧元年進士,年輕時生活放蕩,後入蜀為王建掌書記,王建為前蜀皇帝,任命他為宰相,詩詞都很有名,長詩《秦婦吟》反映戰亂中婦女的不幸擬遇,在當時頗負盛名,但詩中對黃巢農民起義軍頗多詆譭。所作詞語言清麗,多用描手法,寫閨情離愁和遊樂生活,後把《孔雀東南飛》、《木蘭詩》與當代韋莊的《秦婦吟》並稱為“樂府三絕”。韋莊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的重要詞人。
其中《菩薩蠻》(一)寫江南春色,“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更兼有“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此情此景足使將欲遠行的遊子痛斷人腸,由此詞人有“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之勸詞。此詞情致纏綿,意象鮮明,堪稱詠“江南春色”的諸多詩作中罕見之佳作。
端己的閨情詞亦寫得非常出色,詞語與閨中之美人渾然融於一體,見詞尤見人,詞音即人語,可謂風韻臻於極致矣。其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的重要詞人。詞結有《浣花詞》。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談到:“‘弦上黃鶯語’(見《菩薩蠻》),端己語也,其詞品亦似之。”稱其詞“骨秀”,評價他說“端己詞情深語秀,雖規模不及後主、正中,要在飛卿之上。觀昔人顏、謝優劣論可知矣。”
韋莊到底是哪個朝代的??
韋莊
唐末五代詩人、詞人。字端己。長安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武后時宰相韋待價之後(一說為玄宗相韋見素之後,其實並非一房),詩人韋應物四世孫。至韋莊時,其族已衰,父母早亡,家境寒微。
生平 韋莊一生經歷,可分前後兩期。
前期為仕唐時期。廣明元年(880)他在長安應舉,適值黃巢起義軍攻佔長安,未能脫走,至中和二年(882)春始得逃往洛陽,次年作《秦婦吟》。後去潤州,在鎮海軍節度使周寶幕中任職。光啟元年(885),僖宗還京後,又因李克用逼迫,出奔鳳翔、興元。韋莊出於擁戴唐室之忱,離江南北上迎駕,中途因道路阻塞折返,後在婺州一帶客居。景福二年(893)入京應試,不第。乾寧元年(894)再試及第,任校書郎,已年近60。後昭宗受李茂貞逼迫出奔華州,韋莊亦隨駕任職。乾寧四年,奉詔隨諫議大夫李詢入蜀宣諭,得識王建。後又在朝任左、右補闕等職。這一時期的創作主要是詩歌。今存《浣花集》所收作品即止於光化三年(900),此後無詩作留存。
後期為仕蜀時期。天覆元年 (901),他應聘為西蜀掌書記,自此在蜀達10年。天□四年 (907),朱全忠滅唐建樑,韋莊勸王建稱帝,與之對抗,遂建立蜀國,史稱前蜀。他被王建倚為心腹,任左散騎常侍、判中書門下事,制定開國制度。後官至吏部侍郎平章事。在蜀時,他曾於成都浣花溪畔杜甫舊居重建草堂作為住所。這一時期的創作主要是詞。今存韋詞大部分作於後期。
文學創作 韋莊在唐末詩壇上有重要地位。清代翁方綱稱他“勝於鹹通十哲(指方幹、羅隱、杜荀鶴等人)多矣”(《石洲詩話》),鄭方坤把他與韓□、羅隱並稱為“華嶽三峰”(《五代詩話·例言》)。他前逢黃巢農民大起義,後遇藩鎮割據大混戰,自稱“平生志業匡堯舜”(《關河道中》),因而忠於唐王朝是他思想的核心,憂時傷亂為他詩歌的重要題材,從而較為廣闊地反映了唐末動盪的社會面貌。《憫耕者》、《汴堤行》對戰亂中人民所遭受的苦難深表同情。《睹軍回戈》、《喻東軍》、《重圍中逢蕭校書》對當時屯居洛陽的援軍殘害人民、擄掠婦女的醜惡行徑作了譴責,同時又對他們擁兵自重、未能積極鎮壓起義軍表示不滿。而《銅儀》、《洛北村居》、《北原閒眺》、《辛丑年》等詩,則反映了他對唐室“中興”的熱切期待;《聞再幸樑洋》、《江南送李明府入關》等詩,表示了他對離亂中的君主、皇族多所眷念;《鹹通》、《夜景》、《憶昔》等作,更撫今追昔,為唐王朝的衰微唱出了深沉的輓歌。他又有一些出色的懷古詩,如《臺城》、《金陵圖》、《上元縣》等,在對南朝史蹟的憑弔中,也寄寓著他對唐末社會動亂的哀嘆,情調悽惋。此外,他還有一些詩如《思歸》、《江外思鄉》、《古離別》、《多情》等,反映了他長期四處飄泊,求官求食的境遇和心情。他的寫景詩,如《題盤豆驛水館後軒》、《登咸陽縣樓望雨》、《秋日早行》等,取景疏淡,思致清婉,也有特色。他以近體詩見長。律詩圓穩整贍,音調響亮,絕句包蘊豐滿,發人深省;而清詞儷句,情致婉曲,則為其近體詩的共同風格。
韋莊的代表作是長篇敘事詩《秦婦吟》。此詩長達1666字,為現存唐詩中最長的一首。詩中通過一位從長安逃難出來的女子即“秦婦”的敘說,正面描寫黃巢起義軍攻佔長安、稱帝建國,與唐軍反覆爭奪長安以及最後城中被圍絕糧的情形。思想內容比較複雜,一方面對起義軍的所謂“暴行”多所“暴露”,另一方面在客觀上也反映了義軍掀天揭地的聲威及統治階級的倉皇失措和腐敗無能;一方面揭露了唐軍迫害人民的罪惡,另一方面又夾雜著對他們“剿賊”不力的譴責。它選擇典型的情節和場面,運用鋪敘而有層次的手法,來反映重大歷史事件的複雜矛盾,佈局謹嚴,脈絡分明,標誌著中國詩歌敘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