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最高宗旨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12-22

佛教宗旨是什麼

佛教宗旨是什麼?是三法印;

諸行無常:

是說一切世間法無時不在生住異滅中,過去有的,現在起了變異,現在有的,將來終歸幻滅。

諸法無我:

是說在一切有為無為的諸法中,無有我的實體;所謂我的存在只是相對的生理和心理幻象。

涅盤寂靜:

是說涅盤的境界,滅除一切生死的痛苦,無為安樂,故涅盤是寂靜的。

三法印的教理在佛教中才有,穿其它宗教是絕對沒有的,這是佛教的特色,是與其它宗教的最大不同之處。三法印是闡釋人生宇宙的三個真理,它可協助我們判斷佛教所講的道理是否符合佛法,凡是符合三法印的佛法就是符合真理,不管它是誰說的。因為此三法印是由佛陀講演出來,所以它是印證真理(佛法)的一種方法。

佛教禪宗的宗旨是什麼?

拋開一切妄想,提起信心,專注於未知的那一念,功夫純熟,繼而那一念如桶底脫落,瞬間放下,達到空範無大千的境界,徹悟自性本體,智慧頓開,一切未知就有了答案

佛教的宗旨是什麼

佛教的宗旨是解脫煩惱,脫離輪迴。

根據南傳上座部佛教,通過修行,可以見到這個物質世界的最小組成單位,可以見到前世及來生,通過自己親證親見,達到解脫,具體闡述如下:

佛教認為,世界是由物質及精神現象組成,物質叫做色法,精神現象叫做名法。

在具備禪定或近行定的定力的基礎上,修習四界分別觀,之後在四界透明體當中,可以見到組成物質世界的最小單位:色聚。色聚是不斷在生生滅滅的,有透明及不透明的兩類色聚。通過智慧之光觀照色聚,會發現組成色聚的8-10種究竟色法,這就是物質世界的組成方式。

在照見物質組成後,通過修習名法,照見名法是由心、心所構成,心及心所都是不斷在生滅的,而且速度非常之快,每秒鐘有上億個心及心所生起又滅去。

通過這樣的修行,發現世界是由不斷生滅的名色法組成,發現世界上根本沒有我、靈魂這樣的不變的東西,因此破除了心中的我及靈魂等邪見。

然後再通過修習尋找名色法生起的原因,會發現名色法相續生起的原因是由於貪愛、愛慾。通過修習追溯名色法生起的原因,可以照見前世,通過追查名色法相續,可以照見名色法在將來的發展以及滅去的時刻,這樣可以照見來生。

因此破除了對輪迴的疑惑,破除了對佛法的疑惑。

這是佛法慧學十六觀智的前兩個階段:名色分別智、緣攝受智。

詳細的十六觀智的描述可以自己看《清淨道論》

佛教的宗旨是什麼

佛教的宗旨就修佛的宗旨、成佛的宗旨。修佛的宗旨就是行菩薩道,自利利他,上求佛道為自利,下化眾生為利他。成佛的宗旨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共證菩提,同圓種智。

佛教提倡的是什麼 宗旨是什麼

1、佛教提倡: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

2、宗旨:就是教人離苦得樂。

阿彌陀佛!

佛教的基本理念是什麼?

佛學的基本觀點

佛法的最基本的觀點有“四法印”——佛法的四條原則:“諸法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寂靜涅磐”;“四諦”——苦、集、滅、道;因果論;緣起論;佛法強調人類要通過發慈悲心,開發智慧,提高人類對事物的認識與智能為主。其中慈悲與智慧是全部佛法的根本與核心。佛法所有的修證方法都是為悲、智兩個字服務的。

“諸法無常”的含義是指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在運動變化當中,沒有靜止不變的事物。一般的人以為人一生幾十年最後生命結束才算是“無常”,其實不然。人體內的細胞與思想意識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進行者生滅交替的運動。無論是物質或者精神,無論宏觀還是微觀世界,都逃不脫無常這條規律。恩格斯說:“世界不是一成不變的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這與佛法的觀點完全一致。

“ 有漏皆苦”。“漏”是指貪慾、愚昧偏見等各種煩惱心情。這種煩惱能改變人性,使人喪失理性。“苦”是指人的精神上的壓抑與不安,痛苦失望,飢餓,疾病之類困擾人心的種種的不愉快的感受。所謂的幸福人生也都蘊涵著苦,潛伏著苦,離不開苦。世間的幸福都有不穩定性、欺騙性、增加煩惱等特點。

“諸法無我”。“法”代表一切人與事物。“我”指稱為人與事物的“獨立自性”或“物質性”。人的軀體、思想、意識、行為都不能獨立存在,因為單獨的感覺、思想、肉體、行為等,都不能看作是一個獨立的人。若軀體是人,人就不會死。因為單單是軀體人類是可以想辦法保存的。因此人好比是有各種因緣聚合而成的物體,真正的我是沒有辦法得到的。

“寂靜涅磐。”涅磐“是脫離諸種煩惱的意思。涅磐不是世俗的意義上死亡的含義,而是超越了死亡的痛苦階段,進入到安靜自在無為的快樂境界之中。涅磐是所有世間佛法的修行人渴望實現的最高境界,進入了涅磐就是脫離了生死的輪迴,斷除了一切的煩惱的根源,進入到與宇宙的存在皈依的世界之中。

苦集滅道的涵義。苦知一切世間生命所能感受到的種種苦痛。比如愛變恨、樂變苦、享樂過度帶來的苦惱、青春之樂潛藏著的衰老與疾病的危機,美味品嚐過多導致的生病,錢財帶來的殺身之禍,名利地位的變遷引起的種種麻煩等等。苦的根本的原因在佛法上解釋為右於人的貪、嗔、痴、慢、疑而導致的覆蓋心性的無明所引起。一旦人類能夠洞悉苦的根源,並在源頭上杜絕到這些思想的侵蝕,人就會獲得開悟,明心見性,獲得正知正見,遠離顛倒夢想。

集的涵義指產生以上這些痛苦的原因。滅指的是從根本上消除煩惱、苦感,得到自由自在的解脫境界。道指的是之所以要脫離痛苦獲得快樂的方法與道路。道法從根本上來講,就是能夠指導思想行為的智慧的見解。

佛法認為一切事物之間都有直接與間接的因果關係,每一事物既是前一事物的果,又是後一事物的因。事物之間有的是原因,有的是條件,有的是結果。並且有直接原因與間接原因。認為任何事物與任何生命的存在,都是處於時間線上的前後相序的運動過程。因果關係是一切實有事物的普遍邏輯關係。佛法把世界看作是一個普遍聯繫的整體,深俱現代發明的系統論與運籌學的觀點,認為各種事物與生命之間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要找到這種聯繫,就要仔細地考察事物的前因後果的關係,把握事物的本質的內在的聯繫,從而看清現象與事物發生發展的本質。所以佛法的理論是符合辯證法的原理的。佛法提倡的戒殺、戒酒(毒)、戒淫邪、戒偷盜等觀點在今天看來對改善現代人的生活質量,保持身心的平衡與健康,以及社會的安寧與人們良好的道德風尚的建立仍有著積極的現世的意義。

所謂“緣起”,就是說:世間上沒有獨存性的東西,也沒有常住不變的東西,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所生起。所謂“性空”......

佛教的宗旨是啥?

佛教起源於印度,在印度卻敗落了。而在中國得到了普及,又成了東南亞某些國家的國教。

東南亞不去管它,那裡盛行小乘佛教,和中國佛教說不到一塊去。且說,佛教為什麼在中國普及了,甚至左右了儒和道。為什麼佛教在中國能夠超越儒道,甚至使中國人認為,佛教本來就是中國的。僅是釋迦佛的國藉沒辦法改。而觀音大士幸虧沒加入印度藉,中國人已把觀音定為中國藉了。

儒教的中心內容,是為知識分子服務的。是故,其脫離工農商大眾。儒教是教導知識分子,如何進取為官。為官後如何治國治民。若機不逢時,則如何退居獨善其身。

但,知識分子在古中國畢竟是一小群,在官場為士大夫階層。在民間為文人雅士青樓之客。故,儒教沒有廣大的勞苦大眾的心理和思想基礎。

道教的本質是另一種形態的個人奮鬥。為官不行,為民又不雅,故而還是求仙飄渺一些。故知,道教也是為少數人服務的。

佛教卻不同。佛教的小乘,有類似道教的特徵。故小乘佛教在中國傳不起來。因為中國已經有了,道教已經存在了。

是故,大乘佛教以普渡眾生,普渡勞苦大眾的面貌出現,立時贏得廣大民眾的接受。

儒、道兩家對比之下,感到考慮不足。故大量吸收了佛家理論和佛家精神,也改行渡己渡人之說。漸漸,在中國,儒佛不分,道佛不分。佛教思想早已深深滲入儒教和道教中去。

在古代中國,為什麼沒有把儒教或道教列為國教?

顯態原因是,執政者不願以儒代政。一方面要利用士大夫,一方面又必須削弱和打擊士大夫。是故,不可能列儒教為國教。

同時,道教極易與民間勢力勾合而反政。故,又時時打擊削弱道教。

佛教理論是不參政,有戒律要求不得過問政事。是故較為受到執政者的歡迎推廣。

天主教和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是伴隨經濟、軍事、文化入侵而來。西洋人要在東方開闢市場,必須有共同語言者和共同思想者的配合。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傳播就是解決西方思想,文化、經濟、政治等等與東方的融通。

禪的宗旨是什麼?和佛的宗旨有什麼區別?有哪些著名禪經?

上一位朋友講的都和我的意見相同。

在這裡我想補充一些,如果博克多同學是初學佛學者,一定要找個好的老師指導禪學,又或許參與正信佛教活動(也就是非迷信的活動),當然也要從佛教基本道理學處,例如佛教歷史,佛教演化史,各個宗派等等。

要不然,縱然在禪學上又很高深的的大道理,但心靈上卻留著一個空虛的無底洞。

我本身也是禪學和淨土宗的修行者。大家互相加油吧!

北風清揚 留

佛教的宗旨是什麼?

佛教的根本宗旨,佛教教義十六個字: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義,是諸佛教。

這是諸佛的教誨。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佛教的宗旨是什麼

佛教的宗旨是解脫煩惱,脫離輪迴。 根據南傳上座部佛教,通過修行,可以見到這個物質世界的最小組成單位,可以見到前世及來生,通過自己親證親見,達到解脫,具體闡述如下: 佛教認為,世界是由物質及精神現象組成,物質叫做色法,精神現象叫做名法。 在具備禪定或近行定的定力的基礎上,修習四界分別觀,之後在四界透明體當中,可以見到組成物質世界的最小單位:色聚。色聚是不斷在生生滅滅的,有透明及不透明的兩類色聚。通過智慧之光觀照色聚,會發現組成色聚的8-10種究竟色法,這就是物質世界的組成方式。 在照見物質組成後,通過修習名法,照見名法是由心、心所構成,心及心所都是不斷在生滅的,而且速度非常之快,每秒鐘有上億個心及心所生起又滅去。 通過這樣的修行,發現世界是由不斷生滅的名色法組成,發現世界上根本沒有我、靈魂這樣的不變的東西,因此破除了心中的我及靈魂等邪見。 然後再通過修習尋找名色法生起的原因,會發現名色法相續生起的原因是由於貪愛、愛慾。通過修習追溯名色法生起的原因,可以照見前世,通過追查名色法相續,可以照見名色法在將來的發展以及滅去的時刻,這樣可以照見來生。 因此破除了對輪迴的疑惑,破除了對佛法的疑惑。 這是佛法慧學十六觀智的前兩個階段:名色分別智、緣攝受智。 詳細的十六觀智的描述可以自己看《清淨道論》

相關問題答案
佛教的最高宗旨是什麼?
黨員的最高宗旨是什麼?
佛法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中國的最高學位是什麼?
工作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化妝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禮儀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本科的最高學位是什麼?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黨的最高目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