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舉考什麼科目?

General 更新 2025-01-10

古代科舉考試都考些什麼科目?

科舉考試的項目和內容,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側重。進士科重在考雜文詩賦和策論,明清時特重經義。明經科,以五經為主。明法科,以律令為主。明書科,以書法為主。在考試方法和考試組織方面,科舉考試可謂集古代考試之大成,其中的經驗教訓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科舉的考試方法,主要有口試,帖經,墨義,策論和詩賦。帖經,就是主考官任擇經書中一頁,遮蓋全文,僅留一行,再裁紙為帖,蓋上三、五字,令考生念出或寫出這三、五字。帖經是唐代科舉的主要考法之一,各科考試,均須帖經。墨義。就是從經書中編出若干個問題,要求考生用經書原文回答、策論,就是按策問臨場撰文回答問題。這是科舉考試中最重要的考法。最後一種考試方法詩賦,即令考生臨場按文題和規定的格律創作詩賦。唐自開耀元年後,規定進士科必須試雜文二篇(一詩一賦),然後試策。科舉考試中的帖經、墨義、詩賦,是考試方法的重大發展,是現在的填空、簡答、論述、作文等考法的源流。外語開始學是在洋務運動期間

古代科舉考試有什麼要求

中國封建王朝通過設立各種科目公開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創始於隋,形成於唐,完備於宋,強化於明,至清趨向衰落,光緒二十七年(1901),武科考試正式廢止,歷經1300餘年。科舉是中國古代讀書人所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對中國封建社會中、後期的政治、經濟、教育、文化觀念和社會風尚有重大影響。

清人為了取得參加正式科舉考試的資格,先要參加童試,參加童試的人稱為儒生或童生,錄取“入學”後稱為生員(清代有府學、州學和縣學,統稱為儒學)。儒學和孔廟在一起,稱為學宮。生員“入學”後即受教官(教授、學正、教諭、訓導)的管教。清初生員尚在學宮肄業(有月課和季考,後來變成有名無實了),又稱為生,俗稱秀才。這是“功名”的起點。

生員分為三種:成績最好的是廩生,有一定名額,由公家發給糧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額;新“入學”的稱為附生。每年由學政考試,按成績等第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

(1)鄉試,

(2)會試,

(3)殿試。

鄉試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又稱為大比。由於是在秋季舉行,所以又稱為秋闈。參加鄉試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參加鄉試之前先要通過本省學政巡迴舉行的科考,成績優良的才能選送參加鄉試。鄉試考中後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

會試在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在禮部舉行,所以會試又稱為禮闈,又稱為春闈。參加會試的是舉人,取中後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會試後一般要舉行復試。

以上各種考試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試帖詩等。八股文題目出自四書五經,略仿宋代的經義,但是措辭要用古人口氣,所謂代聖賢立言。結構有一定的程式,字數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稱為八比文、時文、時藝、制藝。

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後統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稱傳臚。

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儒林院編修。其餘諸進士再參加朝考,考論詔奏議詩賦,選擅長文學書法的為庶吉士,其餘分別授主事(各部職員)、知縣等(實際上,要獲得主事、知縣等職,還須經過候選、候補,有終身不得官者)。庶吉士在翰林院內特設的教習館(亦名庶常館)肄業三年期滿舉行“散館”考試,成績優良的分別授翰林院編修、翰林院檢討(原來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編修、原來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檢討),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或分發到各省任知縣。……“范進中舉”這個片斷選自《儒林外史》的第三回“周學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戶行凶查捷報”。這一回寫的是范進中舉的故事。小說描寫廣東學道周進,到廣州上任,先考兩場生員,考完兩場以後,第三場是南海、番禺兩縣的童生來進行考試。童生裡就有范進,范進考完這場考試後就進了學,取得了第一名,人們稱他為“相公”。范進進了學以後想進一步考舉人,考上舉人後人們就會稱他為“老爺”。中舉是科舉考試的一個過程,在我們講評這個故事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清代的科舉考試製度。

清代的科舉考試製度分兩個階段,一個是科舉的初步考試,一個是科舉的正式考試。科舉的初步考試有這麼三種,一種叫童試,一種叫歲試,一種叫科試。童試,一般又叫做“小考”。凡童子開始應初試的時候稱做“童生”,童生經過一定的考試選拔,在縣裡面選拔了以後到督學進行考試,督學考試合格就可以稱做“秀才”了。范進是多年的童生,最後終於考上秀才了。秀才每一年考一次,這也是一個選優的過程,這叫“歲試”。每三年還要參加一次大的考試,叫“科試”。每三年考一次,主要是為了推舉舉人考試的資......

古代科舉考試的題目是些什麼

推翻隋朝的統治後,唐王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在唐代,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後進士科尤為時人所重。唐朝許多宰相大多是進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一個是鄉貢。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而送往尚書省受試者叫生徒;不由學館而先經州縣考試,及第後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貢。由鄉貢入京應試者通稱舉人。州縣考試稱為解試,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或禮部試。禮部試都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闈也就是考場的意思。

明經、進士兩科,最初都只是試策,考試的內容為經義或時務。後來兩種考試的科目雖有變化,但基本精神是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墨義。所謂帖經,就是將經書任揭一頁,將左右兩邊蒙上,中間只開一行,再用紙帖蓋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是對經文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帖經與墨義,只要熟讀經傳和註釋就可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進士科得第很難,所以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常科考試最初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後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稱"權知貢舉"。進士及第稱"登龍門",第一名曰狀元或狀頭。同榜人要湊錢舉行慶賀活動,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園探採名花,稱探花使。要集體到杏園參加宴會,叫探花宴。宴會以後,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題名以顯其榮耀,所以把又把中進士稱為"雁塔題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所以,春風得意又成為進士及第的代稱。常科登第後,還要經吏部考試,叫選試。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職。唐代大家柳宗元進士及第後,以博學宏詞,被即刻授予"集賢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試落選,只能到節度使那兒去當幕僚,再爭取得到國家正式委任的官職。韓愈在考中進士後,三次選試都未通過,不得不去擔任節度使的幕僚,才踏進官場。

唐代取士,不僅看考試成績,還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薦。因此,考生紛紛奔走於公卿門下,向他們投獻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禮部投的叫公卷,向達官貴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確實使有才能的人顯露頭角,如詩人白居易向顧況投詩《賦得原上草》受到老詩人的極力稱讚。但是弄虛作假,欺世盜名的也不乏其人。

武則天載初元年二月,女皇親自"策問貢人於洛成殿",這是我國科舉制度中殿試的開始,但在唐代並沒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還產生了武舉。武舉開始於武則天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應武舉的考生來源於鄉貢,由兵部主考。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類升"。

宋朝 -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改革時期

宋代的科舉,大體同唐代一樣,有常科、制科和武舉。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為減少,其中進士科仍然最受重視,進士一等多數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進士科為宰相科。宋呂祖謙說:"進士之科,往往皆為將相,皆極通顯。"當時有焚香禮進士之語。進士科之外,其它科目總稱諸科。宋代科舉,在形式和內容上都進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舉放寬了錄取和作用的範圍。宋代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稱進士及等;二等稱進士出身;三等賜同進士出......

古代科舉考試具體考什麼

科舉考試的項目和內容,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側重。進士科重在考雜文詩賦和策論,明清時特重經義。明經科,以五經為主。明法科,以律令為主。明書科,以書法為主。在考試方法和考試組織方面,科舉考試可謂集古代考試之大成,其中的經驗教訓至今仍有借鑑意義。科舉的考試方法,主要有口試,帖經,墨義,策論和詩賦。帖經,就是主考官任擇經書中一頁,遮蓋全文,僅留一行,再裁紙為帖,蓋上三、五字,令考生念出或寫出這三、五字。帖經是唐代科舉的主要考法之一,各科考試,均須帖經。墨義。就是從經書中編出若干個問題,要求考生用經書原文回答、策論,就是按策問臨場撰文回答問題。這是科舉考試中最重要的考法。最後一種考試方法詩賦,即令考生臨場按文題和規定的格律創作詩賦。唐自開耀元年後,規定進士科必須試雜文二篇(一詩一賦),然後試策。科舉考試中的帖經、墨義、詩賦,是考試方法的重大發展,是現在的填空、簡答、論述、作文等考法的源流。外語開始學是在洋務運動期間

古代的科舉考試都考哪些內容

科舉考試的項目和內容,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側重。進士科重在考雜文詩賦和策論,明清時特重經義。明經科,以五經為主。明法科,以律令為主。明書科,以書法為主。在考試方法和考試組織方面,科舉考試可謂集古代考試之大成,其中的經驗教訓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科舉的考試方法,主要有口試,帖經,墨義,策論和詩賦。帖經,就是主考官任擇經書中一頁,遮蓋全文,僅留一行,再裁紙為帖,蓋上三、五字,令考生念出或寫出這三、五字。帖經是唐代科舉的主要考法之一,各科考試,均須帖經。墨義。就是從經書中編出若干個問題,要求考生用經書原文回答、策論,就是按策問臨場撰文回答問題。這是科舉考試中最重要的考法。最後一種考試方法詩賦,即令考生臨場按文題和規定的格律創作詩賦。唐自開耀元年後,規定進士科必須試雜文二篇(一詩一賦),然後試策。科舉考試中的帖經、墨義、詩賦,是考試方法的重大發展,是現在的填空、簡答、論述、作文等考法的源流。外語開始學是在洋務運動期間

請問古代科考都考什麼麼

看下面一些朝代的學生必讀(必考)書目,就知道古代的學生負擔有多沉重了——

唐:凡《禮記》、《春秋左氏傳》為大經,《詩》、《周禮》、《儀禮》為中經,《易》、《尚書》、《春秋公羊傳》、《穀梁傳》為小經。通二經者,大經、小經各一,若中經二。通三經者,大經、中經、小經各一。通五經者,大經皆通,餘經各一,《孝經》、《論語》皆兼通之。凡治《孝經》、《論語》共限一歲,《尚書》、《公羊傳》、《穀梁傳》各一歲半,《易》、《詩》、《周禮》、《儀禮》各二歲,《禮記》、《左氏傳》各三歲。學書,日紙一幅,間習時務策,讀《國語》、《說文》、《字林》、《三蒼》、《爾雅》。凡書學,石經三體限三歲,《說文》二歲,《字林》一歲。凡算學,《孫子》、《五曹》共限一歲,《九章》、《海島》共三歲,《張丘建》、《夏侯陽》各一歲,《周髀》、《五經算》共一歲,《綴術》四歲,《緝古》三歲,《記遺》、《三等數》皆兼習之。(《新唐史·選舉上》)

元:至正二十四年,立國子學,而定其制。設博士,通掌學事,分教三齋生員,講授經旨,是正音訓,上嚴教導之術,下考肄習之業。讀書必先《孝經》、《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次及《詩》、《書》、《禮記》、《周禮》、《春秋》、《易》等。(《元史·選舉一》)

明:所習自《四子》本經外,兼及劉向《說苑》及律令、書、數、《御製大誥》。每月試經、書義各一道,詔、誥、表、策論、判、內科二道。每日習書二百餘字,以二王、智永、歐、虞、顏、柳諸帖為法。(《明史·選舉一》)

清:所習《四書》《五經》、《性理》、《通鑑》諸書,其兼通《十三經》、《二十一史》,博極群書者,隨資學所詣。日摹晉、唐名帖數百字,立日課冊,旬日呈請助教等批晰。朔、望呈堂查驗。(《清史稿·選舉一》)

blog.163.com/...42815/

古代各個朝代科舉都考什麼內容

科舉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從隋朝大業元年(605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

在唐朝,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古代科舉考試分別是

從隋朝開始,各朝科舉考試科目都在不斷變化。從各個朝代科舉設置的科目變化可以看出用人取向,也反映了年代的人才需求。隋文帝僅有策問,隋煬帝開考十科。唐朝考試科目很多,常設科目主要有明經(經義)、進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學)。到明朝只設進士一科。清襲明制,但也開過特製(特別科),如博學鴻詞科、翻譯科、等。

科舉除了特製科目外,明經,進士科考的內容主要是儒家經典。考試在各個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義、口試、貼經、策問、詩賦等,宋朝主要是經義、策問、詩賦等,到明代只有經義一門了。

相關問題答案
古代科舉考什麼科目?
函授大專考什麼科目?
臨床專升本考什麼科目?
中級經濟師考什麼科目?
會計員考什麼科目?
會計要考什麼科目?
金融學考研考什麼科目?
河南中考考什麼科目?
高二會考考什麼科目?
金融考研考什麼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