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按什麼記事?
《春秋》是按什麼記事的?
春秋是編年體史書,所以是按時間順序來記事的。具體說是按魯國國君年號順序記事的
簡述《春秋》的記事特點
《春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寓褒貶於記事的“春秋筆法”。相傳孔子按照自己的觀點對一些歷史事件和人物作了評判,並選擇他認為恰當的字眼來暗寓褒貶之意,因此《春秋》被後人看作是一部具有“微言大義”的經典,是定名分、製法度的範本。並且,在史書和文學作品的寫作上,也對後人產生很大影場。史學家從中領悟到修史應該有嚴格而明確的傾向性,文學家往往體會了遣詞造句力求簡潔而義蘊深刻。
《春秋》記錄的事情是從什麼時期到什麼時期 - 百度
記述從魯隱公到魯哀公,歷十二代君主,計二百四十四年。
《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第一部華夏民族編年史兼歷史散文集。作為魯國的編年史,由孔子修訂而成。《春秋》經書中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
《春秋》的主要內容?
《春秋》全書大約17000字,主要內容記載春秋時期統治階級的政治活動,包括諸侯國之間的征伐、會盟、朝聘等;也記載一些自然現象,如日蝕、月蝕、地震、山崩、星變、水災、蟲災等;經濟文化方面,記載一些祭祀、婚喪、城築、宮室、搜狩、土田等。 在對待人與神關係上,孔子的歷史觀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他認為王道的興衰取決於“天命”,表現了天命主宰歷史的唯心史觀;而另一方面,孔子又明確表示“敬鬼神而遠之”,這說明他對鬼神是抱懷疑和保留態度的。對於一些災異現象與人事有什麼關係,他沒有明確表態。可見,他持保留態度。 孔子編訂的《春秋》有明確的時間順序的特點,對後世編年體史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如北宋時由司馬光主編的歷史鉅著——《資治通鑑》,就是按年、月、日順序寫的編年體史書。《春秋》又是我國第一部私修的史書,它打破了西周以來奴隸主貴族對於史學的壟斷和控制,因此它在史學史上具有一定的意義。由於孔子開創了私人著書的學術風氣,開闢研究近現代史的風氣,成為後來諸子百家競相著書立說的中國歷史上的“百家爭鳴”的先聲。 孔子的“春秋”筆法,還表現在敢於揭露統治者淫穢納賄、仇殺助亂的黑暗面。如隱公元年,記載了周平王向魯惠公的妾仲子贈送葬禮的東西。在孔子看來,這是為君者不守君道的表現,不成體統,記上這一筆,讓後來的統治者有所警惕。 《春秋》也記載自然現狀。如它精闢地記敘了公元前611年彗星(哈雷彗星)入紫微境的事:“秋七月,有星孝入於北斗。”(這是我國,也是世界史上彗星運行的最早記錄。)又如,它記錄了公元前687年3月16日“夜中星隕如雨”的隕石雨情況。孔子保留了這些記錄,是一份珍貴的歷史資料。 《春秋》的文字過於簡潔,有的只記結果,沒有寫它的原委,要讀懂它,確實不容易。如隱公八年(前715年),在一條記事中,只記了一個“螟”字,它僅是告訴人們,這年發生了螟蟲災害,但具體在什麼地方,災情多大?卻沒有記清楚。所以,後世的學者,對《春秋》作了許多的引申和解釋。 由於《春秋》是孔子編訂的“六經”之一,它被儒家各派尊為“經”,對它的解釋稱為“傳”。到漢代時,這種傳已有《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夾氏傳》和《鄒氏傳》5種之多,後來,《夾氏傳》和《鄒氏傳》亡佚了,流傳下來的只有《左氏傳》、《公羊傳》和《穀梁傳》,被稱為“春秋三傳”,是我們讀《春秋》時可對照參考的。 《春秋》有些材料的來源也有些問題,對材料又未剪裁,尤其是記別國的事,人云亦云。至於魯國,“事無大小,苟涉嫌疑,動稱恥諱”。《史記·孔子世家》稱:“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實際上這是誇大之詞。王安石稱《春秋》為“斷爛朝報”,也有點過分。而梁啟超稱《春秋》為“流水賬簿”,卻是有點道理的。 編年體史書的優點,在於它以年月為經,以事實為緯,容易使人看清事件之間發生的聯繫。它的缺點,主要是同一事件發生和延續的時間過長,記載時就難免犯前後割裂的毛病;還有記人物活動時,更難詳其來龍去脈。因此,後來才有紀傳體和紀事本末體史書的出現。
希望採納
題目:《春秋》是按什麼記事的?答案:a.年b.國c.事件
春秋是編年體史書,所以是按時間順序來記事的。具體說是按魯國國君年號順序記事的
簡述《春秋》的特點。求解?
《春秋》最大的特點是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
《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1] 之一。第一部華夏民族編年史兼歷史散文集。作為魯國的編年史,由孔子修訂而成。《春秋》成為經書比《詩》、《書》、《禮》、《樂》這四經為晚。李學勤先生強調:“我們不說《易》、《春秋》進入經的時間一定和《詩》、《書》、《禮》、《樂》一樣早,可是不會像很多人說的那麼晚。因為他們認為《易》、《春秋》之所以進入‘經’,是因為孔子晚年好《易》,他修《春秋》,後來《易》、《春秋》才成為經。[1]
《春秋》經書中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
由於《春秋》的記事過於簡略,因而後來出現了很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補充,解釋,闡發的書,被稱為“傳”。其中成於先秦的較著名的是被稱為“春秋三傳”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春秋”是一部什麼樣的書?
《春秋》是中國現存的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按年記載了春秋時魯國從隱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間(前722~前481或前479)的歷史大事。其紀年依據魯國,記述範圍卻遍及當時整個中國。內容包括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天文氣象、物質生產、社會生活等諸方面,是當時有準確時間、地點、人物的原始記錄。《春秋》經文極為簡略,每年記事最多不過二十來條,最少的只有兩條;最長的條文不過四十餘字,最短的僅一二字。《春秋》雖然簡短,卻記載了準確的時間、地點、人物,從而賦與史官的口頭講述以信史價值,這已是史學發展上的巨大進步。然而由於《春秋》敘事過簡,亦被後人譏為‘斷爛朝報'。"
以上的論述只是關於《春秋》的皮毛敘述而已,殊不知,《春秋》正因為簡短,所以用詞頗費斟酌。很"藝術"地體現了微言大義,形成了後世所謂的"春秋筆法",是孔門治學的聖經。子夏乃治《春秋》的高手,然而孔子"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可見春秋文字的精練。另外,《春秋》簡樸的文字背後深藏著艱深的隱痛和博大的胸次。庸常之人難以窺見。《史記孔子世家》載:"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沒世而名不稱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見於後世哉?'乃因史記作《春秋》,上至隱公,下訖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據魯,親〖新〗周,故殷,運之三代。約其文辭而指博。......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後世知丘者以《春秋》,罪丘者亦以《春秋》。'"為何後世知在焉,罪亦在焉者??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然而到了西周末年,奠基著華夏先民信仰人心的巨大基石:禮樂制度已經傾圮。所謂"禮崩樂壞"是也。利慾薰心的權勢者深信賦予其權力的乃是其心中不可遏制的權力意志。諸侯挾持天子,大夫放逐諸侯,家臣反叛大夫——所有的人都在瘋狂地追逐著權力,又都在追逐權力的過程中喪失了權力."《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在《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中,弒君亡國的慘禍一再地發生,前事預言著後事,遺憾的是醉生夢死的"亂臣賊子"們永遠在重蹈著前驅的覆轍。不修《春秋》依周史舊例必定同時記錄當時的祥瑞和災異,而《春秋》除哀公"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外只有災異的記錄。蓋因真正授予"國命"的乃是生生不息的"仁"。在其眼裡《春秋》二百四十二年有的只是災異,這"災異"正是它向世人發出的譴告。
當時年邁的孔子與其弟子駕著車乘奔走列國,棲棲惶惶、席不暇暖,為災難深重的人類探尋新的道路——"人"終於清醒地意識到需要憑籍其自作主宰的意志把握自身的命運。這是一個永遠為後人所銘記的偉大的時刻,文明的歷史由此開始了新的紀元。然而,從前四九七年去魯至前四八四年歸國,孔子攜其弟子在外奔波十三年,"幹七十餘君,莫能用。"當時的世界正醉心於瘋狂的權力鬥爭,沒有人願意坐下來傾聽一位"不識時務"的老人的理想和志向——他的偉大也正在於他所生活的時代還不足以理解他的偉大。而他所能報答主宰的就是在生命的最後時光發憤工作,為其發起的儒學運動撰寫了一篇綱領性文件,此即儒家之"經王"——《春秋》。在這部書中,為人類的福祉奉獻了畢生精力的孔子為他所眷戀的世界留下了最後的遺言。
《春秋》"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
都說關羽熟讀春秋,那春秋到底講的是什麼?
《春秋》是儒家五經之一,是孔子據魯國史書《魯春秋》修訂的,藉由記載各諸侯國重大歷史事件,宣揚王道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