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哪些別稱?
中國有哪些別稱
《漢書·司馬相如傳》:“世有大人兮,在乎中州。”顏師古注:“中州,中國也。”此為別稱之一。《晉書·石勒傳》:“脫遇光武(即劉秀),當並驅於中原,未知鹿死誰手。”“中原”義同“中州”,系別稱之二。
《三國志·魏書》:“下迄魏晉,趙秦二燕,地據中華。”最初,中華但指黃河中下游而言,其後各朝疆土漸廣,凡所統轄者,皆稱“中華”。此別稱之三。《後漢書·班固傳》:“目中夏而佈德,瞰四裔而抗稜。”中夏,別稱之四。
魏文學家曹植《七啟》中有“威懾萬乘,華夏稱雄”,華夏,別稱之五。戰國時,著名哲學家、陰陽家鄒衍提出“大九州”學說,謂“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別稱之六。
唐王昌齡《放歌行》:“清樂動千門,皇風被九州。”九州,別稱之七。《詩·小雅》:“信彼南山,維禹甸之。”朱熹注:“甸,治也。”禹甸義同九州,別稱之八。《左傳·襄公四年》:“茫茫禹跡,畫為九州。”禹跡義同禹甸。謂大禹治水足跡遍於九州,故“禹跡”為別稱之九。又,大禹既首先劃分九州,並指定名山、大川為各州疆界,後世即相沿稱中國為“禹域”,此別稱之十。
另據《隋書·倭國傳》載,煬帝大業三年,日本國王多利思比孤遣使長安朝貢,其國書曰:“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云云,彼方則是稱中國為“日沒處國”了。(選自:大中華文化知識寶庫)
中國的別稱有哪些
中國 華夏 中華 華 赤縣 神州 九州 九區 九有 九囿 九圍 九原 九域 赤縣神州
參考資料:《同義詞詞林》上海辭書出版社
中國城市有哪些別稱
花城--廣州
水城--蘇州
江城--武漢
泉城--濟南
榕城--福州
蓉城--成都
山城--重慶
冰城--哈爾濱
春城--昆明
日光城--拉薩
石頭城--南京
陶都--宜興
瓷都--景德鎮
廣州———花城,羊城
重慶———山城,霧都
湘潭———錳都,蓮城
重慶———霧都,山城
長沙———星城,潭城
成都———蓉城,錦城
昆明———春城,花城
南陽———宛
南寧———邕
寧波———甬
開封———汴
武漢———江城
上海———淞滬
金華———婺城
承德———熱河
莆田———荔城
潮州———鳳城
濟寧———任城
徐州———彭城
大同———平城
嘉興———禾城
安慶———宜城
西昌———月城
撫順———煤都
揚州———蕪城
宜興———陶都
杭州———武林
溫州———鹿城
衢州———柯城
蚌埠———珠城
泉州———鯉城
漳州———薌城
許昌———煙城
惠州———鵝城
柳州———龍城
瀘州———酒城
內江———甜城
箇舊———錫都
金昌———鎳都
青島———島城
煙臺———港城
曲阜———聖城
東營———油城
湘潭———蓮城
衡陽———雁城
福州———榕城
大連———濱城
長春———車城
十堰———車城
蘇州———水城
廈門———鷺城
鞍山———鋼城
呼市———青城
哈市———冰城
吐魯番——火洲
哈爾濱——冰城
景德鎮——瓷都
冷水江——銻都
齊齊哈爾—鶴城
濰坊———風箏城
拉薩———日光城
石獅———服裝城
聊城———鳳凰城
瑞麗———小香港
曲靖———麒麟城
拉薩———日光城
南京———寧,石頭城,金陵
延安———革命聖地
紹興———越,蠡城
太原———並,龍城
濟南———泉城,歷城
南昌———洪城,英雄城
包頭———鹿城,草原鋼城
杭州--杭城
寧波--甬城
溫州--鹿城
紹興--越城
嘉興--秀城
湖州--湖城
金華--婺城
衢州--柯城
麗水--蓮城
舟山--島城
濟南--泉城
大慶/東營--油城
南京--石城
常州--龍城
徐州--彭城
上海--申城
成都--蓉城
平頂山--鷹城
蚌埠--珠城
福州--榕城
廣州--羊城 花城
深圳--鵬城
佛山--禪城
潮州--鳳城--瓷都
哈爾濱--冰城
長春--春城
吉林市--江城
樟城--南昌
十堰--車城
青島—島城
煙臺—港城
重慶--山城
武漢--江城
長沙-星城
湘潭-蓮城
洛陽-花城
鄭州-綠城
安慶--宜城
太原--龍城
柳州--龍城
南昌--洪城
南寧 ——邕城
西安--古城 唐城 漢城
常德---柳城
北京--首都
鞍山-鋼都
自貢-鹽都
撫順-煤都
重慶-霧都
衡陽--雁城...
中國的別稱有什麼
“華夏”、“中華”、“中夏”、“諸夏”、“諸華”、“神州”、“中土”、“九州”、“震旦”、“函夏”、“禹城”、“禹跡”、“禹甸”、“九牧”、“九域”、“中原”、“赤縣定、“大陸”、“東方”、“瓷器”、“絲綢之國”等。
再者,中國各個歷史朝代的國名也被賦予了中國的內涵。
除了九州,中國還有什麼別稱
九州,相傳禹治水後,分中國為九州:冀、兗、青、徐、荊、陽、豫、樑、雍。 《淮南子·地形》又載:古代中國設置九個州:神州、次州、戎州、州、冀州、 台州、濟州、薄州、陽州。後來,九州泛指中國。
2、赤縣,《史記·孟子荀子列傳》戰國鄒衍言:“中國名曰赤縣神州。” 赤縣,《詩北山傳》:“中國名曰赤縣。赤縣內,自有九州。”《穀梁恆五年傳》 又載:“九州之內,名曰赤縣。”
2、神州,《中華大字典》:“神州,中國之別稱。”始於戰國後。
4、海內,《辭源》“四海”條注:古人以為中國四周皆是海,所以把中國叫作海內, 外國叫海外。
5、華夏,《史記·夏本紀》:“禹封國號為夏。”《左定十年傳》:“夷不亂華。” 夏原為國號,華原為國名。後稱華夏為中國。
6、中夏,《後漢書》:“目中夏而佈德,瞰四裔而抗稜。”
7、函夏,《漢書》:“以函夏之大漢兮,彼曾何足與比功。”晉朝張景陽《七命》: “王猷四塞,函夏謐寧。”
8、九牧,《荀子》:“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又據《漢書·郊祀志》載: “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象九州”。
9、九區,晉朝陸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九區克鹹,燕歌以詠。”
10、九域,《漢書》:“《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據宋朝《九域圖》、 《九域志》,皆記全國各地的地理圖志。
11、八州,《漢書·許皇后傳》:“殊俗慕義、八州懷德。”《三國志·魏書》:“下迄魏晉,趙秦二燕,地據中華。”
12、中華,最初,中華係指黃河中下游而言。其後各朝獎土漸廣,凡所統轄者,皆稱“中華”。中華,中國別稱之一
中國的四個別稱是什麼?
我們偉大的祖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除稱中國外,還有許多別稱。
《三國志·魏書》:“下迄魏晉,趙秦二燕,地據中華。”最初,中華係指黃河中下游而言。其後各朝獎土漸廣,凡所統轄者,皆稱“中華”。中華,中國別稱之一。
《後漢書·班固傳》:“目中夏而佈德,瞰四裔而抗稜。”中夏,中國別稱之二。
魏文學家曹植《七啟》中有“威摺萬乘,華夏稱雄。”華夏,中國別稱之三。
戰國時,著名哲學家、陰陽學家鄒衍提出“大九州”學說,謂中國名曰赤縣、神州。故赤縣,中國別稱之四。
神州,中國別稱之五。
《漢書·司馬相如傳》:“世有大人兮,在呼中州。”顏師古注:“中州,中國也。”中州,中國別稱之六。
《晉書·石勒傳》:“脫遇光武,當並驅於中原,未知鹿死誰手。”“中原”義同“中州”,系中國別稱之七。
唐王昌齡《放歌行》:“清樂動千門,皇風破九州。”九州,中國別稱之八。
《左傳·襄公四年》:“茫茫禹跡,畫為九州。”謂大禹治水,足跡遍於九州。禹跡,中國別稱之九。
又大禹既首先劃分九州,並指定名山大川為各州疆界,後世既相沿稱中國為“禹域”。
中國的別稱,除了“神州”,還有什麼
神州,九州,華夏,古代也會叫中原。
中國別稱有哪些
中國的別稱有:華夏 中華 華 赤縣 神州 九州 九區 九有 九囿 九原 九域 赤縣。
“中國”的別稱有哪些?例如“神州”
中國有許多別的稱謂: 1、赤縣神州 在中國的古書《史記·孟子苟卿列傳》中提到戰國時齊國有個叫驗衍的人,他說:“中國名為赤縣神州。”後來人們就稱中國為“赤縣神州”。但更多的是分開來用,或稱赤縣,或稱神州。 2、華 古代時候這個字的意思和“花”一樣,引申為美麗而有光彩。對華的解釋,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古代中原地區的人們,認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齊而華麗的文明地區,所以自稱為華。 第二種說法是:“華”含有紅色的意思。古代的周朝人喜歡紅顏色,把紅顏色看作吉祥的象徵,所以就自稱為華。 第三種說法是:華是由中國的古稱“華夏”省略而來。“華”作為中國的簡稱,歷史悠久。 3、中華 秦朝以前,華夏族稱自己的祖國為中國,秦以後,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又有“中華民族”的說法。“中”是中國,“華”是華夏族的指稱。中華民族是中國各民族的總稱。 4、夏 在古代有“大”的含義。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是大禹建立的夏王朝,後來人們就常用“夏”來稱呼中國。 5、華夏 中國古代,居住在中原地區的華夏族和南方、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都向當時的商朝稱臣。華夏族是當時的主要民族,後來人們就把華夏作為中國的代稱。 6、 禹城·禹跡·禹甸 相傳古代洪水滔天,一個叫大禹的人去組織大家治理水災。據說,禹治水後,按山川形勢劃定九州,所以後來世代相傳下來稱中國為:禹城、禹跡(大禹治水,足跡遍全國)、禹甸(“甸”在這裡是治理的意思)。 7、九州 相傳夏(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7世紀)禹治水後,分中國為九州:冀、兗、青、荊、揚、樑、雍、徐、豫。古書《淮南子·地形》又記:中國古代設置九個州:神州、次州、戎州、自州、冀州、台州、濟州、薄州、陽州。後來,九州就泛指中國。以九州的意思還派生演化出九域、九有、九土、九區等許多名字。 8、海內 古代的中國人以為中國周圍都是海,所以把中國叫做海內,把外國叫做海外。 我國曆史上,隨著朝代的更替,還有許多別稱和雅號,現將所知列舉如下:赤縣、神州、華、諸華、中華、夏、華夏、諸夏、中夏、函夏、禹城、禹跡、禹甸、九州、九域、九有、九土、九區……
外國對於中國也有一些不同的稱呼。如“震旦”、“支那”、“瓷國”、“絲國”……"震旦"是指日出之地,因我國地處大地的東方而得名,“支那”是梵文的音譯,含有善於思考、發明創造之意。
中國的別稱,有幾個寫幾個。
“中國”的別名,除“華夏”外,還有“中華”、“九州”、“四海”、“神州”等稱呼。“中華”最初指黃河流域一帶,《三國志》裴注中最早出現了“中華”一詞。隨著版圖的擴大,凡屬中原王朝所管轄的地方都統稱為“中華”,泛指全國。唐代韓亻屋詩云:“中華地向邊城盡,外國雲從島上來”,已把“中華”與“外國”對舉。所以,“中國”也簡稱“華”,中國人僑居海外稱“華僑”。 “九州”之名,起於戰國中期。當時列國紛爭,戰火連天,人們渴望統一,於是產生了區劃中原的思想萌芽,因而《禹貢》便有冀、兗、青、徐、揚、荊、豫、樑、雍九州。其它古籍如《爾雅·釋地》、《周禮·職方》、《呂氏春秋·有始覽》等也有“九州”的記載,儘管具體的州名有所差異,但記載的均為九個州。“州”正式成為政區是東漢的事。後代的州越分越多,越分越細,轄區也越來越小,但中心地域大致相當於戰國時代“九州”的範圍。所以“九州”就成了中國的代稱,並一直沿用至今。 古時候,中國曾有“四海”之稱,以四境均有海水環繞而得名。戰國齊人鄒衍,得到海外交通的啟發,大膽提出了“大九州”說。他認為《禹貢》九州合起來只能算一州,叫“赤縣神州”;同樣大小的州共有9個,但不過是裨海環繞的小九州;這樣的小九州共有9個,組成大九州;大九州四周為大瀛州所環繞。所以,“神州”只佔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後代的事實雖然證明這只是一種假說,但“神州”之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四、世界文化中的“中國”名稱考 契丹人飲馬圖 古代印度、希臘、羅馬等國人,尊稱中國為Cina、Thin、Sinae,許多發達國家幾乎都用與之音近的名詞來稱呼中國,中文譯音為:支那、脂那、至那、希尼、震旦等。這些都是“秦”字的外文對應,或以為從“絲綢”的“絲”讀音而來,也有人認為源出“瓷器(china)”或閩南話的“茶”。 俄羅斯將中國叫“契丹”,顯然另有來源。契丹族建立的遼朝,武力強盛,控制著整個蒙古高原及其周圍地區, 一、九州,相傳禹治水後,分中國為九州:冀、兗、青、徐、荊、陽、豫、樑、雍。 《淮南子·地形》又載:古代中國設置九個州:神州、次州、戎州、州、冀州、 台州、濟州、薄州、陽州。後來,九州泛指中國。 二、赤縣神州,《史記·孟子荀子列傳》戰國鄒衍言:“中國名曰赤縣神州。” 赤縣,《詩北山傳》:“中國名曰赤縣。赤縣內,自有九州。”《穀梁恆五年傳》 又載:“九州之內,名曰赤縣。” 三、神州,《中華大字典》:“神州,中國之別稱。”始於戰國後。 四、海內,《辭源》“四海”條注:古人以為中國四周皆是海,所以把中國叫作海內, 外國叫海外。 五、華夏,《史記·夏本紀》:“禹封國號為夏。”《左定十年傳》:“夷不亂華。” 夏原為國號,華原為國名。後稱華夏為中國。 六、中夏,《後漢書》:“目中夏而佈德,瞰四裔而抗稜。” 七、函夏,《漢書》:“以函夏之大漢兮,彼曾何足與比功。”晉朝張景陽《七命》: “王猷四塞,函夏謐寧。” 八、九牧,《荀子》:“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又據《漢書·郊祀志》載: “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象九州”。 九、九區,晉朝陸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九區克鹹,燕歌以詠。” 十、九域,《漢書》:“《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據宋朝《九域圖》、 《九域志》,皆記全國各地的地理圖志。 十一、八州,《漢書·許皇后傳》:“殊俗慕義、八州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