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執是什麼意思?
破執是什麼意思
破執百科名片
破執人有一些與生俱來的人生困惑,唯有通過“悟”解決了這些困惑,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
佛教中,“破執,迴向”是什麼意思?
。”(《破門而入:易中天談美學》)他認為這個禪宗的精髓就在於“破執”。禪宗認為,要悟得“無上正等正覺”,必須一破“我執”,不要執著於“自我”的幻象;二破“法執”,不要執著於佛教的經典,因為一切皆空,連經典本身也是空;三破“空執”,最後連“空”的境界也不能執著。為什麼要一再地破“執著”呢?因為執則迷,迷則不悟,所以說“執迷不悟”。這是我的導師的觀點。但是我想,僅僅從“悟”或“破執”來理解禪宗還是不夠的。我想禪宗和其他的哲學和宗教一樣,根本上還是要解決生死問題,不但是“智慧之學”,而且是“解脫之學”。學禪不止是為了開悟,更重要的是為了得到解脫。試問為什麼要“破執”?為什麼要“開悟”?因為只有開悟後才能解脫。人有一些與生俱來的人生困惑,唯有通過“悟”解決了這些困惑,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迴向”。回者回轉也,曏者趣向也,迴轉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於所期,謂之迴向。期施自己之善根功德與於他者,迴向於眾生也。以己之功德而期自他皆成佛果者,迴向於佛道也。大乘義章九曰:“言迴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迴向。” 迴向即是“回己善根,有所趨向”,將所造善根力集中加於某目的,使之儘快得以實現。
破執滅苦什麼意思
破執滅苦的意思:苦是苦處,集是煩惱生起的原因,滅是斷一切煩惱滅二十五有超出三界,道則是修行的方法,達到涅盤的路途俯道就是三十七道品。
掃一切相 破一切執 是什麼意思?
你的問題是玩《金剛經》的人說出來的話。小佬在百度知道上曾經回答過類似的問題。比較長,就給你個鏈接吧:zhidao.baidu.com/question/276165199.html。此中已經經較為詳盡地說明了什麼是”相“,這裡就不多說了。
這裡補充幾句。 佛家認為:一切有生長、壯大、衰老、消亡的現象(包括我們的眼所見、鼻所嗅、耳所聞、舌所嘗、身所觸、意所思),都是時刻變幻沒有本質本性的玩藝兒。佛家稱此為有為法是“幻相”。在《金剛經》中釋迦用四句偈告誡人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
”執“是指追求背離真相的”虛幻相”,是無明(愚昧)的表現,也是我們人類痛苦的來源。如同取水中月,越是希望能快些取到,伴隨而來貳失望、痛苦和憤怒越大。
佛家認為:一個有智慧的人,知道了什麼是幻相從而可能離棄它後,心就可以歸於平靜了,也就沒有由逐而來的苦了。此也即佛家言:離苦得樂,歸於涅盤(證得永恆生命)。
“破執掃相 無相不相”什麼意思噠~謝謝~
應該是破執著相,無相不相吧
不破其法,但破其執什麼意思
『但破其執』,就是無為,『不破其法』,就是無所不為,這是菩薩法。小乘的是「但破其執」也破其法,這是二乘;凡夫執不破,法也不破。所以說凡夫是俱存,小乘俱破,菩薩破執不破法這才是真正的正覺。法是什麼?十法界依正莊嚴
觀十二姻緣而出生死流轉,破執而離苦 這句話什麼意思?
首先應該清楚什麼是十二因緣
行緣無明、識緣行、名色緣識、六入緣名色、觸緣六入、受緣觸、愛緣受、取緣愛、有緣取、生緣有、老死緣生。
因為有無明(對真實的不知)所以導致了行(業力)因為阿賴耶(裡面的種子就是業)入住母胎所以有名色(新生命),因為有了新的生命所以有了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意識(六入),因為有六入所以才有了感知,意識,思想,接觸,辨別,有了感知,意識,思想,貳觸,辨別就有了感受,有了感受就有了我喜歡的,我不喜歡的,有了我喜歡的我就想佔有,有了佔有於是有了新的業,有了新的業就有來世的生,有了生就有老,就有死。
仔細思考這個過程,你會發現從一開始我們就認為有個不變的我,存在的我,永恆的我是錯誤的,這樣就能夠破我執,我執一破就沒有無明,無明一滅,就不再來了,就出生死流轉了。
觀十二姻緣而出生死流轉,破執而離苦 這句話什麼意思?
十二因緣是佛教的基本道理,初學佛者要學習佛法,首先就得認識三寶、四聖諦及十二因緣。根據經典的記載,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時,就是觀這十二因緣。十二因緣說明有情流轉生死的前因後果,在此流轉中唯是煩惱、業行及苦果(即惑、業、苦);它們相依,因緣生滅的相續流轉,使到我們感受到有個人生的過程,有一個生命在生死輪迴;實際上這其中無有主宰者、沒有作者、也沒有受者。 佛說十二因緣是一大苦聚,我們學習十二因緣就是要明白苦在哪裡?要從十二因緣當中怎樣得到解脫。 十二因緣又稱為十二緣起支。此十二支互相為因果,因為一個因緣升起,而造成另一個因緣也生起,故佛經中常說:‘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這句話的意思是:有這樣的東西生起,所以另外一樣東西也跟著生起;有這樣的東西消滅,另外一樣東西也跟著消滅。 一、十二因緣三世二重因果: 第一重因果:過去因到現在果。 過去因:無明是過去迷惑。 行是過去造業。 (1)、無明:我們迷惑無知,對善惡因果不明白,於佛、法、僧三寶不明白,也不知不覺,這就稱為‘無明’。在十二因緣中的‘無明’是過去世煩惱的總稱。 (2)、行:因為無明使我們迷惑,發動心驅使身,口,意造業,此稱為‘行’。此造作產生將來的果報,既是我們今世所受的善惡諸業的果報,所以‘行’就是業報,使我們投胎輪迴生死。現在果:識、名色、六入、觸、受是現在苦果。 (3)、識:眾生前生死時,名色(精神與物質)的活動散滅,而轉成另一系列的精神活動。好像前世是人,死後轉生為烏龜,那做人的精神活動就滅,轉變成為烏龜的精神活動。因惑業導致,此‘識’重新入胎。此‘識’與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不同,在此處特別指入胎的‘識’。在南傳佛教只說為‘識’,但大成佛教的唯識宗說是第八識--阿賴耶識。我們死後,生前的名色散掉,心識繼續活動,形成意生身,也就是中陰身,它能夠入胎。 (4)、名色:名者心也,‘色’者身也。‘識’入胎後,身軀及精神組成胞胎。胞胎漸漸長成,物質的身軀慢慢的形成,就有六根;精神活動也慢慢產生知覺。在這成長的過程中,當它六根還沒圓滿生成時,精神活動成為‘名’,身軀的生長稱為‘色’。實際上現在我們也有‘名色’,既是眼前身心的精神稱為‘名’,身軀稱為‘色’;但當胎兒生長時,六根未具,精神與物質的活動,稱之為‘名色’。這是為了區別它們之間的不同,而特別給予的名稱。 (5)、六入:名色慢慢生長,六根生出來後,就有‘六入’。因為我們從此得到消息,知道外境,故稱為‘六入’。‘六入’又名‘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因為‘六識’從此生起,像樹根能長出樹木,故稱為‘六根’。六根成長依胞胎,成長圓滿之後胎兒就從母胎中出來,此時六根就完全具足。 (6)、觸:根、塵、識和合的心理作用,成為‘觸’。此事一個心理作用,成為‘心所’,並非兩個東西接觸之意。胎兒從母胎中出來後,六根就接觸到外境。胎兒一出世,第一個接觸外境的是身觸,而第一個受是苦受。同樣的,眼、耳、鼻、意,與外境接觸時,也產生眼觸,耳觸、鼻觸、舌觸和意觸。由識至受皆由過去業力引起、不自在故是苦果。 (7)、受:有了這個觸後,就可感受外界的事物,而生起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舍受。十二因緣從‘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一直到‘受’,這些都不是我們所需所要,是因為過去無明造業,現在承受到果報,而使我們擁有之。 第二重因果:現在因到未來果。 現在因:愛、取是現在迷惑。 有是現在造業。 (8)、愛:我們有了受,就迷在其中,對於所受之事物產生貪愛。因為有了受就有‘愛’,對這個受染著、渴求。比如用黑布包住眼睛,整天不讓它看東西,肯定它......
不著一相可破一切執是什麼意思
佛家認為:一切有生長、壯大、衰老、消亡的現象(包括我們的眼所見、鼻所嗅、耳所聞、舌所嘗、身所觸、意所思),都是時刻變幻沒有本質本性的玩藝兒。佛家稱此為有為法是“幻相”。在《金剛經》中釋迦用四句偈告誡人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
”執“是指追求背離真相的”虛幻相”,是無明(愚昧)的表現,也是我們人類痛苦的來源。如同取水中月,越是希望能快些取到,伴隨而來的失望、痛苦和憤怒越大。
佛家認為:一個有智慧的人,知道了什麼是幻相從而可能離棄它後,心就可以歸於平靜了,也就沒有由逐而來的苦了。此也即佛家言:離苦得樂,歸於涅盤(證得永恆生命)。
zhidao.baidu.com/question/276165199.html
佛家說的“破執”是什麼意思?
執是執著,執著這身為我及我這身所有的。平常以身體為我,為這身及這身所有的造很多善與不善。身是因緣生,畢竟空不可得。身尚應舍,何況身外物。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