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的含義?

General 更新 2024-11-24

成語典故是什麼?

1、成語典故就是一個成語的來歷。

如:愛屋及烏

à i w ū j í w ū 烏:烏鴉。《尚書大傳·大戰》:“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意思是說,愛一個人而連帶愛他屋上的烏鴉。後用“愛屋及烏”比喻因為愛一個人而連帶喜愛和他有關係的人或事物。

如:殃及池魚

yāng jí chí yú從前,有個地方,城門下面有個池塘,一群魚兒在裡邊快樂地遊著。突然,城門著了火,一條魚兒看見了大叫說:“不好了,城門失火了,快跑吧!”但是其他魚兒都不以為然,認為城門失火,離池塘很遠,用不著大驚小怪。除了那條魚兒之外,其它魚都沒有逃走。這時,人們拿著裝水的東西來池塘取水救火。過一會,火補撲滅了,而池塘的水也取幹了,滿池的魚都遭了殃。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火——水——魚是有聯繫的,池塘的水能滅城門的火,這是直接聯繫,魚兒與城門失火則是間接聯繫,它是通過池水這個中間環節而發生聯繫的。比喻無端受禍。

2、指有典故來源的成語,不包括沒有典故來愈的成語。

如:東施效顰

來源於:《莊子·天運》:“故西施病心而矉其裡,其裡之醜人見而 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裡。其裡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3、 至死不悟zhì sǐ bù wù

成語典故: 至:到;悟:醒悟。到死也不醒悟。

成語出處: 唐·柳完元《臨江之麋》:“麋出門,見外犬在道甚眾,走欲與為戲。外犬見而喜且怒,共殺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安步當車ān bù dàng chē

成語典故: 安:安詳,不慌忙;安步:緩緩步行。以從容的步行代替乘車。

成語出處: 《戰國策·齊策四》:“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

不二法門bù èr fǎ mén

成語典故: 不二:指不是兩極端;法門:佧行入道的門徑。原為佛家語,意為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法門。後比喻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成語出處: 《維摩詰經·入不二法門品》:“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成語例句: 歷觀戰史,水戰用火攻,是顛撲不破的不二法門。(高陽《清宮外史》下冊)

暗室不欺àn shì bù qī

成語典故: 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也不做見不得人的事。

成語出處: 唐·駱賓王《螢火賦》:“類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成語例句: 知縣生平暗室不欺,既讀孔、孟之書,怎敢行盜跖之事?(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十三)

匕鬯不驚bǐ chàng bù jīng

成語典故: 匕:古代的一種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廟祭祀用物。形容軍紀嚴明,所到之處,百姓安居,宗廟祭祀,照常進行。

成語出處: 《周易·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

成語例句: 贛、寧之亂,坐鎮上游,匕鬯不驚,指揮若定。(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三十六回)

筆大如椽bǐ dà rú chuán

成語典故: 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成語出處: 《晉書·王珣傳》:“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曰:‘此當有大手筆事。’”

成語例句: 詞清若玉,筆大如椽。(清·陶曾佑《論小說之勢力及其影響》)

筆下生花bǐ xià shēng huā

成語典故: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寫作的詩文極佳。

成語出處: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下》:“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成語例句: 晚唐詩人杜牧才氣過人,筆下生花,創作了許多詩文佳品,尤以......

你還知道哪些成語典故?寫寫名稱及大概意思

中國人不可不知的12個成語典故

(一)鐵杵磨針

【典故】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唸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閒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麼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裡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髮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麼?”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繡花針。 ”老婆婆擡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磨著。

“繡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繡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杵這麼粗,什麼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繡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麼不能磨成繡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這麼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於是回去之後,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終於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釋讀】

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有恆心,一定會成功的,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的孩子們,如果在學業上能認真、努力、有恆心,成績好一定是沒有問題的。

(二)聞雞起舞

【典故】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一次,半夜裡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釋讀】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奮有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時振作。

(三)亡羊補牢

【典故】

這故事出自“戰國策”。戰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莊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 “你在宮裡面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跟君又總是隨看你。你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北)一定要危險啦!”

襄王聽了,很不高興,生氣罵道:“你老糊塗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

莊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麼不幸。

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 莊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今河南息縣西 北)。這才覺得莊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莊辛找回來,問他有什麼辦法;莊辛很誠懇地說:“我聽說過,看見兔......

帶有典故的歷史成語故事要有寓意,和道理.越多越好

成語小故事----疑鄰盜斧

從前有個鄉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於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後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失落在山谷裡.找到斧子後,他又碰見了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看他,怎麼也不像賊了.

疑鄰盜斧: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2.揠苗助長

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農夫,他總是嫌田裡的莊稼長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覺得禾苗好像總沒有長高.他心想:有什麼辦法能使它們長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來到田裡,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費了不少的力氣,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經累得筋疲力盡了,可是他心裡卻很高興.回到家裡還誇口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好幾寸!”他兒子聽了,趕忙跑到田裡去看,發現田裡的禾苗全都已經枯死了

3.不可救藥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於治理國事.後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可是,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凡伯直言相勸,列數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說他的壞話.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裡.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後來收入《詩經》.詩中抨擊奸臣說:“作惡多端,不可救藥!”

“不可救藥”:病重到不能用藥救活.後比喻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4.乘風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時候,宋國有位將軍姓宗名愨,他從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負.有一天,宗愨的叔父問他有什麼志向,宗愨回答道:“願乘長風,破萬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礙,勇往直前,幹一番事業.宗愨經過勤學苦練,努力奮鬥,終於成為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

後來,人們就用“乘風破浪”來形容不怕困難,奮勇前進的精神

5.一衣帶水

南北朝的時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陳國以長江為界.

北周的宰相楊堅,廢了周靜帝,自己當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決心要滅掉陳國,曾說:“我是全國老百姓的父母,難道能因為有一條像衣帶那樣窄的長江隔著,就看著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們嗎?

後來人們就用“一衣帶水”來比喻只隔了一條狹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兩地.

相關問題答案
成語典故的含義?
三國演義中的成語典故?
葉公好龍成語的含義是?
深刻的含義成語?
成語聞雞起舞的含義?
紅包數字的含義祝福語?
語桐名字的含義?
語言的含義語言學概論?
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成長的含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