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怎麼死的?
唐朝狄仁傑是怎麼死的?
狄仁傑(607—700),字懷英,今山西太原市人。 仁杰原為唐朝大臣,以明經(唐制六科取士,以經義取者,謂之明經) 舉(推薦、選拔),任幷州都督府法曹參軍,轉大理丞,改任侍御史,寧州 刺史等職。武則天執政,轉文昌右丞,出為豫州(今河南汝南)刺史。武則天 即位後,仁杰於天授二年(691年),入為地官侍郎同鳳閣鸞臺同平章事(即 宰相)。其時,遭酷吏來俊臣誣害下獄,幾乎喪命。後密使其子上訴武則天, 得免死,貶為彭澤縣令。仁杰抵彭澤縣,正值大旱,他即上疏為災民減賦稅, 疏雲:“彭澤百姓,齊營水田。臣到縣已是七月,百姓囂囂,群然告歉,詢其 所自,皆雲:春夏以來,並無霖雨,救死不蘇,營田失時,不可改種。今總不 收,將何活路,乞免民租。”朝廷見疏,特降制(帝王命令)江洲,蠲免彭澤 民間租稅。他又把受冤在押的三百多名犯人,釋放回家過春節,但要他們節後 返回。囚犯大為感動,如期返獄。民感其德,運土成墩,建祠祈頌。祠雖早毀, 但彭澤舊縣址黃嶺鄉“縱囚墩”的地名卻世代相傳,成為美談。 萬歲通天年,契丹陷冀州,河北震動,為加強邊防,徵仁杰為魏州刺史, 幽州都督。神功元年(697年)復相位,仁杰在任相期間,請求赦免曾被突厥協 從的人;勸止武則天造浮屠大像;建議召回中宗;引薦張柬之、桓彥範、敬暉、 姚崇等著名將相,後來皆成為武則天晚年最敬信的大臣。聖歷三年(700年)九 月病卒,武則天為舉哀,罷朝三日,贈文昌右相,諡文惠。
狄仁傑在歷史上的地位?是怎麼死的?
狄仁傑(630年-700年),字懷英,唐朝武則天時期著名宰相。
狄仁傑剛正廉明,執法不阿,以身護法。狄氏任大理丞,一年中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涉及到一萬七千人,無冤訴者。狄氏有知人之明,先後舉薦了張柬之、桓彥範、敬暉、竇懷貞、姚崇等數十位幹練的官員,皆為唐朝中興之臣,朝中政風為之一變。有人對他說:“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狄仁傑回答:“舉賢為國,非為私也”。狄仁傑甚至敢於犯顏直諫,力勸武則天立唐嗣,唐祚得以維繫。狄仁傑的一生在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的武則天時代,為國貢獻卓著。
狄仁傑為唐代幷州太原(今山西太原)狄村人,出生於一個官宦之家。高祖狄湛,隨宇文泰西走咸陽。祖父狄孝緒任貞觀時期的尚書左丞;父親狄知遜,任夔州長史。
狄仁傑通過明經科考試及第,出任汴州判佐。時工部尚書閻立本為河南道黜陟使,狄仁傑被吏誣告,閻立本受理訊問,他不僅弄清了事情的真相,而且發現狄仁傑是一個德才兼備的難得人物,謂之“河曲之明珠,東南之遺寶”,推薦狄仁傑作了幷州都督府法曹。在此任內,狄仁傑通曉了吏治、兵刑礌封建典章和法律制度,這對他一生的政治活動都有重大影響。
唐高宗儀鳳年間(676年—679年),狄仁傑升任大理丞,一年中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涉及到1.7萬人,無冤訴者,一時名聲大振。
武則天垂拱二年(686年),狄仁傑出任寧州(今甘肅寧縣、正寧一帶)刺史。當時寧州為各民族雜居之地,狄仁傑注意妥善處理與少數民族的關係,深得人心。
垂拱四年(688年),張光迅奏狄仁傑出言不遜被貶為復州(今湖北沔陽西南)刺史,入為洛州司馬。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傑被任命為地官(戶部)侍郎、同鳳閣(中書省)鸞臺(門下省)平章事(宰相),開始了他短暫的第一次宰相生涯。
長壽元年(693年)正月,武承嗣勾結酷吏誣告狄仁傑等謀反,將他們逮捕下獄,狄仁傑立刻服了罪:“反是實!”仁杰拆被頭帛書冤,置棉衣中,請獄吏轉告家人去其棉,得其冤狀。仁杰子狄光遠持書上告朝廷。女皇召狄仁傑等大臣面詢:“承反何也?”狄仁傑答曰:“向若不承反,已死於鞭笞也。”又問:“何為做謝死表?”答曰:“臣無此表。”武則天弄清楚是偽造的。於是釋放此案七人,俱貶為地方官,仁杰貶為彭澤令(今江西彭澤)。
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十月,契丹攻陷冀州(今河北臨漳)。為了穩定局勢,武則天起用狄仁傑為與冀州相鄰的魏州(今河北大名一帶)刺史。
神功元年(697年)十月,狄仁傑被武則天召回朝中,官拜鸞臺(門下省)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加銀青光祿大夫,兼納言,恢復了宰相職務,成為輔佐女皇治理國家大政的左右手。
聖曆元年(698年),狄仁傑以政治人物的深謀遠慮,勸說武則天順應民心,還政於廬陵王李顯。曰:“立子,則千秋萬歲後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附姑於廟者也。”武則天曰:“此聯家事,卿勿預知。”狄仁傑答曰:“王者以四海為家。四海之內,孰非臣妾?何者不為陛下家事!君為元首,臣為股肱,義同一體。況臣位備宰相,豈得不預知乎?”皇帝採納了狄仁傑的意見,為表示心跡,親自迎接廬陵王李顯回宮,立為皇嗣,賜武姓,使李唐得以維繫。
聖曆元年(698年)秋,突厥南下騷擾河北。皇帝命太子為河北道元帥、狄仁傑為副元帥征討突厥,迅速恢復了河北的安定。
久視元年(700年),狄仁傑病故,朝野悽慟,女皇哭泣著說“朝堂空也”。贈文昌右丞,諡文惠。唐中宗繼位,追贈司空。唐睿宗又封之為樑國公...
歷史上狄仁傑是怎樣逝世的
久視元年(700年),狄仁傑病故,朝野悽慟,武則天哭泣著說“朝堂空也”。贈文昌右丞,諡曰文惠。唐中宗繼位,追贈司空。唐睿宗又封之為樑國公。
參考資料:http://www.tydao.com/sxren/zhenzhi/direnjie.htm
狄仁傑怎麼死的
病死的。
來俊臣是被周興辦了的。周興和來俊臣都是著名酷吏,後來有人密告來俊臣,武則天讓周興去審,周興擔心來俊臣是辦案高手,一般的酷刑收拾不了他,於是就請來俊臣喝酒,問他:“最近的犯人很頑固,都不肯招供,來兄有什麼高招能教我嗎?”來俊臣得意地說:“太容易了,你挑一個大甕,裡面裝滿水,把犯人放在甕裡,下面用小火慢慢加熱,不怕他不招。”周興聽後很高興,立即吩咐人去準備。等甕準備好後,周興對來俊臣說:“有人在皇上面前密告你謀反,皇上命我來審問你,現在請君入甕吧。”來俊臣當時就嚇得要命,一五一十地招供了。
這就是請君入甕成語的由來。
狄仁傑和程咬金是怎麼死的?
久視元年(700年),狄仁傑病故,朝野悽慟,武則天哭泣著說“朝堂空也”。贈文昌右丞,諡曰文惠。唐中宗繼位,追贈司空。唐睿宗又封之為樑國公。
死因】:程咬金是笑死的。
版本1:
程咬金使用的是兩把斧頭,大家都知道的。有一次在戰鬥中,他與敵方主將單挑,結果敵方落敗,拔馬就跑,程咬金在後面追趕,就是追不上。程咬金情急之下,將手中斧頭擲出,但是可能是由於斧頭的設計加上正好吻合空氣動力學的原理或者是正好當時扔的時候正好趕上氣流配合,斧頭又跟迴旋標一樣飛了回來。
程咬金接住斧頭,大聲說:老子征戰一生,到如今才發現這是一雙寶斧,哈哈哈哈哈....
結果,從馬上墜落,當場死亡。
版本2:
滿朝文武陪著李顯,一同來到薛府鐵丘墳前。薛家世代子孫,閣府上下,都披麻戴孝,跪倒在鐵丘墳前,悲聲感天動地。接著,三聲追魂炮響,張、武兩黨的人頭落地。
廬陵王傳出旨意:打開鐵丘墳。薛家盼望多年的夙願,得以實現。人人悲喜交感,哭笑間半。
這時,只聽鐵丘墳前,突然暴發出一陣狂聲大笑。大家一看:不是別人,乃是魯王千歲程咬金。他開始悲慟不已,老淚縱橫。一見殺了張、武兩黨,解了心頭之恨,頓時轉悲為喜。這一笑不要緊,突然一口氣沒緩過來,翻了翻眼珠子,“撲通”一聲,倒在地上。
大家急忙上前呼喚、搶救。可是,程老千歲早已伸腿瞪眼,一命嗚呼了。
【哭死的那位是】
老國公狄仁傑一看程咬金突然笑死,急忙上前撫摸死屍,痛哭起來。他這樣大的年紀,怎禁得起這樣的傷心悲痛?哭著哭著,一口氣沒緩上來,只見他身子一挺,往後一仰,也跌倒在地。 眾人上工扶持。老國公也斷氣了。這就是“笑死程咬金,哭死狄仁傑".
--程咬金,又名名程知節,中國濟州東阿人,唐朝開國名將。665年(唐高宗麟德二年),程知節去世,陪葬昭陵。
歷史書上狄仁傑是怎麼死的
病死的,這樣的人物誰也搞不死的。。。
狄仁傑(630年-700年11月15日 ),字懷英,幷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政治家。
狄仁傑早年考中明經科,歷任汴州判佐、幷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寧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復州刺史、洛州司馬,以不畏權貴著稱。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傑擔任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成為宰相。但不久就被來俊臣誣陷下獄,平反後貶為彭澤縣令,契丹之亂時被起復。
神功元年(697年),狄仁傑再次拜相,任鸞臺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納言、右肅政臺御史大夫。他犯顏直諫,力勸武則天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續。
久視元年(700年),狄仁傑進封內史,並於同年病逝,追贈文昌右相,諡號文惠,後又追贈司空、樑國公。
狄仁傑是怎麼死的 狄仁傑晚年的結局如何
久視元年(700年),狄仁傑進拜內史,隨武則天巡幸三陽宮。當時,文武百官多隨駕前往,唯有狄仁傑獲賜宅第一所,恩寵冠絕當朝。是年九月,狄仁傑病逝,終年七十一歲 。武則天廢朝三日,追贈他為文昌右相,賜諡號文惠。
神龍元年(705年),唐中宗復辟,追贈狄仁傑為司空。
景龍四年(710年),唐睿宗繼位,追封狄仁傑為樑國公。
天寶六載(747年),狄仁傑與張柬之、魏元忠等八人一同配享太廟,附祭於中宗廟廷。
後晉天福六年(941年),狄仁傑被後晉朝廷追封為太師
歷史上神探狄仁傑怎麼死的
久視元年(700年),狄仁傑病故,朝野悽慟,武則天聞訊泣言之:“朝堂空也!”贈文昌右丞,諡曰文惠;唐中宗繼位,追贈司空;唐睿宗即位之後又封之為樑國公。 狄仁傑的一生,可以說是宦海浮沉,作為一個封建統治階級中傑出的政治家,狄仁傑每一職,都心繫民生,政績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後,輔國安邦,對武則天弊政多所匡正,他可謂推動唐朝走向繁榮的重要功臣之一。
神探狄仁傑中小梅是怎麼死的
在蛇靈這個故事最後一集中,狄仁傑一聲令下,假扮小鳳的如燕殺死了小梅
狄仁傑最後是怎麼死的
名人的死很多人都說不清。更何況是宰相狄閣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