訖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訖的古文意思
◎ 訖
訖 qì
〈動〉
(1) (形聲。從言,乞聲。從“言”,表示本與言語有關。本義:絕止;完畢)
(2) 同本義 [complete;settled;be over]
訖,止也。——《說文》
毋訖糴。——《穀梁傳·僖公九年》
天既訖我殷命。——《書·西伯戡黎》。傳:“天既畢訖殷之王命。”
典獄非訖於威,惟訖於富。——《書·呂刑》。傳:“非絕於威,惟絕於富。”
訖不肯拜使者。——《漢書·西域傳上》
言訖。——唐· 李朝威《柳毅傳》
用訖。——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言訖不見。——清· 魏禧《大鐵椎傳》
訖糴(終止糴糧);訖畢(完畢);訖竟(終止;了結);訖成(完成);訖工(訖功。竣工);訖情盡意(儘量滿足自己的情感和心意);訖盡(一點不剩,窮盡)
(3) 通“迄”。到,至 [till;up to;up until]
聲教訖於四海。——《書·禹貢》
訖今(至今);訖至(到,至)
文言文中的“訖”字用法?
【動】
(形聲。從言,乞聲。從“言”,表示本與言語有關。本義:絕止;完畢)
同本義〖complete;settled;beover〗
訖,止也。——《說文》
毋訖糴。——《穀梁傳·僖公九年》
天既訖我殷命。——《書·西伯戡黎》。傳:“天既畢訖殷之王命。”
典獄非訖於威,惟訖於富。——《書·呂刑》。傳:“非絕於威,惟絕於富。”
訖不肯拜使者。——《漢書·西域傳上》
言訖。——唐·李朝威《柳毅傳》
用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言訖不見。——清·魏禧《大鐵椎傳》
訖糴(終止糴糧);訖畢(完畢);訖竟(終止;了結);訖成(完成);訖工(訖功。竣工);訖情盡意(儘量滿足自己的情感和心意);訖盡(一點不剩,窮盡)
通“迄”。到,至〖till;upto;upuntil〗
聲教訖於四海。——《書·禹貢》
訖今(至今);訖至(到,至)
訖qì
【副】
盡;都〖all〗
民訖自若。——《書·秦誓》
潔者,言陽氣布暢,萬物訖出,始潔之矣。——《後漢書·禮儀志上》
畢竟;終究〖eventually;continuously;always〗
而康居驕黠,訖不肯拜使者。——《漢書·西域傳》
訖qì
【助】
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已經完成。相當於了
李大於鄭縣令面上打訖一拳,有傷。——沈仲緯《刑統賦疏》
愛食訖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喜歡把它都吃掉,吃乾淨
文言文中“訖“這個字怎麼翻議?
訖:
① <動> 完畢;完盡。《山中與裴秀才迪書》:“與山僧飯訖而去。” 動>
② <副> 始終;終究。《漢書·西域傳》:“而康居驕黠,訖不肯拜使者。” 副>
③ <動> 通“迄”。至;到。《尚書·禹貢》:“聲教訖於四海。” 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