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義滅親的主人公是誰?

General 更新 2024-11-25

成語大義滅親的主人公是誰

大義滅親:指為了維護正義,對犯罪的親屬不徇私情. 春秋時期,衛國的州籲殺死哥哥衛桓公,自立為國君.   州籲驅使百姓去打仗,激起人民不滿.他擔心自己的王位不穩定,就與心腹臣石厚商量辦法.   石厚就去問的父親——衛國的大臣石碏(que),怎樣鞏固州籲的統治地位.石碏對兒子說:“諸侯即位,應得到周天子的許可,他的地位就能鞏固.”石厚說:“州籲是殺死哥哥謀位的,要是周天子不許可,怎麼辦?”石碏說:“陳桓公很受周天子的信任,陳衛又是友好鄰邦.”石厚沒等父親把話說完,搶著說:“你是說去請陳桓公幫忙?”石碏連連點頭.   州籲和石厚備了許多禮物,卻被陳桓公扣留了.原來,這是石碏的安排.   衛國派人去陳國,把州籲處死.衛國的大臣們為石厚是石碏的兒子,應該從寬.石碏就派自己的家臣到陳國去,把石厚殺了.史官認為石碏殺了兒子是“大義滅親”. 衛莊公的愛妾有個兒子叫州籲,從小就很受寵愛,可是他不務正業,整天只喜歡舞刀弄槍.而當時,大夫石碏也有個兒子名石厚,與州籲臭味相投,兩個人關係很好.後來衛莊公死了,公子完繼位為衛恆公.此時,石碏因年紀老邁又不滿州籲的作為,便告老還鄉. 一天,衛恆公要到洛邑去見周王,州籲和石厚便借送行殺死了衛恆公,並奪取了王位,可是他們不得人心,於是他們商量找石碏幫助,以安撫民心.石碏告訴前來求助的兒子說:“你們只要去請陳恆公幫你們在周王面前說說,得到周王的同意就好了.”於是石厚和州籲,帶上禮物趕往陳國.這邊石碏暗中寫信密告陳恆公,讓他幫捉拿殺君王的凶手.石厚和州籲一到陳國就被抓起來了.接著陳王派人去問怎麼處置這兩個凶手.石碏就說:“這小子不忠不孝,留他又有什麼用?”於是陳王叫人把他們殺了.石碏的這種做法得到後人的讚許,後來人們稱這種行為是“大義滅親”.

三國演義之大義滅親的主角是誰?

王允;為漢室犧牲貂蟬

劉備;為事業摔阿斗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歷史人物誰大義滅親?

大義滅親出自《左傳·隱公四年》的大義滅親,講述的是“春秋時衛國大夫石碏曾經勸諫衛莊公,希望教育好莊公之禒州籲。莊公死,衛桓公即位,州籲與石碏之子石厚密謀殺害桓公篡位,為確保王位坐穩,派石厚去請教石碏。石碏恨兒子大逆不道,設計讓陳國陳桓公除掉了州籲與石厚。”的故事

其他的大義滅親歷史人物:吳起殺妻,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大義滅親的人是誰?

春秋時期,衛國的州籲殺死哥哥衛桓公,自立為國君。

州籲驅使百姓去打仗,激起人民不滿。他擔心自己的王位不穩定,就與心腹臣石厚商量辦法。

石厚就去問的父親——衛國的大臣石碏(que),怎樣鞏固州籲的統治地位。石碏對兒子說:“諸侯即位,應得到周天子的許可,他的地位就能鞏固。”石厚說:“州籲是殺死哥哥謀位的,要是周天子不許可,怎麼辦?”石碏說:“陳桓公很受周天子的信任,陳衛又是友好鄰邦。”石厚沒等父親把話說完,搶著說:“你是說去請陳桓公幫忙?”石碏連連點頭。

州籲和石厚備了許多禮物,卻被陳桓公扣留了。原來,這是石碏的安排。

衛國派人去陳國,把州籲處死。衛國的大臣們為石厚是石碏的兒子,應該從寬。石碏就派自己的家臣到陳國去,把石厚殺了。史官認為石碏殺了兒子是“大義滅親”。

鞭長莫及的主人公是誰

煮豆燃萁(曹植) 破釜沉舟(項羽) 紙上談兵(趙括) 背水一戰(韓信)

指鹿為馬(趙高) 圍魏救趙(孫臏) 臥薪嚐膽(勾踐) 負荊請罪(廉頗)

聞雞起舞(祖逖) 三顧茅廬(劉備) 望梅止渴(曹操) 完璧歸趙(藺相如)

驚弓之鳥(更贏) 程門立雪(楊時) 毛遂自薦(毛遂) 胸有成竹(文與可)

草船借箭(諸葛亮) 鐵杵成針(李白) 精兵簡政(毛澤東) 四面楚歌(項羽)

草木皆兵(符堅) 赤壁之戰(周瑜) 約法三章(劉邦) 老馬識途(管仲)

濫竽充數(南郭) 老驥伏櫪(曹操) 逼上梁山(林沖) 草船借箭(諸葛亮)

明鏡高懸(秦始皇) 開門見山(寓公) 名落孫山(孫山) 懸樑刺股(蘇秦)

班門弄斧(梅之濱) 紙醉金迷(孟斧) 按圖索驥(伯樂) 暗箭傷人(公孫子都)

百步穿楊(養由基) 杯弓蛇影(杜宣) 鞭長莫及(伯仲) 病入膏肓(緩)

不寒而慄(火縱) 車水馬龍(馬皇后) 出爾反爾(孟子) 出人頭地(歐陽修)

脣亡齒寒(宮之奇) 打草驚蛇(王魯) 大義滅親(石 鵲) 東窗是發(秦檜)

東山再起(謝安) 分道揚鑣(元志) 風聲鶴唳(符堅) 汗流浹背(曹操)

鶴立雞群(嵇紹) 雞鳴狗盜(孟嘗君) 驕奢淫逸(州籲) 口蜜腹劍(李林甫)

口若懸河(郭象) 鹿死誰手(石勒) 洛陽紙貴(左思) 門庭若市(鄒忌)

南轅北轍(季樑) 怒髮衝冠(藺相如) 破鏡重圓(徐德言) 騎虎難下(楊堅)

巧取豪奪(米芾) 日暮途遠(伍子胥) 如火如荼(夫差) 投筆從戎(班固)

兔死狗烹(范蠡) 退避三舍(垂耳) 望洋興嘆(河伯) 嫣然一笑(宋玉)

偃旗息鼓(趙雲) 陽春白雪(宋己) 葉公好龍(葉公) 夜郎自大(夜郎)

一敗塗地(劉邦) 一籌莫展(蔡幼學) 一鼓作氣(曹劌) 一箭雙鵰(長孫晟)

一目十行(蕭綱) 一竅不通(紂王) 一丘之貉(楊惲) 一日千里(周穆王)

以德報怨(孔子) 以身試法(王尊) 越俎代庖(許由) 亦步亦趨(顏回)

易如反掌(褚遂良) 朝三暮四(狙公) 中流砥柱(大禹) 趾高氣揚(屈瑕)

眾叛親離(鄒籲) 自慚形穢(王濟) 捉襟見肘(曾參) 鞠躬盡瘁(諸葛亮)

入木三分(王羲之) 精中報國(岳飛) 江郎才盡(江郎) 鑿壁偷光(匡衡)

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誰?

最佳答案

公元前202年,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 的項羽部隊。經過幾次激戰,最終韓信使用十面埋伏的計策,佈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間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 為什麼他的部隊裡面楚人這麼多呢?”說著,心裡已喪失了鬥志,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裡面喝酒,以酒解憂,自己吟了一首詩,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意思是:“力量能搬動大山啊氣勢超壓當世,時勢對我不利啊駿馬不能奔馳。駿馬不能奔馳啊如何是好,虞姬虞姬啊我怎樣安排你!”,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和。歌數闕,直掉眼淚,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低著頭一同哭泣。唱完,虞姬自刎於項羽的馬前,項羽英雄末路,帶了800餘名騎士突圍,最終只餘下28人。他感到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最終自刎於江邊,劉邦獨攬天下。 因為這個故事裡面有項羽聽見四周唱起楚歌,感覺吃驚,接著又失敗自殺的情節,所以以後的人就用“四面楚歌”這句話,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境,而致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 凡是陷於此種境地者,其命運往往是很悲慘的,例如某人因經常與壞人為伍,不事生產,遊手好閒;但後來卻被那些壞人逼迫的無以為生,求助於別人時,別人也應他平日行為太壞,絕不同情更不理睬,這人所處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學校裡討論學術問題,其學生不學無術(成語,意即沒有學術) 、信口雌黃、顛倒是非,同學們群起而攻之,這學生便完全處於孤立地位,這也可叫做 “四面楚歌”。在我們的人生歷程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腳踏實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錯,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運了。 項王兵敗垓下,在烏江自刎,有關歷史上這一典故,李清照曾寫詩: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表達對項王的敬佩,思念之情。毛澤東也曾寫過一首詩,其中有: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表達了不同的思想感情。

驚弓之鳥:魏國有一個射箭能手名叫更羸.一天, 他和魏王一起欣賞秋天的景色.

指鹿為馬:史記·秦始皇本紀》:“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 二世,曰:?馬。?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者。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 3/懸樑刺股:漢朝人孫敬,讀書時疲倦了想睡覺,就用一根繩子繫住頭髮,另一頭拴在房樑上拉直。這時候如果再打瞌睡,就會被繩子拉醒。

4. 約法三章:劉邦

5. 十面埋伏:漢軍用十面埋伏的陣法擊敗楚軍,項羽自刎於烏江,劉邦取得勝利 6. 馬革裹屍:東漢初的名將馬援

7多多益善:韓信

8言過其實: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9七擒七縱: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地酋長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比喻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服

11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是個成語,八字連同可以 秦王苻堅

10單刀赴會:關羽

12 南朝江淹。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詩文無佳句。比喻在安逸享樂中才情減退

14 王導 太尉都鑑派門生來見王導,想在王家子弟中選位女婿。王導讓來人到東邊廂房裡去看王家子弟。門生回去後,對都鑑說:“王家子弟個個不錯,......

精衛報國的主人公是誰

描寫人物優秀品質的成語

大公無私 平易近人 輕財重義 清風勁節 一視同仁 一清二白 大義滅親 大公無私 義無反顧

正氣凜然 正直無私 執法如山 剛正不阿 冰清玉潔 克己奉公 嚴於律己 兩袖清風 忍辱負重

奉公守法 表裡如一 斬釘截鐵 忠心耿耿 忠貞不渝 貧賤不移 高風亮節 涓滴歸公 虛懷若谷

堂堂正正 深明大義 童叟無欺 謙虛謹慎 廉潔奉公 豁達大度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襟懷坦白

煮豆燃萁的主人公是誰

是曹植 或 曹丕吧

故事典故出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曹植是曹操的三兒子,從小就才華出眾,很受到父親的疼愛。曹操死後,他的哥哥曹丕繼承當上了曹操魏王,後篡位當了皇帝。因為曹丕擔心留曹植和曹熊(第五子)會有後患,所以便以在其父亡故時沒來看望為由,追問逼迫他們倆。曹熊因為害怕,自殺了。而曹植則被押進朝廷。最終曹丕四兄弟的母親卞氏開口求情,曹丕勉強給了曹植一個機會,讓他在七步之內脫口一首詩,否則殺無赦。曹植就作了這首七步詩。曹丕明白了曹植這首詩的道理:如果自己殺了曹植便會被世人恥笑,可是心中的貪念卻依然讓他理智不清,於是他將曹植軟禁了起來,最終,曹植在哥哥的軟禁下憂鬱而死。

編輯本段作品賞析

此詩純以比興的手法出之,語言淺顯,是寓意明暢,無庸多加闡釋,只須於個別詞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詩人取譬之妙,用語之巧,而且在剎那間脫口而出,實在令人歎為觀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語,千百年來已成為人們勸戒避免兄弟鬩牆、自相殘殺的普遍用語,說明此詩在人民中流傳極廣。   通過燃萁煮豆這一日常現象,抒發了曹植內心的悲憤。   真實度   七步詩的真假向來為人所爭議。其中郭沫若說的比較有理。他認為曹植的《七步詩》:“過細考察起來,恐怕附會的成分要佔多數。多因後人同情曹植而不滿意曹丕,故造為這種小說。其實曹丕如果要殺曹植,何必以逼他作詩為藉口?子建才捷,他又不是不知道。而且果真要殺他的話,詩作成了依然可以殺,何至於僅僅受了點譏刺而便‘深慚’?所以此詩的真實性實在比較少。然而就因為寫了這首詩,曹植卻維繫了千載的同情,而曹丕也就膺受了千載的厭棄。這真是所謂‘身後是非誰管得’了。”但是他的說法也有人質疑,有人說,當初曹丕讓曹植七步成詩只是作為一個藉口,想殺他他認為曹植肯定不能成功,但他沒料到,曹植才華如此出眾,當時,就連曹丕本人也被感動了些許,並且為了保住名聲,以安天下,他才放過了曹植。

歷史人物誰大義滅親?

美國nba著名球星科比·布萊恩特,他的母親擅自處理了他人財產,科比不徇私情,把他的母親告上了法庭,這個舉動收到了廣大球迷的稱讚

相關問題答案
大義滅親的主人公是誰?
大禹治水的主人公是誰?
好大喜功的主人公是誰?
夜郎自大的主人公是誰?
桃園結義的主人公是誰?
巧奪天工的主人公是誰?
西遊記的主人公是誰?
自慚形穢的主人公是誰?
死而後已的主人公是誰?
祝福的主人公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