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一萬小時定律?
一萬小時定律正確嗎?
在成為牛人的道路上,沒有人能否認練習的作用。
然而,真相是,從來不存在一萬小時定律,它僅僅是暢銷書作家對心理科學研究一次不太嚴謹地演繹而已。
1973年,即將在1978年拿到諾貝爾獎的西蒙,與合作者Chase發表了一篇關於國際象棋大師與新手的比較論文。在這篇論文中,西蒙發現通過長期訓練,雖然工作記憶容量相差不大,但是國際象棋大師,在擺盤、覆盤等實驗上都顯著強於一級棋手、新手。蒙在文中首次提出專業技能習得的十年定律(10 year rule),西蒙推測,國際象棋大師能夠在長時記憶系統中存儲5到10萬個棋局組塊,獲得這些專業知識大概需要10年。
這就是西蒙的十年定律。後來,瑞典心理學家移民美國埃裡克森參考西蒙論文的10年定律,在1993年發表論文,闡釋他對一個音樂學院三組學生的研究結果。這就是被格拉德威爾引用,以致演繹出一萬小時定律的實驗:
把學院學習小提琴演奏的學生分成三個組。第一組是學生中的明星人物,具有成為世界級小提琴演奏家的潛力,第二組的學生只被大家認為“比較優秀”,第三組學生的小提琴演奏水平被認為永遠不可能達到專業水準,他們將來的目標只是成為一名公立學校的音樂教師。….. 實際上,到20歲的時候,這些卓越的演奏者已經在他的生命中練習了10000個小時,與這些卓越者相比,那些比較優秀的學生練習的時間是8000個小時,而那些未來的音樂教師,他們的練習時間只有4000個小時。
但這個定律有什麼問題呢?
首先,不同專業領域的技能習得時間與練習時間並不存在一個一萬小時的最低閾值。如,優秀專業演員的專業技能習得往往是3500小時;記憶類專家技能的習得也並不是需要一萬小時,而是數百小時。Hacker News讀者們已經整理的證據表明,不少互聯網公司創始人專業技能習得同樣不是一萬小時。
其次,成功與練習時間並不完全成正比,天賦在其中扮演重要作用。如心理學家平克指出,優秀科學家的平均智商在125以上。同樣,1997年一篇研究報告表明,醫生、律師、會計的智商多數位於標準七以上區間。一篇來自1990年的報告表明,非言語智商,能夠解釋少兒象棋成績高低的12%。
每位熟悉寫作技巧的暢銷書作者們,常常會用一個清晰的行動規則,如:練習一萬小時成為標準九、二十一天養成好習慣等來激發你的行動。但是對於究竟有多少人能夠堅持一萬小時?一萬小時是否真的導致成功?堅持一萬小時的關鍵節點?一萬小時練習的本質卻置之不理。這些暢銷書作者略過不談的細節,卻是科學著墨最多,也對人們提升自我最有幫助的地方。
事實上,埃裡克森的刻意練習核心觀點是,那些標準七區間以上的人們,擁有一種較強的記憶能力:長時工作記憶。長時工作記憶正是區分標準七區間以上與標準五們的一個重要能力,它才是刻意練習的指向與本質。那些卓越的專家,能夠將工作記憶與長時記憶對接起來,在進行鋼琴、象棋等自身熟悉的專業活動時,能夠調用更大容量的工作記憶。如同西蒙等1973年那篇開創性研究報告所指出的一樣:國際象棋大師在長時記憶這款硬盤中存儲了五萬到十萬個關於棋局的組塊。
如果說標準八們,已將自己的大腦升級了,工作記憶內存條可以同時調用一塊SSD硬盤來用;那些專業領域的新手們往往還是在使用小內存跑。
幸運的是,進化給標準五們留了條路。這種長時工作記憶能力,埃裡克森認為是領域相關的,並且通過他所說的刻意練習,可以習得。只要你努力,砸鍋賣血,做上苦力幾十小時到成千上萬小時不等,就能買來那款可以被工作記憶內存條調用與使喚的SSD硬盤——長時工作記憶。
標準五們怎樣才能買得起那塊硬盤?刻意練習的任務難度要適中、能收到反饋、......
一萬小時定律的介紹
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數》一書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超凡的必要條件。“”他將此稱為“一萬小時定律”。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按比例計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週工作五天,那麼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這就是一萬小時定律。
一萬小時定律的成功代表
一萬小時定律的成功代表大畫家達·芬奇,當初從師學藝就是從練習畫一隻只雞蛋開始的。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變換著不同角度、不同光線,少說也得練習一萬個小時,打下了紮實的基本功,從最簡單最枯燥的重複中掌握了達到最高深藝術境界的途徑。這才有了後來的世界名畫《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田壇飛人劉翔,我們只看見他在賽場上的風馳電掣,一騎絕塵,可是為了他在賽場上的10多秒的輝煌,他從7歲開始至今已苦練了19年,不知跑了幾個一萬小時,汗水流了幾噸,經歷了多少挫折和失敗,才換來了“陽光總在風雨後”。青島港吊裝大師許振超,能把吊裝技術練得像繡花一樣精細,絲毫不差,多次在吊裝技術比賽中技壓群雄,還多次打破世界港口吊裝紀錄。為了這“一招鮮”,他至少練了30年,苦心孤詣,練習不輟,足足有好幾個一萬小時。美國游泳好手麥克.菲爾普斯,除了手腳特長的天賦異稟,他每天練習八小時,全年無休,這樣持續五六年,方能諦造一人獨得八面金牌的奧運奇蹟。寫出《明朝那些事兒》的當年明月,5歲時開始看歷史,《上下五千年》他11歲之前讀了7遍,11歲後開始看《二十四史》、《資治通鑑》,然後是《明實錄》、《清實錄》、《明史紀事本末》、《明通鑑》、《明匯典》和《綱目三編》。他陸陸續續看了15年,大概總共看了6000多萬字的史料,每天都要學習兩小時。把這幾個時間數字相乘,15年乘2小時再乘以360天,等於10800個小時。所以在海關工作的他,才能白天當公務員,晚上化身網絡作家,在電腦前碼字。 從臺灣超級星光大道走出來的蕭敬騰,15歲時學習爵士鼓,18歲時開始在酒吧、餐廳駐唱,每天要唱很長時間,跟好幾個場子,時間最長的時候,一天超過12個小時。知名武俠作家滄月,5歲以後開始博覽群書,10歲左右練習寫武俠小說,讀本科和研究生的7年半時間,更是每天花上六七個小時來寫小說。單是大學期間所練習的時間,就遠遠不止一萬個小時。在練習的這些年中,她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精力和濃厚的興趣,從不會覺得乏味。但她深知,自己付出的也很多。 股神巴菲特、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蘋果計算機喬布斯,在他們的專業領域,投注都超過一萬小時以上,他們專注的閱讀、思考、研究、實踐,才有今日的成就。
一萬小時定律的理論依據
英國神經學家DanielLevitin認為,人類腦部確實需要這麼長的時間,去理解和吸收一種知識或者技能,然後才能達到大師級水平。頂尖的運動員、音樂家、棋手,需要花一萬小時,才能讓一項技藝至臻完美。一萬個小時是怎麼算出來的? 格拉德韋爾一直致力於把心理學實驗、社會學研究,對古典音樂家、冰球運動員的統計調查改造成流暢、好懂的文字。在調查的基礎上,他總結出了“一萬小時定律”,他的研究顯示,在任何領域取得成功的關鍵跟天分無關,只是練習的問題,需要練習1萬小時——10年內,每週練習20小時,大概每天3小時。每天3小時的練習只是個平均數,在實際練習過程中,花費的時間可能不同。上世紀90年代初,瑞典心理學家安德斯·埃裡克森在柏林音樂學院也做過調查,學小提琴的都大約從5歲開始練習,起初每個人都是每週練習兩三個小時,但從8歲起,那些最優秀的學生練習時間最長,9歲時每週6小時,12歲8小時,14歲時16小時,直到20歲時每週30多小時,共1萬小時。 “一萬小時法則”在成功者身上很容易得到驗證。作為電腦天才,比爾·蓋茨13歲時有機會接觸到世界上最早的一批電腦終端機,開始學習計算機編程,7年後他創建微軟公司時,他已經連續練習了7年的程序設計,超過了1萬小時。為什麼是一萬個小時? “一萬小時法則”的關鍵在於,一萬小時是最底限,而且沒有例外之人。沒有人僅用3000小時就能達到世界級水準;7500小時也不行;一定要10000小時——10年,每天3小時——無論你是誰。這等於是在告訴大家,一萬小時的練習,是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音樂神童莫扎特,在6歲生日之前,他音樂家的父親已經指導他練習了3500個小時。到他21歲寫出最膾炙人口的第九號協奏曲時,可想而知他已經練習了多少小時。象棋神童鮑比·菲捨爾,17歲就奇蹟般奠定了大師地位,但在這之前他也投入了10年時間的艱苦訓練。 在大量的調查研究中,科學家發現,無論是在對作曲家、籃球運動員、小說家、鋼琴家還是象棋選手的研究中,這個數字——一萬,反覆出現。 這是“一萬小時法則”被提出的事實論據。
一萬小時定律作文範文
一萬小時定律
現在流行這樣一個理論——一萬小時定律。
一萬小時定律,對“天才”作出了詮釋,對天才的奧祕作了深刻的揭示。即所謂“天才”跟天分無關,是經過後天的學習、訓練取得的,而後天的學習、訓練必須是一個自覺的、刻苦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一萬小時以上的時間。
關於這個定律,相關書籍列舉了很多實例,國內一些文章還用國內的名人案例來證明這個理論的正確性。
作為電腦天才,比爾·蓋茨13歲時有機會接觸到世界上最早的一批電腦終端機,開始學習計算機編程,7年後他創建微軟公司時,他已經連續練習了7年的程序設計,超過了1萬小時。
寫出《明朝那些事兒》的當年明月,5歲時開始看歷史,《上下五千年》他11歲之前讀了7遍,11歲後開始看《二十四史》、《資治通鑑》,然後是《明實錄》、《清實錄》、《明史紀事本末》、《明通鑑》、《明匯典》和《綱目三編》。
他陸陸續續看了15年,大概總共看了6000多萬字的史料,每天都要學習兩小時。把這幾個時間數字相乘,15年乘2小時再乘以360天,等於10800個小時。所以在海關工作的他,才能白天當公務員,晚上化身網絡作家,在電腦前碼字。
從臺灣超級星光大道走出來的蕭敬騰,15歲時學習爵士鼓,18歲時開始在酒吧、餐廳駐唱,每天要唱很長時間,跟好幾個場子,時間最長的時候,一天超過12個小時。
據說六六在自己微博裡也提到了這個理論。她說她自己就是經過7年的努力寫作才成為一名作家的。
問題來了。
第一個問題,天才真的跟天賦無關嗎?
第二個問題,很多人從事某個行業遠遠超過了一萬小時,為什麼沒成功呢?
第三個問題,我們要相信這個一萬小時的理論嗎?
先說第一個問題,我覺得有蒙人嫌疑。就像小時候,老師總會告訴我們,人的大腦差別很小,智商天賦基本是一樣的,只要努力就能超越別人。後來發現,老師撒謊了。
的確存在天賦,你有沒有發現,有的事情,你學了一年,練習了一年,有可能還不如人家有天賦的學習一個月的。我的觀點是,想成為頂尖的人才,必定在某方面是有天賦的,而且是在有天賦基礎上又刻苦努力了。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沒成功,我覺得有兩點,一是要看你這一萬小時是否是集中在訓練某一項專業的技能,這還沒完,你還要讓自己處於不斷進步的狀態,不然,光是時間湊齊了是沒有用的。
比如,你練習書法,每天都機械地練習一個字,總來沒有想過如何寫得更好,一萬小時以後,你頂多就是寫這個字更熟練了。卻不見得寫得多好。
第三個問題,我覺得,應該相信,並且要運用在自己的學習工作中。這個理論沒有像時下一些成功學那樣急功近利,而是倡導集中火力,刻苦訓練。既然有好處,為何不信。你甚至可以做個試驗,每天花些時間在你最想訓練的技能上,看看是否能夠成長為“天才”。
揭祕:一萬小時定律真的正確嗎
在成為牛人的道路上,沒有人能否認練習的作用。 然而,真相是,從來不存在一萬小時定律,它僅僅是暢銷書作家對心理科學研究一次不太嚴謹地演繹而已。 1973年,即將在1978年拿到諾貝爾獎的西蒙,與合作者Chase發表了一篇關於國際象棋大師與新手的...
10000小時定律?
這是outlier的經典橋段啊.其實1000個小時真的不算什麼,我玩到1000個小時的遊戲兩三作肯定是有的,而且仍屬於中手水平。要是做某件事能有玩遊戲這樣的熱情的話,每天都弄,四五年就滿10000個小時了,也就是所謂的專業水準。
一萬小時定律的名詞來源
美國兩位暢銷書作家,丹尼爾·科伊爾的《一萬小時天才理論》與馬爾科姆·格拉德韋爾的一本類似“成功學”的書《異類》,其核心都是“一萬小時定律”,就是不管你做什麼事情,只要堅持一萬小時,基本上都可以成為該領域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