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測天氣?

General 更新 2024-11-25

如何預測天氣

一、看風測天

天氣興雲致雨首先要有水汽,水汽是靠風來輸送的,“東風送溼,西風乾;南風送暖,北風寒。”,風對天氣變化有明顯預兆。

“南風吹到底,北風來還禮”,這是冷空氣經過前後風向的轉換情況。冷空氣南下到達本地之前,受暖氣團影響盛吹偏南風,冷空氣到達時,轉為偏北風,風向轉變前後,天氣轉陰有雨。

“西北風,開天鎖,雨消雲散天轉晴”,吹西北風,表示本地已受乾冷氣團控制,預示天氣轉晴。

“雲交雲,雨淋淋”、“逆風行雲天要變”,說明大氣高低層風向不一致,易引起空氣上下對流,產生雷雨等對流性天氣。

季節不同,風向所反映的天氣也不同。“一年三季東風雨,唯有夏季東風晴”、“東北風,雨祖宗”,表明吹了偏東風,1~2天內天氣將轉陰雨,而夏季吹偏東風,將海上溫度較低的氣流吹到陸上,起調節氣溫的作用,不易下雨,尤其不易出現雷陣雨。

二、看雲測天

俗語說:“雲是天氣的招牌”。雲的形狀、高低、移向直接反映了當時天氣運動的狀態,預示著未來天氣的變化。民間很重視看雲測天。

“雲往東,一場空,雲往西,水悽悽;雲往南,雨成潭,雲往北,好晒穀。”雲往東或東南移動,表明高空吹西到西北風,故有“雲往東,一場空”。“雲往西”,指春夏之交,雲從東或東南伸展過來,常是颱風侵襲的徵兆,所以會“水悽悽”了。雲向南移,說明冷空氣南下,冷暖氣團交匯,所以,“雲往南,雨成潭”。雲向北移,表明本地區受單一暖氣團控制,天氣無雨便“好晒穀”了。

天空上下雲層一致,天氣比較晴好。高低層雲移向不一致,天氣變化會很劇烈、複雜。正如諺語所說“天上亂雲交,地上雨傾盆”、“順風船,頂風雨”、逆風行雲天要作變”。

有許多諺語是看天的顏色測天,如“烏雲塊塊疊,雷雨眼面前”、火燒烏雲蓋,有雨來得快”、“人黃有病,天黃有雨”、“日出紅雲升,勸君莫出門”、“傍晚黃胖雲,明朝大雨淋”等。

三、看雨測天

雨雪天氣現象出現的早晚、強度及方位,都對應著一定的天氣形勢,因而能判斷推測出天氣變化。

“雨前毛毛沒大雨,雨後毛毛沒晴天”。是指一開始就降毛毛雨,預示這場雨不會大,若降了大雨,轉為下毛毛雨,預示仍要繼續下雨,不易轉晴。

“開門雨,下一指;閉門雨,下一丈”、“早落雨,晚砍柴;晚落雨,穿雨鞋”,是說清晨開始下雨,時間短,雨量小,晚飯前後下雨,時間長,雨量大。

“雨下中,兩頭空”,指中午下雷雨,時間短,兩頭晴天。

“久雨傍晚晴,一定轉晴天”,陰雨時傍晚前後雨止轉晴,預示陰雨結束,天氣轉晴。

四、聞雷測天

民間群眾常根據雷聲預測天氣,“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這條諺語指的是未下雨之前就雷聲隆隆,表明這次下雨是局部地區受熱不均勻等熱力原因形成的,又叫熱雷雨,雨量不大,時間很短,局地性強,常出現“夏雨隔條河,這邊下雨,那邊晒日頭” 的現象。

“先雨後雷下大雨,不緊不慢連陰雨”、“雷聲水裡推磨,下雨漫滿河”。這幾條諺語指先下雨,雨後靜風、悶熱,雨勢越來越猛,雷聲不絕,預示要降暴雨;如在降雨過程中,雷聲不緊不慢,打打停停,預示會出現連續陰雨。

“西南雷轟隆,大雨往下衝”,指西南方位起雷暴,來得慢,雨勢猛,時間長。“西北雷聲響,霎時雨滴滴”,西北方雷雨來得快,風力大,有紅雲時還會降冰雹。

“東北方響雷,雨量不大”、“東南雷聲響,不見雨下來”,也是根據打雷的方向判定雨量的大小。

五、看霧測天

霧是常見的天氣現象。特別是冬春,在晴朗微風的夜晚,地表附近氣層裡水......

天氣預報是怎麼預測天氣的?

現代天氣預報有五個組成部分:

收集數據

最傳統的數據是在地面或海面上通過專業人員、愛好者、自動氣象站或者浮標收集的氣壓、氣溫、風速、風向、溼度等數據。世界氣象組織協調這些數據採集的時間,並制定標準。這些測量分每小時一次(METAR)或者每六小時一次(SYNOP)。

使用氣象氣球氣象學家還可以收集上空的氣溫、溼度、風值。氣象氣球可以一直上升到對流層頂。

氣象衛星的數據越來越重要。氣象衛星可以採集全世界的數據。它們的可見光照片可以幫助氣象學家來檢視雲的發展。它們的紅外線數據可以用來收集地面和雲頂的溫度。通過監視雲的發展可以收集雲的邊緣的風速和風向。不過由於氣象衛星的精確度和分辨率還不夠好,因此地面數據依然非常重要。

氣象雷達可以提供降水地區和強度的信息。多普勒雷達還可以確定風速和風向。

數據同化

在數據同化的過程中被採集的數據與用來做預報的數字模型結合在一起來產生氣象分析。其結果是目前大氣狀態的最好估計,它是一個三維的溫度、溼度、氣壓和風速、風向的表示。

數據天氣預報

數字天氣預報是使用電腦來模擬大氣。它使用數據同化的結果作為其出發點,按照今天物理學和流體力學的結果來計算大氣隨時間的變化。由於流體力學的方程組非常複雜,因此只有使用超級鼎算機才能夠進行數字天氣預報。這個模型計算的輸出是天氣預報的基礎。

輸出處理

模型計算的原始輸出一般要經過加工處理後才能成為天氣預報。這些處理包括使用統計學的原理來消除已知的模型中的偏差,或者參考其它模型計算結果進行調整。

過去氣象學家必須自己做處理工作,今天24小時以上的天氣預報主要是使用多種不同模型後對其結果進行綜合。氣象學家還必須分析預報出來的模型數據來使最終用戶能夠理解它。此外天氣預報的模型一般分辨率不是特別高。當地的氣象學家還必須通過當地的經驗在涉及地區性的影響,使得當地的天氣預報更加精確。不過隨著天氣預報模型的不斷精密化這個工作量越來越小了。

展示

對於最終用戶來說天氣預報的展示是整個過程中最重要的。只有知道最終用戶需要什麼信息、如何才能將這些信息易懂地傳達給最終用戶才能完成這個任務。

天氣預報是怎麼做到的?

天氣預報是根據氣象觀(探)測資料,應用天氣學、動力學、統計學的原理和方法,對某區域或某地點未來一定時段的天氣狀況作出定性或定量的預測。準確地預報天氣一直是大氣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目標。天氣預報的歷史可以從最早的看雲識天氣和根據物像來推測天氣開始,以後經歷了單站預報,天氣圖預報,到目前的應用氣象衛星、天氣雷達等先進的探測資料和用計算機進行天氣預報的階段。伴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天氣預報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天氣預報的種類按預報時效可大致分為:臨近預報(1~2小時)、甚短期預報(2~12小時)、短期預報(12~48小時)、揣期預報(3~10天)、長期預報(10天以上)等;按服務對象可劃分為:日常天氣預報和專業天氣預報(如航空天氣預報等);按預報範圍可大致劃分為區域預報和站點預報等。由於服務對象不同,在預報項目、預報時效、預報用語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目前製作天氣預報主要採用天氣學預報方法、統計學預報方法和動力學預報方法,以及由這三種基本預報方法相互結合形成的天氣—統計預報方法、動力統計預報方法和天氣—動力預報方法等。

天氣學預報方法(或稱天氣圖方法):是以天氣圖為主要工具,配合衛星雲圖、雷達圖等,用天氣學的原理來分析和研究天氣的變化規律,從而製作天氣預報的方法。這種方法主要用於製作短期預報。

數值預報方法(又稱動力學預報方法):是利用大型、快速的電子計算機求解描述大氣運動的動力學方程組來製作天氣預報的方法。這種方法可用於製作短期預報,也可做中、長期預報。近幾年還開始用來做氣候預報。

統計預報方法:是採用大量的、長期的氣象觀測資料,根據概率統計學的原理,尋找出天氣變化的統計規律,建立天氣變化的統計學模型來製作天氣預報的方法。這種方法主要用於製作中、長期預報和氣象要素預報。

這三種製作天氣預報的方法的主導思想不一樣。天氣現象(或天氣過程)的發生,包含著必然性和偶然性,統計預報方法是從天氣現象(或天氣過程)具有偶然性這一點出發,認為天氣變化是一種隨機過程,在相同條件下不一定出現同樣的天氣變化,只能求出某種天氣出現的可能性或概率。天氣學方法和數值預報方法則從天氣現象(或天氣過程)具有必然性這一點出發,認為天氣變化不是隨機的,它滿足一定的規律(如動量守衡、能量守衡、質量守衡等等),在相同的條件下應該發生相同的變化,根據大氣某一時刻的狀態,可以推算出其下一時刻的確定的狀態。

目前製作天氣預報常常是將這三種方法配合起來使用,將天氣圖、衛星和雷達圖像、動力分析和統計分析、數值預報產品等進行綜合分析,最後做出天氣預報。

參考資料:zhidao.baidu.com/question/37266608.html

天氣預報是怎麼預測天氣的

你好,

1,通氣象衛星觀測傳給地面。

2,然後再根據雲圖信息用電腦計算得來的。

氣壓 溫度 溼度 怎樣預測天氣

探東風

古人如何預測天氣

天氣預報對農業、交通乃至我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那麼,沒有高科技設備的古人是如何預測天氣的呢? 陰陽五行與占卜 古人根據陰陽五行的原理,將世界萬物分為陰、陽兩種狀態以及金、木、水、火、土五種形式,依照陰陽五行的轉化規律進行天氣預測,這反映了我們祖先洞察天地、認識事物的初始願望。我國出土的甲骨文上已經有風、雨、雪、雲、虹、雷等天氣現象,還利用占卜來預測天氣信息,說明早在殷商時代,人們就認識到天氣對農牧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的影響。 二十四節氣和農諺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先賢制定的一種指導農事的歷法,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基本形成,它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而劃分的。漢代的《淮南子·天文訓》中就出現了和現代名稱相同的二十四節氣名。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後人總結出了我們耳熟能詳的二十四節氣歌。後人根據二十四節氣和生產實踐總結出了更多的農諺,如“清明前後,種瓜點豆”,“夏至有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等等。 看雲和風識別天氣 呂不韋主編的《呂氏春秋》將雲分為“山雲、水雲、旱雲、雨雲”四種,對預示著不同天氣的雲進行了簡單分類。古人還根據雲層的薄厚、顏色總結出了一系列天氣和氣象諺語,如“天有城堡雲,地上雷雨臨”,還可以根據風來預測天氣,“東風送溼西風乾,南風吹暖北風寒”,它說明不同的風會帶來冷暖乾溼不同的天氣。 根據動物預測天氣 動物的感覺系統相當敏銳,古人已經懂得根據動物的行為表現來預測天氣了。早晨蜘蛛網上有水珠表示天晴,這是因為天氣晴朗時早上溫度低,使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小水珠,掛在蜘蛛網上。燕子低飛、青蛙鳴叫、螞蟻搬家、蚯蚓出洞則都是下雨的前兆。 古代的氣象局:欽天監 欽天監是一個政府部門,秦漢時期就已設立,具有觀察天象、推算節氣、制定曆法的職能,類似於今天的氣象局。明清時期,開始有西洋傳教士在欽天監任職。 天氣預測的專業器具 東漢天文學家張衡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風向儀——相風銅鳥,即在空曠的地上立一根五丈高的杆子,杆子上裝一隻可靈活轉動的銅鳥,依據銅鳥的轉動方向便可確定風向。晉代的人們將張衡的銅鳥改為木鳥,這比銅鳥更加輕盈,可以預測更微小的風,多設置在城牆上以及天文、交通等部門。 當然,古人預測天氣大多還是靠實踐中積累的經驗,準確率相對較低,但這卻充分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其中許多天氣的預測方法對我們今天依然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尹字尋趣 新月 宋代的範仲允,在外省任職錄事,因為官小不能攜眷赴任,其妻在家日久思夫,便寫了一首《伊川令》寄去:西風昨夜穿簾幕,閨院添蕭索。最是梧零落,迤邐秋風過卻,人情音信難託。教奴獨守空房,淚珠與燭火共落。 妻子在抄寫的時候,不慎將詞牌中的那個“伊”字寫成為“尹”字。範仲允收到這首詞,讀後非常感動,只是對妻子將詞牌的字寫錯了很可笑,於是寫了一首詞寄回去。其中有一句用“調笑”的口吻說:“料想伊家不要人。”其意是戲說妻子把“伊”字寫丟了“人”字旁,是不想他這個“人”了。 妻子不甘示弱,又回了一首小詩,“將錯就錯”地解說道:閒將小書作尹句,情人不解其中意;共伊間別幾多時,身邊少個人兒睡。 其意是你不理解我寫丟“人”字旁的意思,那是要提醒你,我身邊少一個“人”兒睡。 範仲允讀後,被妻子的深情所打動,便辭官回家與妻子團聚。 清代順治年間,江南有一戶姓尹的人家,因為得罪了某人,這個人便寫了一首《尹字謠》戲弄尹家:伊無人,羊口是其;斬頭,滅口君,縮尾便成醜,直腳半開門;一根長轎槓,槓個死屍魂。 這一首歌謠每一句都是把......

雷達怎麼會預測天氣?

氣象雷達是專門用來探測大氣中雲雨的分佈和變化、降水強度、雲層的高度和厚度、不同大氣層裡的風向風速和其他氣象要素的雷達。主要有測雨雷達、測風雷達和測雲雷達。

雷達發射的電磁波,在傳播過程中被目標物所散射而被雷達接收機接收到的那部分電磁波,在雷達顯示器上可顯示出反映雷達回波特徵的信號或圖像。不同的天氣系統或天氣現象的回波特徵不同,雷達正是根據這個原理實現氣象探測的。

天氣雷達回波強度取決於某些雷達參數,降水體的散射特性,散射體至雷達的距離以及波束在傳播路徑中受大氣介質的衰減。從天氣目標的回波強度及其分佈,可以推斷天氣系統的性質;此外回波強度是雷達測量降雨量的基本數據。因此,在雷達觀測中對回波強度的分析至關重要。

相關問題答案
如何預測天氣?
如何檢測天然氣是否洩漏?
古代人怎麼預測天氣?
如何預測地震?
如何預防煤氣罐爆炸?
如何預防電氣火災?
什麼植物可以預測天氣?
燕子為什麼能預測天氣?
如何選擇天然氣熱水器?
如何補辦天然氣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