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洵的作品有哪些?
蘇洵有哪些作品
代表作品: 《權書》、《衡論》、《嘉佑集》
蘇洵的個人作品
詩作:《雲興于山》《有驥在野》《有觸者犢》《朝日載升》《我客至止》、《歐陽永叔白兔》《憶山送人》《顏書》《答二任》《送吳待制中復知潭州二首》等。散文:《顏書四十韻》《六國論》《管仲論》《辨姦論》等。文集:《權書》《衡論》《嘉祐集》《類編增廣老蘇先生大全文集》殘卷。通行本有《四部叢刊》影宋鈔本、《嘉祐集》15卷。
蘇洵的代表作及賞析
蘇洵簡介
--------------------------------------------------------------------------------
姓名:蘇洵 號老泉 字明允
性別:男
生卒年:1009—1066
所屬朝代:宋代
所屬文學時期:宋代文學
所屬流派:三蘇 唐宋八大家
代表作品:權書 衡論
生平介紹
北宋散文家。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號老泉。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應試不舉,經韓琦薦任祕書省校書郎、文安縣主簿。長於散文,尤擅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有《嘉佑集》。
據說27歲才發憤讀書,經過十多年的閉門苦讀,學業大進。仁宗嘉佑元年(1056),他帶領蘇軾、蘇轍到汴京,謁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很讚賞他的《權書》、《衡論》、《幾策》等文章,認為可與賈誼、劉向相媲美,於是向朝廷推薦。一時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文名因而大盛。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參加考試,他推託有病,不肯應詔。嘉佑五年,任為祕書省校書郎。後與陳州項城(今屬河南)縣令姚□同修禮書《太常因革禮》。書成不久,即去世,追贈光祿寺丞。
蘇洵是有政治抱負的人。他說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當世之要”,是為了“施之於今”。在《衡論》和《上皇帝書》等重要議論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張。他認為,要治理好國家,必須“審勢”、“定所尚”。他主張“尚威”,加強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氣,激發天下人的進取心,使宋王朝振興。由於蘇洵比較瞭解社會實際,又善於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以古為鑑,因此,他的政論文中儘管不免有迂闊偏頗之論,但不少觀點還是切中時弊的。
曾鞏說蘇洵“頗喜言兵”。蘇洵的《權書》10篇、《幾策》中的《審敵》篇、《衡論》中的《御將》和《兵制》篇,還有《上韓樞密書》、《制敵》和《上皇帝書》,都論述了軍事問題。在著名的《六國論》中,他認為六國破滅,弊在賄秦。實際上是借古諷今,指責宋王朝的屈辱政策。《審敵》更進一步揭露這種賄敵政策的實質是殘民。《兵制》提出了改革兵制、恢復武舉、信用才將等主張。《權書》系統地研究戰略戰術問題。在《項籍》中,他指出項籍不能乘勝直搗咸陽的戰略錯誤。他還強調避實擊虛、以強攻弱、善用奇兵和疑兵、打速決戰、突擊取勝等戰略戰術原則。
蘇洵的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優秀的篇章。在《送石昌言使北引》中,他希望出使契丹的友人石昌言不畏強暴,藐視敵人,寫得有氣勢。《張益州畫像記》記敘張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蹟,塑造了一個寬政愛民的封建官吏形象。《木假山記》借物抒懷,讚美一種巍然自立、剛直不阿的精神。
蘇洵的散文論點鮮明,論據有力,語言鋒利,縱橫恣肆,具有雄辯的說服力。歐陽修稱讚他“博辯宏偉”,“縱橫上下,出入馳驟,必造於深微而後止”(《故霸州文安縣主簿蘇君墓釘銘》);曾鞏也評論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託喻”,“煩能不亂,肆能不流”(《蘇明允哀詞》),這些說法都是比較中肯的。藝術風格以雄奇為主,而又富於變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變、紆徐宛轉見長。蘇洵在《上田樞密書》中也自評其文兼得“詩人之優柔,騷人之清深,孟、韓之溫淳,遷、固之雄剛,孫、吳之簡切”。他的文章語言古樸簡勁、凝鍊雋永;但有時又能鋪陳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動的妙喻,如《仲兄字文甫說》,以風水相激比喻自然成文的一段描寫,即是一例。
蘇洵論文,見解亦多精闢。他反對浮豔怪澀的時文,提倡學習古文;強調文章要“得乎吾心”,寫“胸中之言”;主張文章應“有為而作”,“言必中當世之過”。他還探討了......
唐宋八大家有哪些代表作品?
唐朝:
韓愈——以尊儒反佛為主的有《原道》《論佛骨表》《原性》《師說》《馬說》等,有嘲諷社會現狀的雜文《雜說》《獲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寓言故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哲學論著有《非國語》《貞符》《時令論》《斷刑論》《天說》《天對》《永州八記》。其中包括《小石潭記》《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等。
宋朝:
歐陽修——《醉翁亭記》,《鳴蟬賦》《秋聲賦》《與高司諫書》《朋黨論》《伶官傳序》 蘇洵(xún)——《六國論》《衡論》《辨姦論》《管仲論》《權書》等
蘇軾——《水調歌頭》,《浣溪沙》,《江城子》《蝶戀花》等;散文有《赤壁賦》,《後赤壁賦》《平王論》《留侯論》《石鐘山記》等。
蘇轍——,《欒城集》84卷,《欒城應詔集》12卷。
曾鞏(gǒng)——《上歐陽舍人書》《上蔡學士書》《贈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傷仲永》《答司馬諫議書》
韓愈倡導了“古文運動”,蘇洵是蘇軾和蘇轍的父親,蘇軾是蘇轍的哥哥(蘇軾,蘇洵,蘇轍三人稱為三蘇),王安石、曾鞏(曾拜歐陽修為師)。 (分為唐二家和宋六家)為了讓大家更好記住他們有個順口溜:韓(韓愈)柳(柳宗元)加歐陽(歐陽修),三蘇(蘇軾、蘇洵、蘇轍)並曾(曾鞏)王(王安石)。或者:歐陽修忘記(王安石)了曾經(曾鞏)在韓國(韓愈)的一棵柳樹下(柳宗元)吃三蘇餅乾(蘇軾、蘇洵、蘇轍)。 或一韓一柳一歐陽,三蘇曾鞏帶一王或者三蘇(蘇軾、蘇洵、蘇轍)王(王安石)曾(曾鞏)歐陽修。再或者,韓柳三蘇修(歐陽修)石(王安石)拱(曾鞏)。
柳宗元永州八記中《小石潭記》最著名。
蘇洵的主要成就
蘇洵的散文論點鮮明,論據有力,語言鋒利,縱橫恣肆,具有雄辯的說服力。歐陽修稱讚他“博辯宏偉”,“縱橫上下,出入馳驟,必造於深微而後止”(《故霸州文安縣主簿蘇君墓誌銘》);曾鞏也評論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託喻”,“煩能不亂,肆能不流”(《蘇明允哀詞》),這些說法都是比較中肯的。藝術風格以雄奇為主,而又富於變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變、紆徐宛轉見長。蘇洵在《上田樞密書》中也自評其文兼得“詩人之優柔,騷人之清深,孟、韓之溫淳,遷、固之雄剛,孫、吳之簡切”。他的文章語言古樸簡勁、凝鍊雋永;但有時又能鋪陳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動的妙喻,如《仲兄字文甫說》,以風水相激比喻自然成文的一段描寫,即是一例。 蘇洵的散文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語言犀利,言必中時之過,對北宋社會的陰暗進行毫不留情的揭露和鞭撻;但同時在剖析問題嚴重性的過程中蘇洵又會巧妙地折轉筆鋒,淡化筆勢,改變文章節奏,緩和文章語氣,使人得以接受他的犀利與委婉,多體現於鍼砭時弊的文章中。蘇洵的散文多為論辯文,據王水照《新選新注唐宋八大家書系》統計,蘇洵論辯文與雜文的比例為六比一,而字數之比為十比一,前者字數約有七萬字,後者則只有七千字。論辯文必須把道理說深說透,使人沒有反駁的餘地。蘇洵為了達到這個要求,他毫不掩飾地承認自己對戰國縱橫家的愛好,說“吾取其術,不取其心”,即汲取縱橫家的雄辯手法,不學習他們的為人。縱橫家往往善於用對偶、排比等鋪張的手法,使文章氣勢磅礴,感情充沛,鋒芒所至,所向披靡,給人一種雄健、剛強的感覺,極具鼓動性。這一特點主要體現在一般的議論社會現象、歷史現象,或闡明個人見解的文章中。 蘇洵精於物理而善識權變。在他的論說文中,論點精深,說理透徹。他所發的議論,見人之所未見,發人之所未發。另一方面,他有高度駕馭語言的能力,把精深的道理用簡切的語言表達出來,把道理說得清晰明瞭。蘇洵的文章,少或百字,多或千言,但不管文章內容多少,也不管是議政的還是議兵的,是議經的還是議史的,蘇洵都在文章的結構上,精心佈局謀篇,因物賦形,構思出工整嚴謹而又富於變化的形體。他就像一位高明的建築大師,把文章的內容和形式有機地統一在一起,獨具匠心地設計出一幢幢風格各異的建築。 蘇洵文章的語言,字字珠璣,句句珍寶,既古樸凝練,又生動形象,妙語連篇,內涵豐富,讀了使人回味無窮。蘇洵論文,見解亦精闢。蘇洵提倡學習古文,反對浮豔怪澀的時文;主張文章應“有為而作”,“言必中當世之過”;強調文章要“得乎吾心”,寫“胸中之言”。他還探討了不同文體的不同寫法和共同要求。他特別善於從作品比較中品評各家散文的風格與藝術特色。 蘇洵作詩不多,擅寫五古,質樸蒼勁。宋人葉夢得評其詩“精深有味,語不徒發,正類其文”(《石林詩話》)。其《歐陽永叔白兔》《憶山送人》《顏書》《答二任》《送吳待制中復知潭州二首》等都不失為佳作,但總的成就遠遜於散文。在宋代以多種版本流行的蘇洵著作,原版本大都散佚,今存的有北宋刊:《類編增廣老蘇先生大全文集》殘卷。通行本有《嘉祐集》《15卷、《四部叢刊》影宋鈔本。 蘇洵在譜學領域貢獻巨大,他創造了現代修譜方法之一的蘇氏譜例,影響巨大,時至今日仍然是許多地方和姓氏的修譜範例。其體平列,世序直陳,用表格的形式記述先祖世系。在表中人名下注出其仕宦、行跡、配偶、死葬、享年並依次書寫子孫後代,各代標明輩分。其譜例以五世為表,以宗法為則,詳近而略遠,尊近而貶遠,主張睦族、恤族、化俗。其特點是篇幅大,記載內容多。蘇氏譜例與歐陽修創立的另一譜例一道,被世人稱為“歐蘇譜例”。
唐宋八大家的各自比較著名的作品是什麼
韓 愈——以尊儒反佛為主的有《原道》、《論佛骨表》、《原性》、《師說》等,有嘲諷社會現狀的雜文《雜說》、《獲麟解》以及著名的祭文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寓言故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哲學論著有《非國語》、《貞符》、《時令論》、《斷刑論》、《天說》、《天對》等。
宋朝:
蘇 洵——《衡論》、《辨姦論》、《管仲論》、《權書》等
蘇 軾——那詞就很多了,《水調歌頭》,《浣溪紗》,《江城子》等;散文有《赤壁賦》,《後赤壁賦》、《平王論》、《留侯論》、《石鐘山記》等。
蘇 轍——《六國論》,《欒城集》84卷,《欒城應詔集》12卷。
曾 鞏——《上歐陽舍人書》、《上蔡學士書》、《贈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傷仲永》、《答司馬諫議書》
歐陽修——《醉翁亭記》,《鳴蟬賦》、《秋聲賦》、《與高司諫書》、《朋黨論》、《伶官傳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