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是雙刃劍?
為什麼說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
——經濟全球化,有利於促進資本、技術、知識等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的優化配置,給各國各地區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帶來眾多的創業機會。
——但經濟全球化也伴隨著更快的技術創新、更短的產品壽命週期、更快捷的資本流動和更激烈的人才競爭。
經濟全球化趨勢使各國經濟的相互依存、相互影響日益加深。一旦某些國家和地區發生經濟危機,不僅發展中國家會深受其害,發達國家也難以置身其外。
經濟全球化趨勢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沒有根本改變的情況下發生和發展的,現在,經濟全球化是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它們經濟科技實力雄厚,掌握著國際經貿組織以及國際經濟規則的主導權,在全球化中獲益最大,而廣大發展中國家總體上處於不利的地位。西方發達國家,通過跨國公司和受它們控制的國際經濟組織,加緊向發展中國家進行經濟滲透和擴張,在全世界爭奪資源和市場,同時極力推行它們的發展模式、政治制度和價值觀念,企圖通過經濟全球化實現資本主義的一統天下,這使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主權、國家安全面臨著嚴峻挑戰和威脅。目前的經濟全球化進程,正在導致南北差距的進一步拉大,一些經濟技術條件比較差的發展中國家面臨著進一步被邊緣化的危險。國際金融市場不穩定因素很多,一旦出現金融震盪,就會對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造成強烈衝擊。經濟全球化不僅加劇著發達國家之間、發展中國家之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在資金、技術、市場和資源方面的競爭,也加劇著一些國家內部的貧富矛盾,引發社會衝突。這不僅不利於全球經濟的健康發展,也不利於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為什麼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它對各國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人們對它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透過亞洲金融危機等經濟事件,人們看到了經濟全球化的複雜性和應對不當可能產生的破壞性。儘管人們對經濟全球化有著這樣或那樣的爭論,但有一點已為大家所公認,即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面對經濟全球化,既要很好地把握它帶來的機遇,又要趨利避害,規避它帶來的風險。
從某種意義上講,經濟全球化實際上是市場經濟的全球化,其發展要受市場力量、市場經濟規律的支配,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兩面性。市場機制從來就有兩面性,即:利益和風險並存,機會與挑戰同在。而經濟全球化放大了市場機制的這兩個作用,使其產生乘數效應:一方面,以各種經濟資源愈益跨越國界在全球範圍的自由流動和配置為主要特徵的經濟全球化,使得市場機制產生的利益和機會倍增,如若搞得好,經濟發展可能迅速騰飛;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也使得市場機制產生的風險、挑戰倍增,全球範圍內爭奪資源、市場等的競爭更為激烈,若搞得不好,經濟發展可能突然下滑。從這個角度講,經濟全球化對所有國家都是利弊並存。但是,這個利與弊對於各個國家是不對稱、不均等的。因為世界各國的市場體制、運行機制的狀況不同,市場競爭力、市場風險抵禦能力不同,所以即使競爭規則是平等的,各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利與弊也不可能是對稱與均等的。
由於經濟全球化是在舊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的,所以經濟全球化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更是一把“雙刃劍”。在當今世界,西方發達國家在國際分工體系中處於主體和支配的地位,它們佔有明顯的經濟、科技優勢,在國際競爭中佔據著有利位置。西方發達國家是國際金融、貿易等方面“遊戲規則”的制定者和操縱者,主要的國際經濟組織實際上也是由西方發達國家控制的,這些都便於西方將其意志強加給發展中國家。面對西方日益加大的壓力,廣大發展中國家確保本國經濟安全的任務將更加嚴峻。經濟全球化還進一步加劇了貧富的兩極分化。正如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所說,“迄今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窮國和富國、窮人和富人的鴻溝。”因此,經濟全球化雖然可以使一些發展中國家抓住機遇,加速發展,縮小同發達國家的差距,但對大部分發展中國家而言,經濟全球化可能更多地意味著挑戰。
面對經濟全球化這把“雙刃劍”,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是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唯一正確選擇。首先,只有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才能更快地提高生產率、加速經濟發展。因為分工、專業化從來就是提高生產率的有效手段,參與經濟全球化是為了在更廣闊的領域發揮這個手段的效能。其次,只有參與國際分工和經濟全球化進程,才能更好地運用比較優勢和稟賦資源。因為參與國際分工和經濟全球化進程,就是在更廣闊的領域運用、交換比較優勢的過程。再次,只有參與國際分工和經濟全球化進程,才能更多地實現價值,積累財富。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參與國際分工和經濟全球化而導致的生產率的提高,資源合理有效的利用,意味著在更廣闊的領域中價值競爭力的提高和財富的增值。當然,在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還要採取切合本國實際的開放步驟和措施,正確處理對外開放與保護民族經濟利益、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關係。時代的變化,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並沒有使民族經濟消失。我們在擴大開放的同時,也要注意採取適合本國實際、符合國際慣例的措施來保護、扶持民族經濟的發展,而且這種保護決不能是消極的。
如何理解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
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
當前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佔優勢、為主導的經濟運動。從生產力方面來看,經濟全球化是指各種生產要素在全世界範圍內流動和配置,從而務國經濟密切地聯繫在一起,相互影響、相互依賴的現象,它是一個因史的發展過程。
從生產關係的角度考察,經濟全球化是由於資本的擴張本性和增殖需要使世界和地區的經濟相互融合日益緊密,逐漸形成全球性的經濟關係的過程。資本增殖、剩餘價值的生產和佔有是全球化最深刻的動因。
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的影響雙重的,是一把“雙刃劍”,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
從積極方面來說,它具有現代生產力發展的巨大作用,這主要表現在:
第一,經濟全球化使生產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規模在世界範圍內流動,以尋求相應的位置進行最佳的資源配置。從目前來說,生產要素韻流動主要以資本、技術、勞動力(包括人才)的流動為主。而這些生產要素的流動又主要是以對外投資的形式進行的。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對外投資的規模不斷擴大,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生產要素全球化流動的直接原因是為了獲取高額利潤。從生產力發展角度看,這是有利於資源配置的。資源從效益低的地方配置到效益高的地方,可以達到節約資源、提高效益、推動經濟發展的目的。
第二,經濟全球化使生產網絡化體系逐步形成,投資外向化現象日益凸顯,從而有力地推動世界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所謂生產網絡化,是指一些世界性大公司,尤其是跨國公司,為降低成本,壟斷市場,在世界各地建立自己的子公司,進行全球化的生產和銷售。
第三,經濟全球化使貿易自由化的範圍、金融國際化的進程以最快的速度迅速擴大和推進。世界各國相繼放寬對本國貿易、金融的限制,不斷開放市場,使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的規模不斷擴大,促進了各國經濟繁榮,推動世界經濟發展。
第四,經濟全球化使科學技術在世界範圍內得到廣泛的傳播和應用,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擁有先進技術的大公司,尤其是跨國公司,在大量對外投資過程中,出於其自身利益的考慮,把先進的生產技術帶到世界各地,相應提高了當地的生產力水平。世界範圍內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轉移,也使科學技術不斷傳播到世界各地,社會生產力得到不斷髮展。
由於經濟全球化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是在國際經濟舊秩序中進行的,因此,它必然會產生消極的影響。在這些消極影響中,最為突出的有:
第一,世界範圍內市場經濟的盲目性、自發性更為突出,世界性經濟危機的“傳染性”急劇增強。
第二,追求利潤的資本本性正在引發世界性的社會問題,尤其是環境問題。發達國家往往利用發展中國家急於發展經濟的願望,趁機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環境汙染,從而影響到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第三,世界範圍內的貧富兩極分化進一步加劇。經濟全球化主要反映壟斷資產階級的利益,壟斷資產階級一切活動的目的是追逐最大限度的利潤,它們主導的經濟全球化充滿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兩極分化將不可避免地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發達國家內部擴展開來,一些極不發達國家甚至存在被“邊緣化”的危險。
此外,經濟全球化不僅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一個涉及許多國家前途命運的政治問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壟斷資產階級竭力推進經濟全球化,在政治上是為了按照自己的面貌要求改造整個世界,力圖使全世界屈從於他們的統治。對社會主義國家來說,這種政治圖謀就更加明顯。資本主義國家在與社會主義國家接觸、幫助搞經濟建設、推動其融人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時,加緊實施“西化”、“分化”,推行“和平演變”戰略,試圖顛覆功會主義制度,實現資本主義的......
如何正確理解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
(1)之所以說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是因為它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同時存在,但總的來說是積極作用大於消極作用。
從積極作用來說,經濟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資源,為各個國家提供了更多發展的機會,也極大地豐富和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從消極作用來說,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經濟全球化造成南北矛盾、貧富分化、環境退化等問題,引發全球性的經濟金融生態危機,威脅人類生存。發展中國家處於十分不利的地位,國家主權和經濟安全面臨挑戰。
(2)態度: ① 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無法改變的歷史趨勢,因此,反對全球化是不正確的,也是無濟於事的。
② 發展中國家要抓住全球化這一機遇,積極參與全球化進程,孤立於全球化之外是沒有出路的。
③ 發展中國家對全球化帶來的風險和安全問題要有充分的認識,要積極採取各種措施趨利避害,要努力爭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爭取國際經濟運行規則向著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的方向調整。
如何理解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
(1)經濟全球化如同一把“雙刃劍”,有積極的一面,也有負面的影響。一方面,它加快了世界經濟的發展;但另一方面,在全球範圍內擴大了貧富差距,使窮國愈窮,富國愈富。
(2)由於經濟全球化是發達國家主導下的經濟全球化,發達國家在資金.技術.市場和經營管理等方面佔據絕對優勢,因此,發達國家成了經濟全球化的最大的受益者。
(3)經濟全球化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關鍵是看發展中國家如何對待,採取什麼樣的政策。發展中國家應當審時度勢,趨利避害,制定正確政策,加快發展自己。
為什麼說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它對各國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人們對它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透過亞洲金融危機等經濟事件,人們看到了經濟全球化的複雜性和應對不當可能產生的破壞性。儘管人們對經濟全球化有著這樣或那樣的爭論,但有一點已為大家所公認,即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面對經濟全球化,既要很好地把握它帶來的機遇,又要趨利避害,規避它帶來的風險。
從某種意義上講,經濟全球化實際上是市場經濟的全球化,其發展要受市場力量、市場經濟規律的支配,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兩面性。市場機制從來就有兩面性,即:利益和風險並存,機會與挑戰同在。而經濟全球化放大了市場機制的這兩個作用,使其產生乘數效應:一方面,以各種經濟資源愈益跨越國界在全球範圍的自由流動和配置為主要特徵的經濟全球化,使得市場機制產生的利益和機會倍增,如若搞得好,經濟發展可能迅速騰飛;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也使得市場機制產生的風險、挑戰倍增,全球範圍內爭奪資源、市場等的競爭更為激烈,若搞得不好,經濟發展可能突然下滑。從這個角度講,經濟全球化對所有國家都是利弊並存。但是,這個利與弊對於各個國家是不對稱、不均等的。因為世界各國的市場體制、運行機制的狀況不同,市場競爭力、市場風險抵禦能力不同,所以即使競爭規則是平等的,各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利與弊也不可能是對稱與均等的。
由於經濟全球化是在舊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的,所以經濟全球化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更是一把“雙刃劍”。在當今世界,西方發達國家在國際分工體系中處於主體和支配的地位,它們佔有明顯的經濟、科技優勢,在國際競爭中佔據著有利位置。西方發達國家是國際金融、貿易等方面“遊戲規則”的制定者和操縱者,主要的國際經濟組織實際上也是由西方發達國家控制的,這些都便於西方將其意志強加給發展中國家。面對西方日益加大的壓力,廣大發展中國家確保本國經濟安全的任務將更加嚴峻。經濟全球化還進一步加劇了貧富的兩極分化。正如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所說,“迄今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窮國和富國、窮人和富人的鴻溝。”因此,經濟全球化雖然可以使一些發展中國家抓住機遇,加速發展,縮小同發達國家的差距,但對大部分發展中國家而言,經濟全球化可能更多地意味著挑戰。
面對經濟全球化這把“雙刃劍”,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是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唯一正確選擇。首先,只有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才能更快地提高生產率、加速經濟發展。因為分工、專業化從來就是提高生產率的有效手段,參與經濟全球化是為了在更廣闊的領域發揮這個手段的效能。其次,只有參與國際分工和經濟全球化進程,才能更好地運用比較優勢和稟賦資源。因為參與國際分工和經濟全球化進程,就是在更廣闊的領域運用、交換比較優勢的過程。再次,只有參與國際分工和經濟全球化進程,才能更多地實現價值,積累財富。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參與國際分工和經濟全球化而導致的生產率的提高,資源合理有效的利用,意味著在更廣闊的領域中價值競爭力的提高和財富的增值。當然,在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還要採取切合本國實際的開放步驟和措施,正確處理對外開放與保護民族經濟利益、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關係。時代的變化,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並沒有使民族經濟消失。我們在擴大開放的同時,也要注意採取適合本國實際、符合國際慣例的措施來保護、扶持民族經濟的發展,而且這種保護決不能是消極的。
為什麼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
——經濟全球化,有利於促進資本、技術、知識等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的優化配置,給各國各地區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帶來眾多的創業機會。 ——但經濟全球化也伴隨著更快的技術創新、更短的產品壽命週期、更快捷的資本流動和更激烈的人才競爭。
經濟全球化為什麼是一把雙刃劍?
利在全球化將一個國家納入到世界經濟體系中,面對這樣一個比國內大的多的市場,實際上面臨了極大的發展機會;弊端也在與此,首先作為後進者,在全球分工中處於不利地位,處於被剝削的境地,另外各種體制體系的不完整,容易喪失國家經濟主權,這是極要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