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是什麼樂?
箜篌是什麼樂器
箜篌:古老的彈絃樂器,最初稱“坎侯”或“空侯”,文獻中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制
孔雀東南飛裡“箜篌”是什麼樂器
箜篌(kōnghóu)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音域寬廣、音色柔美清澈,表現力強。古代除宮廷雅樂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現常用於獨奏、重奏和為歌舞伴奏,並在大型民族管絃樂隊中應用。
箜篌在古代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制。
豎箜篌
東漢之時,由波斯(今伊朗)傳入我國一種角形豎琴,也稱箜篌。
鳳首箜篌
鳳首箜篌在東晉時自印度經中亞,傳入我國,明代後失傳。
臥箜篌
臥箜篌與琴瑟相似,但有品,是漢民族的傳統樂器,盛行於漢至隋唐,宋代後失傳。在朝鮮卻得以傳承,經過歷代的流傳和改進成為今日的玄琴。
小箜篌
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彈撥絃鳴樂器。又稱角形箜篌,是豎箜篌之一種。
現代有改進款現代箜篌,不一一列舉了。
箜篌是什麼樂器,箜篌和豎琴的區別
一、外形上: 豎琴單排弦,箜篌雙排弦:
豎琴長匣形共鳴箱,箜篌琵琶形共鳴箱:
豎琴共鳴箱側面光禿,箜篌共鳴箱的左右兩面各有一行雁柱:
豎琴琴柱是圓柱,箜篌琴柱一般是方柱。
另外作為一種裝飾,琴柱頂端有鳳凰首的一定是箜篌。豎琴的共鳴箱是窄梯形的,邊緣比較直,而且弦的下端直接連在共鳴箱的斜面上而箜篌的雙面琵琶形共鳴箱要更大一些,側面是垂直的,弦壓過雁柱連接在共鳴箱下端。二、音色上: 豎琴的聲音好像是水下發出的,整塊水吸收了一些散射的能量,比較清純、柔和、穩定:箜篌的聲音好像是從透明的水上發出的,連水面也在微微震動,比較清亮、浮泛、飄忽。把箜篌和豎琴的音色對比一下:豎琴更醇厚幽遠,更容易融合,溶溶如荷塘綠水之夜:箜篌更清越空靈,更鮮明一些,冷冷似雪山清泉之聲。三、技法上: 箜篌是以豎琴為根本,以古箏等民族樂器為輔助,再加以發展的。箜篌多了壓顫技法,帶來更多的韻味變化,有左右同度的雙排弦,在演奏快速旋律和泛音上更方便,可以左右手同時奏出弦律與伴奏而不相互妨礙,增強了和聲與復調,揉弦區和撥絃區互為一體,在揉弦撥弦之間手法轉換非常便捷,和聲色彩更豐富,甚至可在兩隻手不同的手指間同時撥動不同的音高的旋後用對應手指相互施展揉弦手法,由於兩隻手不像單手的兩根手指那樣相互牽制而是各自獨立,雙手同時施展的揉弦手法能有較大的組合可能,左右兩排弦把共鳴箱完全圍住了,少了一般的豎琴的那種手在共鳴箱上拍一拍的技法,弦列在雁柱有一片無調區,比一般的豎琴多了個【碼下刮奏】。
四、音調上: 箜篌按十二平均律七聲音階降C大調定弦,雖然七聲音階弦列跨度較大,在彈奏音高變化大的旋律時可能比五聲音階弦列微微費時,單手最大音程也小一些,不如五聲音階弦列在表現五聲音階旋律時流暢,但在七聲音階弦列上可以單手直接彈出五聲音階弦律,而在五聲音階弦列上要彈出七聲音階弦律必須有左手的配合,更會大大限制靈快。七聲音階弦律畢竟要比五聲音階弦律多得多。音域方面,大型的專業用箜篌超過六個八度,甚至達到七個八度。不過一般的箜篌仍然是五個八度。
箜篌是什麼樂器
類似與西洋樂器中豎琴的撥絃樂器。
箜篌是什麼樂器,箜篌的歷史
箜篌是中國漢族十分古老的彈絃樂器。最初稱"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宮廷雅樂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在古代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制。從十四世紀後期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只能在以前的壁畫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圖樣。
從古代大量演奏圖像中所繪的豎箜篌和日本奈良正倉院保存的我國唐代漆箜篌和螺箜篌殘件看,它的音箱設在向上彎曲的曲木上。鳳首箜篌形制似與豎箜篌相近,又常以鳳首為裝飾而得名,其音箱設在下方橫木的部位,向上的曲木則設有軫或起軫的作用,用以緊弦。正如《樂唐書》所載:"鳳首箜篌,有項如軫",又杜佑的《通典》:"鳳首箜篌,頭有軫"。有軫或無軫的圖像在敦煌壁書中均有所見。鳳首箜篌自印度傳入後,用於隋唐燕樂中的印度樂,至宋代隋煬《樂書》中仍繪有當時存在的多種形制的箜篌,明代以後失傳。
箜篌是什麼樂器?怎麼彈?出現在什麼朝代?和什麼比較類似?
十分古老的彈絃樂器,最初稱“坎侯”或“空侯”,文獻中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制。箜篌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音域寬廣、音色柔美清澈,表現力強。古代除宮廷雅樂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現常用於獨奏、重奏和為歌舞伴奏,並在大型民族管絃樂隊中應用。箜篌在古代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制《史記.封神書》:“於是塞南越,禱祠太一,后土,始用樂舞,益召歌兒,作二十五絃及空侯琴瑟自此起。”唐代杜佑《通典》:“漢武帝使樂人侯調所作……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絃,用撥彈之如琵琶也。”此屬琴瑟類的臥箜篌。從甘肅省嘉峪關魏晉墓磚書看,其面板上沒有品柱。豎箜篌,漢代自西域傳入,後被稱為“胡箜篌”。《隋書音樂志》記載:“今曲項琵琶、豎頭箜篌之徒,並出自西域,非華夏之樂器。” 從古代大量演奏圖像中所繪的豎箜篌和日本奈良正庵院保存的我國唐代漆箜篌和螺箜篌殘件看,它的音箱設在向上彎曲的曲木上。鳳首箜篌形制似與豎箜篌相近,又常以鳳首為裝飾而得名,其音箱設在下方橫木的部位,向上的曲木則設有軫或起軫的作用,用以緊弦。正如《樂唐書》所載:“鳳首箜篌,有項如軫”,杜佑《通典》:“鳳首箜篌,頭有軫”。有軫或無軫的圖像在敦煌壁書中均有所見。鳳首箜篌自印度傳入,用於隋唐燕樂中的天竺樂,至宋代隋煬《樂書》中仍繪有當時存在的多種形制的箜篌,明代以後失傳。 豎箜篌狀如半截弓背,曲形共鳴槽,設在向上彎曲的曲木上,並有腳柱和肋木,張著20多條弦,豎抱於懷,從兩面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時彈奏,因此唐代人稱演奏箜篌又叫“擎箜篌”。《通典》記載:“豎箜篌,胡樂也,漢靈帝好之,體曲而長,二十二絃,豎抱於懷中,而兩手齊奏,俗謂‘擘箜篌’”。根據古代壁畫和文獻記載,豎箜篌的弦有23根、22根、16根、7根等數種。 箜篌是中國古老的彈撥樂器,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考證,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箜篌在古代除宮廷樂隊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在中國盛唐(618-907)時期,隨著經濟文化的飛速發展,箜篌演奏藝術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也就是在這個時期,中國古代的箜篌先後傳入日本、朝鮮等鄰國。在日本東良大寺的寺院中,至今還保存著兩架唐代箜篌殘品。但是,這件古老的樂器,從十四世紀後期便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了,人們只能在以前的壁畫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圖樣。 為了使這消失多年的樂器重現舞臺,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起,中國音樂工作者和樂器製作師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們根據古書的記載和保存下來的古代壁畫的圖形,設計試製了幾種類型的箜篌,但是由於這些箜篌存在著許多不足,所以沒有推廣和流傳開來。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一種新型箜篌--雁柱箜篌被研製出來。它的結構比較完善、科學,音響具有民族特點,因而被推廣用於音樂實踐。 中國古代流傳的箜篌是臥式箜篌和立式豎箜篌。新型雁柱箜篌,是根據古代立式豎箜篌的基本造型研製而成的。新型雁柱箜篌的外形跟西洋豎琴比較接近,但不同的是它有兩排琴絃,每排張有三十六根弦,每根弦都由人字形的弦柱支撐在共鳴箱上,這種弦柱的形狀看起來很像天上飛的大雁的隊形,所以這種箜篌就被稱為雁柱箜篌。 雁柱箜篌的音色柔美清澈,音域寬廣,表現力十分豐富,既可以演奏古今民族樂曲,又可以演奏豎琴曲。由於左右兩排弦為同音,等於是兩架豎琴,在演奏快速旋律和泛音上,有許多方便之處,它還可以左右手同時在音色最美的中音區奏出旋律和伴奏,這也是其它樂器所不能比擬的。另外,雁柱箜篌在演奏揉弦、滑弦、顫音等演奏手法上,都有獨到之處。
箜篌是撥絃樂器還是擊絃樂器
更具地區而異!在我們這邊維吾爾族是撥絃的!
希望採納
普通樂器店有賣箜篌嗎?箜篌的種類有哪些?分別是什麼樣子?(樣子可用圖片,也可用文字)
應該沒有,你可以上淘寶看看。
箜篌的分類
古代:臥箜篌
豎箜篌
鳳首箜篌
現在:雁柱箜篌
轉調箜篌
箜篌:古老的彈絃樂器,最初稱“坎侯”或“空侯”,文獻中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制。箜篌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音域寬廣、音色柔美清澈,表現力強。古代除宮廷雅樂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現常用於獨奏、重奏和為歌舞伴奏,並在大型民族管絃樂隊中應用。
東漢之時,由波斯(今伊朗)傳入我國一種角形豎琴,也稱箜篌。為避免與漢族的箜篌混同,稱豎箜篌,或“胡箜篌”。
文獻記載:東晉時有天竺(今印度)送給前涼政權的一部伎樂中有這種豎箜篌。
豎箜篌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亞述、巴比倫以及埃及、希臘等十分流行的一種叫做豎琴的樂器。現在,古代的箜篌實物雖已不存,但漢魏壁畫上多見到彈奏箜篌的人像,如敦煌莫高窟431窟彈奏的就是豎箜篌,它們完全與亞述浮雕上所見的豎琴相同。
豎箜篌狀如半截弓背,曲形共鳴槽,設在向上彎曲的曲木上,並有腳柱和肋木,張著20多條弦,豎抱於懷,從兩面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時彈奏,因此唐代人稱演奏箜篌又叫“擎箜篌”。《通典》記載:“豎箜篌,胡樂也,漢靈帝好之,體曲而長,二十二絃,豎抱於懷中,而兩手齊奏,俗謂‘擘箜篌’”。根據古代壁畫和文獻記載,豎箜篌的弦有23根、22根、16根、7根等數種。
在古代皇室樂中,箜篌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演奏中還是主要的樂器之一。由於它有弦數組,不僅能演奏旋律,也能奏出和絃,在獨奏或伴奏方面,都較其他樂器理想。
遠在春秋戰國時楚國就已經有和琴、瑟相像的臥箜篌了。漢代臥箜篌被作為“華夏正聲”的代表樂器列入《清商樂》中,當時有五絃十餘柱,以竹為槽,用水拔彈奏,不僅流行於中原和南方一帶,還流傳到東北和朝鮮。漢代流行這種樂器,在詩詞中亦經常用到,如漢樂府《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中即有“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
《史記.封禪書》:“於是塞南越,禱祠太一、后土,始用樂舞,益詔歌兒,作二十五絃及空候琴瑟自此起。”唐代杜佑《通典》載箜篌是“漢武帝使樂人候調所作,以祠太一。或雲候暉所作。其聲坎坎應節,謂之坎侯。……舊說一依琴制。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絃,用撥彈之,如琵琶也。”說的就是種屬於琴瑟類的臥箜篌,臥箜篌雖然與琴瑟形似,但其長形共鳴體音箱面板上卻有像琵琶一樣的品位,這是它與琴瑟在形制上相異的主要特異。遼寧輯安(今吉林集安)高句麗壁畫所彈之樂器即是臥箜篌。
臥箜篌曾用於隋唐的高麗樂中,以後在我國日漸銷跡,至宋代後失傳。但臥箜篌在朝鮮卻得以傳承,經過歷代的流傳和改進成為今日的玄琴。在日本臥箜篌因由當時的百濟國(高麗、百濟都為朝鮮古稱)傳入,稱為百濟琴。
鳳首箜篌東晉初由印度經中亞傳入我國,晉曹毗《箜篌賦》描繪為“龍身鳳形,連翻窈窕,纓以金彩,絡以翠藻”。可知其是以鳳首為飾而得名。
鳳首箜篌形制與豎箜篌相近,其音箱設在下方橫木的部位,呈船形,向上的曲木則設有軫或起軫的作用,用以緊弦。曲頸項端雕有鳳頭,正如《樂唐書》所載:鳳首箜篌,有項如軫,杜佑《通典》:鳳首箜篌,頭有軫。有軫或無軫的圖像在敦煌壁書中均有所見。今新疆克孜爾古窟38窟晉代思維菩薩伎樂所奏樂器即為鳳首箜篌。
鳳首箜篌在隋唐用於天竺樂、驃國樂和高麗樂中。唐德宗(78O~805)時,從驃國(今緬甸)也傳進了鳳首箜篌。這是項有絛軫的一種鳳首箜篌,至今還在緬甸流傳,稱“桑柯”或“彎琴”,也叫作“緬甸豎琴”。而在國內,鳳首箜篌在明代後失傳。
20世紀80年代初......
箜篌到底是個什麼養的樂器
箜篌 ( kōnghóu) 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音域寬廣、音色柔美清澈,表現力強。古代除宮廷雅樂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現常用於獨奏、重奏和為歌舞伴奏,並在大型民族管絃樂隊中應用。箜篌在古代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制《史記·封神書》:“於是塞南越,禱祠太一,后土,始用樂舞,益召歌兒,作二十五絃及空侯琴瑟自此起。”唐代杜佑《通典》:“漢武帝使樂人侯調所作……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絃,用撥彈之如琵琶也。”此屬琴瑟類的臥箜篌。從甘肅省嘉峪關魏晉墓磚書看,其面板上沒有品柱。豎箜篌,漢代自西域傳入,後被稱為“胡箜篌”。《隋書音樂志》記載:“今曲項琵琶、豎頭箜篌之徒,並出自西域,非華夏之樂器。” 從古代大量演奏圖像中所繪的豎箜篌和日本奈良正倉院保存的我國唐代漆箜篌和螺箜篌殘件看,它的音箱設在向上彎曲的曲木上。鳳首箜篌形制似與豎箜篌相近,又常以鳳首為裝飾而得名,其音箱設在下方橫木的部位,向上的曲木則設有軫或起軫的作用,用以緊弦。正如《樂唐書》所載:“鳳首箜篌,有項如軫”,杜佑《通典》:“鳳首箜篌,頭有軫”。有軫或無軫的圖像在敦煌壁書中均有所見。鳳首箜篌自印度傳入,用於隋唐燕樂中的天竺樂,至宋代隋煬《樂書》中仍繪有當時存在的多種形制的箜篌,明代以後失傳。 據考證,箜篌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箜篌在古代除宮廷樂隊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在中國盛唐(618-907)時期,隨著經濟文化的飛速發展,箜篌演奏藝術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也就是在這個時期,中國古代的箜篌先後傳入日本、朝鮮等鄰國。在日本奈良東大寺的寺院中,至今還保存著兩架唐代箜篌殘品。但是,這件古老的樂器,從十四世紀後期便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了,人們只能在以前的壁畫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圖樣。
求採納
箜篌是一種什麼樣的樂器?
箜篌:古老的彈絃樂器,最初稱“坎侯”或“空侯”,文獻中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制。箜篌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音域寬廣、音色柔美清澈,表現力強。古代除宮廷雅樂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現常用於獨奏、重奏和為歌舞伴奏,並在大型民族管絃樂隊中應用。 東漢之時,由波斯(今伊朗)傳入我國一種角形豎琴,也稱箜篌。為避免與漢族的箜篌混同,稱豎箜篌,或“胡箜篌”。 豎箜篌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亞述、巴比倫以及埃及、希臘等十分流行的一種叫做豎琴的樂器。現在,古代的箜篌實物雖已不存,但漢魏壁畫上多見到彈奏箜篌的人像,如敦煌莫高窟431窟彈奏的就是豎箜篌,它們完全與亞述浮雕上所見的豎琴相同。 豎箜篌狀如半截弓背,曲形共鳴槽,設在向上彎曲的曲木上,並有腳柱和肋木,張著20多條弦,豎抱於懷,從兩面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時彈奏,因此唐代人稱演奏箜篌又叫“擎箜篌”。《通典》記載:“豎箜篌,胡樂也,漢靈帝好之,體曲而長,二十二絃,豎抱於懷中,而兩手齊奏,俗謂‘擘箜篌’”。根據古代壁畫和文獻記載,豎箜篌的弦有23根、22根、16根、7根等數種。 在古代皇室樂中,箜篌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演奏中還是主要的樂器之一。由於它有弦數組,不僅能演奏旋律,也能奏出和絃,在獨奏或伴奏方面,都較其他樂器理想。 遠在春秋戰國時楚國就已經有和琴、瑟相像的臥箜篌了。漢代臥箜篌被作為“華夏正聲”的代表樂器列入《清商樂》中,當時有五絃十餘柱,以竹為槽,用水拔彈奏,不僅流行於中原和南方一帶,還流傳到東北和朝鮮。漢代流行這種樂器,在詩詞中亦經常用到,如漢樂府《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中即有“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 《史記.封禪書》:“於是塞南越,禱祠太一、后土,始用樂舞,益詔歌兒,作二十五絃及空候琴瑟自此起。”唐代杜佑《通典》載箜篌是“漢武帝使樂人候調所作,以祠太一。或雲候暉所作。其聲坎坎應節,謂之坎侯。……舊說一依琴制。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絃,用撥彈之,如琵琶也。”說的就是種屬於琴瑟類的臥箜篌,臥箜篌雖然與琴瑟形似,但其長形共鳴體音箱面板上卻有像琵琶一樣的品位,這是它與琴瑟在形制上相異的主要特異。遼寧輯安(今吉林集安)高句麗壁畫所彈之樂器即是臥箜篌。 臥箜篌曾用於隋唐的高麗樂中,以後在我國日漸銷跡,至宋代後失傳。但臥箜篌在朝鮮卻得以傳承,經過歷代的流傳和改進成為今日的玄琴。在日本臥箜篌因由當時的百濟國(高麗、百濟都為朝鮮古稱)傳入,稱為百濟琴。 鳳首箜篌東晉初由印度經中亞傳入我國,晉曹毗《箜篌賦》描繪為“龍身鳳形,連翻窈窕,纓以金彩,絡以翠藻”。可知其是以鳳首為飾而得名。 鳳首箜篌形制與豎箜篌相近,其音箱設在下方橫木的部位,呈船形,向上的曲木則設有軫或起軫的作用,用以緊弦。曲頸項端雕有鳳頭,正如《樂唐書》所載:鳳首箜篌,有項如軫,杜佑《通典》:鳳首箜篌,頭有軫。有軫或無軫的圖像在敦煌壁書中均有所見。今新疆克孜爾古窟38窟晉代思維菩薩伎樂所奏樂器即為鳳首箜篌。 鳳首箜篌在隋唐用於天竺樂、驃國樂和高麗樂中。唐德宗(78O~805)時,從驃國(今緬甸)也傳進了鳳首箜篌。這是項有絛軫的一種鳳首箜篌,至今還在緬甸流傳,稱“桑柯”或“彎琴”,也叫作“緬甸豎琴”。而在國內,鳳首箜篌在明代後失傳。 20世紀80年代初由瀋陽音樂學院張琨設計、蘇州民族樂器一廠承製了箜篌新品種--雁柱箜篌。1981~1984年又先後設計並製成可轉7個調的雁柱箜篌和全轉調雁柱箜篌。 雁柱箜篌借鑑了豎琴的弦列設計,吸收了韓其華(瀋陽樂器廠)的“雙排弦壓顫”結構原理,共鳴箱為立體式雙面琵琶形,採用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