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怎麼治?
怎樣治療痛風?拜託各位大神
尿酸超過正常值一般來說要考慮是痛風可能,這是一個代謝性疾病,如果不控制會導致全省各系統都會出現問題, 治療包括:飲食治療應避免進食含高嘌呤飲食,動物內臟、骨髓、海味等含嘌呤最豐富 、魚蝦類、肉類、豌豆、菠菜等亦含有一定嘌呤、水果、蔬菜、牛奶、雞蛋等則不含嘌呤、宜多飲水 、以利於血尿酸從腎臟排出。 藥物方面可選用降低血尿酸的藥物如別嘌呤醇 ,可使用非留體類抗風溼藥如消炎痛,布洛芬等 ,緩解關節疼痛症狀..
請問,什麼是痛風?怎麼治療?
可以治療!!痛風就是尿酸高!!
一:飲食上控制。不要吃海鮮,鹹魚那些,還有少吃肉,多運動,提高免疫力!多喝水!!!二:藥物的治療。
痛風分為:急性發作期+間歇期和慢性期
急性發作期:一般有紅腫熱痛之類的症狀的。主要是激素,NSAID,秋水仙鹼那一類。但一般不用降尿酸的治療
間歇期和慢性期 用藥就複雜了。別嘌呤醇,二代促進排你尿酸的藥等等。
用藥很複雜的,建議LZ 應該去找個大醫院,找個厲害的專家。他會根據你得檢驗單調整相關的藥物!!!
祝你早日康復!!!!!!
什麼叫痛風 怎麼治
痛風與嘌呤代謝紊亂和(或)尿酸排洩減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癥直接相關,是由單鈉尿酸鹽(MSU)沉積所致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是特指急性特徵性關節炎和慢性痛風石疾病。。痛風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壓、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現。主要包括急性發作性關節炎、痛風石形成、痛風石性慢性關節炎、尿酸鹽腎病和尿酸性尿路結石,重者可出現關節殘疾和腎功能不全。痛風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壓、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現。
治療痛風應注意一下環節:
①迅速控制急性發作;
②預防復發;
③糾正高尿酸血癥,預防尿酸鹽沉積造成的關節破壞及腎臟損害;
④手術剔除痛風石,對毀損關節進行矯形手術,提高生活質量。
原發性痛風由於缺乏病因治療,不能根治。
一般正常情況下,要進低嘌呤低能量飲食,保持合理體重,戒酒,多飲水,每日飲水2000ml以上。避免暴食、酗酒、受涼受潮、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穿舒適鞋,防止關節損傷,慎用影響尿酸排洩的藥物如某些利尿劑和小劑量阿司匹林等。防治伴發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和冠心病等。
痛風極易急性發作,如果出現急性發作痛風性關節炎,要臥床休息,擡高患肢,冷敷,疼痛緩解72小時後方可恢復活動。儘早治療,防止遷延不愈。應及早、足量使用以下藥物,見效後逐漸減停。急性發作期不開始降尿酸治療,已服用降尿酸藥物者發作時不需停用,以免引起血尿酸波動,延長髮作時間或引起轉移性發作。
如果確診是高尿酸血癥患者,要做好預防痛風發作。飲食上控制和戒酒,適當用藥物控制血尿酸升高。應注意避免劇烈運動或損傷,控制體重,多飲水,長期鹼化尿液等。
得了痛風病能否治好
痛風是一種可治癒的難治性疾病,一定要配合醫生正規治療。網上搜索的一般比較雜,自己不好把握,最好由醫生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大體如下:
被忽視的高尿酸血癥
現在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已逐漸被重視,稱為“三高”,但是高尿酸血癥的危害性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其實高尿酸和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一樣,對血管的危害、對重要臟器的危害都是相當大的。
說起高尿酸,很多人都不知所云,只有少部分深受其害的人有初步的認識,包括絕大部分(90%以上)醫生對高尿酸的認識也只是停留在痛風、尿酸結石上。所以,有必要普及一下有關高尿酸血癥的知識。
1、尿酸是人體內嘌呤化合物終末代謝產物,高尿酸血癥是嘌呤代謝障礙引起的代謝性疾病。原發性高尿酸血癥常與肥胖、糖脂代謝紊亂、高血壓、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等聚集發生。
2、正常嘌呤飲食狀態下,男性血尿酸高於420mmol/L(約7mg/dL),女性高於360mmol/L,即為高尿酸血癥。凡是影響血尿酸生產增多和/或排洩減少的因素均可以導致血尿酸水平的升高。
3、誘發因素
①人群因素:年齡、男性、肥胖、一級親屬高尿酸血癥史、靜坐生活方式、社會地位高人群。這裡特別說一下社會地位高人群因素,因為這些人的生活水平高,吃肉喝酒相對較多,運動少,所以是高危人群,但是現在生活水平高,大部分人群都存在這一現象。
②飲食因素:高嘌呤食物:肉類、海鮮、動物內臟、濃的肉湯等,飲酒(尤其是啤酒)。
③疾病因素: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腎臟疾病等。(相互影響,惡性循環)
④藥物因素:阿司匹林,噻嗪類利尿劑、胰島素、糖皮質激素、鈣離子拮抗劑和β受體阻滯劑等(阻止尿酸排洩)。這裡特別提一下噻嗪類利尿劑,如果有人高尿酸,並且有高血壓,一定要查看是否服用常用降壓藥物:氫氯噻嗪片或含有其成分的複方製劑。
4、高尿酸血癥的危害
血尿酸升高,隨著血液到達全身各處,會產生各種危害
①刺激血管壁à動脈粥樣硬化à加重冠心病、高血壓,增加腦卒中發生率。
美國NHANES Ⅰ調查顯示:血尿酸與全因死亡和冠心病死亡均呈正相關;血尿酸每升高1mg/dl,男性增加48%,女性增加126。美國NHANES Ⅲ調查顯示:血尿酸高於6mg/dl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血尿酸高於7mg/dl是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
②損傷胰島β細胞à誘發加重糖尿病。
③尿酸鹽沉積於腎臟à尿酸結石、痛風性腎病à尿毒症。
④尿酸鹽沉積於關節à痛風性關節炎à關節變形。(甚至很多醫生的認識都只侷限在這一點上)
高尿酸血癥是痛風的發病基礎,尿酸鹽沉積於關節造成損害就會出現痛風;血尿酸水平越高,未來5年發生痛風的可能性就越大。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時血尿酸水平不一定都高。
5、表現
大部分患者僅有高尿酸血癥而無關節炎、痛風石、尿酸結石等表現。所以健康體檢時檢查血尿酸水平很有必要。
6、治療
①改善生活方式(包括高危人群):管住嘴,邁開腿,減輕體重,多飲水(每天飲水2000ml以上),戒菸酒,避免外傷、感染和長途步行,急性痛風發作時應臥床休息。
痛風病人的飲食原則,重視“量”的控制,而非“種類”的挑選。且為達均衡飲食的目的,亦不宜完全摒除此類食物。嘌呤普遍的存在於各類食物當中,若嚴格限制痛風病人不能吃高嘌呤的食物,那麼幾乎所有營養的東西都不能吃。因此重要的是整體均衡營養的原則,當蛋白質定量攝取後,不需要極度嚴格限制嘌呤的攝取。
動物內臟:動物內臟是含嘌呤較高的蛋白質食物,由於其膽固醇含量亦相當高,故不建議食用。
魚皮海鮮類:肉類......
如何治痛風好啊?
據統計,我國約有210萬至940萬痛風患者,數量龐大。痛風已儼然與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代謝性疾病一樣,成為現代社會的一個頑疾。實際上,痛風往往與上述疾病伴發,增加了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那麼,痛風怎麼來的,如何有效避免痛風,又如何更好地治療管理痛風呢?
第一什麼是痛風?
痛風是血液中的尿酸鹽在關節腔沉積導致關節出現紅腫熱痛的炎症。痛風這個名詞很好地形容了患者的表現。首先是疼痛來如風,之前可能沒有什麼徵兆,疼痛很快就發作起來了;其次是真的“痛瘋”了,很多痛風患者都描述過想把疼痛部位給砍掉,可見疼痛有多厲害。
第二尿酸鹽為什麼會到了關節腔裡?
尿酸鹽在關節腔沉積主要是因為血液中尿酸濃度過高所致。那麼尿酸又是從哪來的呢?尿酸是從細胞DNA成分中的嘌呤代謝產生的。我們血液中的尿酸有20%來自攝入食物中的嘌呤,其餘的都是自己體內新陳代謝產生的。
第三
尿酸濃度升高的原因是什麼?
我們在攝入和產生尿酸的同時,也會排出尿酸,正常時能維持平衡。當排出減少或者攝入產生增多時,就會出現尿酸水平升高。不得不說,尿酸濃度過高90%的原因是排出減少。
第四
尿酸升高還會造成什麼危害嗎?
有人可能會覺得痛風儘管痛,但治療幾天就好了,沒什麼太大危害吧。但痛風發作時不敢動,而長期痛風會導致關節畸形,某種意義上相當於殘疾,是很影響生活質量的。另外,尿酸高還容易形成腎結石,造成腎功能損傷甚至腎衰。如前所述,痛風尤其是在女性中還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第五
怎麼預防痛風?
調節生活方式是最重要的辦法,包括減重、少吃富含嘌呤的食物、限制酒精攝入(每天不超過1兩白酒)。簡單地說吧,就是“管好你的嘴,邁開你的腿,看好你的腰圍”。另外,控制伴隨痛風的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也很重要。不過這幾類疾病通過上述改變生活方式的做法也能得到改善。
第六
哪些食物富含嘌呤?
既然嘌呤是細胞內DNA的成分,那麼一般來說,細胞越密集,所含嘌呤就越多。具體來說,動物內臟(尤其是腦、肝、心、腎),海產品(尤其是海魚、貝殼類)含量最高;其次是魚蝦、肉類、豆類;而各種穀類、蔬菜、水果、牛奶、雞蛋含量較低。注意,不要把嘌呤含量與蛋白質含量混為一談。
第七
萬一痛風發作怎麼辦?
在痛風發作時不要試圖去用藥降低血中尿酸水平,因為這樣反而會加重痛風。正確的做法是給予止痛抗炎藥。能用的就目前就三大類:一是解熱鎮痛藥,包括布洛芬800mg一天3至4次,或吲哚美辛25-50mg一天4次;二是秋水仙鹼,從1mg開始,然後每1-2小時吃0.5mg,24小時總量不超過6mg;三是激素類,可關節腔內給藥,也可口服潑尼鬆20-30mg,每天一次,10-14天內逐漸減量。使用這些藥物的時候應注意其副作用。
第八
痛風消退後怎麼辦?
痛風消退後就應該降尿酸治療了。最常用的藥物包括丙磺舒、別嘌醇、非布司他。這些藥物中,丙磺舒是促尿酸排洩的,但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不能用於已有腎結石的患者中;別嘌醇是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性價比最高;非布司他也是抑制尿酸生成,長期服用幾乎可杜絕痛風的再發作,還可使七成患者已形成的痛風石溶解,安全性也有保障,但價格偏貴。要根據個人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
第九
痛風應該怎麼管理?
最主要的是維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在服藥期間定期複查血常規、肝腎功能、尿酸水平。在維持尿酸水平<6mg/dL(約為360μmol/L)的同時,也保持肝腎功能正常就行了。
世界衛生組織對疼痛做過聲明,認為無痛是基本人權,我們希望痛風越來越少,儘量減少痛風的發作,避免痛......
痛風如何治療 痛風 怎樣治療痛風
痛風是體內尿酸偏高造成的。 區別於風溼、扭傷、足筋膜炎、骨膜炎等其它病,痛風的症狀有以下特點: 一、最早多在午夜發病,睡夢中疼醒大多是腳趾關節紅腫熱並有劇烈疼痛; 二、沒有外部創傷,出現急性的腫脹、觸痛和陣痛,檢查血尿酸偏高; 三、延伸到踝、手、腕、膝、肘及足部其它關節腫痛; 四、疼幾天自己就不疼了,過一段又會疼,而且疼的越來越厲害,持續的時間較長; 五、尿酸長期不能穩定正常,手腳關節變形,有突起,形成痛風石。 實驗結果表明,青梅精能預防尿液與血液中尿酸的增加,其功效隨著青梅精的投入量的增多而變大。青梅精還能抑制和阻礙人類淋巴性白血病細胞的核酸合成與增生,從而阻礙一系列的核酸代謝,減少尿酸的形成。 另外,青梅精屬於強鹼性食品,可以預防血液PH值和尿液PH值降低呈偏酸性的情況,構築不易增加尿酸的環境,這也是為什麼能降低尿酸值的原因之一。 青梅精是日本的傳統保健食品,已經有二百多年使用歷史,功效也是經過長期使用證實的。 在飲食方面的基本原則是不喝酒,不吃動物內臟(例如肝、腎、腦、心、腸等)和肉類的湯,少吃海產品,並且喝充足的水分,其他食品均可適當食用,但如果因某種食物過量攝入,確實曾引起過痛風發作的,也應加以限制。
痛風病人注意事項 怎麼能治好?
除常規藥物治療外,痛風病人在飲食上要注雞以下幾個方面:
(1)控制每天總熱能的攝入,少吃碳水化合物。此外,還要少吃蔗糖、蜂蜜,因為它們含果糖很高,會加速尿酸生成。蔬菜中的嫩扁豆、青蠶豆、鮮豌豆含嘌呤量高,也要限制食用。
(2)限制蛋白質的攝入,多選用牛奶、奶酪、脫脂奶粉和蛋類,它們所含嘌呤少;但不要喝酸奶,因為它含乳酸較多,對痛風患者不利。儘量少吃肉、禽、魚類,如一定要吃,應將肉煮沸後棄湯食用。這是因為嘌呤易溶於水,湯中含量很高。
(3)多吃鹼性食品,如蔬菜、馬鈴薯、水果等,可以降低血和尿液的酸度。西瓜和冬瓜不但是鹼性食品,而且具有利尿作用,對痛風患者更有利。
(4)保持尿量充沛。平時應多喝白開水、茶水、礦泉水、汽水和果汁,不要喝濃茶、咖啡、可可等有興奮植物神經系統作用的飲料,它們可能引起痛風發作。
(5)避免飲酒。酒精具有抑制尿酸排洩的作用,長期少量飲酒還可刺激嘌呤合成增加,尤其是喝酒時再吃肉禽類食品,會使嘌呤的攝入量加倍。
(6)辣椒、咖喱、胡椒、花椒、芥末、生薑等調料均能興奮植物神經,誘使痛風發作,應儘量少吃。同時配合藥物治療,定期檢查血尿酸,堅持適宜的體育鍛煉,防胖減肥,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就會遠離痛風。
怎麼治痛風?
很痛的時候去找醫生掛兩三天小蘇打,掛完後每天吃藥,如別嘌呤片,小蘇打.
一,痛風患者的飲食注意事項
痛風病人應該吃多低嘌呤的食物,少吃中嘌呤的食物,不吃高嘌呤的食物,還要注意不要喝酒.低嘌呤食物:五穀雜糧,蛋類,奶類,水果,蔬菜;中嘌呤食物:肉類,豆類,海鮮;高嘌呤食物:豆苗,黃豆芽,蘆筍,香菇,紫菜,動物內臟,魚類.
痛風病10大飲食原則
痛風常併發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脂血症,患者應遵守飲食原則如下:
1. 保持理想體重,超重或肥胖就應該減輕體重.不過,減輕體重應循序漸進,否則容易導致酮症或痛風急性發作.
2. 碳水化合物可促進尿酸排出,患者可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飯,饅頭,麵食等.
3. 蛋白質可根據體重,按照比例來攝取,1公斤體重應攝取0.8克至1克的蛋白質,並以牛奶,雞蛋為主.如果是瘦肉,雞鴨肉等,應該煮沸後去湯食用,避免吃燉肉或滷肉.
4. 少吃脂肪,因脂肪可減少尿酸排出.痛風併發高脂血症者,脂肪攝取應控制在總熱量的20%至25%以內.
5. 大量喝水,每日應該喝水2000ml至3000ml,促進尿酸排除.儘量均勻飲水,每小時一杯.
6. 少吃鹽,每天應該限制在2克至5克以內.
7. 禁酒!酒精容易使體內乳酸堆積,對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易誘發痛風.
8. 少用強烈刺激的調味品或香料.
9. 限制嘌呤攝入.嘌呤是細胞核中的一種成分,只要含有細胞的食物就含有嘌呤,動物性食品中嘌呤含量較多.患者禁食內臟,骨髓,海味,發酵食物,豆類等.
10. 不宜使用抑制尿酸排出的藥物.
高嘌呤飲食可使尿酸的合成增加,血尿酸濃度升高,反之低嘌呤飲食可使血尿酸濃度降低.控制飲食後,正常人血尿酸可降35.7ηmol/L(O.6mg/dl)左右,痛風患者也可降低59.5μmol/L(1.Omg/dl)左右.飲食因素是如何影響血尿酸水平的,目前已有一些合理的解釋,包括:
1.過度飲酒會引起痛風發病,以啤酒尤其明顯.乙醇影響血尿酸水平的可能機制是:
(1)飲酒常伴食含豐富嘌呤的食物;
(2)乙醇代謝可以使血乳酸濃度升高,乳酸可以抑制腎臟對尿酸的排洩;
(3)過度飲酒造成血酮症,抑制腎臟對尿酸的排洩;
(4)乙醇能促進腺嘌呤核苷酸轉化而使尿酸增多;
(5)有人認為飲用像威士忌類含鉛的酒,使痛風發病的危險性增加了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