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自鳴是什麼意思?
《 敦煌曲·何滿子四首 》,求詩的全文,出處,意思。
“何滿子”是傳說中唐玄宗時代的一個歌者,中唐以後的詩人經常將這個歌者的故事寫入詩中,在詩壇齊名的白居易與元稹都曾經用自己的詩歌來詠歎這個歌者的遭遇,但是這一對生時的好友,對於這個傳說的內容,卻各自都有自己的堅持。
白居易在詩中這麼寫道:“世傳滿子是人名,臨就刑時曲始成。一曲四詞歌八疊,從頭便是斷腸聲。”並且在“何滿子”後自注說:“開元中,滄州歌者姓名,臨刑進此曲,以贖死,上竟不免。”在白樂天的詩中,這個何滿子本是滄州的一個歌者,因為犯了死罪,在臨刑前創作了“何滿子”,希望以這一首曲子博得喜好音樂的唐玄宗的同情,但是最終卻並沒有被寬恕。倒是他(或者是她)的曲子,感動了宮中的宮女、歌妓,還有歷代敏感的詩人。因為安史之亂流落民間的宮中歌妓,依然會悲傷的唱起《何滿子》,感嘆生命的無常。唐文宗甘露之變後,皇帝自知不免,便讓宮人沈翹翹且歌且舞《何滿子》,做為自己最後的輓歌。
若由此而看,《何滿子》實是悲傷人的悲傷之歌。
但是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卻相信另一個更美好的傳說,他寫道:“何滿能歌能宛轉,天寶年中世稱罕。嬰刑系在囹圄間,水調哀音歌憤懣。梨園弟子奏玄宗,一唱承恩羈網緩。便將何滿為曲名,御譜親題樂府纂……”
在元稹的筆下,這個叫何滿子的歌者,不僅僅因此而獲釋,並且曲名被玄宗御筆欽定,用她的名字“何滿子”來命名。不僅僅如此,在元稹的筆下,這個何滿子,分明便是一個美麗的女子,她因此進入了皇宮,受到皇帝的寵愛。詩人誇耀的寫道:“魚家入內本領絕,葉氏有年聲氣短。自外徒煩記得詞,點拍才成已夸誕。我來湖外拜君侯,正值灰飛仲春琯。廣宴江亭為我開,紅妝逼坐花枝暖。此時有態蹋華筵,未吐芳詞貌夷坦。翠蛾轉盼搖雀釵,碧袖歌垂翻鶴卵。定面凝眸一聲發,雲停塵下何勞算。迢迢擊磬遠玲玲,一一貫珠勻款款……”在一首長達四十句的長詩中,元稹用力描寫了這個叫何滿子的女孩出色的音樂技能、美麗的容貌……這不再是一個哀傷的故事,因為它有了一個美好得有如童話的結局。
但是無論如何,與它的創作者的命運無關,《何滿子》這個曲調,始終是一個充滿哀傷的曲調。
唐代的薛逢寫了一首《何滿子》:“擊馬宮槐老,持懷店菊黃。故交今不見,流恨滿川光。”敦煌詞中,有這樣幾曲調子:
“平夜秋風凜凜高。長城俠客逞雄豪。手執鋼刀利如雪,腰間恆垂可吹毛。”
“秋水澄澄深復深。喻如賤妾歲寒心。江頭寂寞無音信,薄暮惟聞黃鳥吟。”
“城傍獵騎各翩翩。側坐金鞍調馬鞭。胡言漢語真難會,聽取胡歌甚可憐。”
“金河一去路千千,欲到天邊更有天。馬上不知何處變,回來未半早經年。”
除了第一首尚有一些邊客的俠氣外,大抵皆是心傷之慨嘆。從這些詞來看,白樂天所說“一曲四詞”,確是記實。所謂“歌八疊”,大約是有和聲了,閉目瞑想反覆唱著詞的最後兩句的情景,便不聞歌聲,也有滄涼之感。
隨著時間的推移,《何滿子》一詞在形式上漸漸發生變化,或變為單調三十六字、三十七,到了宋代,乾脆變成了雙調七十四字。但是詞的主題卻依然沒有變化。秦少游寫道:“衰草寒煙無意思,向人只會淒涼。吟斷爐香嫋嫋,望窮海月茫茫”;仇遠則感嘆:“閒指青衫舊淚,空連半股鸞釵”;便連蘇子瞻也說:“試問當壚人在否,空教是處聞名。”
可見無論形式如何變化,《何滿子》始終宿命般的承載著人類的悲傷。文章開頭提到的那首詩,便是《何滿子》所承載的悲傷故事之一,這也是一個更加傳奇的故事。
那是唐武宗的時候,唐武宗的嬪妃中有一個孟才人,她因為歌笙而獲寵,在武宗臨死前,便要求給武宗唱一曲《何滿子》,歌聲方斷,人氣已絕......
我是高中二年級學生,正在學導數,想自學大學知識,想知道大學學的哪些知識能在高考中用到
我覺得高中的學的就差不多了,足夠應付高考,大學的高數可以說了把定理解釋了一邊,而高中就是告訴你定理,我真心覺得會用就行了。
去法國普羅旺斯讀大學要準備什麼?讀公立大學要學費嘛?想要連碩一起讀,那個大學比較好,一年大概多少生
親愛的,你問題太廣闊了。。。要看什麼大學什麼專業啊,還有就是生活費不會太貴,南部大概800歐到1000歐一個月,要打工當然也可以,但是資料什麼的審核挺繁瑣的,打工通常不容易
談談大學生如何踐行生態文明觀?心得體會1500字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生態文明”,這是中國共產黨首次把“生態文明”這一理念寫進黨的行動綱領,必將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程中產生重大影響。現在全國上下踐行這份理念,並落實在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面。理解生態文明,具有現代的生態文明意識,學校教育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這充分體現了當前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而生態文明意識的培養又是重中之重。
我們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的生態文明素質和觀念直接影響著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進程,而推進我們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提高我們大學生的生態文明素質,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環節和關鍵措施。
那麼如何才能提高我們的生態文明意識呢,我想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做。 1、 課堂教育
課堂是學生們獲取科學知識,提升文化素養的主要渠道之一。要在課堂教育中培養學生的生態文明意識,就要求在遵循教學大綱要求的基礎上,不斷豐富教材的內涵和外延。同時,不斷豐富教學方法、完善教學手段、拓展教育途徑,靈活地運用多種教學策略。
堅持育人為本,引導大學生培養良好的生態文明素質。生態文明是對人類長期以來主導人類社會的物質文明的反思,是對人與自然關係歷史的總結和昇華,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林生院多開展 教育,就是要培養當代大學生的這種現代文明意識,努力提高大學生的環境意識並喚醒他們的生態倫理良知,培養其健全發展的自覺性; 2、實踐活動
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要將實踐活動作為培養學生生態文明意識的有效載體,通過實踐活動,實現對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對學生進行興趣培養和品德教育。
堅持實踐育人,增強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社會輻射效應。提高學生的生態意識,弘揚生態文明,正確理解生態文明觀,實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從某種意義上看,實踐比書本知識更能啟迪人的心靈,更能培養大學生對自然生態的情感,樹立和增強生態文明的信念。因此學院在開展生態文明教育過程中要堅持實踐育人,引導學生養成“綠色”行為習慣,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積極參與環保公益活動,在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實踐活動中提升生態文明素質。
現代社會,伴隨著日益嚴重的全球性生態危機,人類逐漸認識到樹立科學、進步的生態文明意識對全球生態保護的重要作用。樹立正確的生態文明教育觀念、選擇符合實際的教育策略,並輔之以有力的社會支持系統,對有效提升我們林生院學生的的生態文明水平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