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為什麼會凝結硬化?
水泥為何凝結太快有什麼原因引起呢???
水泥的凝結硬化:水泥用適量的水調和後,最初形成具有可塑性的漿體,隨著時間的增長,失去可塑性(但無強度),這一過程稱為初凝,開始具有強度時稱為終凝。由初凝到終凝的過程稱為水泥的凝結。此後,產生明顯的強度並逐漸發展而成為堅硬的石狀物—水泥石,這一過程稱為水泥的硬化。影響硅酸鹽水泥凝結硬化的主要因素:(1)水泥組成成分;(2)石膏摻量;(3)水泥細度;(4)養護條件(溫度、溼度);(5)養護齡期;(6)拌和用水量;(7)外加劑;(8)貯存條件。5、硅酸鹽水泥的技術性質: (1)細度:指水泥顆粒的粗細程度,它直接影響著水泥的性能和使用。凡水泥細度不符合規定者為不合格品。(2)凝結時間:分初凝時間和終凝時間。從加入拌和用水至水泥漿開始失去塑性所需的時間,稱為初凝時間。自加入拌和用水至水泥將完全失去塑性,並開始有一定結構強度所需的時間,稱為終凝時間。國家標準規定硅酸鹽水泥的初凝時間不得早於45min,終凝時間不得遲於6.5h。凡初凝時間不符合規定者為廢品,終凝時間不符合規定者為不合格品。(3)體積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結硬化過程中,水泥體積變化的均勻性。體積安定性不良的水泥作廢品處理。(4)強度及強度等級:水泥強度是表明水泥質量的重要技術指標,也是劃分水泥強度等級的依據。按標準方法制作的一組試件,分別測定3d和28d的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根據測定結果,查表確定硅酸鹽水泥的強度等級。(5)鹼含量:指水泥中Na2O和K2O的含量。國家標準規定:水泥中鹼含量不得大於0.60%或由供需雙方商定.國家標準中還規定:凡氧化鎂、三氧化硫、安定性、初凝時間中任一項不符合標準規定時,均為廢品。凡細度、終凝時間、強度低於規定指標時稱為不合格品。廢品水泥在工程中嚴禁使用。若水泥僅強度低於規定指標時,可以降級使用。二、摻混合材料的硅酸鹽水泥1、摻混合材料的作用:在水泥熟料中加入混合材料後,可以改善水泥的性能,調節水泥的強度,增加品種,提高產量,降低成本,擴大水泥的使用範圍,同時可以綜合利用工業廢料和地方材料。根據摻入混合材料的數量和品種不同有: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和複合硅酸鹽水泥。2、混合材料種類:(1)活性混合材料:能與水泥水化產物氫氧化鈣起化學反應,生成水硬性膠凝材料,凝結硬化後具有強度並能改善硅酸鹽水泥的某些性質。常用有粒化高爐礦渣、火山灰質混合材料和粉煤灰。(2)非活性混合材料:與水泥礦物成分不起化學作用或化學作用很小,將其摻入水泥熟料中僅起提高水泥產量、降低水泥強度等級和減少水化熱等作用。材料有:磨細石英砂、石灰石、粘土、慢冷礦渣及各種廢渣。3、普通硅酸鹽水泥:由硅酸鹽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適量石膏磨細製成的水硬性膠凝材料。代號P?O。特點:與硅酸鹽水泥相比,早期硬化速度稍慢,3d的抗壓強度稍低,抗凍性與耐磨性也稍差。4、礦渣硅酸鹽水泥:由硅酸鹽水泥熟料和粒化高爐礦渣、適量石膏磨細製成的水硬性膠凝材料。代號P?S。特點:與硅酸鹽水泥相比,有以下特點:(1)凝結硬化慢;(2)早期強度低,後期強度增長較快;(3)水化熱較低;(4)抗碳化能力較差;(5)保水性差,泌水性較大;(6)耐熱性較好;(7)硬化時對溼熱敏感性強。5、火山灰硅酸鹽水泥:由硅酸鹽水泥熟料和火山灰質混合材料、適量石膏磨細製成的水硬性膠凝材料。代號P?P。特點:水化凝結硬化慢,早期強度低,後期強度增長率較大,水化熱低,耐蝕性強,抗凍性差,易碳化,幹縮較礦渣水泥顯著,具有較高抗滲性。6、粉煤灰硅酸鹽水泥:由硅酸鹽水泥熟料和粉煤灰、適......
水泥為什麼能凝固? 30分
當水泥與適量的水調和時,開始形成的是一種可塑性的漿體,具有可加工性。隨著時間的推移,漿體逐漸失去了可塑性,變成不能流動的緊密的狀態,此後漿體的強度逐漸增互,直到最後能變成具有相當強度的石狀固體。如果原先還摻有集合料如砂、石子等,水泥就會把它們膠結在一起,變成堅固的整體,即我們常說的混凝土。這整個過程我們把它叫做水泥的凝結和硬化。從物理、化學觀點來看,凝結和硬化是連續進行的、不可截然分開的一個過程,凝結是硬化的基礎,硬化是凝結的繼續。
硅酸鹽水泥的凝結硬化過程是怎麼進行的
這是個比較複雜的過程,水泥的硬化過程是熟料礦物與水反應生產水化硅酸鈣及水化鋁酸鈣等新礦物的過程,礦物水化速度依次為鋁酸三鈣、鐵鋁酸四鈣、硅酸三鈣、硅酸二鈣,石膏的加入主要是為了減緩琺酸三鈣的水化速度,防止出現急凝,這個問題一兩句說不清,建議在網上找一些水泥質量檢驗的書看下,推薦你看一下“水泥檢驗工”這本,大概能解答你的問題,希望能採納。
水泥的凝固是什麼原因
水泥的凝結和硬化,是一個複雜的物理—化學過程,其根本原因在於構成水泥熟料的礦物成分本身的特性。水泥熟料礦物遇水後會發生水解或水化反應而變成水化物,由這些水化物按照一定的方式靠多種引力相互搭接和聯結形成水泥石的結構,導致產生強度。
普通硅酸鹽水泥熟料主要是由硅酸三鈣(3CaO·SiO2)、硅酸二鈣(β-2CaO·SiO2)、鋁酸三鈣(3CaO·Al2O3)和鐵鋁酸四鈣(4CaO·Al2O3·Fe2O3)四種礦物組成的,它們的相對含量大致為:硅酸三鈣37~60%,硅酸二鈣15~37%,鋁酸三鈣7~15%,鐵鋁酸四鈣10~18%。這四種礦物遇水後均能起水化反應,但由於它們本身礦物結構上的差異以及相應水化產物性質的不同,各礦物的水化速率和強度,也有很大的差異。按水化速率可排列成:鋁酸三鈣>鐵鋁酸四鈣>硅酸三鈣>硅酸二鈣。按最終強度可排列成:硅酸二鈣>硅酸三鈣>鐵鋁酸四鈣>鋁酸三鈣。而水泥的凝結時間,早期強度主要取決於鋁酸三鈣和硅酸三鈣。
水泥的凝結和硬化:
1)、3CaO·SiO2+H2O→CaO·SiO2·YH2O(凝膠)+Ca(OH)2;
2)、2CaO·SiO2+H2O→CaO·SiO2·YH2O(凝膠)+Ca(OH)2;
3)、3CaO·Al2O3+6H2O→3CaO·Al2O3·6H2O(水化鋁酸鈣,不穩定);
3CaO·Al2O3+3CaSO4·2 H2O+26H2O→3CaO·Al2O3·3CaSO4·32H2O(鈣礬石,三硫型水化鋁酸鈣)3CaO·Al2O3·3CaSO4·32H2O+2〔3CaO·Al2O3〕+4 H2O→3〔3CaO·Al2O3·CaSO4·12H2O〕(單硫型水化鋁酸鈣)
4)、4CaO·Al2O3·Fe2O3+7H2O→3CaO·Al2O3·6H2O+CaO·Fe2O3·H2O 現分別簡述它們的水化反應。
影響水泥凝結硬化的因素有哪些
答:
影響水泥凝結硬化的主要俯素:
(1)水泥的標號和組成成分;
(2)石膏摻量;
(3)水泥細度;
(4)養護條件(溫度、溼度);
(5)養護齡期;
(6)拌和用水量;
(7)外加劑;
(8)貯存條件。
硅酸鹽水泥的凝結硬化過程分為哪幾個步驟
水泥的凝結硬化至今仍在繼續研究,基於反應速度和物理化學的主要變化,可將水泥 的凝結硬化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初始反應期
水化初期,由於水化物尚不多,包有水化物膜層的水泥顆粒之間是分離著的,相互間引力較小,此時水泥漿具有良好的塑性。一般的放熱反應速度為168J/ g ·
h,持續時間為5 ------ 10min。
2)潛伏期
凝膠體膜層圍繞水泥顆粒成長,相互間形成點接觸,構成疏鬆網狀結構,使水泥漿體 開始失去流動性和部分可塑性,這時為初凝,但此時還不具有強度。放熱反應速度為
4. 2J/g · h,持續時間1h。
3)凝結期
凝膠體膜層破裂(由於水分滲入膜層內部的速度大於水化物通過膜層向外擴散的速度 而產生的滲透壓)
,水泥顆粒進一步水化,而使反應速度加快,直至新的凝膠體重新修補好破裂的膜層為止。放熱反應速度在6h內逐漸增加到211/g · h,持續時間為6h。
4)硬化期
形成的凝膠體進一步填充顆粒之間空隙,毛細孔越來越少,使結構更加緊密,水泥漿 體逐漸產生強度而進入硬化階段。放熱反應速度在24h內逐漸降低到4.
2J/g· h,持續時 間6h至若干年。
經過長時間(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水化以後,多數顆粒仍剩餘尚未水化的內核。因此,硬化後的水泥石是由凝膠體、未水化水泥顆粒和毛細孔組成的不均質結構體。
影響水泥凝結硬化的主要因素有:水泥熟料礦物組成、水泥的細度、石膏摻量、拌合
加水量、調凝外加劑、養護時間(齡期)、溫度和溼度等。石膏摻量必須適當,過少起不到緩凝作用;摻量過多時,過量的硫酸鈣所電離的Ca2+產生強烈的凝聚作用,造成促凝效果,而且摻量過多,後期生成的鈣磯石將引起水泥石的膨脹破壞。
為什麼混凝土水泥硬化需要水分
普通水泥和硅酸鹽水泥。硬化會收縮導致開裂。水分能增加硬化強度。
水泥沾了水為什麼會變硬
.-月,,﹄月︸吧 臀 幼 ._夥破 不管是築路、造橋,f還是 大廈,·水泥都足最主要的一種建築材抖叮 使用時.只要將水泥加水井勻,幾小時 後它就會變硬了,這是為什麼呢? 卜爭 瓜, 翻~、比. 水泥是一種粉狀的礦物質膠凝材料。 普通的水 然後在高 泥是川石灰石和私土等配製成生料, 溫下鍛燒成熟料,再摻入少鼠的石 ‘屍鉀亡不、心節如沙確.刁’,一’ 成水化物。水泥顆粒水化後.體積漸漸變 大,顆粒問的空隙越來越小,並慢慢連結在 一起。時間越長,水泥越1更,密度也越大, 奮等物細磨而成的。從化學成分來說,水泥是 一利,鈣的硅酸鹽或鋁酸鹽的混合物。 一般來講,水泥從粉狀物質變成“人造石 頭”,水是不能缺少的。人們在水泥卜澆水、蓋 最後就結成了大塊大塊的“人造石頭”。 你是否留心到,水泥一殉 用的,在建築工地上工人們李 沙、小石子和水按一定比例拌 稻 的 草,都是為了使水泥在變硬過程中下l足夠 水分可“喝”。 川S麼,為什麼水泥沾了水就 當水泥與水混合時,水泥中 與水發生化學反應,生 是我們常說的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