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是什麼意思?
什麼叫建置沿革
就是某個地方的名字來源以及歷史上的變遷過程
建制化是什麼意思
建立完善機制、規則、實操準則?
上海的建制沿革
宋熙寧十年(1077年),有上海務之設。元代上海立縣,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縣域約今吳淞江故道以南市區、青浦縣大部、閔行區大部、浦東新區大部和南匯縣。到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縮存600平方公里,縣域約今吳淞江故道以南市區、浦東新區大部、閔行區大部。縣城為今南市區人民路、中華路環線內區域。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開埠,道光二十五年上海縣洋涇浜以北一帶劃為洋人居留地,後形成英租界。道光二十八年以虹口一帶劃為美租界。道光二十九年以上海縣城以北、英租界以南一帶為法租界。同治二年(1863年),英、美租界合併為英美公共租界,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又改稱為上海國際公共租界。此後,租界多次擴大。1943年7月30日和8月1日,汪偽政府宣佈“收回”公共租界和法租界。1945年11月24日,國民政府外交部宣佈接收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歷時百年的上海租界結束。(上海都市圖集的圖冊資料來源 )鴉片戰爭後上海開埠,外國的船隻從外洋直溯而上,1845年英國殖民者首先在上海縣境域劃定英租界;1849年,法國殖民者也要求劃定法租界;1863年,美租界與英租界合併成立公共租界。至此,上海市區劃分為不同的管轄區,蘇州河以北老閘(宋代建)和新閘(清代建)一帶因大量貧苦農民的流入,逐漸興起,形成北市。1810年清政府頒發《城鄉自治章程》,上海縣合城南境、老閘、新閘、江境廟區域為上海城;另設蒲鬆鎮、東涇鎮及12鄉。1926年孫傳芳督江蘇省,成立淞滬商埠,分全境為上海、閘北、浦東、滬西以及吳淞5區。國民政府成立後,根據孫中山的大上海計劃, 1928年國民政府設立上海特別市,擴大市區範圍包括上海、寶山縣的一部分,設立17個區,而上海地區各縣則仍屬江蘇省,從此上海市與上海縣分離。城市範圍東達浦東,西至靜安寺、徐家彙,南趨龍華,北達寶山路底。1949年5月上海解放後,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設黃浦、老閘、邑廟、蓬萊、嵩山、盧灣、常熟、徐匯、長寧、普陀、閘北、靜安、新成、江寧、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籃橋、楊浦、榆林等20個區和新市、江灣、吳淞、大場、新涇、龍華、洋涇、真如、高橋等10個郊區。同時,上海的郊縣劃入蘇南、蘇北行署,後由江蘇省管轄。1956年經過行政調整,上海市轄區減為18個。1958年,為了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將江蘇所屬上海地區的郊縣劃入上海市,至此,上海市轄黃浦、邑廟、蓬萊、盧灣、徐匯、長寧、普陀、閘北、新成、江寧、虹口、提籃橋、楊浦、榆林等14個區,浦東、嘉定、寶山、上海、崇明、松江、奉賢、南匯、青浦、川沙和金山等11個縣,總面積達6340.5平方公里,比建國初大十倍以上。1960年,撤消邑廟、蓬萊設立南市區;1964年,撤消閔行區與吳淞區,此後上海保持了10個區和10個縣不變達10餘年之久。文化大革命結束後,1980、1981兩年,再置吳淞區與閔行區。1988年,撤消吳淞區和寶山縣改為寶山區。1992年,撤消嘉定縣,設立嘉定區。為進一步改革開放,1993年撤消川沙縣,將其境域與黃浦、楊浦、南市的浦東地區和閔行的三林鄉合併設立浦東新區。同年,撤消上海縣和閔行區,組建新的閔行區。20世紀末,松江縣、青浦縣和金山縣也改為區。2000年南市區劃入黃浦區。2001年1月奉賢縣、南匯縣撤縣建區。2009年為了更好的開發浦東地區,合理配置地區經濟與社會資源,綜合優化總體佈局,促進社會協調健康發展,撤南匯區、浦東新區,組建新的浦東新區。2011年6月8日,國務院正式批覆上海行政區劃調整,同意撤銷黃浦區和盧灣區建制,組建新的黃浦區。截至2011年底,上海上海......
金華的建制沿革
金華建制久遠,因位於金星與婺女(星)分野,而得名金華。春秋時屬越,戰國後期越為楚所滅,遂屬楚。秦、漢為烏傷縣(治所在今義烏境內),屬會稽郡(紹興)。東漢設長山縣。三國·吳寶鼎元年(266)以會稽郡西部設東陽郡(以郡在瀫水(即衢江)之東、長山之陽得名),治長山(今金華市區),屬揚州,領長山(今婺城區、金東區、蘭溪)、烏傷(今義烏)、永康、吳寧(今東陽)、豐安(今浦江)、太末(今龍遊)、新安(今柯城區、衢江區)、定陽(今常山)、平昌(今遂昌)9縣,治設長山。晉延其制。南朝·樑紹泰二年(556)置縉州,陳天嘉三年(562)撤縉州,東陽郡改名金華郡。“金華”一名源於“金星與婺女爭華”之地。隋開皇十三年(593)改置婺州。大業三年(607)復置東陽郡。唐武德四年(621)復改婺州,並分置衢州。天寶元年(742)改婺州為東陽郡,乾元元年(758)復為婺州。宋延其制。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婺州路。至正十八年(1358)朱元璋攻取婺州路,改甯越府,至正二十年改金華府。明成化八年(1472年)析遂昌、金華、蘭溪、龍遊縣部分地置湯溪縣。金華府領金華、蘭溪、東陽、義烏、永康、武義、浦江、湯溪8縣,故有“八婺”之稱。1912年廢府。1914年置金華道,轄區擴及原衢州、嚴州府。1927年廢道,各縣仍直屬於省。民國期間,行政督察區序號、轄縣、專署駐地時有變換。民國28年(1939年)6月,設磐安縣,劃縉雲縣之5鄉,永康縣之3鄉,天台縣之飛山鄉,東陽縣等都鄉,為磐安縣境。1949年5月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金華,設立浙江省第八行政區。10月,改名金華專區轄2市9縣。1955年3月,衢州專區撤銷併入。嗣後,金華專區轄縣(市)續有撤併、復置,並與杭州、麗水等毗鄰市地互有調整。1958年11月,撤銷湯溪縣。1968年4月,改為金華地區。1985年5月,撤銷金華地區,原金華、衢州兩縣級市分別升為地級市,實行市管縣體制,並於金華城區設立婺城區,郊區設立金華縣,同時撤銷蘭溪縣,設立蘭溪市(縣級)。金華市轄婺城區、蘭溪市和金華、永康、武義、東陽、磐安、義烏、浦江7縣。原金華地區的龍遊、開化、常山、江山縣劃歸衢州市管轄。1988年5月,撤銷義烏縣設立義烏市(縣級),撤銷東陽縣設立東陽市(縣級)。1992年10月,撤銷永康縣設立永康市(縣級)。2000年12月,撤銷金華縣,與婺城區互有調整,縣境東部設立金華市金東區。
和縣的建制沿革
和縣古名歷陽,因“縣南有歷水”而得名。據《尚書》、《禹貢》、《通典》、《元和郡縣誌》、《太平寰宇記》等史料記載,歷陽周朝屬揚州之邑,春秋屬吳,吳亡入越,越亡入楚。戰國楚東侵至泗上,遂屬楚。秦嬴政元年(公元前221年),秦兼併諸侯統一中國,分為36郡。滅楚,置歷陽縣,屬九江郡。漢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歷陽屬淮南國。王莽時期(公元前9—13年),一度改為明義縣。東漢分十三州郡,歷陽屬揚州,治所歷陽。三國時期(220—265)屬吳為重鎮。晉太康六年(285),屬揚州淮南郡。永興元年(304),分淮南郡之烏江、歷陽、阜陵、龍亢四縣,置歷陽郡。宋(南北朝)永初三年(422),歷陽郡屬南豫州,轄歷陽、烏江、龍亢三縣。文帝元嘉七年(430),罷南豫州並豫州,歷陽郡屬豫州。元嘉八年(431),歷陽郡轄歷陽、烏江、龍亢、雍邱、贊阝縣五縣。孝武帝大明三年(459),分淮南北,復置二豫州,歷陽郡屬南豫州。大明五年(461),烏江縣與懷德縣合併,立臨江郡。歷陽郡轄歷陽、龍亢、雍邱、贊阝縣四縣。永光元年(465),撤臨江郡,烏江縣仍屬歷陽郡。元徽元年(473),贊阝縣劃歸新昌郡。永明二年(484),雍邱縣劃歸陳留郡,歷陽郡轄歷陽、龍亢、烏江三縣。北齊天保六年(555),齊、樑在歷陽協和,改歷陽為和州。隋大業三年(607),復置歷陽郡,下轄歷陽、烏江二縣。唐武德三年(620)復為和州。武德六年(623),和州轄歷陽、烏江、含山三縣。貞觀元年(627)和州屬淮南道,轄歷陽、烏江二縣。武后長安四年(704),和州轄歷陽、烏江、武壽(今含山)三縣。天寶元年(742),和州復改為歷陽郡,轄歷陽、烏江、含山三縣。乾元元年(758),歷陽郡仍改為和州,屬淮南節度使。宋代和州為上州,置和州防禦使,統於淮南西路。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和州鎮守萬戶府,屬淮西總管府。至元十四年(1277),改置和州安撫司,至元十五年(1278),和州安撫司升為和州路,轄歷陽、烏江、含山三縣。至元二十八年(1291)和州路復降為和州,屬廬州路。明洪武七年(1374),屬鳳陽府,不久直屬南京。洪武十三年(1380),設直隸和州,屬京師,下轄含山縣。清順治二年(1645)和州屬江南左右布政使司。乾隆八年(1753),屬安徽巡撫部院,安廬滁和道。1911年11月12日,和州光復,結束了幾千年的封建統治,改和州為和縣,直屬省都督。民國21年(1932),屬安徽省第五行政專員督察區。民國29年(1940)4月,日軍侵佔和城,汪偽成立和縣公署。國民黨縣政府遷至善厚集。民國31年(1942),新四軍在抗日根據地功剩橋南陳村,成立和含行政辦事處,後成立和縣縣政府。1948年7月,成立和含愛國民主縣政府,同年11月,和、含劃開。1949年1月成立和縣民主縣政府。1949年4月23日,和縣全境解放,同年10月,改為和縣人民政府,屬巢湖地區。12月,劃歸南京市管轄。1950年春,仍屬巢湖地區。1952年,屬蕪湖地區。1958年12月,和縣與含山縣合併成立和含縣,劃歸馬鞍山市。1959年4月,仍歸屬蕪湖地區,同年5月,和含縣劃開。1965年,隸屬巢湖專區管轄。 2011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國函〔2011〕84號),和縣(除沈巷鎮)劃入馬鞍山市。
新城鎮的建制沿革
新城鎮位於湖北省大悟縣境中部略偏南。東與彭店鄉接壤,南與夏店、芳販鎮為鄰,西與陽平鎮、高店鄉交界,北連高店鄉涼亭村、彭店鄉北河村,總面積122.83平方公里。境內多丘陵,間有低山、平畈、崗地。總耕地面積53795.81畝,其中,旱地38572.21畝,佔總耕地面積的70%,是本縣花生、木梓主要產地。境內有新城、新府、新街3個集鎮。鎮政府駐新城,西北距縣城20公里。鎮辦有農機修造廠、裝飾材料廠、粉石廠、塑料製品廠、飼料廠和金礦等小型企業。設有衛生院、電影院、文化站等,有中學1所,小學26所。新城鎮區,在禮山縣建置前分屬河南羅山縣和湖北黃陂縣。禮山縣建置後,屬一區。1941年設新治鄉、1942年改稱老山鄉。解放初,屬五區、後稱新城區。1958年,建七一人民公社。1961年複稱新城區。1975年,又改稱新城人民公社。1984年。複稱新城區。1987年9月,設新城鎮。轄金嶺、紅畈、新府、段灣、老山、韓河、丁灣、金畈、塗衝、熊灣、毛集、嚴河、江衝、新城、,民主、李河、楊壠、五衝、梁河、長嶺、魏灣、王灣、大販、呂衝、朱灣等25個村,286個村民小組。共839l戶,38293人。其中,農JL 7811戶,36887人。新城,為本縣革命鬥爭的發源地之一。1927年,徐海東等共產黨人祕密建立黨的基層組織,創建本縣第一支農民武裝,參與“黃麻起義”。1929年1月,組織夏區“年關暴動”。1931年6月,陂孝北蘇維埃成立,駐境內魏家大灣。
都勻的建制沿革
都勻歷史悠久,殷商時為鬼方東南部地,春秋時為牂牁古國東北部地。戰國、秦、漢時期,北部境屬且蘭,南境屬毋斂。三國時屬蜀漢牂牁郡地並渠縣,隋時屬賓化縣地。唐貞觀三年(公元629年)設置應州(羈縻州),都勻屬之。後晉天福五年(940年),設都雲縣(因城東都雲洞得名);都勻原名都雲,因城東1公里處有“都雲洞”而得名。“都雲洞”又名“九龍洞”、“仙人洞”,屬天然石灰巖洞。據《五代史·楚世家》記載:“後晉高祖雲福五年(940年)都雲酋長尹懷昌率其昆明十二部……附於馬希範”,這是都雲的名稱最早見諸史籍。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平羌將軍何福鎮壓都雲苗族人民起義後上奏朝廷,認為“雲之為物,變化莫測”,應將“雲”改為“勻”,取“均勻”之意。皇帝批准下詔,都雲從此改為都勻。 都勻行政建制始於五代時期後晉天福五年(940年)設都雲縣,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都雲設置軍民長官司。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至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都雲分別設置長官司、安撫司以及都勻衛;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改設都勻府;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改都勻衛為都勻縣,隸屬都勻府;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改都勻府為都勻縣;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都勻直屬貴州省長公署。1949年11月成立都勻縣人民政府。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都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鄉建設日新月異。“都勻”一詞在布依語裡面是“彩雲之城”的意思。 1956年成立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成為黔南州首府。1958年6月18日設立都勻市。都勻市為多民族聚居地區,有漢族、布依族、苗族、水族、侗族等31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68.5%。民國改府為縣;解放後,仍為縣治;建國初因三線建設而在市內設立眾多國有企業,並在周邊建設包括軍工業在內的國有工業點,流入大量外來人口;1956年成為黔南州首府;1958年劃都勻縣部分行政區為市,後又撤銷;1965年恢復為市;1966年城關析置為縣級市;1983年8月,都勻縣併入市內;1983年其餘部分也併入市區。
桂平的建制沿革
秦代桂平屬桂林郡地。秦(前214)秦始皇平定嶺南後,以其地置桂林、南海、象三郡,桂林郡領十二縣:布山、安廣、河林、廣都、中留、桂林、譚中、臨塵、定周、領方、增食、雍雞,其中布山縣在(今桂平市),阿林縣(縣治在今桂平東南一帶)的縣治所在今桂平,此為桂平境內建縣之始。南越國,公元前203年,南海郡尉趙佗起兵兼併桂林郡和象郡,桂林郡改名為鬱林郡,後又恢復為桂林郡,布山縣仍然作為桂林郡的郡治;漢,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擊滅南越國,原來南越國的三郡增至九郡,桂林郡更名為鬱林郡,郡治在布山縣;三國,縣境為吳國屬地,隸廣州鬱林郡,仍稱布山、阿林縣,鬱林郡治在布山縣;晉,仍沿三國舊制;南朝,公元502年,南方的樑朝從原鬱林郡的布山縣分置一部分出去設立桂平縣和鬱林縣,布山縣、阿林縣仍隸屬鬱林郡,桂平縣隸屬桂平郡,鬱林郡郡治設在鬱林縣,桂平郡治設在桂平縣(今西山大窩坪,即功德山莊附近),“桂平”之稱,始於此時;隋,開皇十年(590年)廢桂平郡,先後置桂平、阿林、皇化、武平、大賓五縣。桂平、阿林、皇化、武平四縣屬鬱林郡;大賓縣屬永平郡。其中武平、皇化兩縣分別於大業元年(605年)和二年廢;唐,今縣地分置繡州、潯州,轄九縣(後併為六縣),屬嶺南道。這是境內分合變化最大的一個時期。繡州,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原稱林州,《新唐書·廣記》作陵州,越二年改稱繡州。天寶元年(742年)改稱常林郡,後復為繡州。轄阿林、常林、羅繡、皇化、歸誠、盧越六縣。潯州,唐貞觀七年(633年)置,因地處潯江水涯之地,故以“潯”名。轄桂平、大賓、陵江三縣。貞觀十二年(638年)廢州,長壽元年(692)復置,天寶元年(742年)改稱潯江郡,乾元元年(758年)複名潯州。桂平、大賓兩縣轄地均沿隋制不變。陵江縣與潯州同年置;五代,今縣地屬南漢,境內有五縣。其中阿林、羅繡、常林屬繡州;桂平、皇化屬潯州;宋,開寶五年(972年)廢繡州,其轄地併入容州普寧縣(今容縣)。同年廢潯州,其轄地併入貴州(今貴縣)。翌年復置潯州,領桂平縣。縣境內之阿林、羅繡、常林、皇化等縣統一併入桂平縣。縣治從西山大窩坪遷到今城區地。今桂平市境內長期分置多縣的局面至此結束;元,桂平縣屬潯州路,路治在今城區。潯州路轄桂平、平南兩縣;明,桂平縣屬潯州府,府治在今城區。潯州府轄桂平、平南、貴縣三縣;清,沿明制屬潯州府,府治在今城區。潯州府轄桂平、平南、貴縣、武宣四縣;咸豐五年(1855),以陳開、李文茂為首的廣東農民起義軍溯江而上,攻克潯州府城,定為秀京,建立大成國,改桂平縣為永秀縣。當時永秀縣轄地佔桂平縣境的大半。咸豐十一年(1861年)大成國失敗,桂平縣轄地仍復清制;民國初襲清制。民國2年(1913)廢潯州府,由省直轄。民國5年屬潯州行政區,公署設桂平。民國6年屬蒼梧道。民國15年廢道改屬潯州區。3民國3年改屬梧州區。民國37年屬十三區,十三區專員公署在今城區;中華人民共和國解放後,桂平縣初屬梧州專區。1951年7月屬容縣專區。1958年7月屬玉林專區。1970年專區改稱地區,屬玉林地區。1994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桂平撤縣設市(縣級市),仍屬玉林地區。1996年10月,地級貴港市成立,桂平市改由貴港市代管。
鹽湖區的建制沿革
秦置郡縣,安邑為河東郡治所,解樑屬之。西漢安邑為河東郡首縣,始置解縣。魏、晉因之。北魏太和十一年,安邑南北分設,是境為北安邑。隋開皇十六年(569年),安邑縣兼置虞州,隋大業初(605年),罷州為縣。義寧元年(617年),置安邑郡,領安邑、虞鄉、夏縣。唐武德元年(618年),罷郡復置虞州,解縣複名而屬。唐武德三年(620年),析安邑縣地置興樂縣,故治今北相鎮西北,屬秦州。貞觀元年(627年),復入安邑。貞觀十七年(643年),解縣併入虞鄉縣,同屬蒲州。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復置解縣,屬河中府。唐乾元元年(758年),更安邑名為虞邑,屬陝州。唐大曆四年(769年),複名安邑縣,隸河中府。後漢乾元年(948年)九月,始置解州,治解縣,轄安邑、解縣、聞喜。宋,安邑縣屬解州,隸陝西路河中府。金初置解樑郡軍,隸河東南路。貞裕二年(1214年),為節鎮寶昌軍,安邑屬之。元複名解州,安邑仍屬之,隸平陽路。元貞初(1295年),改隸晉寧路總管府。明,安邑縣隸平陽府解州。清依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九月,解州升為直隸州,隸平陽府,領安邑、夏縣、平陸、芮城、垣曲五縣。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河東道移駐安邑縣運城,轄平陽府、蒲州府及解州、絳州、隰州、霍州二府四直隸州。民國元年(1912年)1月2日,運城建立河東晉軍政分府,改解州為解縣。民國2年(1913年)3月,復置河東道,轄安邑、解縣等35縣。民國26年(1937年)10月,安邑為第七行政主任公署治所。民國28年(1939年)4月,日軍在運城置河東道,領安邑、解縣等23縣。民國31年(1942年)5月,抗日政權稷麓縣政府在上王鄉牛莊成立。民國33年(1944年)6月安邑成立抗日縣政府,政權屬太嶽第五專署。民國34年(1945年)8月20日,閻錫山設第七專員公署於解州,轄芮城、永濟等六縣,同年9月建立安北縣民主縣政府,隸太嶽五專署,同年12月改隸太嶽三專署。民國35年(1946年)3月,更名安夏行政聯合辦事處。民國36年(1947年)3月,撤銷安北民主縣政府、安夏行政聯合辦事處,成立安邑縣民主政府。民國36年(1947年)4月26日解縣解放,同年12月29日安邑解放,成立安邑縣政府。1950年運城專區治運城,轄運城、安邑、解縣等1鎮17縣。1954年7月解縣與虞鄉合併為解虞縣,縣政府駐解州。1958年11月21日,安邑、解虞、永濟、臨猗合併為運城縣,縣治運城。1960年1月至1961年7月,分別析出臨猗、永濟縣,原解縣、安邑仍稱運城縣。1983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改運城縣為運城市(縣級市)。2000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改運城市(縣級市)為鹽湖區。
福建的建制沿革
福建,《禹貢》屬揚州。在周朝為七閩地,春秋以後為閩越地。秦兼併天下,南平百越,置閩中郡,中央政權始達於福建。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封騶無諸為閩越王於此。漢惠帝三年(前193年),分閩越地,封騶搖為東海王。建元六年(前135年),封騶無諸孫騶醜為閩繇王,復封餘善為東越王,元鼎五年(前112年),閩越叛亂,漢武帝率軍平息,並以其地險阻,反覆叛亂,終為後世患,故遷閩越人於江淮流域,而福建隸屬於會稽南部都尉管轄。閩越北遷之後,自漢始元二年(前85年)漢承認冶縣、置東部都尉開始,中經東部都尉從冶縣遷到章安(回浦),留下候官管理冶縣,隸屬於會稽郡,到設立南部都尉,再到建安十二年(207年)正式成立建安郡止,福建都在王朝軍事管制之下。三國時屬吳國,設建安郡,轄建安、南平、將樂、建平(建陽)、東平(松溪)、昭武、吳興(浦城)以及候官、東安(南安、同安)共9縣。西晉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為建安、晉安兩郡,到樑天監年間(502~519年),又從晉安郡分出一個南安郡,轄興化、泉、漳等地。自晉宋至齊樑,福建初屬於揚州,至普通六年(525年),福建屬下的建安、晉安、南安三郡又歸東揚州管轄。陳朝永定時(557~559年),陳武帝為羈縻陳寶應而設“閩州”,這是福建歷史上第一個省級建制。州治設在晉安(今福州),下領建、晉、南三郡。天嘉六年(565年),閩州罷,還屬東揚州。隋大業三年(607年),把建安、晉安、南安三郡合併為一,稱建安郡;原設置的15個縣裁併為四(即閩縣、建安、南安、龍溪)。郡治由建安(建甌)移至閩縣。唐武德初年,設泉、建、豐三州,下轄10縣。州數和縣數均為隋代的二至三倍。唐朝,福建屬江南道。景雲二年(711年),立閩州都督府,領有閩、建、泉、漳、潮五州。開元十三年(725年),閩州都督府改稱福州都督府,隸屬於江南西道,為福州名稱出現之始。開元二十一年(733年),為加強邊防武裝力量,設立軍事長官經略使。從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為福建經略軍使,與福州都督府並存。這是福建名稱出現之始。 五代十國時期,福建先後為閩、殷、南唐、吳越各國所據,區劃名稱幾經變遷。後唐長興四年(933年),王延鈞稱帝,國號大閩,改元龍啟,升福州為長樂府,稱東都,領福、泉、建、汀、漳五州。北宋時期,置福建路,行政區劃為福、建、泉、漳、汀、南劍六州及邵武、興化二軍。南宋孝宗時升建州為建寧府。福建路因此包括一府五州二軍;府、州、軍實際是同一級行政機構,共計8個,故福建號稱“八閩”。這時,福建全省有42個縣,成為東南全盛之邦。宋景炎元年(1276年),元軍攻破宋都臨安(今杭州),宋帝趙顯被俘。益王趙昰、廣王趙昞逃到福州,陸秀夫、陳宜中等擁立趙昰在福州即位,改元景炎,升福州為福安府,定為行都,力圖恢復宋室江山。後因王積翁叛變,南劍州失守,福州被元兵攻破,帝昰由朝臣擁戴渡海去廣東。元朝時期,置福建等處行中書省。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行省於泉州。至元十八年(1281年)遷福州,次年還治泉州。至元二十年(1282年),又徙福州。至元二十二年(1284年),併入江浙行省。至元二十三年(1285年),復置。次年,改行尚書省。至元二十八年(1290年),併入江西。至元二十九年(1291年),仍置行中書省。大德元年(1297年),設福建平海行中書省,徙治泉州。大德三年(1299年)撤銷。至正十六年(1356年)復置。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福建全省八路改為福州、建寧、延平、邵武、興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洪武九年(1376年),置福建等處承宣布政使司。成化九年(147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