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煤炭去產能?

General 更新 2024-09-29

煤炭行業為什麼要去產能,去庫存

2015年前5個月,國企煤炭行業一直都處於虧損狀態,直到6月底,國企煤炭行業首次扭虧為盈,實現利潤6.2億元。之後,煤炭國企下半年再次陷入虧損,並持續到11月份。到年底,終於艱難實現反轉,再次扭虧為盈。

隨著近兩年煤炭價格持續下滑,很多煤炭企業舉步維艱、經營困難,甚至出現虧損。2014年12月,我國啟動了煤炭資源稅改革,作為改革的重要內容,涉煤收費基金清理工作啟動:將煤炭礦產資源補償費費率降為零,停止針對煤炭徵收價格調節基金,取締省以下地方政府違規設立的涉煤收費基金等。這對身陷困境的煤炭企業是一場及時雨。

國家稅務總局的數據顯示,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徵改革推行以來,2015年全國徵收煤炭資源稅333億元,同比增加185億元,增長125%,減少涉煤收費基金366億元,總體減負181億元。但煤炭行業發艱難局面不改。諸多因素依舊困擾整個煤炭行業。

煤炭市場供需失衡、結構不合理、體制機制約束成為制約煤炭行業發展的三大矛盾。

一是市場供需嚴重失衡,煤炭需求放緩的同時,近十年煤炭採選業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巨大,在建產能仍然較大。此外,進口持續保持高位,進口煤的價格還具有很大的競爭力。

二是結構不合理。產業結構、技術結構、產品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依然突出,生產集中度低,人均效率低,產品結構單一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煤炭的安全開發、潔淨生產、深度加工仍面臨諸多問題。

三是體制機制的約束。企業管理粗放,負擔較重,社會職能分離難,衰老報廢煤礦退出機制不完善等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依然存在。

受經濟增速放緩、經濟結構優化、能源結構變化、生態環境約束等影響,2012年以來我國煤炭需求不斷放緩,2014年煤炭需求同比減少2.9%,預計2015年煤炭需求下降4%。

到2015年底,全社會的存煤已經持續48個月超過3億噸,煤炭企業庫存超過1億噸。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前11個月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了14.6%,企業利潤同比下降了61.2%,降幅比2014年同期擴大了16.8個百分點。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煤炭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原煤產量36.85億噸,同比減少1.34億噸。此外,在進出口方面,2015年我國進口煤炭2.04億噸,同比下降29.9%;出口533萬噸,同比下降7.1%;淨進口1.99億噸,同比下降30%。

產能過剩,競爭激烈,使煤炭價格長期低迷.煤炭業未來如何去產能化

市場選擇和政策導向。現在的產能過剩,完全是因為前幾年煤炭市場較好的時候,各種相關的不相關的資本都進入煤炭行業,導致了大規模的礦井投資。而近年來前期的投資礦井開始進入生產階段,又正好趕上了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加上進口煤的大量衝擊,所以產能出現了過剩。產能過剩自然導致市場的激烈競爭,和煤炭價格的持續低迷。當前的煤炭市場,價格已經嚴重偏離了價值,煤炭生產已是不經濟的現象。

當然,目前的煤炭市場競爭更多的是因為煤炭企業和行業自身的問題導致的,深層次的原因不是一句兩句能夠說清的,但是煤炭市場的不規範,投資和經營主體的多元化,以及某些大型企業不負責的傾銷行為,是導致煤炭市場雪上加霜的主要因素。

至於如何去產能的問題,是整合中國經濟的宏觀問題。去產能的關鍵是開源節流,開源即是下游行業的拉動,但從目前的情況看,重點耗煤行業電力、冶金、化工、建材均為產能過剩行業,所以完全靠下游拉動,在近期內也是不現實的。節流:一是加強行業自律,國家要根據實際需求協調產量,生產成本過高和煤炭質量較差的企業和省份,應當引導逐步退出煤炭行業,提高煤炭行業的集中度和企業質量。二是控制煤炭開發總量,國家根據五年規劃確定支撐經濟發展的煤炭總量,防止過度開發,擾亂煤炭市場。三是加大國企開發煤炭,加強國家對煤炭這種戰略資源的管制,加強煤炭安全的管理力度。四是減少各省份對大型企業的行政指標,加強市場對生產的引導。

此外,還應當研究我國煤炭的出口問題,煤炭的綜合利用問題等等。

從長遠看,石油天然氣、核能儲量有限,新能源利用不問題,所以煤炭依然是國家能源的主力。如何發揮好煤炭的作用,理順煤炭與關聯能源的關係,以及加強煤炭行業的管理和運行水平是應該是國家的重要課題。

不足之處請見諒。

鋼鐵煤炭去產能怎麼去

國家將採取十大舉措化解鋼鐵過剩產能,確保完成今年壓減粗鋼產能4500萬噸左右的目標。

據瞭解,國家發改委近日在杭州召開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現場經驗交流會。會議強調,各地方、各部門不得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核准、備案新增產能的鋼鐵項目,在建項目一定要落實好產能等量、減量置換承諾。徹底退出不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的過剩產能,堅決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30噸及以下轉爐或電爐等落後產能,將地條鋼全部清出市場。將“殭屍企業”作為產能退出重點,加快推動殭屍企業整體退出。確保妥善安置職工、防範債務風險和金融風險,維護社會穩定。發揮好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的激勵和引導作用,多渠道、多方式籌措資金。

國家發改委明確,下一階段,一是因地制宜採取推動城市鋼廠轉型、引導退出鋼鐵生產領域、實施減量搬遷等多種形式實現科學發展。二是加快推進高速鐵路、核電、汽車、船舶與海洋工程等領域重大技術裝備所需高端鋼材品種的研發和推廣應用。三是大力發展智能製造,提升鋼鐵企業研發、生產和服務的智能化水平。四是推進企業兼併重組,形成一批在全球範圍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超大型鋼鐵企業集團,一批具有區域市場主導能力的特大型鋼鐵企業集團,一批專用產品優勢明顯、自我發展能力強的專業化龍頭企業集團。鋼鐵、煤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行業。近年來,受國內外市場需求明顯下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等影響,行業產能過剩矛盾凸顯,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劇,亟需通過化解過剩產能推動行業結構優化、脫困升級。妥善安置職工是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的關鍵,關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順利實施,關係職工切身利益和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及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總體部署,為做好職工安置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去產能為什麼先選擇 鋼鐵和煤炭

因為這兩個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僅就鋼鐵行業來講,2015年全國粗鋼產量8.03億噸,目前中國鋼鐵產能大概在12億噸。趙喜子在做了大量的預測研究和趨勢性分析後得出的基本結論是,到2020年鋼鐵年產量必須下降到6億噸左右,產能減少3億噸。

國務院明確3年到5年煤炭去產能5億噸是什麼意思

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

積極穩妥化解產能過剩、化解企業剩餘庫存、防範金融風險

金融槓桿簡單地說來就是一個乘號。使用這個工具,可以放大投資的結果,無論最終的結果是收益還是損失,都會以一個固定的比例增加。所以,在使用這個工具之前必須仔細分析投資項目中的收益預期和可能遭遇的風險。另外,還必須注意,使用金融槓桿這個工具的時候,現金流的支出可能會增大,否則資金鍊一旦斷裂,即使最後的結果可能是巨大的收益,投資者也必須要提前出局。

煤礦去產能,是什麼意思?

關閉落後小煤礦,減少煤炭產量。

2016年鋼鐵煤炭去產能 目標 是多少

2015年,全國粗鋼產量8.04萬噸,年產量在1000萬噸以上的鋼鐵企業30家,其中國有企業23家,規模在前14位的國有鋼鐵企業有:河鋼集團(4774萬噸)、寶鋼集團(3494萬噸)、鞍鋼集團(3158噸)、首鋼集團(2855噸)、武鋼集團(2577萬噸)、山東鋼鐵(2.480, -0.02, -0.80%)集團(2169萬噸)、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年產1880萬噸)、渤海鋼鐵集團(1626萬噸)、河鋼集團唐鋼公司(1542萬噸)、本鋼集團(1499萬噸)、華菱鋼鐵(5.060, 0.24, 4.98%)集團(1487萬噸)、萊蕪鋼鐵集團(1446萬噸)、日照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1399萬噸)、包鋼集團(1186萬噸)。這次去產能效果如何,看看鋼鐵市場的強勁反彈就可以清楚的表明了!不過,這只是初步的成果,過剩的4億噸產能還有很多沒有拆除,所拆除的大部分都是市場已經淘汰了,關停的設備,下一步在市場好轉的形勢下拆除正在生產的產能才是真正的考驗,那些民營鋼鐵企業雖然手續不全,產品低劣汙染環境浪費能源少交稅費,但是能力超群能量巨大,在政策中可以輾轉騰挪求得生存,而那些正規的國有企業反而會被化解掉部分產能。目前,我國鋼鐵12.6億噸產能,8.5億噸消耗量,1.4億噸極限出口量,過剩產能2.7億噸過剩產能。中國鋼鐵行業長時期的高利潤強烈刺激了過度的,快速的產能擴張,就連農民,軋棉花的,賣香油的,做鋼結構的,做鋼鐵貿易的,村長鎮長都投資鍊鋼,收破爛的都是鋼鐵廠董事長,造成鋼鐵產能幾十年的旋風式增長,達到了12億噸之巨,鋼鐵行業這種產能嚴重過剩局面是導致價格下滑,競爭白熱化效益低下的原因,無序擴張不制止,落後產能不淘汰,鋼鐵工業就沒有回暖的跡象,即使一時復甦,也會被立即死灰復燃的小鋼鐵抵消,最終受害的還是建設項目的質量和老百姓的安全。國家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這樣---沒有經過審批手續的,近二十年建設的鋼鐵廠一律拆除。

為什麼煤的產量降不下來,不是都在去產能了嗎

也是也不是,產能下降了,價格就會上漲,但是,產量下降了,利潤就會降低,就不得不想法生存下去,裁員就避免不了,產能降低,價格上漲,對是好事,可是,對於那些被裁下來的人員,可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煤炭行業2016年去產能政策怎麼還沒下來

煤炭一直是我國基礎性能源,在能源結構中佔比超過60%,是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重要支撐。然而近年,煤炭行業發展過程中,受到了煤企盲目擴產、環境壓力與低油價衝擊等因素影響,煤炭產能出現過剩,並不斷惡化,煤價因此跌跌不休,這使得煤企生存壓力加劇。 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國煤炭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5年上半年我國煤炭產能為17.25億噸,同比減少13788萬噸,下降7.4%;銷量為16.22億噸,同比減少14226萬噸,下降8.06%。在國家監管趨嚴以及部分煤企自覺減產的作用下,煤炭產量得到一定控制,但煤企困境依舊存在。2015年上半年我國煤炭行業虧損面超過80%。31家上市煤企業績虧損的達14家,虧損面為44%。 在此背景下,煤炭減產成為煤企“脫困”的主要手段。近期,煤化工“十三五”規劃在初稿中明確了行業提高能效的要求,這有助於施壓煤企進一步減產並通過技術升級達到國家要求。我國煤炭消費90%以上集中在電力、鋼鐵、煤化工、水泥、建築、建材等工業領域,根據《行業部門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研究》可知,到2030年,在高能耗行業中,電力部門下降潛力最大,佔屆時全國煤炭下降潛力的50.3%,其次是現代煤化工部門,佔全國下降潛力的14%。 除了煤化工之外,電力、鋼鐵、水泥等工業領域同樣有產能過剩問題,隨著煤困問題進一步凸顯,國家層面對上述領域的整改升級工作正逐漸推進,煤炭行業減產空間未來將進一步加大。

為什麼說“去產能”是中國經濟的關鍵所在

轉摘:

“去產能”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重要任務。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對“去產能”做出了全面部署。“去產能”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之戰,是實現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關鍵所在。

目前,我國鋼鐵、煤炭等部分主要工業產品產能接近或者超過全球總量的一半,大多數傳統制造領域存在著嚴重的產能過剩,特別是部分已停產、半停產、連年虧損、資不抵債,主要靠政府補貼和銀行續貸維持經營的“殭屍企業”,佔據著大量土地、資金、原材料、勞動力等各類社會資源,造成生產要素配置扭曲,社會資源整體利用效率降低。產能過剩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攔路虎”。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著力化解過剩產能,重點抓好鋼鐵、煤炭等困難行業去產能。國務院近期出臺關於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從2016年開始,用5年時間再壓減粗鋼產能1億-1.5億噸;用3至5年的時間,再退出煤炭產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

從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描述,我們大致可以瞭解到國家“去產能”的主要思路:一是堅持企業市場化退出機制。堅持市場倒逼、企業主體、地方組織、中央支持,運用經濟、法律、技術、環保、質量、安全等手段,堅決淘汰落後產能。

二是要依法為實施市場化破產程序創造條件,加快破產清算案件審理。清除部分地方政府為了社會穩定而阻撓企業破產重組等行為,有序退出過剩產能。

三是完善財政、金融等支持政策,中央財政安排1000億元專項獎補資金,重點用於支持去產能過程中人員分流安置。據介紹,今年預算安排了500億元,明年準備再安排500億元。

四是採取兼併重組、債務重組或破產清算等措施,積極穩妥處置“殭屍企業”,有效激活各類生產要素,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提供有效供給。

五是嚴控新增產能。實行嚴格的環保、能耗、安全、技術標準,防止形成新的產能過剩。對達不到相關強制性標準要求的產能,依法責令其限期整改,在限期內未進行整改或整改後仍不達標的,要責令停產、關閉。

此外,藉助“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我國高端裝備製造和優勢產能轉移快速發展。近年來,我國在高鐵、核電等國際合作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鐵路建設方面,已經啟動建設的有雅萬高鐵、中老鐵路、中泰鐵路、匈塞鐵路等。核電方面,我國與法國電力公司合作,進入了英國市場,同時巴基斯坦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機組已經開始建設。鋼鐵、有色、建材等優質產能也開始規模化地向外轉移。

當然,短期內去產能可能會對本就繁重的穩增長任務帶來進一步壓力。為此,必須把握好去產能、調結構和穩增長的平衡。一方面,保持經濟適度穩定增長,將會為調結構贏得時間和空間,因為如果經濟過快下滑,就業等社會問題將會凸顯,就難以推進結構調整;另一方面,如果專注於穩增長而忽視去產能、調結構,那麼經濟增長也穩不住,只有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才能推動經濟持續穩定增長。

相關問題答案
為什麼煤炭去產能?
以什麼行業去產能?
淘寶為什麼進不去?
為什麼手術後不能喝水?
雞蛋為什麼可以去淤青?
為什麼山藥去皮後發黑?
神之浩劫為什麼進不去?
為什麼喜歡去西藏?
誰是臥底為什麼進不去?
國民黨為什麼要打共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