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孩子保護環境?
如何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
現在,我們都能夠清楚地認識到,環境保護問題不僅是國家的、社會的問題,也是關係到我們每個人切身利益的問題。我們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的環境是美麗整潔的,呼吸的空氣是新鮮清新的,品嚐的食物是安全放心的,這是我們美好的願望。所以,現在是時候行動起來了,讓我們從小事、從自身開始做起,重視對孩子的環保教育,不要讓這個美好的願望離我們越來越遠。在這裡,我想和其他家長朋友、老師分享下我在教育孩子提高環保意識的一些做法和心得。首先,不管是在家裡還是馬路上,要求孩子丟垃圾必須丟到垃圾桶裡。有時在馬路上孩子一時忘記丟到地上了,我會要求必須撿起來丟到垃圾桶,即使他哭鬧也要做。現在我偶爾故意亂扔垃圾來考驗一下他,結果他有模有樣地教育我不要亂扔垃圾。看來,在這一點上我家寶寶養成好習慣了。其次,平時生活中,時刻教育他節約是一種美德,浪費行為是可恥的。吃飯時通過講農民辛苦種莊稼的故事告訴他要愛惜糧食;洗手時教導他既要洗乾淨小手又要節約用水的道理;看電視的時候儘量調低音量;外出逛街儘量不開車;購物時記得自帶購物袋等等。總之,在每一件事上,我們大人儘量身體力行,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同時通過合理的教育方法進行教育,使孩子便於接受、樂於接受。我想,對孩子環保意識的培養是人格培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養成了良好的環保習慣對孩子來說會受益終生。
如何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
而環境保護意識的強弱則是一個國家國民素質的重要內容。要提高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就必須從家庭教育抓起,從學校教育抓起,讓孩子們從小樹立環保意識,自覺地維護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下面是我關於的幾點不成熟的看法。一、作為地理教師,我們應當緊扣教材,將環保教育滲入課堂教學中在現行的新課標初中地理教材中,蘊含著許多豐富的環境教育內容,這就需要我們地理老師認真鑽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環境教育的因素,並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選擇好教學與環境教育相匹配的教育題材,及時捕捉契機,完成環境教育的滲透。例如,在七年級上冊的前言部分,就有兩個很好的環保教育題材。第一個是教材中列舉的《巴比倫王國的覆滅》,老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巴比倫王國——這座歷史上的花園城市消亡的原因,從而讓學生認識到人類只有尊重自然規律,做大自然的朋友,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否則會遭到大自然的懲罰。其實,中國就有很多類似這樣的例子,如樓蘭古國的消亡、黃土高原為何水土流水現象嚴重、土地沙漠化擴大的原因等等,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利用課餘時間上網查閱資料,寫成專題小論文,這樣不僅能擴寬他們的知識面,而且還能讓他們進一步體會到環保的重要性。第二個是在談到“可持續發展”時,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和資源既是從父輩那裡繼承來的,又是從子孫後代那裡借用來的。”通過對這句話的理解,學生能夠明白:在資源的利用上,我們不能做一個自私的人,應當學會合理地、節約地利用資源。又如,在學習“我國人口”問題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列舉各種事實和數據來探討“我國是否真的地大物博”這個問題,從而讓學生明白人口的快速增長不僅制約了經濟的發展,而且加速了資源的利用,在某種程度上也加大了浪費的程度。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始終注意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要針對現實生活中突出的環境問題,結合教材進行討論,激發學生研究問題、學習知識的積極性和濃厚興趣,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中將環境保護的理念深入到每個學生的思想中。二、作為班主任,我們應當藉助各種教育途徑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在學校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工作是最重要的,而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其最核心的組成部分。正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班主任應當抓住這個有利的條件,不失時機地培養孩子們的環保意識。比如說,班主任可以利用班會、團隊活動,開展環境保護知識講座,可以進行相關主題辯論會,可以學習國家制定的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可以談談自己是否有哪些不注意保護環境的行為。班主任應當有一雙敏銳的眼睛,善於發現生活中的問題,教育學生在小事中學會環保。例如,有一天,值日生在打掃教室時,撿到一支沒有水的中性筆,而且沒人認領。由於我平時觀察到班上絕大部分學生都是買了一大把的筆放在那裡用,而從來不見他們換筆芯,這種現象在其它班級也是普遍存在。當時我感觸萬分,便拿著筆對全班同學說:“雖然我不知道這支筆是某位同學不小心掉在地上的,還是用完了扔掉的,但是我想說的是,水用完了可以換筆芯,而不是換筆。因為這樣做不僅浪費了父母辛辛苦苦掙來的錢,而且也浪費了資源,產生了不必要的垃圾。”可以說,來這個學校讀書的學生,家庭條件都比較優越,因而浪費的現象也就比較嚴重,這就需要我們做班主任的,要善於觀察,及時捕捉身邊的例子對他們加以正確的引導,而不是枯燥乏味的說理教育。後來,我在講臺上放了一個筆筒,專門用來存放沒人認領的學習用具,其目的有:一是想讓學生們學會保管自己的物品,二是讓學生們不要隨意浪費資源,三是讓這些物品體現它們的價值——為老師們提供方便,做到廢物利用。又如在宿舍裡,我們可以關注他們是否有浪費水、浪費電的現象,可以關注他們是否......
針對垃圾這個問題家長如何引導孩子保護環境
恩,如果孩子隨手扔垃圾,最好哄她把垃圾丟到垃圾桶, 不要責罵。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知道了。家長也得注意,不要說道做不到,容易給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
家長怎樣教育孩子保護環境
你有這個想法值得稱讚,具體方法嘛,也不要刻意和孩子談理論,應該在生活中遇到一些環境遭到破壞的事例,比方說豆腐店旁邊有惡臭,你就可以和孩子說說原因,從而教育孩子注意愛護環境,保護環境,這樣孩子會記住,效果比較好。
如何培養孩子養成愛護環境衛生的習慣
培育孩子養成某一習慣,一般採用這樣的步驟:
1.讓孩子對這一行為認同:
10歲以前的孩子,往往根據行為結果來判斷好環,他們認為受到獎勵的行為是好行為,受到懲罰的行為是壞行為。
同時這時期的孩子遵守規則
往往是先考慮是否對自己有利,去做某件事能的到好處,那麼就會有很高的積極性。
根據以上孩子的兩個心理特點,家長想讓孩子養成愛護環境衛生的習慣,可設置合適的獎懲機制
2.明確行為規範:如果皮必須完全扔入垃圾桶,不能採摘公園裡的花草等。
有些行為需要父母給孩子做正確示範,如如何摺疊衣服被子。
3.堅持行為訓練:
一般一個習慣的初步養成是21天,但是固化一個習慣需要90天。所以父母可以足一培養。
4.即是孩子習慣養成了,家裡也還需要給他提供一個環境去保持,這就需要父母以身作則,自己也需要時刻注意環境衛生的保持。
5.在孩子的習慣養成過程中也可進行一些榜樣教育,如孩子比較喜歡的人,他們有良好的衛生習慣,提倡孩子像他們學習
6.在孩子的習慣養成過程中也要對他們的行為及時評估,並實行相應的獎懲
希望對你有幫助
怎樣教育孩子愛護環境?
(1)家庭環境的美化和保持能給人以幽雅、寧靜和美的感受,應給孩子一個美的家庭環境,使其接受美的啟蒙教育。孩子稍大一些時,家長可以讓其參與家庭環境的美化工作,並要求孩子愛護和保持家庭的環境美。 (2)培養孩子積極參與社會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建設,注意公共衛生,愛護公共建築,愛護學校,參加城市美 化活動。 (3)家長可以經常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引導孩子欣賞四季景色的變化,講解變化的規律,使孩子在欣賞大自然之 美的同時,接受最強有力的美學教育。家長可以隨時教育孩子愛護自然界的一草一木,愛護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對攀折花草、 向水中拋雜物的行為要及時進行批評教育
如何培養孩子認識環境,愛護環境的生活態度
環保意識、生態文明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青少年來說,必須具備一定的環境素質,才符合現代社會對每個人基本素質的普遍要求。從這個意義上講,環境教育是現代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之一。我們小學可以充分結合少先隊的組織優勢,以少先隊活動為載體,對孩子進行環境意識的啟蒙,訓練孩子的環保技能,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提高其綜合素質。
一、創設綠色教育氛圍,培養學生環保情感
環境每時每刻都在無聲無息地教育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由於年齡、知識、經驗的侷限,又天生好奇、好學,少年兒童很容易受生活氛圍的影響。重視良好教育氛圍的創設,可以讓學生通過耳濡目染,激發他們潛在的環保情感。1、利用少先隊活動走進大自然,激發隊員的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孩子是通過與環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獲得知識和形成概念的。大自然生機勃勃的景象是對隊員進行環保教育的自然課堂,而隊員對大自然的認識是以熱愛大自然為基礎的,愛得越強烈,認識就越深刻,所以在環保教育中要注意激發隊員熱愛大自然的情感,萌發他們關心和愛護環境的情感和願望。借春遊、秋遊以及假日活動之機帶領隊員走進大自然,在隊員遊玩的時候同時給他們講解,讓隊員領略大自然的美好風光,瞭解大自然的奧祕,認識周圍環境,以及環境與人、動物、植物之間的密切關係,從而喚起隊員對大自然的熱愛,培養對動物、花草樹木的愛心。2、設立環保標識,營造校園生態文化。
校園本身就是培養學生良好情感的搖籃。良好的校園文化,有益於學生良好情感的培養。我們力爭讓校園內的花草樹木都賦有環保教育的語言。使學生時時處於無言的環保教育氛圍之中。校園內草坪青青,花草樹木品種繁多,綠樹成蔭,各中隊的教室裡都擺放著漂亮的盆景。走進校園,首先映入眼瞼的是“爭創生態綠色學校,爭當環保小衛士”的爭創生態學校的目標標語。草坪的各處製作了“小草青青,腳下留情”“學校是我家,環境衛生靠大家”“小草在睡覺,請您別打擾”“做平凡小事,塑美好心靈”……這些兒童化的語言向大家傳送愛護校園的信息。旨在讓學生能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學習,以增強學生的環保情感。
二、暢通多種渠道,進行系統的環保知識教育
在學校教育中,環境教育不是一個孤立的板塊,它既融於課堂教學中,又融於豐富多彩的少先隊活動中,它還與家庭薰陶、社會環境息息相關。1、學科滲透環境教育
每學期初,學校環境教育領導小組聯合少先隊擬定切實可行的“環境教育實施計劃”
,由任課教師對相關學科中適於進行環境教育的課文、章節羅列成表,並由教導處製成學科環境教育綜合規劃表,便於學期中對教師備課、授課的督促與檢查,構成課堂實施環境教育的網絡。2、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以培養良好的環保意志
情感教育最終要落實到行動中,才能形成人的品德意志。實踐體驗活動有利於學生意志情感的形成。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走向社會,身臨其境去看一看,在廣闊天地中去體驗大自然。建立活動基地,如“蔬菜園藝”素質教育活動基地,“花木園藝”素質教育活動基地,消防基地,敬老基地,擁軍基地,護綠基地等。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社會環保實踐中,鍛鍊了隊員們的實踐能力,通過環保實踐活動,促進了社會精神文明建設。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促進環保教育的內化1、校園綠色小衛士在行動
學校充分發揮少先隊組織這一教育陣地,組織“紅領巾綠色小衛士”把校園的綠化帶和易被人忽視衛生保潔的地方,監督、檢查、教育學生保持校園的環境整潔,“學校是我家,環境衛生靠大家”
。激發學生服務他人的意識和培養保護綠色,愛我校園的情感。2、開展主題少先隊活動以深化環保教育
少先隊活動是少年兒童實現自我教育的有效載體。一個成功的主題少先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