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略相公是什麼官?

General 更新 2024-12-23

宋朝的經略相公是多大的官?

“經略”是北宋軍職“經略安撫制置使”的簡稱 北宋的“經略”不僅僅是“掌管邊疆軍民大事”的官兒,而是設在全國各路長官兵民之政的長官。特別是北宋末期,此時的路分得很多,各路都選派官品高、忠於皇室而有幹略的人充任經略安撫大使。這個官很難用後來的官職比況,因為它頗具特色:它既主管一路數州的兵民之政,又無權過問本路的財賦、刑獄、漕運、倉儲、學事等事,這種互相掣肘的官吏制度,雖然避免了武人擁兵割據,卻又造成了推諉扯皮,以至尾大不掉,終於被金人的鐵蹄踢到了淮河以南。

經略安撫使只是設在邊疆,內地設的是安撫使

總體來說,經略安撫使他們只有管兵而沒有發兵的權力,又要受其他官吏的監察和制約,但一般都兼任所駐州府的最高長官。類似於唐朝的節度使,權利卻小了很多。

經略相公是什麼官

功劃治理、要略、大略和官名,明清兩代有重要軍事任務時特設經略,掌管一路或數路軍、政事務,職位高於總督。

小種經略相公相當於現在的啥官

希望對你有幫助:其實這個官不存在,只不過是作者虛構的罷了,只有經略相公 《水滸全傳》書首第二回和第三回,作者就寫了兩個令讀者只聞其名、不識其面的人物——延安府的“老種經略相公”和渭州府的“小種經略相公”。 據《宋史》和有關方誌記載,“老種經略相公”乃是在這一時期擔任“鄜延路經略副使”的宋代名將種諤。“小種經略相公”則是種世衡的孫子种師道。種世衡的兒子種諤和孫子种師道都在西北邊境出任經略安撫使,“相公”是對地方官員的稱呼,因此人們將兩人稱為“經略相公”。 種世衡(985-1045),字仲平。洛陽(今屬河南)人,北宋邊疆名將。重氣節,有才略。種公(世衡)生有四子:種詁、種諤、種診、種誼。後來在《水滸全傳》裡被人稱為“老種經略相公”和“小種經略相公”,分別是種世衡的次子種諤和孫子种師道。種世衡祖孫三代皆有將才,時號“種家軍”。 種諤(1027-1083) 北宋將領。洛陽(今河南洛陽東)人,字子正。世衡子。以父任薦知青洞城,以計迫降西夏將領嵬名山,得其軍萬人,歸途擊潰敵軍圍襲,進築綏州城。累遷鄜延經略安撫副使,克米脂城,又敗西夏援軍八萬於無定川。旋進軍銀、石、夏等州,以士兵潰變回師。上書請築橫山城,徐禧與沈括定議築永樂城,以議不合,留守延州。永樂受圍,諤觀望不救,病死。與兄詁、弟診均為將才,西邊號為“三種”。 种師道(1051-1126) 北宋名將。原名建中,又名師極,字彝叔。洛陽(今屬河南)人。世衡孫。少從張載學。善察形勢,沉毅有謀。以蔭補三班奉職,易文階,為熙州推官,權知同谷縣。累擢提舉秦鳳路常平,知德順軍。坐嘗議役法忤蔡京意,因被誣入元佑黨籍,罷廢近十年。起知懷德軍,歷知西安州、渭州,進侍衛親軍馬軍副都指揮使,拜保靜軍節度使。徽宗宣和四年(1122),責致仕(《宋史》卷二二《徽宗本紀四》)。又起知憲州、環州,俄還保靜軍節度使,復致仕。七年,金人南下,召為檢校少保、靜難軍節度使、河東河北路制置使兼都統制(《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七之六四)。欽宗靖康元年,加檢校少傅,同知樞密院事,為京畿、河北、河東路宣撫使。金師退,罷為中太一宮使。復加檢校少師,進太尉,換節鎮洮軍,為河北、河東宣撫使。以病卒,年七十六。諡忠憲。《宋史》卷三三五、《東都事略》卷一○七有傳。

宋朝時的經略府相公是什麼職位

經略,唐宋朝時經略安撫制置使的簡稱,經略撫就是制置使辦公的地方,相公是宋時對高官的尊稱,也可以理解為相爺。經略府相公就是經略制置使,是掌握一方軍政大權的封疆大吏,掌握一方(幾十個州縣)的軍事、政治、民生大權,他們由皇帝選派,相當於節度使,但是管轄範圍一般比節度使大,地位相當於今天的大軍區司令兼省委書記。屬於那種上馬管軍、下馬管民的實權派人物,由於有較大的權力,唐、宋、明朝時只有在國家重要的戰略方向才設這一職位(如宋朝在陝西、明朝在遼東)。

水滸傳裡的小種經略相公是何等的官職?

老種經略相公、小種經略相公

《水滸傳》,一部大書,開篇就是《王教頭私走延安府》,這位能一棒搠翻九紋龍史進的王進,好端端的一個教頭碰到了市井小混混高俅,只好奉侍老孃出逃。後來據魯達說,"灑家聽得說他在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處勾當"。而魯達自己呢,"灑家始投老種經略相公,做到關西五路廉訪使",後來從延安調至渭州小種經略相公處勾當。

這老種、小種的名頭足以嚇倒市井惡棍,魯達要肥肉,鄭屠感到不耐煩,問了一句,魯達便說,"相公鈞旨吩咐,誰敢問他?"可見魯達對小種經略相公是十分尊重的。

這兩拉威名赫赫的人物《水滸傳》中卻沒有出現過。初看水滸,以為老種、小種的"種"是種類的種吧。老的比小的厲害,所以後來魯達不提小種,只提老種,灑家是老種經略相公帳前提轄。其實,老的倒不一定比小的厲害,比如前幾任抵禦西夏的有範雍、范仲淹,一個稱大範老子,一個稱小范老子,西夏人就不怕大範老子,只說 "小范老子不比大範老子可欺也。"此事與魯達在老種經略相公處勾當時間不遠,他應該聽說過這樣的話。

老種、小種的稱謂十分奇特,金聖嘆評了一個"奇"字。用這樣一個字,似乎金聖嘆不知道老種小種到底是什麼樣的人。不知他是真不知道還是故意用了這個"奇"字。

其實,兩人是兩兄弟,種家三世為將,"號山西名將"。老種經略相公叫种師道,小種經略相公叫种師中,种師道因為年齡大了,據《宋史》載當時就稱為"老種"。

金兵入侵,兵臨東京汴梁,老小兩位經略相公就顯出了神威。

國家有難,老種經略相公率兵入援,聽說金將粘沒喝已經到了汴京的東門下,有人就勸他離金兵遠些駐紮,老種年齡雖大,卻豪氣干雲,他回答,"吾兵少,若遲迴不進,形見情露,只取辱焉。今鼓行而進,彼安能測我虛實。都人知吾來,士氣自振,何憂賊哉!"當下就沿途貼出榜文,聲稱我老種率兵四百萬來了。率領兵將直逼敵營。金將害怕了,就往北退了一些。宋欽宗趙桓就開安上門叫李綱迎接老種經略相公。

大敵當前,趙桓就問老種,現在怎麼辦?老種就說,"女真不知兵,豈有孤軍深入人境,而能善其歸乎。曉暢軍事的老種說得真是一針見血。趙桓也不知道他馬上要被關到五國城去了,當即回答老種--已經講和了。老種回答;"臣以軍旅之事事陛下,餘非所敢知也。"回答可是夠倔強的了,卻也十分得體。

趙桓這樣的人,連金國的使者也不怕他,見了與他分庭抗禮,可是一見老種經略相公,只好乖乖跪了下來。總算趙桓還有自知之明,說"彼為卿故"。老種再次要求暫時不要輸金幣於金人,乘他們堅持不住了就扼守黃河殲滅敵寇。可惜朝中沒有人聽從老種的計策。直到徽欽兩人被抓進軍營,才後悔當初沒有聽种師道的話。

東京汴梁是個留不住人才的地方,《水滸傳》中王進要去投老種經略相公,是小說家言,但老種經略相公這樣有用的將帥,被趙桓解除兵權卻是實實在在的事。大敵當前,罷免宿將,有個叫許翰的從漢代趙充國說到姜太公,歷數老將建功立業之事,卻無濟於事。

當趙桓再次啟用种師道,叫他任河北河東宣諭使,並叫种師中任河北制置使副使。這下小種經略相公也顯了神威,進兵逼退了金將斡離不。可惜在昏庸的年代裡,他也不能有所作為。太原被金兵久圍不解,种師中進兵山西,收復了壽陽、榆次等地。當時金將粘沒喝因天熱,暫時避暑,馬匹就地放牧。一些不明就裡的人以為金兵要逃走了。那個為老種說過好話的許翰這次卻做了壞事,幾次敦促小種出戰,並斥責小種......

經略相公和樑中書誰的官大

種家兄弟和樑中書,都是省廳級幹部,不存在誰官大誰官小的說法。

至於,提轄與教頭,應該,管轄領域有所不同,不太好比較。

提轄,屬於軍隊裡,帶兵的;而提轄,屬於軍隊裡,練兵的。

應該說,教頭一職,說頂了,也就是校級,即使是都教頭,充其量也不過是上校,而林沖不是都教頭,至多是中校,甚至可能只是少校。但,至少還是校級。

而提轄,降級是肯定達不到了,但,還是可以達到大校或是上校級別的。至少,也還可以達到中校的。

所以,一般而言,提轄還是高於教頭或至少與教頭平級的。

水滸裡小種經略相公是啥官職

官名,掌管邊疆軍民大事。經略”是北宋軍職“經略安撫制置使”的簡稱。小種是种師道

水滸中,押司,提轄,教頭,經略相公,都頭,太尉,府尹.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押司=縣長祕書

提轄=部隊團長

教頭=武術教練,沒有實質的官職

經略相公=軍區首長

都頭=縣派出所所長

太尉=國防部長

府尹=市長

宋朝的經略相公是什麼官職?

經略是北宋軍職“經略安撫制置使”的簡稱。北宋的“經略”不僅僅是“掌管邊疆軍民大事”的官兒,而是設在全國各路掌管兵民之政的長官。特別是北宋末期,此時的路分得很多,各路都選派官品高、忠於皇室而有幹略的人充任經略安撫大使。

這個官很難用後來的官職比況,因為它頗具特色:它既主管一路數州的兵民之政,又無權過問本路的財賦、刑獄、漕運、倉儲、學事等事,這種互相掣肘的官吏制度,雖然避免了武人擁兵割據,卻又造成了推諉扯皮,以至尾大不掉,終於被金人的鐵蹄踢到了淮河以南。經略安撫使只是設在邊疆,內地設的是安撫使。

總體來說,經略安撫使他們只有管兵而沒有發兵的權力,又要受其他官吏的監察和制約,但一般都兼任所駐州府的最高長官。類似於唐朝的節度使,權利卻小了很多。

相關問題答案
經略相公是什麼官?
老種經略相公是什麼官?
宋朝經略相公是什麼官?
明珠相國是什麼官?
古時候相公是什麼意思?
小相公是什麼意思?
官印相生是什麼意思?
左右僕射是什麼官?
慷慨相助是什麼意思?
清朝兵部尚書是什麼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