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解決就業問題?

General 更新 2024-12-18

談談政府企業和勞動者如何共同解決就業問題。從經濟生活的角度 .

參考答案:(1)政府要大力發展生產力,擴大就業規模;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小型微型企業和創新型科技企業,改善就業結構;實施積極就業政策,完善市場就業機制,開闢更多的就業渠道;加強就業引導,加大職業技能培訓,鼓勵自主就業,支持以創業帶動就業;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加快就業信息網絡建設。(2)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促進企業良性發展,建立和完善勞動合同制,為職工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和良好的就業環境。(3)勞動者樹立正確的就業觀,靈活就業,自主創業;努力學習,提高技能和素質,競爭就業,積極主動適應勞動力市場的需要。

企業解決就業問題的措施(高一政治)

自覺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促進企業良性發展。

建立和完善勞動合同制,為職工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和良好的就業環境。

如何解決我國的就業問題

一是發展經濟和調整產業結構,增加就業崗位。結合落實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發展的重大舉措,發揮政府投資和重大項目帶動就業的作用。鼓勵支持勞動密集型產業和服務業,特別是小型微型企業的發展,更多拉動就業。二是加強公共就業服務,改善就業環境。建立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提高公共就業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明確規定政府設立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應當為勞動者免費提供的服務項目。三是針對重點人群,統籌安排就業。強化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服務指導、就業見習及就業援助三項舉措: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提高崗位補貼和勞動力就業服務,切實解決好零就業家庭的就業困難;完善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服務,切實保障其城鎮就業權利。四是建立統一、規範的人力資源市場,規範市場秩序,創造公平的就業環境,建立覆蓋城鄉的就業服務體系,促進勞動者通過市場實現就業。五是加強職業教育和培訓,提高勞動著就業、創業能力。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制定並實施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能力開發計劃,加強對勞動者的職業技能操作訓練。六是完善相關法律制度,保障就業者的各項合法權利。

一個企業能解決多少人的就業問題

這個不好說,

要看企業的規模的大小。

比如,一個鞍鋼能解決十幾萬人的就業問題,

有的企業只能解決一二個人的就業。

企業如何幫助解決就業問題

企業?幫助解決就業?多招人就是幫助社會解決就業!!

怎樣解決就業問題

解決就業問題,經過綜合論證,應從以下角度,逐層分析我國就業難問題的解決之道:

一、要進一步明確各級政府在促進就業方面的職責,充分發揮政府在促進就業中的主導作用;

二、要進一步完善政府間促進就業的聯動機制,聯合相關部門制訂有利於創業的綜合配套政策,從多個維度和多個層次全面促進創業;

三、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促進就業上的積極作用,著力培育與完善市場機制,形成政府調控市場、市場引導就業的良性運行;

四、要在保增長擴內需中實行“就業優先”發展戰略,科學安排投資項目,通過項目擴大促進就業增長,形成擴大需求與擴大就業的良性互動;

五、要進一步完善支持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政策,著力清除或降低阻礙創業的各類門檻,形成創業帶動就業、就業帶動經濟增長的良性發展;

六、要進一步完善多層次的培訓機制,加大就業培訓力度,擴大就業規模,改善就業結構,形成人才結構與經濟發展需求相適應良性配置。

國家角度:

①根本途徑是發展經濟,增強綜合經濟實力。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提高勞動者的素質與技能,增加就業崗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改善就業和創業環境,促進大學生自主創業。

②搞好國企改革,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

③農民工是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擴大農業產業鏈;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大力發展中小型企業和鄉鎮企業,加快城鎮化進程。

④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⑤實行勞務輸出。

企業角度: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承擔社會責任,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勞動者角度:

①適應市場需求,艱苦奮鬥自強不息,樹立正確擇業觀念(自主擇業觀、競爭就業觀、職業平等觀、多種方式就業觀)。

②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增強創業意識、自主創業能力,提高職業技能。

③增強法律意識,遵紀守法、團結合作,依法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平等就業擇業權、勞動報酬權、休息休假權、勞保權、職業培訓權、社會保險和福利權、提請勞動爭議和處理權)。

希望能夠幫到你!

如何解決就業問題?(高一政治)

一般回答這種如何解決的問題都要從國家(政府)、企業、個人三個角度考慮。

國家:就業乃民生之本,國家要大力發展經濟,這是最根本的。還要制定積極的就業政策,制訂相關法律保障勞動者的權益,提供一個良好的就業和創業環境。

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對員工進行培訓以提高其技能和素質。

個人:勞動者要提高素質,提高技能,艱苦奮鬥,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擇業就業觀(樹立自主擇業觀、競爭就業觀、職業平等觀、多種方式就業觀),積極自主創業。

如何改善就業問題,全國的就業問題,詳細

未來5年就業形勢分析與展望

一、未來5年的就業形勢

我國是世界上勞動力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就業問題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截至2001年底,全國人口12.76億,佔全世界總人口的1/5,全國勞動力資源8億人,佔全世界勞動力資源的1/4。未來5年,我國的就業形勢依然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勞動者充分就業的需求與勞動力總量過大、素質不相適應之間的矛盾十分突出;下崗失業人員、新成長勞動力和農村富餘勞動力三大群體的就業和再就業問題相互交織、相互衝突。焦點集中反映在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問題。

(一)勞動力供給持續增加,供求總量日趨尖銳。預計“十五”期間,城鄉新生勞動力將升至峰值,達4650萬人,加上現存的城鎮下崗失業人員,約1400萬人,每年城鎮需要安排就業的達到2200—2300萬人。按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在7%左右,在現有經濟結構狀況下,每年新增的就業崗位700—800萬個,年度供大於求的缺口在1400—1500萬個左右,勞動力供大於求的矛盾十分突出。

(二)勞動力素質偏低,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未來5年間,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產業結構調整,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的作用逐漸顯現,以及籌辦奧運會、世博會等重大活動,行業間不平衡發展將進一步加劇。一方面,機械製造等傳統行業和中西部地區將繼續受到衝擊,下崗失業人員大批出現,且多數年齡偏大、技能單一、文化素質不高;另一方面,通訊技術等新興的產業和行業發展迅速,東部沿海地區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需要補充一批素質較高且具備一定技能的勞動力資源。在這一背景下,勞動力素質與崗位需求不相適應的結構性失業問題日益凸顯。

(三)三股力量相互交織,下崗失業人員成為弱勢群體。從就業群體劃分,未來5年,農村富餘勞動力、新成長勞動力和下崗失業人員將在我國城鎮的狹小空間中激烈碰撞,由此產生的矛盾和問題不可輕視。

1.農村富餘勞動力進城務工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我國現有農村富餘勞動力1.5億人。預計未來的5年,政府將更加關注農村、農業和農民問題,並將隨之加快對“三農”問題的政策調整。可以想見,隨著小城鎮建設步伐的加快和農村戶籍制度的改革,農村勞動力向城市流動,甚至轉為城鎮人口的速度加快,同時,隨著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特別是農民要求增收的迫切願望,將會使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規模擴大。

2.新成長勞動力特別是大學生就業難度將進一步加大。為延緩就業壓力、提高勞動者素質,過去的幾年間,我們推行了高校擴大招收學生的舉措。這種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於整體就業壓力大,一些學校所設專業與市場需求不匹配,用人單位不僅要求學歷還要求技能等原因,擴招後的大學生也面臨著就業難的問題。特別是近年來,高校擴招的熱情不減,畢業生供給持續增加,這些因素給未來5年的大學生就業蒙上了陰影。2003年,是擴招大學生畢業的第一年。據教育部《2002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彙報》,2002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共有145.11萬人,2003年將再繼續增加67萬人,以此推算,2003年到2008年5年間,大學生勞動力供給量將增加數百萬人。

3.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問題仍將成為焦點。下崗失業人員、農村富餘勞動力和新成長勞動力都有強烈的就業願望,也有一定的就業能力,但下崗失業人員是最為困難的就業群體。一是下崗失業人員市場就業能力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抽樣調查顯示,與新成長勞動力相比,下崗失業人員存在明顯的年齡和技能劣勢。下崗職工中,大齡人員(男性50歲、女性40歲以上)佔40%,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佔40%,初級及無技術等級的人員約佔50%。......

企業應該如何對待就業形勢 5分

隨著各大高校連年擴招,每年畢業生人數也連年增長,2003年是高校擴招後畢業生的人數達212萬,2004年畢業280萬人,比上一年增長32.1%,2005年畢業達到了338萬人,保守估計2009年大學生畢業人數達到600萬。雖然政府在不斷增加就業機會,而面對不斷增加的就業人群,那只是點毛皮而已。大學生就業問題仍然不容樂觀。 一、根據相關資料,可以看出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情況有一下幾個特點:

1.就業崗位與畢業生人數差距太大

大家都知道,大學畢業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為什麼大學生就業問題一直讓大家困擾呢?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就是供過於求。每年畢業的大學生的數量比社會上所需要的就也崗位數量多的多;而且,這個差距還在逐年的增大。有關資料表明,從2001年至2006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從114萬增加到413萬,是擴招前的4倍;然而,用人崗位增加的比例卻遠遠小於此。這也是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的一個直接原因,相信這也是社會公認的。

2.熱門專業人才過剩

前些年,出現了幾個熱門專業,如計算機,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認,這些專業至今仍然是熱門專業,仍然是社會的焦點問題。致使眾多考生紛紛報考這些專業。大多數人都是這樣認為的:既然是熱門專業,那麼社會上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就好找。這話不假,可是,當所有的人都這麼想的話,就會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雖然需求量大,但學習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經超過飽和。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扎堆現象。這也就是為什麼熱門專業的畢業生們找不到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因。

3.薪水與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很多大學畢業生,尤其是名校的畢業生,剛剛畢業,剛剛踏入社會,就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會現實水準。從而對一些企業的相對較低的薪水不屑一顧。其實,這就象軍人打仗一樣。能帶兵打勝仗的將領,不一定受過什麼好的教育,但通過實踐,他們可以帶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從學校裡學出來的將領卻未必有那樣的本領。因為他們只是通過理論來看戰爭,很少付諸實踐,只是紙上談兵,真要上戰場的時候,有些事情跟紙上的並不一樣。所以,即使是名校畢業的學生,也不能自以為是,有些事情並不象想像中的那樣。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現在的大學生們的薪酬期望值普遍下降,有的甚至開到只有800元,但這畢竟只是少部分,仍有大部分畢業生的期望值高出社會現實水準,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高不成,低不就。”中的“低不就”。

4.各企業選人挑剔

在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同時,用人單位也普遍存在著“選材難”的問題。好多企業雖明知其公司的棟樑和骨幹是大學生,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大學生,但是,他們每年基本上不要應屆大學生。這將是應屆大學生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企業是不會無緣無故不要應屆生的。

二. 造成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原因

1.社會競爭激烈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13億,這個數字是令人無法想像的。所以,根本不能保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崗位。換句話說,也就是社會對高校畢業生的吸納能力正在逐漸減小。而高校畢業生的數量卻是逐漸增加的,而且,增加之勢遠遠大於減小之勢。隨著政府機構改革、人員分流,國有企業深化體制改革、精兵簡政,雖然私有企業不斷增加,但就業崗位少,不能從更本上解決問題。另外,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校年年在擴招,畢業生的數量一年比一年多,造成社會對畢業生的整體社會需求量與實際畢業人數之間的矛盾突出,畢業生求職擇業的競爭加劇。再過兩、三年,我們的畢業生人數將成倍地增加,加上往年未就業的待業畢業生,這個將會是一個盤大的數據,給就業帶來嚴峻的考驗。

2.扎堆現象

專業扎堆現象在......

相關問題答案
企業如何解決就業問題?
如何解決民族問題?
應該如何解決南海問題?
中國如何解決失業問題?
如何解決教師職業倦怠?
如何辦理就業報到證?
談談如何提高就業能力?
南京如何辦理就業證?
喝牛奶會放屁如何解決?
電腦網速慢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