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是一種境界?

General 更新 2025-01-07

奉獻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請你談一談對它的理解?

我們講奉獻,並不是講付出勞動不要報酬,而是講一種精神,一種忘我的,全身心投入的精神。奉獻就是不論從事任何職業,從業人員的目的不是為個人、家庭,也不是為了名和利,而是為了有益於他人,為了有益於國家和社會,更多的意味著對自身利益一種自覺的捨棄。所謂奉獻應具備視別人的痛為自己的痛,視國家的難為自己的難,視世界的苦為自己的苦的大愛精神,同時還應做到先人後己,先公後私。

奉獻的議論文800字

論奉獻

奉獻是一種真誠自願的付出,是一種純潔高尚的精神境界,是一份在平凡崗位上恪盡職守、勇挑重擔的職責。我們應該具有奉獻精神,但是也應該考慮奉獻的代價和限度。

古人曾經說過:“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揮淚始幹”。許多著名的人物都這樣解讀過自己對生存的感受:曹禺先生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該為人民用盡自己的才智、專長和精力,再離開人間。不然,他總會感到遺憾,浪費了有限的生命。”奧斯特洛夫斯基曾經講過:“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時,也還能以你所創造的一切為人們服務。”愛因斯坦也講過:“人只有獻身於社會,才能找出既短暫而又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而更多的偉大人物則是用自己的具體行動解讀了人生的意義:雷鋒、焦裕祿、鄭培民、還有在抗擊“非典”中英勇奮戰的廣大白衣戰士,舉不勝舉的英雄們用自己的實踐,闡述了奉獻與發展個性、實現自我價值的關係,展示了人生價值的真諦。

臧克家的詩句說得好: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因此,人是應該要做一個正直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我們的社會需要這種奉獻精神,奉獻也會讓我們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但是,奉獻應該有一定的限度或者考慮奉獻的代價,比如,楊大蘭,是湖南省宜昌市技江縣枝花信用社炊事員,她看到兩名歹徒揪門扭鎖,同歹徒搏鬥,不幸被歹徒用匕首連扎十七,光榮獻身!事後被全國農行系統授予“多融衛士”的光榮稱號,追認為烈士。許多人稱讚楊大蘭,這們年僅18歲的女青年度過了轟轟烈烈的一生,是當代青年的楷模。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楊大蘭是一位非常優秀的青年,參加工作才8個月,人生的路還非常慢長,如果她不死亡,肯定會為國家做出更大的奉獻。面對歹徒,她應該考慮能否制服歹徒,如果沒有把握,不僅不能保證金庫的安全,而且還可能有生命危險。我認為這樣的奉獻太不值了。

因此我認為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但是必須考慮奉獻的代價,考慮奉獻的限度,那種一味追求奉獻而不顧成本,甚至生命代價的奉獻不僅不能為社會帶來任何好處,還有可能會給社會帶來巨大的災難。

這,是怎樣一種境界,又是怎樣的一種情懷! 仿句

這,是高尚的一種境界,又是寬容的一種情懷!

奉獻在其中半命題作文

這個道理我想大家都懂吧!是啊,我們都是明白,可又有誰去堅持做到底呢?奉獻需要付出,自私的人永遠不懂奉獻。有些人錯誤地認為奉獻是為了更多地索取,其實不然,真正的奉獻是一種真誠自願的付出行為,是一種純潔高尚的精神境界。

曾經的雷鋒留下不朽的業績,如今,郭明義繼承雷鋒,一次又一次奉獻自己。入黨30年來,他時時處處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在每個工作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業績。工作了15000小時,相當於幹了5年的時間。他20年獻血6萬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1994年以來,他為希望工程、身邊工友和災區群眾捐款12萬元,先後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他目前獲得了7種獎牌。不愧是“活雷鋒”啊!

80後的女校長,她在師範學院畢業,卻不願意在城裡教學,甘願在自己家鄉辦起小學,在學校,她是校長兼思想品德老師。在她的辛勤操勞下,這個學校有了7個班,300多名學生。但由於學生學費全免,李靈已經欠下多額鉅款。暑假裡,她借父親200元,頂著酷日,騎著破舊的三輪車,沿街收購各個舊書籍。她用汗水載回了孩子們的“精神食糧”。

還記得08年的汶川地震吧,災情發生後,南京的募捐點來了一位滿頭白髮,衣衫襤褸的老人他把手中的五元錢放進了募捐箱中,還沒等工作人員反應過來就離開了,工作人員以為只是捐款過程中的一個小插曲,誰料,老人下午再次出現,這次,他掏了一張100元錢的整鈔,他說:“災區的人民比我更困難,他們的生命受到了威脅,不容易啊!”工作人員好說歹說,老人總算留下了自己的姓名,他叫徐亮。

其實,一個人的價值不在於他有多少財富,而是做了多少貢獻,願我們所有人都做出點貢獻,因為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急求,一篇關於“勇於無私的奉獻精神”的演講稿

奉獻

奉獻,什麼是奉獻?奉獻就是一種不求回報的給予, 奉獻既是一種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種平凡的精神;既包含著崇高的境界,也蘊含著不同的層次。奉獻既表現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慷慨赴義,也融會和滲透在人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愛因斯坦

生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是取得什麼。

試想,在印尼海嘯時沒有世界各地人民的奉獻,那群生活在災難中的人不知道何時才能重建自己的家園;試想,沒有當年解放軍戰士的奉獻,小江珊的生命早已被洪水吞沒;試想,沒有蠟燭的奉獻,就不會有黑暗中的光明。

愛心是奉獻的基石,一個班集體中如果每個人都獻出自己一點點的愛心,那麼這個集體中就充滿了濃濃的團隊精神;如果在運動場上大家都盡其所能,那麼整個集體就能做到最好;如果在同學之間消除隔閡,互相幫助,那麼這個集體必將是優秀的。

在奉獻的同時,你照亮了別人,也體現了自己。奉獻是每個人應具備的品格和精神,奉獻是一種不求回報的給予。奉獻,不動聲色地滋潤著這個世界。我們生命中需要奉獻。

奉獻是神聖的,偉大的祖國需要我們奉獻,火熱的生活需要我們奉獻,需要我們奉獻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同時我們自身也需要奉獻,在奉獻中完善生命,在奉獻中實現人生的價值,在奉獻中獲得真誠和坦蕩。

選擇陽光,高山會擁有綠色;選擇奉獻,我們會擁有輝煌的明天!

謝謝大家! 語速適中,不要趕,抑揚頓挫把握好,五分鐘夠了。

如何樹立吃苦奉獻意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是多年來形容平凡中見偉大的最好語句。這是一種精神,是對"奉獻"二字最形象、最生動的詮釋。奉獻就是自覺自願、恭恭敬敬地付出,就意味著犧牲自己的利益。如果在這個時期把方永剛同志比喻成為"春蠶"和"蠟炬",那麼他所做的一切則是對人生觀最有價值的體現。學過方永剛的先進事蹟後,我倍受鼓舞,深深地被他真信、真學、真懂、真講、真心踐行創新理論的事蹟所感染。為他的奉獻精神所折服,作為學校後勤戰線的黨員幹部,我感覺在方永剛身上值得學習的地方太多了,下面是幾點體會。

一、 時代的發展與進步呼喚方永剛式的奉獻精神?

要明確開展向方永剛同志學習的時代意義。我們黨運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在深刻認識與總結當代世界歷史進程、發展變革、實踐經驗和人類文明智慧基礎上,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深化了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現階段的關鍵是怎樣把這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落到實處。在這個實踐過程中,"傳播"這個環節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學校,是傳播知識的地方,時代賦予我們學校這樣的歷史責任,同樣也需要弘揚這種奉獻精神,作為知識的傳播者,我們不僅要學習方永剛式的奉獻精神,更要踐行這種精神。

二、堅定無私奉獻的信念需要方永剛精神引路指航?

無數革命先烈和大批優秀的共產黨員用自己的行動親身踐行了無私奉獻的精神。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同樣作為高校中的共產黨員,我們更應該將無私奉獻的精神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上,奏響新時期無私奉獻的讚歌。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不斷加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在向廣度和深度發展,人們的物質利益觀念日趨增強,價值取向正在從單一型向多元型轉變,這對每個黨員不能說沒有影響,不能不承認是一個嚴峻的考驗。作為教育工作者,精神追求是遠比金錢重要也是更寶貴的東西。方永剛同志,不顧個人和家庭的許多困難,堅持把教育工作者的職責和使命放在第一位,不計報酬,忘我工作,兢兢業業地為國防建設添磚加瓦,為黨的創新理論在部隊傳播做出了突出貢獻。我們應該向方永剛這樣的英雄模範和先進人物學習,把人民利益和革命工作放在第一位,不計個人得失。和他們比,我們就會感到奉獻太少,貢獻太小,就會激勵自己更加努力工作,為人民多做貢獻。?

三、立足本職,用實際行做好學校基本建設工作?

"奉獻是對軍人和共產黨員的基本要求。只有我們每個黨員立足本職,腳踏實地的幹好工作,努力實踐黨員的義務,我們才是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奉獻者。"方永剛同志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對我們普通後勤工作者來說就是要立足本職,不求轟轟烈烈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而應默默地幹好自己的工作。要從平時工作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做無私奉獻的典範。立足後勤,認真學習,刻苦訓練,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做好基本建設工作,講原則、講認真、講工作質量,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真正將無私奉獻的精神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上,為學校的基本建設工作作出更大的貢獻。

無私的奉獻含義是什麼?

所謂無私奉獻,顧名思義,內含奉送敬獻之意,與“貢獻”屬於同義詞。無私奉獻指的是奉獻者本人出於一種理想信念的驅動,對於他人、組織或社會,甘願作出無回報的勞動投入或者物質贈送行為。它是一種真誠自願的付出行為,是一種純潔高尚的精神境界。有人這個境界分為“小我”、“大我”、“忘我”三個層次。“小我”者,利己也,只顧自己而不顧集體;“大我”者,熱衷於為社會做貢獻,但缺乏獻身精神;只有“忘我”者,才能像一滴水溶化在大海里一樣,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無私奉獻。

相關問題答案
奉獻是一種境界?
簡單是生活的一種境界?
這一種境界指的是什麼?
這一種境界的意思?
睡覺是一種解脫?
放棄是一種智慧事例?
想象是一種修辭手法嗎?
什麼也是一種力量作文?
長的胖是一種怎樣體驗?
思念是一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