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的天堂是誰寫的?

General 更新 2024-11-30

《鳥的天堂》的作者是誰?他的代表作品有什麼?

巴金!

“鳥的天堂”是廣東省的一個聞名中外的旅遊風景區。在距廣州市100公里外的新會縣天門河的河心沙洲上,有一株500多年曆史的奇特的大榕樹。這棵樹的樹枝垂到地上,扎入土中,成為新的樹幹。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棵大榕樹竟獨木成林。林中棲息著成千上萬只白鶴、麻鶴、灰鶴和其它鳥雀。白鶴、麻鶴朝出晚歸,灰鶴則夜作晝息,它們相互更替,井然有序,構成了一個蔚為壯觀的“鳥的世界”。

1924年,著名作家巴金來到這裡遊覽後,有感而發,寫出了膾炙人口的散文——《鳥的天堂》。如今,“鳥的天堂”已成為一個著名的風景點,吸引了千千萬萬的遊客。

鳥的天堂,原名“鳥墩”,位於廣東新會市南部七公里的天馬村天馬河。在天馬河的沙洲上,長有一棵500多年樹齡的古榕樹,婆娑的榕葉籠罩著20多畝的河面,樹高約15米,榕樹枝幹上長著美髯般的氣溫根,著地後木質化,抽枝發葉,長成新枝幹。新干上又長成新氣生根,生生不已,變成一片根枝錯綜、撲朔迷離的榕樹叢。在這樹叢上,棲息著十多種小鳥,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鶴和灰麻鶴(即夜鷺,俗稱診遊鳥)。白鶴朝出晚歸,灰鶴暮出晨歸,一早一晚,鶴群一出一歸,盤旋飛舞,掩映長空,嘎嘎而鳴,蔚為奇觀。

巴金同志,原名李堯棠

,字芾甘,筆名有王文慧、歐陽鏡蓉、黃樹輝、餘一等。1904年11月25日出生於四川成都。在1919年爆發的偉大的“五四”運動影響下,他開始大量閱讀《新青年》等進步書刊,逐步接受反帝反封建、科學民主等進步思想。1920年進入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學習,廣泛接觸西方文學及社會科學著作,並參加了《半月》雜誌的工作和一些進步社會活動。1922年2月在《文學旬刊》上發表詩歌《被虐(待)者底哭聲》12首,從此開始了輝煌的文學創作生涯。1922年冬,於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預科和本科班(英文)肄業。1923年到上海求學,1924年考入南京東南大學附中,1925年高中畢業後在上海從事社會活動和編譯工作。1927年1月赴法國巴黎求學。在法期間,一方面大量閱讀西方哲學和文學作品;另一方面,時時關心著祖國的命運,思念著苦難中的國家和人民。他懷著這份深厚的感情,寫下了反抗黑暗勢力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滅亡》,1929年第一次以“巴金”的筆名在《小說月報》發表,引起文壇內外的普遍關注。1928年12月,他從法國回到上海。在這期間,翻譯了克魯泡特金的《倫理學》、托爾斯泰的《丹東之死》、高爾基的《草原的故事》等大量外國文學、思想文化作品;隨後,以極大的熱情投身於文學創作之中,寫下了長篇小說《家》、《春》、“愛情的三部曲”、中篇小說《死去的太陽》,出版了《復仇集》、《光明》等多部短篇小說集。1933年參與《文學專刊》的工作。1934年至1935年在日本學習日文。回國後在上海擔任文化生活出版社總編輯。他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在編輯和出版工作上,支持許多進步作家的創作,為發展進步文藝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他擔任郭沫若主持的《救亡日報》的編委,並和茅盾共同主編《吶喊》(後改名《烽火》)雜誌,其間寫下不少充滿愛國激情的詩文。1938年後,他在廣州、上海、昆明、重慶、桂林、成都等地從事出版工作,並發表了宣傳抗戰的小說《火》(三部曲),完成了長篇小說《秋》、《憩園》、《第四病室》、《寒夜》等的創作。抗戰勝利後,他回到上海,繼續在文化生活出版社從事出版和翻譯工作。1949年7月,他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並被選為全國文聯委員。新中國成立前夕,他作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的代表,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新中......

鳥的天堂作者是誰?

《鳥的天堂》作者/巴金

我們的船漸漸地逼近榕樹了。我有了機會看見它的真面目:是一棵大樹,有著數不清的椏枝,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一直垂到地上,進了泥土裡。一部分的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棵大樹躺在水上一樣。

現在正是枝葉繁茂的時節(樹上已經結了小小的果子,而且有許多落下來了。)這棵榕樹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覽給我們看。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翠綠的顏色明亮地在我們的眼前閃耀,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船在樹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溼,我們沒有上去。朋友說這裡是“鳥的天堂”,有許多隻鳥在這棵樹上做窩,農民不許人捉它們。我彷彿聽見幾只鳥撲翅的聲音,但是等到我的眼睛注意地看那裡時,我卻看不見一隻鳥的影子。只有無數的樹根立在地上,像許多根木樁。地是溼的,大概漲潮時河水常常衝上岸去。“鳥的天堂”裡沒有一隻鳥,我這樣想道。船開了。一個朋友撥著船,緩緩地流到河中間去。

在河邊田畔的小徑裡有幾棵荔枝樹。綠葉叢中垂著累累的紅色果子。我們的船就往那裡流去。一個朋友拿起槳把船撥進一條小溝。在小徑旁邊,船停住了,我們都跳上了岸。

兩個朋友很快地爬到樹上去,從樹上拋下幾枝帶葉的荔枝,我同陳和葉三個人站在樹下接。等到他們下地以後,我們大家一面吃荔枝,一面走回船上去。

第二天我們划著船到葉的家鄉去,就是那個有山有塔的地方。從陳的小學校出發,我們又經過那個“鳥的天堂”。

這一次是在早晨,陽光照在水面上,也照在樹梢。一切都顯得非常明亮。我們的船也在樹下泊了片刻。

起初四周非常清靜。後來忽然起了一聲鳥叫。朋友陳把手一拍,我們便看見一隻大鳥飛起來,接著又看見第二隻,第三隻。我們繼續拍掌。很快地這個樹林變得很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我注意的看著,眼睛應接不暇,看清楚了這隻,又錯過了那隻,看見了那隻,另一隻又飛起來了。一隻畫眉鳥飛了出來,被我們的掌聲一嚇,又飛進了葉叢,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叫著,那歌聲真好聽。

當小船向著高塔下面的鄉村劃去的時候,我回頭看那被拋在後面的茂盛的榕樹。我感到一點兒留戀。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巴金現、當代作家, 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1923年從封建家庭出走,就讀於上海和南京的中學。1927年初赴法國留學,寫成了處女作長篇小說《滅亡》,發表時始用巴金的筆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從事創作和翻譯。從1929年到1937年中,創作了主要代表作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夢》、《春天裡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愛情的三部曲》、(《霧》、《雨》、《電》)等中長篇小說,出版了《復仇》、《將軍》,《神?鬼?人》等短篇小說集和《海行集記》、《憶》、《短簡》等散文集。以其獨特的風格和豐碩的創作令人矚目,被魯迅稱為“一個有熱情的有進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數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其間任文化生活出版社總編輯,主編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學叢刊》等從書。

抗日戰爭爆發後,巴金在各地致力於抗日救亡文化活動,編輯《吶喊》、《救亡日報》等報刊,創作有《家》的續集《春》和《秋》,長篇小說《抗戰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說集《還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訴》和《龍?虎?狗》等。在抗戰後期和抗戰結束後,巴金創作轉向對國統區黑暗現實的批判,對行將崩潰的舊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訴和抨擊,藝術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說......

鳥的天堂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誰

巴金

相關問題答案
鳥的天堂是誰寫的?
平凡的世界是誰寫的?
金色的魚鉤是誰寫的?
天域蒼穹是誰寫的?
風雲是誰寫的?
復活是誰寫的?
滕王閣序是誰寫的?
小池是誰寫的?
鯊魚的天敵是誰?
窮人是誰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