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紀念日的意義?

General 更新 2024-11-26

談談設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有何意義

國家以立法形式確立紀念日,集中反映了中國人民的共同意志,表明了中國人民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立場,表明了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隆重地舉行法定的、國家層面的紀念和悼念活動,目的是要牢記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意義,充分認識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貢獻,充分認識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的重要基礎,永遠銘記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艱苦卓絕鬥爭;牢記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警醒全世界人民時刻警惕日本為軍國主義侵略歷史翻案,維護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成果和確立的戰後國際秩序;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而共同奮鬥~

我國設立烈士紀念日有什麼意義

設立烈士紀念日很有必要,這對緬懷烈士的豐功偉績,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動力,有積極推動作用。

如果一個民族不崇尚英雄、不尊重英烈,這個民族是沒有出息、沒有希望的,也很難再出英雄,更難造就英雄輩出的局面。將紀念日定為每年的9月30日,正好是國慶節的前一天,讓全國人民永遠不要忘記先有無數先烈的前赴後繼、奮勇獻身,才有我們國家今天的繁榮富強、文明進步。

有了紀念日,人民就有了表達的平臺,國家就有了緬懷紀念的依託,這對繼承烈士遺志非常有利。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有崇拜英雄的情結,這種崇拜是對追尋正義、反抗壓迫侵略、自我犧牲精神的一種追求,紀念日的設立延續了這一精神。

在一些人特別是青少年中,理想信念滑坡、價值觀扭曲、道德意識偏移。在這種情況下,通過設立紀念日緬懷革命先烈、弘揚烈士精神,對於我們更好地培養下一代革命事業的接班人,確保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順利發展,有重大意義。

我國設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和國家公祭日有哪些重要意義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確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決定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成為中華民族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點,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礎。為了牢記歷史,銘記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艱苦卓絕的鬥爭,緬懷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英勇獻身的英烈和所有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作出貢獻的人們,彰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中國人民堅決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共同奮鬥,決定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每年9月3日國家舉行紀念活動。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決定指出,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在中國南京開始對我同胞實施長達四十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三十多萬人慘遭殺戮。這是人類文明史上滅絕人性的法西斯暴行。這一公然違反國際法的殘暴行徑,鐵證如山,早有歷史結論和法律定論。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者,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國家舉行公祭活動。

設立烈士紀念日有何意義

設立烈士紀念日既是讓國人勿忘國恥,奮發圖強,增強人民愛國之心和對先烈的緬懷之心,同時也讓全國人民永遠不要忘記先有無數先烈的前赴後繼、奮勇獻身,才有我們國家今天的繁榮富強、文明進步~

九月三十日和十二月十三日設立的紀念日有什麼意義

12,13南京大屠殺紀念日,9,30不知道(⊙_⊙?)

烈士紀念日為什麼要設立在9月30日?有何現實意義

原因:把烈士紀念日定為每年的9月30日,正好是國慶節的前一天,讓全國人民永遠不要忘記先有無數先烈的前赴後繼、奮勇獻身,才有我們國家今天的繁榮富強、文明進步。

意義:設立烈士紀念日是國家價值的深刻表達,這是人民群眾的意望所繫。有了這個莊嚴肅穆的節日,公民就有了集體表達的平臺,國家就有了緬懷紀念的依託,當然會有利愛國情愫的孕育,當然會有利烈士遺志的繼承。不然,忘記英烈割斷歷史,忘卻國家的由來,甚至讓新中國的成立和共·產·黨的執政成為被質疑的問題,就有動搖共和國根基的危險。亦因此,這些年社會各界人士強烈建議設立烈士紀念日,願望愈發迫切,呼聲越來越高;而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順應民意作出決定,以法律形式設立烈士紀念日,無疑對於培養公民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創造力,激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設立烈士紀念日對青少年有何重大意義

憶苦思甜,緬懷先烈,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結合當前國際形勢談談設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意義

以中國國家名義進行正式紀念與公祭,其世界意義在於,促使人類歷史記憶長久保持喚醒狀態,而避免出現哪怕是片刻的忘卻與麻木,共同以史為鑑、開創未來,一起維護世界和平及正義良知,促進共同發展和時代進步。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共同消除了威脅世界和平的法西斯邪惡勢力,壯大了人類的進步力量,促進了全球的民族解放運動,對世界和平事業產生了深遠影響。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艱苦卓絕,付出的巨大民族犧牲屬於人類的浩劫,3000萬人口傷亡、6000億美元損失僅僅是冰冷的數字,造成30萬人死難的南京大屠殺也僅僅是日本法西斯極端殘忍暴虐的典型案例之一。

如果以全球視角審視中國擬確定和設立“兩日”的立法舉動,就會不難發現其蘊含與釋放的重大世界意義,而不僅是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凝聚力量、奮力拼搏的應有國內啟示,當然更非煽動舊有國恨家仇的民族主義象徵。 企圖否定和美化法西斯主義罪惡侵略歷史,企圖挑戰與顛覆二戰戰後國際秩序,企圖汙衊和攻擊人類反法西斯勝利成果,企圖漠視或泯滅中國人民抗戰犧牲與貢獻;此類歷史修正主義、歷史翻案之風,都是絕不允許的,都是必被堅決反對的,也都是必然失敗的。

歷史觀絕不僅僅是如何看待歷史、如何看待歷史事件與人物的具體問題,而更是具有什麼樣的歷史觀,就會具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可以說,安倍政權領導和推動的日本右傾化行徑是歷史的倒退、時代的逆行、對公理的挑釁。因此,其也必然引起了周邊有關國家和西方主流社會的強烈批判與堅決反對。

為二戰歷史確定國家紀念日和設立國家公祭日早已成為國際慣例。二戰後,相關國家每年都會定期在諸如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大屠殺紀念館、俄羅斯衛國戰爭紀念館、美國珍珠港事件紀念館等舉行國家紀念與公祭活動。

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中國在此前夕立法確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與設立南京大屠殺受害者國家公祭日是極其必要的、是非常正當的。

二戰期間,有關國家超越意識形態的差異、文化傳統的不同,組建了空前團結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並最終取得了偉大勝利。即將迎來二戰勝利70週年之際,曾經的同盟國各方應該繼續求同存異、保持團結,共護和平、共謀發展。

“對歷史閉上眼睛者看不到未來”,這是永遠保鮮的普世格言。

公祭活動第一次上升至國家層面。這種國家級別的紀念儀式,不僅強調著現代中國人不忘日本侵華之恥,更是在為整個世界恢復、保存歷史的真相和尊嚴。

“國家公祭日”古已有之,在古代稱為“國祀”,在中國,向來是先人們精神生活中的大事,《左傳》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歷朝歷代,在複雜的禮儀中,始終凝結成一個不變的核心,一個最根本的認識。如果說過去的祭天、祭地、祭祖的祭祀文化,反映的是一個文明成熟程度的話,大家對一段歷史的復原以及回憶,乃至將其定格、固化為一個“公祭日”,反映的則是整個民族的成熟與強大。

任何歷史都是現代史,都對現實有著巨大的警鑑價值,而對歷史銘記,就是樹起了一面鏡子,無論是對企圖顛覆歷史的人,還是渴望和平的人,都需要這個鏡子隨時折射提示,從這個角度上說,中國的“國家公祭”,小而言之是中國人對自己同胞的記憶、緬懷,是對國人應有歷史價值觀的培養;大而言之,是中國人在替世界保留的一份珍貴遺產,是中國人就此確立與國際社會相處的尊嚴方式。

“國家公祭”雖然只有一天,但公祭的意義需要也一定要延續,這在國外也有先例,比如,美國的老兵日會對老兵提供一系列優惠活動,以此增加老兵福利;以色列則在陣亡將士紀念日限制娛樂活動……凡此......

相關問題答案
設立紀念日的意義?
黃金紀念幣的意義?
參觀烈士紀念館的意義?
參觀烈士紀念碑的意義?
紀念日的來歷和意義?
設立國家公祭日的意義?
黨員活動日的意義?
過節日的意義?
紅色生日的意義是什麼?
三月三民族節日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