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避免風險?
如何規避企業風險?
現代企業風險的防範和控制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風險對企業生存發展的影響也愈來愈大,現代企業必須充分了解財務風險的成因,建立完善風險控制機制,防範和化解企業發展中的各種財務風險,確保企業向著合理、科學、健康的方向發展。 風險防範 風險是指由於多種因素的作用,使企業不能實現預期財務收益,從而產生損失的可能性。財務風險是現代企業面對市場競爭的必然產物,它的存在會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如何客觀地分析和認識財務風險,採取各種措施控制和避免財務風險的發生,對現代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現代企業財務風險的防範和控制 1.完善財務管理系統,以適應不斷變化的財務管理環境 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雖然客觀存在於企業之外,企業無法對其施加影響或加以控制,但並不意味著企業面對環境變化就無能為力。首先,企業應對不斷變化的財務管理宏觀環境認真分析,把握其變化趨勢及規律,並制定多種應變措施,適時調整財務管理政策,改變財務管理方法,從而提高企業對財務管理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以此降低和規避因環境變化給企業帶來的財務風險。其次,面對不斷變化的財務管理環境,財務管理體系應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完善。企業應設置合理、高效的財務管理機構,配備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健全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強化財務管理的各項基礎工作,使企業財務管理系統高效運行,以防範因財務管理系統不適應環境變化而產生的財務風險。 2.強化財務風險防範意識,樹立正確的財務風險觀念 在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中,樹立風險意識,勇於承擔並善於分散風險是現代企業成功的關鍵。因此,現代企業必須樹立正確的財務風險觀念,遵守風險收益均衡的原則,不能只顧收益而不考慮發生損失的可能性。企業各部門、各人員,特別是企業的決策管理部門和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增強風險防範意識,將風險防範意識滲透於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財務管理人員要掌握紮實的財會專業知識,具備財務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要具有對財務風險的敏感的、準確的職業判斷能力,及時、準確地估計和發現潛在的財務風險,並能對具體環境下的風險作出判斷和提出解決方案。 3.提高財務決策的科學化水平 財務決策的正確與否直接關係到財務管理工作的成敗,在決策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影響決策的各種因素,採用定量計算及分析方法,並運用科學的決策模型進行決策。如在籌資決策中,企業應根據生產經營情況合理預測資金需要量,然後通過對資金成本的計算分析及各種籌資方式的風險分析,選擇正確的籌資方式,確定合理的資金結構,並在此基礎上做出正確的籌資決策,以降低籌資成本,減少財務風險。在投資決策中,企業要堅持以效益為中心的投資原則,統一使用資金,使資金投向配置更合理,既要避免過分分散又要避免過分集中。同時通過投資回收期、投資報酬率、淨現值及內部報酬率等指標對投資項目進行綜合分析評價,從而避免財務決策失誤所帶來的財務風險。 4.加強企業內部管理,理順企業內部財務關係 加強企業內部管理,調整資金及資產結構,減少和降低不合理的資金佔用,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和週轉速度。要合理確定債務資金與自有資金、短期資金與長期資金的比例關係,並隨著企業生產的變化而變化,始終處於一種動態的管理過程中。要加強應收賬款的風險防範與控制,建立一套科學、系統的應收賬款體系,注重評估客戶的財務狀況和資信狀況,謹慎簽訂合同,定期分析賬齡,緊密跟蹤應收賬款的還款情況,合理制定收款政策,控制風險,減少壞賬損失。對於存貨,在保證生產和銷售順利進行的同時使存貨總成本達到最低水平。在實際工作中,可以調查、總結已有的經驗,運用存貨管理中的最佳訂貨批量模型來......
企業怎樣規避創新的風險
開公司就有風險,如果不想承擔任何風險最好就不要開公司!因此,風險的管理關鍵在於如何有效應對和控制,而不要寄希望於消滅風險。對於創新型企業而言,創新風險主要可以考慮從如下方面進行管理: 通過強有力的跨職能團隊保證開發過程質量。新產品開發過程中各項任務完成的質量是創新風險的主要來源。比如如果顧客需求研究不充分,開發出來的產品可能就不會令顧客滿意;如果市場調研不充分,就不能準確估計市場規模,可能導致新產品上市後達不到量產規模,影響項目的投資回報;如果立項分析不嚴謹,可能導致開發出來的產品無法量產或者成本過高,導致公司無利可圖。我們建議從顧客需求研究、產品定義及立項分析開始就採用跨職能團隊方式進行運作。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的每個階段、每個步驟、每項任務乃至每項活動都應該有明確的責任人、有明確的交付件、有明確的完成時限。採用跨職能團隊模式進行新產品開發的好處如下:(1)每個項目都有一個自始至終對項目最終結果負責的產品經理;(2)每個項目都有一個自始至終與產品經理一起對項目最終結果負責的核心團隊,核心團隊成員的職責包括但不限於職能代表職責;(3)自始至終的產品經理和核心團隊能始終掌握項目的核心信息,減少信息傳遞過程中的遺漏和失真,保證開發項目的質量。 通過多次決策評審降低項目風險。決策評審團隊在關鍵節點對每個新產品項目按照統一的決策評審準則進行嚴格的生/殺決策。對項目的多次決策評審是降低項目風險,提升公司整體投資回報率的主要方法。決策評審能及時中止沒有前途的項目,減少項目繼續投入的風險和損失。立項、樣機及上市前評審是新產品項目的關鍵評審點。科學的決策評審的主要好處如下:(1)由跨職能的團隊進行集體決策評審,減少了情緒化的個人“拍腦袋”決策的風險;(2)按照統一的決策評審準則進行決策,能提高項目的決策質量,減少企業政治因素對項目決策的影響;(3)多次的決策評審能將沒有前景的項目及時中止,這不但能減少繼續投入該項目的風險和損失,而且可將釋放出的創新資源投入到更具投資回報價值的新產品項目;(4)在每次決策評審前都對項目團隊提交的階段交付件進行嚴格的完整性和可信性檢查,能督促開發項目團隊對提交的交付件的質量負責;(5)由跨職能決策評審團隊對通過的項目承諾下一階段的資源,能保證有前景的項目得到各職能部門及時、有效的支持。 通過規範的風險管理方法規避和應對風險。項目的整體風險是由各個階段、各項任務的風險累積而成的。因此,採用規範的風險管理方法對各個階段、各項任務的風險進行及時、有效的管理,能大大降低項目的整體風險。風險管理主要包括對可能出現的風險的事前規避和風險發生後的有效應對。
企業如何避免融資風險
企業要做強做大,沒有資本的支持顯然是空話。但是錢不是那麼好拿的,融資是有風險的。最典型的就是楊白勞由於沒做好融資風險防範,結果在黃世仁那裡融到資金之後,不僅沒能夠改善自已的生活,反倒害得女兒在深山裡當了幾十年白毛女。那麼中小企業作為苦求資金的楊白勞,該如何降低融資風險,從而既能成功地在資本方黃世仁那裡融到資金,又能夠有效率有效果地運用資金,使企業得到壯大和發展呢?主要是從以下八個方面: 第一,必須要有一個好的項目。實際上融資的風險根本來自於投資的風險。企業進行融資,首先應該考慮的是,融資後的投資收益如何?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婚姻是融資的一個過程。在走入婚姻之前,我們都會對婚姻作權衡,如果確實是能夠提高我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我們就該義無反顧地衝進去;如果反之,則應該獨善其身,有錢的,當鑽石王老五,沒錢的,當泥巴王老五。對於企業同樣如此。因為融資則意味著需要成本,融資成本既有資金的利息成本,還有可能是昂貴的融資費用和不確定的風險成本。因此,只有確信利用籌集的資金所預期的總收益要大於融資的總成本時,才應該採用融資手段。 對此,企業不應心存任何僥倖心理,不要引火燒身。 企業管理落後?用《長鬆組織系統》工具包,瞭解您的企業管理成熟度,解決企業管理難題,激活您的企業管理系統。 第二,企業融資規模要量力而行。如果娶個太漂亮的老婆,整天提心吊膽,有帥哥看一眼,就心驚肉跳,但如果娶個太難看的老婆則又會晚上摟著做惡夢。同樣,企業在進行融資決策時,要根據企業對資金的需要、企業自身的實際條件以及融資的難易程度和成本情況,確定選擇適合自已的融資規模,既不要追求鋪張,也不要過於保守。對於企業來說,籌資過多,或者可能造成資金閒置浪費,增加融資成本;或者可能導致企業負債過多,使其無法承受,償還困難,增加經營風險。而籌資不足,又會影響企業投融資計劃及其它業務的正常發展。 第三,要選擇企業最佳融資機會。據說北京的女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著不同的婚姻理想:二十歲時想嫁給青梅竹馬,擁有愛情;二十歲時想嫁給億萬富翁,擁有財富;四十歲時想嫁給身強力壯的小帥哥,擁有快樂;五十歲時想嫁給能說說話的,擁有理解和關心。實際上,企業在進行融資時,也應該象北京女人的婚姻理想一樣,根據企業自身的發展階段、經營狀況以及外部環境因素,確定最佳的融資機會。一是考慮自已是在初創期,發展期還是成熟期?二是要能夠及時掌握國內和國外利率、匯率等金融市場的各種信息,瞭解宏觀經濟形勢、貨幣及財政政策以及國內外政治環境等,合理分析和預測能夠影響企業融資的各種有利和不利條件以及可能的各種變化趨勢,果斷決策。 第四,確定最佳融資期限,提高融資效率。企業融資按照期限來劃分,可分為短期融資和長期融資。如何選擇,主要取決於融資的用途。如果融資是用於企業流動資產,宜於選擇各種短期融資方式,如商業信用、短期貸款等;如果融資是用於長期投資或購置固定資產。適宜選擇各種長期融資方式,如長期貸款、企業內部積累、租賃融資、發行債券、股票等。 第五,要儘可能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是降低企業融資風險的關鍵因素之一。一是按照融資來源進行融資成本評估,二是在選擇銀行融資時,要充分注意各銀行間不同的信貸政策,選擇對中小企業最為有利、最為優惠的銀行。各種主要融資方式按融資成本由小到大的排列順序依次為:財政融資、商業融資、內部融資、銀行融資、債券融資、股票融資。值得強調的是,很多企業整天削尖腦袋想上市,認為上市圈來的錢不用還,便宜,划算。實際上,上市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包括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直接成本是各種費用,間接成本包括資金募集效率和議......
如何防範企業經營風險?
企業經營風險是指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危險。企業經營風險通常主要包括以下五種:
1,政策風險:是指國家政策的變化對行業、產品的影響(宏觀經濟調控及產業政策導向)
2,市場風險:是指本企業產品在市場上是否適銷對路,有無市場競爭力(技術、質量、服務、銷售渠道及方式等)
3 ,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資金週轉困難、甚至破產倒閉(資本結構、資產負債率、應收應付款及現金流問題等)
4,法律風險:是因簽定合同不慎,陷入合同陷阱,造成企業嚴重經濟損失(違約、欺詐、知識產權侵害)
5,團隊風險:是指核心團隊問題及員工衝突、流失和知識管理等。
建議: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切實採取防範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經營風險。
1,建立健全企業各項規章制度,尤其重要的是建立合同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2,加強客戶的信用管理。主要是建立客戶檔案,瞭解客戶的資信情況。
3,認真簽定、審查企業對外簽訂的各類合同,加強對合同履行過程中的控制和監督。
三、迴避企業經營風險的基本方法
創業是有風險的,但風險與機會是並存的。風險越大,可能機會越多,正因為如此,許多創業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一個好理智的創業者不應該回避風險,但應當在經營活動中做到儘可能降低風險和積極預防風險。
1、學會分析風險
2、善於評估風險
要通過分析預測風險可能會帶來的負面影響。
例如,投資一旦失誤,可能造成多大損失?籌資款萬一到期無法挽回,可能造成多大經濟損失?貨款一旦無法收回以及庫存積壓,對流動資本週轉將產生多少影響?資金週轉(現金流)出現不良循環對正常的經營活動可能造成危害和預期後果等。
3、積極預防風險
風險的防範,要採取積極對策,例如,對投資方案進行客觀評估、對市場進行周到細緻的調查、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確保流動資本的良性循環、掌握科學的決策程序和方法。
一旦某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就要從整個系統著眼。採取補救措施,限制負面影響的擴散。
4、規避和轉嫁風險
風險是不可避免的,風險也是可以轉嫁的。
例如:財產投保,是轉嫁投資意外事故風險;賒購商品是轉嫁籌資風險,以租賃代替購買設備是轉嫁投資風險。
只要適用恰當,確實可使本公司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
如何規避企業風險??
成功的企業都是有其獨特原因的,但企業失敗卻通常是緣於對企業風險規避的失敗。由此看來,建立一套企業自身獨特的風險防禦體系,做好風險防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眾所周知,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會面臨各種風險,但今天在這裡,我們作為法律工作者僅對企業面臨的法律風險給大家作一下基本介紹。在下面的介紹中,我們力圖彙集到企業可能面臨的所有法律風險項目,希望能夠對您的企業有所啟示,使您的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適合自己的法律風險防範系統!
大家可能都知道“木桶理論”,在這裡我們要說的是,現在“木桶理論”又有了新的發展,新的“木桶理論”告訴我們,一個木桶的蓄水量並不取決於其最長的那塊板而是取決於板與板之間的縫隙。也就是說一個木桶再大、能裝的水再多,如果板與板之間的縫隙很大的話,也是存不住很多水的,因為漏掉的太多了。而法律糾紛就像木桶之間的縫隙,糾紛越多,漏掉的水越多,雖然企業看似贏利很多,但可能幾個法律糾紛就會導致其瀕臨破產。關於法律糾紛的代價,我們之前已介紹過,基本上可分為:經濟代價、時間代價、風險代價、聲譽代價。也就是說,當糾紛發生後,我們再去解決往往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但結果卻不會很理想。因為,最佳的處理時機已經錯過。所以我們常說:法律風險須以防範為主,待到糾紛發生時再進行補救,往往只是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一) 企業產權風險
明析的產權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但是在我們中國,有太多的企業在產權問題上糾纏不清,司法實踐中在這方面吃虧的企業家不在少數。這主要是緣於我國上世紀的公有制政策,導致了其他所有權性質資本的缺位或者隱形缺位。雖然後來引進了非公有制經濟,但由於其在長時間內處於不明朗的狀態,導致投資者對政策存有憂慮和不信任。在這種狀態下,便出現了一些“戴紅帽子”的企業。這在當年看來可以說是最理性的選擇,但卻為後來的產權糾紛埋下了隱患。即使是後來真正以民營身份出現的企業,由於多半是與朋友、親戚甚至家庭成員之間的合作,出於親情、友情方面的考慮,以及法律意識的相對薄弱,對企業的產權約定也都不是太明確,這往往也導致日後產生糾紛。總之,產權糾紛多種多樣,不同的糾紛有其自身的特點,但無論是何種產權糾紛對企業的影響都是巨大的、甚至是毀滅性的,因此這個問題是企業要首要考慮並解決的問題。
(二) 合同法律風險
隨著合同被普遍廣泛的應用,隨之而來的合同糾紛也比比皆是,合同糾紛在司法實踐中當屬高發糾紛。應該說,合同是企業經營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小到購置辦公用品,大到企業的合併、分立、收購等,合同的身影無處不在,於是企業領導不得不考慮該如何簽訂一份嚴密的合同!然而對合同的研究從來都不是企業家的任務,我們律師根據自己的從業經驗及前人在合同方面的失敗案例總結出一套比較完整的合同風險防範體系,相信它會對您企業合同事務的規範有所幫助。當然我們建議,合同最終還是需要由專業人士――比如律師把關。
(三) 企業勞資關係
中國的企業似乎比較幸運,因為它不必像國外企業那樣經常面對勞資談判或罷工威脅,但是中國的企業,卻不得不面對職工的低效率與消極怠工、集體跳槽、洩露企業商業祕密等等諸多問題。所以說如何更好的避免勞資糾紛一直都是中國企業必須面對卻又非常棘手的問題。從法律的層面考慮,簽訂一份完善的勞動合同對企業來講是非常必要的,當然與此同時企業也需承擔相應的義務。經濟學家告訴我們,企業的股東不可能每一件事情都親歷親為,應當將大部分事務委託給別人去做;經濟學家又告訴我們,代理人管理企業存在代理成本......
初創企業有哪些風險?如何有效規避風險
初創企業的風險:
1、定位失準:掌握信息不完整、不準確,因此,判斷失誤導致定位失準。甚至被忽悠上當受騙,例如:許多網絡加盟組織為了收取加盟費,根本不可能給創業者帶來機會。
2、財務風險:資金不足以支撐到盈利,融資出現困難,導致本可以成功的項目失敗。
3、市場風險:進入時市場較好,但進入者越來越多,導致競爭加劇,使得營業利潤降低,最後無法維持下去。
4、缺乏關鍵技術、資源等優勢,無法阻止他人效仿,在中國這樣缺乏法治的社會裡,小企業單純靠商業模式是很難成功的。例如:你創意一種新的網絡營銷模式,可剛做出模型,就被騰訊這樣完全依靠抄襲的公司複製去了,你還能成功嗎?
5、政策風險
初創企業有哪些措施規避常見知識產權風險:
1、可實施性檢索侵權風險
企業創始人一般對自己的產品比較瞭解,如果你覺得自己的產品可能存在侵權風險的,可以進行知識產權可實施性檢索:即產品上線前對產品進行摸底。
專利上進行可實施性檢索,檢索的範圍包括行業內的主要技術和競爭對手申請的技術,至少對自己的產品是不是侵權他人知識產權和其他權利;商標上進行商標檢索,看看是不是侵權了他人的品牌;版權上也要看自己的產品是不是存在侵權他人的內容。這些摸底很多時候會檢查出一些存在問題的方面,此時,應該對產品進行評估,至少讓公司管理層對知識產權風險有多大心裡有個底。
2、企業日常辦公軟件的正版化
目前的操作系統軟件、辦公軟件、設計軟件很多是付費軟件,企業應當對自己使用的軟件進行正版化,不一定要付費,但很多軟件可以用免費的軟件代替收費軟件。
此外,就是要對企業內部電腦上安裝的軟件進行管理,限制員工自行安裝非授權軟件。收費軟件企業很多是商業軟件聯盟的會員,他們一直在對各類企業進行監控和維權,如果企業不能管理好員工的電腦,很可能會成為其維權的對象。
3、宣傳內容的審核
圖片維權是另一個知識產權維權的重災區,很多企業的官方微博發的圖片存在未經許可使用他人版權作品的侵權問題,被維權後賠償動輒每張圖片數千元。
互聯網時代,企業廣告形式多樣了,內容也很靈活,但此時如果不注意宣傳圖片內容的版權問題,企業可能會面臨圖片商的天價索賠。
企業怎樣規避運營風險
完善財務管理系統,以適應不斷變化的財務管理環境 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雖然客觀存在於企業之外,企業無法對其施加影響或加以控制,但並不意味著企業面對環境變化就無能為力。
強化財務風險防範意識,樹立正確的財務風險觀念 在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中,樹立風險意識,勇於承擔並善於分散風險是現代企業成功的關鍵。
提高財務決策的科學化水平 財務決策的正確與否直接關係到財務管理工作的成敗,在決策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影響決策的各種因素,採用定量計算及分析方法,並運用科學的決策模型進行決策。
加強企業內部管理,理順企業內部財務關係 加強企業內部管理,調整資金及資產結構,減少和降低不合理的資金佔用,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和週轉速度。
合理利用防範風險的技術方法 現代企業可以利用多種方法來防範和規避財務風險。
建立有效的財務風險防範機制 企業應立足於市場,建立有效的風險防範和規避機制。
企業應如何應對政策風險?
第一,由政策逆操作帶來的風險增加。例如,政府一方面要求節能,而另一方面始終沒有取消現存的能源價格補貼政策,兩種調控手段在事實上已經形成類似對衝的逆操作;會使企業陷入市場與政策約束的兩難境地。
第二,政策的不可持續性同樣增加了企業的風險。這在目前的房地產業中已得到充分體現。
第三,政策走勢的不確定性將是企業面臨的最常見的風險。由於政策經濟中的政府管理部門往往存在著強烈的機會主義傾向,所以常會充當“救火隊員”的角色,結果必然導致政策走勢的飄忽不定、難以預期。這從目前宏調的試探性特徵中可管窺一二。事實上,中國已被公認為全球投資風險係數最高的區域。
政策走勢不確定的風險
從目前情況看,不同類型的企業在政策經濟背景下所面臨的具體政策風險是不同的,因而其應對方式也呈現出差異性,何謂幾家歡喜幾家愁,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對國企而言,當前的政策風險主要有“合併”風險和壟斷企業內部改革帶來的風險紶在“與外資抗衡”的名義下進行的國資合併,比如北京二商集團與海洋置業的合併重組等,幫助國企借“合併”之東風,實現跨行業、跨地域的擴張,進而在一些重要的市場領域中形成新的國有經濟網絡,至於壟斷企業內部改革帶來的風險,“親生兒子”的牢固地位使得國企的抵抗力始終不減。電力體制改革三年半,一直寸步難行即是典型案例。
其次,對於民企而言,政策走勢的不確定性是最主要的政策風險。常見的應對措施有以下三種:其一是主動參與、被動出局型。比如,民企光宇集團在出資5000多萬後,終因鐵路利益分配體制原因而被迫停止出資,從而使得首條民資參建的衢常鐵路又重回國資獨大的局面。同樣,於去年獲得四川彭白鐵路30年經營權的德眾公司也因成都市水利局的一紙文書,令其被迫陷入“追加1億投資”的困境。其二是冷眼旁觀、靜待其變型。如2005年鐵道部推出20個合資鐵路項目期待民資參與,但是在440億的權益性投資中,只有25億是民營資本。可見政策的不確定性使得多數民資仍選擇觀望。其三是利用政策漏洞、投機鑽營型。此類“貓和老鼠”的中國版本,尤以房企表現最為明顯。房地產業稅收重,企業便利用外資優惠政策,紛紛搖身變成外企來合理避稅。
最後,對外資而言,主要的政策風險是政策態度的大轉彎。外資今年的日子可謂不好過,從“招商引資”轉向“限制外資”的政策拐點的出現,讓其充分領教了政策風險,而從外資當前所做出的一些即時反應來看,它對於突如其來的政策轉向,還缺乏心理準備,魚死網破型、加速搶灘型、外部施壓型等倉促反應基本上均可歸為受到當頭一棒後的條件反射。
政策強勢企業弱勢
從另一方面來講,政策風險更有可能對企業產生誤導,使得企業採取一些具有破壞性的應對方式進行避險,從而只好鋌而走險,走上“不務正業”的歧路。
首先,政策風險會迫使企業轉型。由於政策風險係數甚至有超過市場風險之勢,企業的重心可能會從生產、銷售轉向政策形勢的研究,從而將更多的精力花在如何與政策進行博弈上面,由此造成企業行為的扭曲。
其次,企業會加大與決策層的聯繫。企業管理者將忙著找市長而不是找市場,這一方面會大大增加企業的政治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也會使“尋租”現象急速蔓延。
再次,企業也可能會建立相應的對衝機制來化解政策風險,這使得身份確認、假外資等“貓與老鼠”的遊戲將被不斷重演。
最後,一旦企業為防範政策風險所支付的各種交易成本超過企業由此獲得的收益時,不排除企業尤其是外資企業,會採取“用腳投票”的做法,退出博弈格局,向其他新興國家尋求市場和投資亮點。這是最糟糕......
如何防範企業金融風險
一、內部控制的概念
對於內部控制的概念,目前主要有三種觀點:一是內部控制系統的大概念,認為內部控制分為內部會計控制和內部管理控制,由組織結構、職務分離、業務程序、處理手續等因素構成。二是內部控制結構觀點,認為內部控制結構由控制環境、會計系統和控制程序組成。三是內部控制整體框架觀點,認為內部控制是由董事會、管理層以及其他員工為達到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經營活動的效率和效果、相關法律法規的遵循等三個目標而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包括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控等五個相互聯繫的要素。
我國央行制定《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指引》中規定,內部控制是商業銀行為實現經營目標,通過制定和實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對風險進行事前防範、事中控制、事後監督和糾正的動態過程和機制。因而,可以結合金融企業的實際情況,將內部控制定義為金融企業的管理層為實現既定的經營目標和防範經營風險,對內部各職能部門、各分支機構、各項業務活動進行風險控制、制度建設等管理方面的目標、措施和方法、程序的總稱,是金融企業的自律行為。
二、我國金融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
我國由於實行市場經濟時間還不長,對內部控制的研究和實踐正處於摸索階段,內控思想散見於各部門、各組織的相關文件中,呈現出比較混亂的局面。主要表現在:
第一、內部控制在概念上不統一。
第二、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第三、內部控制執行不力,內控制度存在的固有缺陷導致制度風險顯現:
一是內控制度不完善,一些基本的規章制度,在某些地方還存在盲點,因而,出現風險和損失自然不可避免。二是雖有內控制度,但制度設計漏洞多,許多制度設計從方便自己工作出發,對防範風險考慮的不多。三是有章不循,本來就不多且不完善的制度,在實際工作中也沒有得到認真執行。有章不循、檢查監督不力,是形成金融風險的主要原因。
第四、金融企業所處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日趨複雜和多樣化,內控制度建設經常滯後。
三、分析形成金融企業內部控制現狀的原因
形成我國金融企業內部控制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體分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金融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有待進一步完善。
第二、金融企業內控文化尚未得到真正的建立,風險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
第三、沒有形成良好的控制環境。金融企業內部控制體制不順、沒有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激勵機制、大部分內控制度流於形式。
第四、沒有完善的內部控制評價機制。長期以來,很少金融企業對內部控制進行綜合考察。沒有嚴格的評價體系和制約機制,約束性不強。
四、加強金融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及防範金融風險的對策
根據金融企業的實際情況,借鑑國外先進理論和經驗,對加強金融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及風防範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主導作用,為金融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加強我國金融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統一規劃和指導;推動適合我國國情的金融企業內部控制理論研究,以及內部控制標準規範和評價體系的研究制定。
第二,加強金融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建設。重點加強以下方面的工作:
1、完善董事會的工作機制,控制決策風險。建立科學的決策機制是現代企業制度建設追求的一個重要目標 ,當然也是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的基本目標。在優化董事會的前提下 ,建立比較有效的決策機制 , 完善董事會工作機制 ,主要是 :(1)、請專家進董事會,幫助董事會提高其決策的科學性;(2)、建立有效的決策諮詢機構;(3)、建立重大決策委員會制度等等 。
2、加強以監事會為中心的監控體系的建設。現代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由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及經理層組成。監事會的監督權是法定的,代表全體股東來行使,監事會既......
企業有哪些危險因素?該如何提升防範能力
工貿行業領域寬、企業數量大、從業人員多,安全基礎薄弱。近年來,工貿行業企業中存在的較大危險因素成為誘發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的主要根源。易燃易爆粉塵、高溫熔融金屬、冶金煤氣、液氨等引發的重特大事故時有發生。為提高工貿行業企業風險防範能力,有效預防和遏制各類事故特別是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決定自2016年至2020年在工貿行業,主要是冶金、有色、建材、機械、輕工、紡織等6個行業企業開展較大危險因素辨識管控、提升防範事故能力行動計劃。
一、總體思路和目標
將較大危險因素辨識管控融入到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專項整治和日常監管中,堅持問題導向、分類指導、源頭管控、標本兼治、注重實效的原則,堅持當前和長遠相結合、抓基礎建設和重點突破相結合,將較大危險因素辨識管控的責任和措施逐級落實到企業崗位,抓實抓細,促進企業提升企業事故防範和安全管理能力。
力爭經過五年的努力,到2020年,建立起“以較大危險因素辨識管控為重點,以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和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為基礎,以差異化監管和精準化執法為抓手,以層層落實企業崗位責任為核心”的工貿行業安全生產長效機制,使企業安全基礎得到明顯改善,本質安全水平顯著提高,事故總量和死亡人數大幅下降,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安全生產形勢實現根本好轉。
二、工作任務1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各地區要組織轄區相關企業開展較大危險因素辨識工作,督促企業按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組織編寫的《工貿行業較大危險因素辨識與防範指導手冊(2016版)》(以下簡稱《指導手冊》,請自行從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政府網站下載),結合實際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較大危險因素辨識管控責任制,將責任逐一分解、層層落實到企業、車間、班組和崗位員工;依據《指導手冊》開展較大危險因素辨識,登記建檔,實施有效防範措施,定期進行檢查排查和安全風險評估,加強日常管控;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誌;將辨識出的較大危險因素及其防範措施、應急處置方法納入崗位操作規程,做到“一崗位一清單”,並培訓員工熟練掌握。
有關中央企業要發揮表率作用,進行統一部署,按上述要求督促指導下屬企業逐級落實責任,切實抓出成效。
2深化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
各地區要把落實《指導手冊》與推進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相結合,找準、盯緊企業的較大危險因素,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定、標準清單編制和信息系統功能設計等方面,將存在較大危險因素的場所、部位和環節作為企業自查自改自報工作的重點,實施風險等級管控,提高檢查頻次,督促企業嚴格落實排查治理責任,及時發現並消除事故隱患。
3提升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質量。
各地區要把落實《指導手冊》與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相結合,把較大危險因素的辨識管控作為重點,貫穿標準化建設各環節,強化涉及較大危險因素的自評、考評監督檢查,嚴格標準,嚴格把關,嚴格落實,提升企業標準化建設質量和企業安全基礎管理水平。
4強化安全監督執法。
各地區要以執法推動工作落實,把落實《指導手冊》與日常監督執法相結合,堅持把較大危險因素辨識管控作為安全監管的重點內容,持續開展針對性執法檢查,建立完善企業臺賬,掌握企業危險因素及辨識管控能力,細化監督指導。對未落實相關要求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監督整改到位一起;對要求落實到位、能夠有效進行危險因素辨識管控的企業,可以賦予更多的自主管理空間。
5加大宣教培訓力度。
各地區要將《指導手冊》相關內容作為宣傳教育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