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學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11-21

情境教學模式與情景教學法什麼區別

學習情境是針對學生而言,主要是指學生學習的氛圍、環境、條件的等;教學情境主要針對教師而言,是指教學實施所構建的環境、條件等

什麼是情景教學

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並使學生的心理機能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於激發學生的情感。情境教學,是在對社會和生活進一步提煉和加工後才影響於學生的。諸如榜樣作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課內遊戲、角色扮演、詩歌朗誦、繪畫、體操、音樂欣賞、旅遊觀光等等,都是寓教學內容於具體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著潛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什麼是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並使學生的心理機能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於激發學生的情感。 情境教學法的理論依據是: (一)情感和認知活動相互作用的原理 情緒心理學研究表明:個體的情感對認知活動至少有動力、強化、調節三方面的功能。動力功能是指情感對認知活動的增力或減力的效能,即健康的、積極的情感對認知活動起積極的發動和促進作用,消極的不健康的情緒對認知活動起阻礙和抑制作用。情境教學法就是要在教學過程中引起學生積極的、健康的情感體驗,直接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習活動成為學生主動進行的、快樂的事情。情感對認知活動的增力效能,給我們解決目前小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以新的啟示。情感的調節功能是指情感對認知活動的組織或瓦解作用,即中等強度的、愉快的情緒有利於智力操作的組織和進行,而情緒過強和過弱以及情緒不佳則可能導致思維的混亂和記憶的困難。情境教學法要求創設的情境就是要使學生感到輕鬆愉快、心平氣和、耳目一新,促進學生心理活動的展開和深入進行。課堂教學的實踐中,也使人深深感到:歡快活潑的課堂氣氛是取得優良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學生情感高漲和歡欣鼓舞之時往往是知識內化和深化之時。 腦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大腦功能,左右兩半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腦左半球是掌管邏輯、理性和分析的思維,包括言語的活動;大腦右半球負責直覺、創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動。傳統教學中,無論是教師的分析講解,還是學生的單項練習,以至機械的背誦,所調動的主要是邏輯的、無感情的大腦左半球的活動。而情境教學,往往是讓學生先感受而後用語言表達,或邊感受邊促使內部語言的積極活動。感受時,掌管形象思維的大腦右半球興奮;表達時,掌管抽象思維的大腦左半球興奮。這樣,大腦兩半球交替興奮、抑制或同時興奮,協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腦的潛在能量,學生可以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因此,情境教學可以獲得比傳統教學明顯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認識的直觀原理 從方法論看,情境教學是利用反映論的原理,根據客觀存在對兒童主觀意識的作用進行的。而世界正是通過形象進入兒童的意識的,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情境教學所創設的情境,因其是人為有意識創設的、優化了的,有利於兒童發展的外界環境,這種經過優化的客觀情境,在教師語言的支配下,使兒童置身於特定的情境中,不僅影響兒童的認知心理,而且促使兒童的情感活動參與學習,從而引起兒童本身的自我運動。 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寫道:“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這種論述反映了教學過程中學生認識規律的一個重要方面:直觀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有助於學生感性知識的形成。情境教學法使學生身臨其境或如臨其境,就是通過給學生展示鮮明具體的形象(包括直接和間接形象),一則使學生從形象的感知達到抽象的理性的頓悟,二則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興趣,使學習活動成為學生主動的、自覺的活動。 應該指明的是,情境教學法的一個本質特徵是激發學生的情感,以此推動學生認知活動的進行。而演示教學法則只限於把實物、教具呈示給學生,或者教師簡單地做示範實驗,雖然也有直觀的作用,但僅有實物直觀的效果,只能導致學生冷冰冰的智力操作,而不能引起學生的火熱之情,不能發揮情感的作用。 (三)思維科學的相似原理 相似原理反映了事物之間的同一性,是普遍性原理,也是情境教學的理論基礎。形象是情境的主體,情境教學中的模擬要以範文中的形象和教學需要的形象對對象,情境中的形象也......

教學情境有哪些主要類型

教學情境有哪些主要類型

根據情境創設的依託點的不同,我們把教學情境分為以下幾種:

(一)藉助實物和圖像創設的教學情境

教學中的實物主要指實物、模型、標本以及實驗、參觀等。如一教師在教《珊瑚》一課

時,展示了“像鹿角”、“像菊花”、“像樹枝”三種珊瑚,使學生對珊瑚有了真切感知,

這便是通過實物創設情境。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視實地考察的教育作用,他

經常帶領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去,細心地觀察、體驗大自然的美,從而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

氛中學習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審美能力。他說:“我力求做到

在整個童年時期內,使周圍世界和大自然始終都以鮮明的形象、畫面、概念和印象來給學生

的思想意識提供養料……。”

實驗過程能夠呈現出豐富生動的直觀形象,以化學實驗為例,從儀器裝置到藥品配製,

從實驗過程中複雜的物理化學變化到新物質生成,其中有形、色、態、味的變化,又有氣體

的生成和沉澱的析出,或光、電、熱現象。學生學習化學正是立足於對這些現象的感知和觀

察。如講氯氣時,一般先由教師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後,再通過學

生看到的直觀形象,概括出氯的重要化學性質,即氯是一種比較活潑的非金屬元素。

在教學中,圖像是一種直觀的工具,它包括板書、畫圖、掛圖、幻燈、錄相、電影、電

腦等電化教學手段。

圖像可把課文中所描寫的景色,具體直觀地表現在兒童面前,使他們獲得生動的形象。

如教學《燕子》一文,為了使學生感知大自然的景色,有的教師一開講就用放大的彩色掛圖,

讓學生仔細觀察圖中有哪些景物?它們的色彩、動態又怎樣?那起伏的山崗,如鏡的湖水,翠

綠的垂柳,輕飛的燕子,清澈的泉水,使學生在視覺上感知了美的畫面,為學習課文奠定了

基礎。

圖畫在數學教學中也有其特殊的價值:一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請一位數學專家解下面這

道算術題:在一個減法算式裡,減數、被減數與差的和等於90,差是減數的兩倍,那麼差

等於多少呢?題中概念太多,這位專家讓孩子讀兩遍,學生還是把握不住,專家改用圖來表

達,圖給孩子直觀感和整體感,容易把握(見圖1)。

專家與孩子商量:既然差是減數的兩倍,我們能否將圖1 改為圖2 呢?孩子高興地說,它是

減法算式,乾脆把圖2 改成圖3 吧!根據“減數、被減數與差的和等於90",有

△+△△△+△△=90,就可知道△=15,那麼差等於30。可以認為,這三張圖形是一種特殊

語言,它給人以直觀感和整體感,它比普通語言要容易把握得多。因此,美國數學家斯蒂思

說:“如果一個特定的問題可以被轉化為一個圖形,那麼,思想就整體地把握了問題,並且

能創造性地思索問題的解法。”

(二)藉助動作(活動)創設的教學情境

教師在教學中以姿式助語言,打手勢,比如講“這個孩子這麼高”、“這根棍子這麼

長”,對人“高”和“長”,用手比劃一下,這也是形象性。但是,這裡我們所要強調的動

作的形象性從理科的角度來說主要指操作,從文科的角度來說主要指表演。

1.操作

教學中通過讓學生操作學具可以使許多抽象知識變得形象直觀。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平

均問題應用題”時,先讓學生把4 根、5 根、7 根、8 根四堆火柴棒分成每堆“同樣多”,

使學生通過直觀操作領悟“移多補少”的“平均思想”,然後將四堆合在一起(總數量),

要求很快地平均分成四堆(總份數),每堆多少根(每份數),得到求平均問題的通法。操

作的特點是通過動作而直觀,從而把動作思維和形象思維有機結合起來。

皮亞傑曾經描述過這樣一個“故事”:四五歲的孩子為了數清楚一些石頭,把它們擺成

一行,然後從1 一直數到10。數......

相關問題答案
情境教學是什麼意思?
全日制教學是什麼意思?
小學教育是什麼意思?
師範教育學是什麼意思?
佛教中未學是什麼意思?
脫殼教程是什麼意思?
情緒低落是什麼意思?
在職大學是什麼意思?
情緣這歌是什麼意思?
國學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