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林下參怎麼吃最好?
新鮮林下參什麼時間吃比較好
人蔘進入秋季就可以進補啦,和傳統的進補時間是一樣的,
也因為人蔘在秋季的時候最飽滿,皁苷含量和漿氣最濃,
所以從秋季開始到冬季都可以進行使用,
夏季呢和可以吃,不過以西洋參為主,或者減少劑量服人蔘也可
林下山參怎樣煲湯食用最好
人蔘雞湯(經典食譜)
原料:石柱參3克、土雞1只、枸杞3克、姜3克、蔥3克、紅棗10克
調料:鹽5克
做法:
1、土雞剪掉臀尖、指甲、雞鼻,放入加了薑片的冷水中,煮沸,撈起備用;
2、用冷水衝去浮沫,讓雞皮定型備用;
3、飛水後的土雞、人蔘、蔥姜、枸杞、紅棗等加入足量的清水,煮沸;
4、轉文火煲80分鐘;
5、最後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味甘,為常用補氣湯,可大補元氣,有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定志、補氣生血等療效
燉雞時也可以放1-3個蘋果有潤肺養心安神的功效
小貼士:為什麼煲的湯總是很渾濁。通常是在轉小火慢煮前、最後起鍋前,兩次撇清湯表面的懸浮物,這樣煲的湯又幹淨,滋味又純正。
人蔘枸杞子酒
人蔘枸杞子酒適用於病後體虛及貧血、營養不良、神經衰弱、糖尿病等患者飲用。無病常飲,亦有強身益壽之功。
【來源】民間方
【原料】人蔘20克 枸杞子350 克 熟地100 克 冰糖400 克 白酒10公斤
【製作】 將人蔘烘烤切片,枸杞除去雜質,用紗布袋裝上扎口備用。 冰糖放入鍋中,用適量水加熱溶化至沸,煉至色黃時,趁熱用紗布過濾去渣備用。白酒裝入酒罈內,將裝有人蔘、枸杞的布袋放入酒中,加蓋密封浸泡10-15天,每日攪拌1 次,泡至藥味盡淡,取出藥袋,用細布濾除沉澱物,加入冰糖攪勻,再靜置過濾,澄明即成。
【功效】強壯抗老,補陰血,烏鬚髮,壯腰膝,強視力,活血通經。適用於病後體虛及貧血、營養不良、神經衰弱、糖尿病等患者飲用。無病常飲,亦有強身益壽之功。
【用法】飲用時,可根據自己的酒量,每次飲10-12克
人蔘補陽湯
人蔘補陽湯用於治傷寒餘邪不散,上走空竅,其目隱澀赤脹,生翳羞明,頭痛骨痛。
人蔘補陽湯--《原機啟微》卷下
【處方】人蔘補胃湯(《審視瑤函》卷二)。
【組成】羌活、獨活各1.8克,白芍藥、生地黃,澤瀉各0.9克,人蔘、白朮、茯苓、黃耆、炙甘草、當歸各1.2克,柴胡、防風各1.5克,熟地黃(酒洗,炒)1.2克。
【功能主治】治傷寒餘邪不散,上走空竅,其目隱澀赤脹,生翳羞明,頭痛骨痛。
【用法用量】上藥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熱服。
【摘錄】《原機啟微》卷下
人蔘麥冬湯
人蔘麥冬湯用於治老人虛人患上消,口大渴者。
人蔘麥冬湯--《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七
【處方】人蔘、茯苓、甘草、杞子、五味子、麥冬。
【功能主治】治老人虛人患上消,口大渴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七
人蔘養榮湯
人蔘養榮湯用於治積勞虛損,四肢沉滯,骨肉痠疼,吸吸少氣,行動喘啜,小腹拘急,腰背強痛,心虛驚悸,咽乾脣燥,飲食無味,陰陽衰弱,悲憂慘慼,多臥少起。久者積年,急者百日,漸至瘦削,五臟氣竭,難可振復。又治肺與大腸俱虛,咳嗽下痢,喘乏少氣,嘔吐痰涎。
人蔘養榮湯--《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白芍藥三兩,當歸、陳皮、黃蓍、桂心(去粗皮)、人蔘、白朮(煨)、甘草(炙),各一兩;熟地黃(制)、五味子、茯苓,各七錢半;遠志(炒.去心)半兩。
【炮製】上散。
【功能主治】治積勞虛損,四肢沉滯,骨肉痠疼,吸吸少氣,行動喘啜,小腹拘急,腰背強痛,心虛驚悸,咽乾脣燥,飲食無味,陰陽衰弱,悲憂慘慼,多臥少起。久者積年,急者百日,漸至瘦削,五臟氣竭,難可振復。又治肺與大腸俱虛,咳嗽下痢,喘乏少氣,嘔吐痰涎。
【用法用量】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子二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便精遺洩,加龍骨一兩。咳嗽,加阿膠甚妙。
補肺人蔘散
補肺人蔘散用於肺臟氣虛,咳嗽少氣,言語聲嘶,吃食全少,日漸......
新鮮的林下參怎麼洗?
中藥材水洗之後會失去很大一部分藥效的,如果是自己服用不放心的話可以用軟一些的毛刷(不要蘸水)刷去泥土即可。
林下參一天吃多少和事?
林下參不能天天吃,否則你會上火,一週最多吃兩次,泡水的話零點五克到一點五克之間,煲湯三人量放三克到四克之間,真正的子貨,一月最多不能超過八次,否則你會受不了的
林下山參怎樣煲湯食用最好
與母雞同燉!不放鹽和條料
長白山林下參適合什麼樣的人吃?
買新鮮人蔘可以去 淘寶中華人蔘商行。
體質虛弱、氣短喘促,肢體不溫,久病虛弱,神經衰弱,失眠多夢,食慾不佳,腰膝痠軟和慢性腎炎、心肌炎、冠心病等宜選用生晒參、鮮參。鮮參和生晒參藥性平和,適宜大部分人群養生保健。
林下參食用的適宜季節即每人每天適宜攝入量
治病問醫生,保健一天3至5克,服用十天只左右停三兩天再用,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