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妝棟鏡是什麼意思?
阿房宮賦中描寫宮女們打開梳妝的鏡子如明星閃亮的景象的句子
阿房宮賦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悽悽。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不知乎 一作:不知其)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有不得見者 一作:有不見者)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樑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絃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譯文】
六國為秦所滅,天下被統一。蜀山的樹木被砍伐一空,阿房宮殿得以建成。(它)覆蓋了三百多裡地,幾乎遮蔽了天日。(阿房宮)從驪山北邊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陽(古咸陽在驪山西北)。渭水和樊川,浩浩蕩蕩地流進了宮牆。每五步一座高樓,每十步一座亭閣;長廊像綢帶一樣迂迴曲折,(突起的)屋檐(像鳥嘴)向上撅起。這些亭臺樓閣啊,各自依著不同的地勢,參差錯落,精巧工緻。盤旋的樣子,迂迴曲折的樣子,像蜂房那樣密集,如水渦那樣套連,矗立著不知道它們有幾千萬座。長橋臥在水上,沒有云怎麼(出現)龍?那樓閣之間的通道架在半空(像彩虹),(可是)並非雨過天晴,怎麼會有虹霓產生?高高低低的樓閣,分辨不清,使人辨不清南北西東。人們在臺上唱歌,歌樂聲響起來,好像充滿暖意,如同春光那樣和樂;人們在殿中舞蹈,舞袖飄拂,好像帶來寒氣,如同風雨交加那樣淒冷。就在同一天內,同一座宮裡,而氣氛感覺卻截然不同。
(六國的)宮女妃嬪、諸侯王族的女兒孫女,辭別了故國的樓閣宮殿,乘坐輦車來到秦國。(她們)日夜奏琴歌唱,成為秦皇的宮人。(清晨)只見(光如)明星閃亮,(原來是她們)打開了梳妝的明鏡;又見烏雲紛紛擾擾,(原來是她們)一早在梳理髮鬢;渭水漲起一層脂膏,(是她們)潑下的脂粉水呀;輕煙繚繞,香霧瀰漫,是她們焚燒的椒蘭異香。忽然雷霆般的響聲震天,(原來是)宮車從這裡馳過;轆轆的車輪聲漸聽漸遠,不知它駛向何方。(宮女們)極力顯示自己的嫵媚嬌妍,每一處肌膚,每一種姿態,都嬌媚極了。(她們)久久地佇立著,眺望著,希望皇帝能寵幸光臨;(可憐)有的人三十六年始終未曾見過皇帝的身影。燕國趙國、韓國魏國、齊國楚國收藏的金玉珍寶等物,都是多少年、多少代,從人民那裡掠奪來的,堆積如山。一旦國家破亡,不能再佔有,都運送到阿房宮中。把寶鼎(看作)鐵鍋,把美玉(看作)石頭,把黃金(看作)土塊,把珍珠(看作)砂礫,扔得到處都是,秦人看著......
請問,“一笑相逢蓬海路, 人間風月如塵土”源自哪裡,具體是什麼意思?請詳細解釋和說明。
蓬海,海中蓬萊山
人間風月,塵世男女情愛。
贈女道士之作,讚美其超凡脫俗的氣質,詞人與之相遇,便覺得凡世間的男女情愛,如塵土一般黯然失色。
蝶戀花【周邦彥】
魚尾霞生明遠樹。翠壁粘天,玉葉迎風舉。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間風月如塵土。
剪水雙眸雲鬢吐。醉倒天瓢,笑語生青霧。此會未闌須記取。丁花幾度吹紅雨。
阿宮房到底是不是秦朝那時的?秦始王陵墓又屬不屬於秦始王?
阿房宮是秦朝的宮殿,據史書記載,始建於公元前212年。遺址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輯本段阿房宮的讀音 阿房宮的讀法,傳統上認為是[ē páng gōng],但有爭議。 1、一種觀點認為讀[ē páng gōng] 《咬文嚼字》主編郝銘鑑認為該讀“ēpánggōng”。郝銘鑑認為“阿”(ē)在古代指的是山腳下那些彎彎曲曲的地方,“阿”讀ē是毫無異議的。而“房”通的是“旁”,所以該讀páng。四川師範大學移民文化研究所所長、訓詁學教授宋子然認為:“阿房宮這三個字中的‘房’是個通假字,是旁邊的‘旁’,應該讀‘páng’。”四川師範大學王教授表示:“阿房宮是指山旁邊的宮殿,阿讀ē音,房字古音讀páng,這種特有用法不能用普通字的音來讀。” 2、第二種觀點認為應讀[ē fáng gōng] 遼寧大學教授、清史研究所所長張傑,語文出版社副編審杜永道認為應該讀作“ē fáng gōng”。李行健主編的《現代漢語規範詞典》(2004年1月版)也持此觀點。 3、第三種觀點認為應讀[ā fáng gōng]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劉慶柱教授認為,在陝西話發音中“阿”(a)字釋義為“那個”,“房”(fang)為陝西的一個地名,據《史記》記載,當年阿房宮開始修建時並沒有起名字,所謂“阿房宮”只是一個指代,指的是“在房那個地方的宮殿”,所以其發音應該為(ā fáng gōng)。 編輯本段阿房宮概況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在消滅六國統一全國以後,在都城咸陽大興土木,建宮築殿,其中所建宮殿中規模最大的就是阿房宮。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認為都城咸陽人太多,而先王的皇宮又小,下令在故周都城豐、鎬之間渭河以南的皇家園林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築之精英靈秀,營造一座新朝宮。這座朝宮便是後來被稱為阿房宮的著名宮殿。 阿房宮地磚"海內皆臣,歲登成熟,道毋飢人"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開始營造朝宮,即阿房宮。由於工程浩大,秦始皇在位時只建了一座前殿。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巔以為闕,為複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其規模之大,勞民傷財之巨,可以想見。工程未完成秦始皇死了,秦二世胡亥調修建阿房宮工匠去修建秦始皇陵,後繼續修建阿房宮,但秦王朝很快就垮臺了。 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始皇本紀》中記載:阿房宮前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中可以坐一萬人。秦代一步合六尺,三百步為一里,秦尺約0.23米。如此算來,阿房宮的前殿東西寬690米,南北深115米,佔地面積8萬平方米,容納萬人自然綽綽有餘了。如今在陝西西安西郊三橋鎮以南,東起巨家莊,西至古城村,還保存著面積約六十萬平方米的阿房宮遺址。 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賈山傳》中記載:“起咸陽而西至雍,離宮三百,鐘鼓帷帳,不移而具。又為阿房之殿,殿高數十仞,東西五里,南北千步,從車羅騎,四馬騖馳,旌旗不撓,為宮室之麗至於此” 。其實從《漢書》開始阿房宮的規制就有被放大了的嫌疑。 以前一般認為楚霸王項羽率領軍隊入關以後,移恨於物,將阿房宮及所有附屬建築縱火焚燒,化為灰燼。但《史記·項羽本紀》中只是說“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未提及阿房宮。考古發現所謂"項羽火燒阿房宮"是歷史誤傳,當代對阿房宮遺址的考古挖掘中考古人員也未發現焚燒的痕跡。 相傳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