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略形骸的意思?
脫略形骸的意思?
不拘形跡,無所顧忌,不受世俗禮法的束縛。
誰能脫略形骸外,孟簡尚書謾寄書.什麼意思
不才拆解:
孟 孟子
簡 韋編三絕 孔子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儒家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 , 孔孟之說 ,多是修身
尚書 《虞書》、《夏書》、《商書》、《周書》。
戰國時期總稱《書》,漢代改稱《尚書》,即“上古之書”。因是儒家五經之一,又稱《書經》
四書五經,多是治道
謾書 指未暇長辭的假道之書,大有賭書潑茶香的味道
假道,多是閒談
寄書 款曲之作,琴瑟之弦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居人長者莫能為,
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 非優者莫能為
儒林外使,官場現形 難安人世者莫能道
識絃音而知爾意 俗中大雅得其道
究竟哪種才是超脫形骸,立鶴獨群者
非也,諸法常也,舍其一而缺一,立世若能何?
雖說都是儒家盛行的文間雅作,都只蓋其一而非作全,但其實都是俗世中秩禮百王之後需要操心的事情,誰能真正獨善其身呢,難,太難,難於蜀道之難。
脫略 什麼意思?
脫 略
【拼 音】 tuōlǖè
【英 文】 take off slightly
【詞 性】 動詞,
【釋 義】 [動詞]①放任;不拘束:脫略形骸,舉動脫略。②(文句、字詞)脫漏或省略。
脫略形跡 的意思是什麼?
形跡,即指人的舉動和神色或者儀容禮貌。
脫略,意為放任;不拘束:脫略形骸,舉動脫略。
脫略形跡,即舉止神態放任無拘束。
脫盡形跡 什麼意思
形跡,即指人的舉動和神色或者儀容禮貌。
脫略,意為放任;不拘束:脫略形骸,舉動脫略。
脫略形跡,即舉止神態放任無拘束。
為什麼魏晉時期是傳統養生的哲理化時期?解釋哲理化的意義 20分
漢末魏初這個時代是很重要的時代,在文學方面起一個重大的變化,因當時正在黃巾和董卓大亂之後,而且又是黨錮的糾紛之後,這時曹操出來了。不過我們講到曹操,很容易就聯想起《三國志演義》,更而想起戲臺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這不是觀察曹操的真正方法。現在我們再看歷史,在歷史上的記載和論斷有時也是極靠不住的,不能相信的地方很多,因為通常我們曉得,某朝的年代長一點,其中必定好人多;某朝的年代短一點,其中差不多沒有好人。為什麼呢?因為年代長了,做史的是本朝人,當然恭維本朝的人物了,年代短了,做史的是別朝的人,便很自由地貶斥其異朝的人物,所以在秦朝,差不多在史的記載上半個好人也沒有。曹操在史上的年代也是頗短的,自然也逃不了被後一朝人說壞話的公例。其實,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無論如何,總是非常佩服他。
董卓之後,曹操專權。在他的統治之下,第一個特色便是尚刑名。他的立法是很嚴的,因為當大亂之後,大家都想做皇帝,大家都想叛亂,故曹操不能不如此。曹操曾經自己說過:“倘無我,不知有多少人稱王稱帝!”這句話他倒並沒有說謊。因此之故,影響到文章方面,成了清峻的風格。就是文章要簡約嚴明的意思。
此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尚通脫。他為什麼要尚通脫呢?自然也與當時的風氣有莫大的關係。因為在黨錮之禍以前,凡黨中人都自命清流,不過講“清”講得太過,便成固執,所以在漢末,清流的舉動有時便非常可笑了。
比方有一個有名的人,普通的人去拜訪他,先要說幾句話,倘這幾句話說得不對,往往會遭倨傲的待遇,叫他坐到屋外去,甚而至於拒絕不見。
又如有一個人,他和他的姊夫是不對的,有一回他到姊姊那裡去吃飯之後,便要將飯錢算回給姊姊。她不肯要,他就於出門之後,把那些錢扔在街上,算是付過了。
個人這樣鬧鬧脾氣還不要緊,若治國平天下也這樣鬧起執拗的脾氣來,那還成甚麼話?所以深知此弊的曹操要起來反對這種習氣,力倡通脫。通脫即隨便之意。此種提倡影響到文壇,便產生大量想說甚麼便說甚麼的文章。
更因思想通脫之後,廢除固執,遂能充分容納異端和外來思想,故孔教以外的思想源源引入。
總括起來,我們可以說漢末魏初的文章是清峻,通脫。在曹操本身,也是一個改造文章的祖師,可惜他的文章傳的很少。他膽子很大,文章從通脫得力不少,做文章時又沒有顧忌,想寫的便寫出來。
所以曹操徵求人才時也是這樣說,不忠不孝不要緊,只要有才便可以。這又是別人所不敢說的。曹操做詩,竟說是“鄭康成行酒伏地氣絕”,他引出離當時不久的事實,這也是別人所不敢用的。還有一樣,比方人死時,常常寫點遺令,這是名人的一件極時髦的事。當時的遺令本有一定的格式,且多言身後當葬於何處何處,或葬於某某名人的墓旁;操獨不然,他的遺令不但沒有依著格式,內容竟講到遺下的衣服和伎女怎樣處置等問題。
陸機雖然評曰:“貽塵謗於後王”,然而我想他無論如何是一個精明人,他自己能做文章,又有手段,把天下的方士文士統統蒐羅起來,省得他們跑在外面給他搗亂。所以他帷幄裡面,方士文士就特別地多。
魏文帝曹丕,以長子而承父業,篡漢而即帝位。他也是喜歡文章的。其弟曹植,還有明帝曹睿,都是喜歡文章的。不過到那個時候,於通脫之外,更加上華麗。丕著《典論》,現已失散無全本,那裡面說:“詩賦欲麗”,“文以氣為主”。《典論》的零零碎碎,在唐宋類書中;一篇整的《論文》,在《文選》中可以看見。
後來有一般人很不以他的見解為然。他說詩賦不必寓教訓,反對當時那些寓訓勉於詩賦的見解,用近代的文學眼光來看,曹丕的一個時代可說是“文學的自覺時代”,或如近代所說是為......
中國人飲茶方法有著怎樣的歷史文化
春秋以前,最初茶葉作為藥用而受到關注。古代人類直接含嚼茶樹鮮葉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並富有收斂性快感,久而久之,茶的含嚼成為人們的一種嗜好。該階段,可說是茶之為飲的前奏。隨著人類生活的進化,生嚼茶葉的習慣轉變為煎服。即鮮葉洗淨後,置陶罐中加水煮熟,連湯帶葉服用。煎煮而成的茶,雖苦澀,然而滋味濃郁,風味與功效均勝幾籌,日久,自然養成煮煎品飲的習慣,這是茶作為飲料的開端。——常識文化篇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這首詩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手
前六句懷念過去,回視今日。詩說前些年在白浪如山的東海中遨遊,把鯨魚肉切細了做魚羹;去年在南山射虎,晚上歸來,雪滿貂裘。這回憶過去的四句,膾鯨事是虛寫,打虎事是實寫,句子十分豪壯,氣魄很雄偉。寫白浪、急雪,都寄託了自己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這樣的胸襟氣魄,與他志滅金虜、嚮往收復失土緊密相連,讀後很容易使人聯想到辛棄疾所賦的“壯詞”《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那樣雄壯的場面。陸游與辛棄疾表達的都是實施報國殺敵行動的熱忱,也都流露時光流逝,一事無成的感慨。正因為前年、去年的生活都過得很有意義,尤其是去年在南鄭,地處前沿,更符合他殺敵立功的抱負,此較下來,更加顯得今年的不堪。他想到自己已年近五十,容顏蒼老,頹唐失意,感到非常愁悶。“最堪笑”、“羞自照”是自我解嘲,中間埋藏著無限的不平與感傷。祖國的前途如何?自己的前途又如何?他痛苦地求索著。
於是,詩人借酒消愁,醉後,滿腔的疾憤都噴發了出來。表面上,他驚詫自己居然酒後能狂,脫略形骸,然而透視他的內心,這不是醉醺醺的狂態。其實詩人是在憑藉醉酒,抒發心中強烈的不平,痛恨國家恢復無策,坐失良機,正如下面所說的,是“逆胡未滅心未平”,自己也同“孤劍床頭鏗有聲”。這兩句正面的敘述,正是詩人慷慨的誓詞,與他在《長歌行》中所說的“國仇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相同,都表現了赴沙場殺敵的渴望及蹉跎歲月的苦悶。
最後,詩人酒醒了,身在破敗的驛站裡,夢覺後,眼前是黯淡的燈光,窗外是風聲雨聲。這兩句寫得低沉鬱悶,是寫景,也是抒情。那昏昏燈火,那淒厲的風雨聲,更使詩人心中擾亂不堪,更何況,這半夜的風雨,在詩人剛才的夢中,正像他在《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所述“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這首詩充分反映了陸游胸中所存的一段不可磨滅的殺敵銳氣,以及英雄失路、托足無門的傷悲,因此詩寫得跌宕奇崛,似狂似悲。忽而豪氣奮發,如江水流入三峽,氣勢雄偉;忽而憂愁苦悶,如寡婦夜哭,哀哀欲絕。詩在用韻上也與內容密切配合,十二句詩換了四個韻,節奏感很強。
雪水泡茶真的比普通水更好嗎
挺好的。
唐以前人們如何飲茶?
茶,自被人們發現和利用至今,經歷了咀嚼鮮葉、生煮羹飲、晒乾收藏、蒸青做餅、炒青散茶,乃至白茶、黃茶、黑茶、烏龍茶、紅茶等多種茶類的發展過程。茶葉何時真正成為飲料,目前還沒有確切的史料記載,但是至少到了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茶葉就已經作為飲料飲用。三國時期魏人張揖在《廣雅》中記載了當時製茶與飲茶的方法:“荊、巴間採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橘子芼(摻和之意)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這是我國關於製茶和飲茶方法的最早記載。它告訴我們:當時飲茶方法是“煮”,是將“採葉作餅”的餅茶,烤炙之後搗成粉末,摻和蔥、姜、橘子等調料,再放到鍋裡烹煮。這樣煮出的茶成粥狀,飲時連佐料一起喝下。已經明確指出茶葉是作為醒酒的飲料飲用的。這種方法一直延續到唐代,只是更加講究。
唐代人們如何飲茶?
唐代茶的飲法是煮茶即烹茶、煎茶。根據陸羽《茶經》的記載,唐代茶葉生產過程是“採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幹矣。”飲用時,先將餅茶放在火上烤炙。然後用茶碾將茶餅碾碎成為粉末,再用篩子篩成細末,放到開水中去煮。煮時,水剛開,水面出現細小的水珠像魚眼一樣,並“微有聲”,稱為一沸。此時加入一些鹽到水中調味。當鍋邊水泡如湧泉連珠時,為二沸,這時要用瓢舀出一瓢開水備用,以竹夾在鍋中心攪拌,然後將茶末從中心倒進去。稍後鍋中的茶水“騰波鼓浪”,“勢若奔濤濺沫”,稱為三沸,此時要將剛才舀出來的那瓢水再倒進鍋裡,一鍋茶湯就算煮好了。如果再繼續烹煮,陸羽認為“水老不可食也”。最後,將煮好了的茶湯舀進碗裡飲用。“凡煮水一升,用末(茶末)方寸匕,若好薄者減,嗜濃者增”,“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碗,乘熱連飲之。”前三碗味道較好,後兩碗較差。五碗之外,“非渴其莫之飲”。這是當時社會上較盛行的飲茶方法。
此外因茶葉有不同種類,《茶經》記載:“飲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者”,所以還存在另一種方法,“乃斫、乃熬、乃煬、乃舂,貯於瓶缶之中,以湯沃焉,謂之閹茶。”即將餅茶舂成粉末放在茶瓶中,再用開水沖泡,而不用烹煮,這是末茶的飲用方法。
還有一種方法是“或用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揚令滑,或煮去沫,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被陸羽視為溝間廢水的這種飲茶法,就是《廣雅》所記述的荊巴地區的煮茗方法,從三國到唐代數百年來一直在民間流傳著。這是從古代以茶作為菜羹到以茶作為單純的飲料之間的過渡形態,即古代以茶為菜羹時,可能也是和一些佐料放在一起煮,並且既然作為菜食,一定也會加鹽才好下飯。後來不再做菜食,而是煮成茶湯作為飲料,但還是和一些佐料一塊熬煮,以減輕茶葉的苦澀,保持原有的口味。也許正是這個原因,儘管陸羽反對用蔥姜橘皮等來煮茶,卻保留加鹽的作法,因為自古以來茶湯的味道就是帶有鹹味的。由於不加其它作料,茶的真味容易顯現,日益為飲茶者所追求,到了宋代,就不再加鹽了。
宋代飲茶法是怎樣?
到了宋代,盛行的是點茶法。點茶程序為炙茶、碾羅、烘盞、候湯、擊拂、烹試,其關鍵在候湯和擊拂。點茶法是在唐代閹茶法基礎上發展而成的。陸羽《茶經》說:“茶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者,乃斫、乃熬、乃煬、乃舂,貯於瓶缶之中,以湯沃焉,謂之閹茶。”閹茶的特點是投茶入瓶,以湯沃之。而點茶是由閹茶發展而來的。點茶沿閹茶之路向前走了一步,其烹茶步驟是將茶投入盞中,注入少量沸水調成糊狀,謂之“調膏”,然後將沸水倒入深腹長嘴瓶內,再傾瓶注水入盞,或以瓶煎水,然後直接向盞中注入沸水,與此同時用茶筅攪動,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根據宋代......
蘭亭詩陳了哪些理。。
王羲之《蘭亭詩》
悠悠大象運,輪轉無停際。陶化非吾因,去來非吾制。宗統竟安在?即順理自泰。有心未能悟,適足纏利害。未若任所遇,逍遙良辰會。
三春啟群品,寄暢在所因。仰望碧天際,俯磐綠水濱。寥朗無厓觀,寓目理自陳。大矣造化功,萬殊莫不均。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
猗與二三子,莫非齊所託。造真探玄根,涉世若過客。前識非所期,虛室是我宅。遠想千載外,何必謝曩昔?相與無相與,形骸自脫落。
鑑明去塵垢,止則鄙吝生。體之固未易,三觴解天刑。方寸無停主,矜伐將自平。雖無絲與竹,玄泉有清聲。雖無嘯與歌,詠言有餘馨。取樂在一朝,寄之齊千齡。
合散固其常,修短定無始。造新不暫停,一往不再起。於今為神奇,信宿同塵滓。誰能無此慨?散之在推理。言立同不朽,河清非所俟。
第一章講聚會緣起。宇宙悠悠運行的法則,永無停歇,人並不能主宰自身,來非吾因,去非吾制,乃自然陶化耳。這是人類不得不面臨的困境。人所珍寶的宗統在哪兒呢?如或未悟此理,則仍然會陷入是非利害的圈子,只有順應事理,才能獲得安泰。不如安於所遇吧,既逢良辰美景,讓我們逍遙容與!這一章最重要的玄學思 想,是“宗統竟安在?即順理自泰”,即持哲學反思態度,超越日常狹小的功利世界。因為參與集會的多是達官貴人,首先需要擺脫名利的糾纏。
第二 章,從狹小的功利世界超脫後,大美的自然呈現,心情無往而不暢於三春開啟的群品。藍天、綠水,仰望、俯視,清寂曠朗的景象無有邊際,即目所見,無非自然之理。偉哉,造化之功!萬物無不沐浴著自然的恩澤,均分了世界的和諧。各種聲響雖有差異,對我們這些久居塵世,久為俗務奔忙的人來說,每一種的諦聽,無不是 新鮮如斯,激動如斯。古老的節日在春天甦醒,再次喚醒了人們莫名的愉悅,以玄學的態度反思這種愉悅,則天地之大美,自然呈現,“適我無非新”,而回到自 然,享受大樂,又成為體玄悟道的一種方式。
第三章,承接上章,因為人人如此,故人人是吾知己。我們這些世間的過客啊!偶然相聚,且相互勉勵, 共同探求大道的本源;亦不妨與古人為友,徜徉於道德之境。我們究竟是相與還是不相與呢?不必管它,反正志同道合,脫略形骸。可見蘭亭詩人的友誼,是建立在共同的玄學熱情之上的。既有這樣的熱情,他們聚集在一起進行玄言詩創作,就在情理之中。
第四章,講悟道對人之氣格的影響。山川明麗,不反映塵 世的汙垢,我們應時時與它相對,如對鏡拂塵,否則就會生出鄙吝之氣。體悟自然與人生之道本不容易,醉意朦朧間也可解除天之刑戳。微醺裡,心靈不再為俗世主宰,矜伐之心也會自動平息。現在雖無俗世管絃之樂,山間卻有清音、靈泉,無須俗間嘯與歌,而詠歎玄言又多麼愜意。這樣的樂境雖只一朝,一旦擁有卻可等於千 年!玄言詩人“以玄對山水”,竟也領悟了上巳佳節的精髓:用身體的感覺,體驗無法言說的春日的真諦。
第五章,迴應首章,講集會將散。天下沒有 不散的筵席,靜觀萬物,“造新不暫停,一往不再起”,樂往哀來,良會不再。越是用新的目光發現了境界的神奇,就越是為它的“信宿同塵滓”而感到悲慨。這種 生命的悲慨,作為稟天地之性靈而生的人,誰又能躲避得開呢?然而這種生命情懷,玄學仍視之為有待中的執著之病,需要推演本無或齊物的玄理消釋它。這一章講聚散無常,良會難再,快樂終究會帶來 悲哀,仍需要理性消釋。並提出創作活動也有其獨立價值,不必總聯繫事功。
講了那些理,還是請你再概括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