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燒香有什麼講究?

General 更新 2024-11-21

去寺廟燒香拜佛有哪些講究和說法

去寺廟燒香拜佛是不是必須要上午去?有沒有什麼講究的說法? 不是必須上午去 全天什麼時間都可以上三炷香 帶著恭敬心至誠心 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在於表達對佛陀的尊敬、感激與懷念。去染成淨,奉獻人生,覺悟人生。 燒香的含義有四個方面: 1、表示虔誠恭敬供養三寶,以此示範接引眾生。 2、表示傳遞信息於虛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寶加持。 3、表示燃燒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門弟子無私奉獻。 4、表示點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喧、痴”意,佛並不嗜好世間大香貴香,但卻喜歡佛弟子的戒、定、真、香。 上香以三支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無漏學;也表示供養佛、法、僧常住三寶。這是最圓滿且文明的燒香供養。上香不在多少,貴在心誠,所謂“燒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誠心”。一般在大雄寶殿前上三支香就行了。 把香點燃後應插在香爐中間,第一支香插在中間,心中默唸:供養佛,覺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邊,心中默唸:供養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邊,心中默唸:供養僧,淨而不染。 佛教的香 佛家認為香與圓滿的智慧相通。 佛家認為,香於人的智慧、德性有特殊的關係,妙香與圓滿的智慧相通相契,修行有成的賢聖,甚至能夠散發出特殊的香氣。 佛家認為香能溝通凡聖,為最殊勝的供品。 佛陀住世時,弟子們就以香為供養。佛家認為“香為佛使”,“香為信心之使”,所以焚香上香幾乎是所有佛事中必有的內容。從日常的誦經打坐,到盛大的浴佛法會、水陸法會、佛像開光、傳戒、放生等等佛事活動,都少不了香。特別是法會活動,必以隆重的上香儀式作為序幕。 佛家用香輔助修持。 佛家認為香對人身心有直接的影響。好香不僅芬芳,使人心生歡喜,而且能助人達到沉靜、空淨、靈動的境界,於心曠神怡之中達於正定,證得自性如來。而且好香的氣息對人有潛移默化的薰陶,可培扶人的身心根性向正與善的方向發展。好香如正氣,若能親近多聞,則大為受益。所以,佛家把香看作是修道的助緣。 參觀遊覽寺廟要懂規矩 名寺名廟,分佈較廣,它們是旅遊者頗愛光顧遊覽的重點,但旅遊者在遊歷寺廟時有四忌需牢記心頭,以免引起爭執和不快。一忌稱呼不當 對寺廟的僧人、道人應尊稱為“師”或“法師”,對主持僧人稱其為“長老”、“方丈”、“禪師”。喇嘛廟中的僧人稱其“喇嘛”,即“上師”意,忌直稱為“和尚”、“出家人”,甚至其它汙辱性稱呼。二忌禮節失當 與僧人見面常見的行禮方式為雙手合十,微微低頭,或單手豎掌於胸前、頭略低,忌用握手、擁抱、摸僧人頭部等不當之禮節。三忌談吐不當 與僧人道人交談,不應提及殺戮之辭、婚配之事,以及提起食用腥葷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四忌行為舉止失當 遊歷寺廟時不可大聲喧譁、指點議論、妄加嘲諷或隨便亂走、亂動寺廟之物,尤禁亂摸亂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動應靜立默視或悄然離開。五忌孩子失禮同時,也要照看自己的孩子,以免因孩子無知而做出不禮貌的事。 應怎樣拜佛 一般人拜佛總喜歡站在佛前中間的位置上,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叢林(寺院)裡的規矩只有住持和糾察才可以在中間的位置上禮拜。其他人應該站在左右兩邊才對。 拜佛時應先於佛墊前邊站好,兩腳距離應前八後二(寸)為宜,兩手當胸合掌,然後問詢,問詢時背與腰的角度應在90o與120o為宜,兩手作彌陀印(左手掌與右手背相疊)或觀音印(左手背與右手掌相疊),頭部擡起時,兩食指相對呈一定角度,兩拇指並齊至於兩食指中間,兩食指向上置於眉心為宜,然後放下,合掌,並開始禮佛。 禮佛時上身要慢慢靠向拜墊,兩腿漸漸向下彎曲,先將右手按住拜墊中間,待左手伸至前方後再將右手移至右前方,此時兩膝自然置於拜墊邊緣,頭部也自然置......

拜佛上香有些什麼講究?

1、燒三支文明香,功德無量。不是香燒的越高越多就是功德多,關鍵在於三個字:誠、敬、信,最好是檀香,普通的就好,不要燒那些商家炒作的五花八門的香,那些香通常都有化學原料添加,有害無益。

2、看到有香客禮拜完畢往下一處時,香拿在手上隨意甩動,這是不敬的表現,應右手持香,香頭朝上,同時能在人多的時候不至於燙著別人。禮拜時雙手執香,高度過眉,觀想你燒的香飄滿至盡虛空遍法界,禮敬供養到一切諸佛菩薩以及一切賢聖僧。出聲或者默唸“南無常住十方佛,南無常住十方法,南無常住十方僧”,即功德無量了。

3、佛菩薩是天上天下最慈悲者,只要心存誠敬信,則可放心禮敬;佛菩薩都是斷了煩惱的大覺,輕易“觸犯神靈”是屬於外道或者世間神(煩惱未斷者)的狀況;三寶是大福田,當然褻瀆、輕慢亦獲罪極大。

請問?燒香是先燒香後拜佛,還是先拜佛,後燒香~有什麼講究嗎?

燒香就是為了拜佛,焚香祈禱是為了能讓菩薩聽見自己的祈求,一般都是線點香再拜佛,這是對佛祖菩薩的尊敬!

燒香拜佛是對佛祖起碼的尊重,然而這對一些忠實的信徒來說還是每天都必做的事情。燒香拜佛算是一種莊嚴的儀式,所以一定要規範姿勢動作,用自己虔誠的恭敬心去面對佛祖,燒香各個步奏都要莊嚴、神聖。人的心要靜下來,接受佛的洗禮。這樣才能夠消除人世煩惱,有益身心健康。

1、穿戴乾淨:預知第一天要去寺廟燒香,頭天晚上就需要淨身。神經就是洗去身上的塵埃,把自己稍微打整的整潔一點,小編這裡說的“整潔”並不是你要穿的多華貴,而是乾淨、整齊。穿戴不浮誇、另類。

2、進殿須知:如否有人注意到,一般的寺廟正殿都有兩道門中間一道大門,兩旁兩道小門。而燒香拜佛進門也是有忌諱的,不是和尚尼姑最好不要走中間那道門,中間那道門被稱為空門,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而兩旁的們可供香客們進出,進門需要注意,女邁右腳。男邁左腳。一定不能踩在門檻上,這是對佛的不敬。進顛直接跨過就是。

3、拜佛禮儀:前來拜佛的人心要虔誠,手要乾淨,因為手要作揖,要拿香所以要乾淨。前來拜佛在殿內說話要注意,勿議論,勿喧譁。不要對任何佛像指指點點。由於前來拜佛的人比較多,大殿內蒲團比較多,需注意,燒香拜佛時來往不要跨過蒲團,不然會被視為不敬。

4、燒香數量:燒香拜佛,香的數量也是有講究的。三炷為自己祈福,六炷為兩輩人祈福,九炷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個極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圓滿的高香。是燒香再叩頭。這也是最高的規格,一般我尋常拜佛三炷香就為好。

5、拿香手勢:燒香的話,應該是左手拿香,燒香時,香要一次性點燃,要越旺越好,而點完香如何火還沒滅,切勿用嘴吹,只需橫拿上下晃動香受到風吹自會熄滅。上香的時候用右手在下握住香,高舉過頭頂作揖。作完揖後就可把手中香置於香爐中。

6、磕頭須知:如磕頭的話就要注意步驟了,燒香拜佛是有忌諱的,不能一陣猛磕頭。而要是要注意姿勢。首先你需要雙膝跪在蒲團上,雙手合什,注意,這個雙掌合什要注意手心處呈空心狀,高舉過頭頂,向下至嘴邊停頓,可許願,再向下至心口,默唸,再攤開雙掌,掌心向上,上身拜倒。頭往下磕。來回三次便可。

7、拜佛忌諱:燒香拜佛的忌諱有很多,而女性來例假期間最好是不要去上香.夏日女性去寺廟拜佛,千萬不可穿迷你裙或露胸露背之衣服,有失禮儀。如帶有小孩去拜佛,要注意看管好自己的孩子,勿讓小孩到佛堂內奔跑嘻戲。擾了佛的清淨。

8、燒香步驟:燒香拜佛時,信眾取香三枝,在燈火中點燃,拿在手裡,走到佛前,心要恭敬誠懇。面對佛像,恭敬站立,兩手舉香,用一顆純淨的心向佛,心中可默唸所求,望佛能夠聽到。舉香時,手如問訊狀。兩手之食指及中指夾著香腳,兩大拇指抵住香腳之尾端。香要拖穩。將香平舉至眉間,與眉平齊,雙目淨觀佛像莊嚴,眼觀鼻,鼻觀心。誠信想你心中所求。將香放下,右手拿香腳,左手插香,兩香間距離為五分。注意上香的時候不要跨過面前的蒲團,不然被視為不敬。

燒香拜佛的時間講究 燒香時間有什麼講究

燒香拜佛的某些注意事項

注意了: 香不能叫“買”而應該叫“請”.

燒香注意事項:

在寺廟內有很多菩薩,如果你願意,可以一尊一尊的拜過去,如果時間不允許,只需在大雄寶殿前燒.步驟如下:

自己請自己的香,不能由別人付香火錢.

最好用自己的火點燃香(三支即可,不需要大把大把的燒),面朝大殿的大門(現在為了防止火災,一般不可以在大殿裡燒香了),雙手輕握三支青香(男的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女士反之),突然向上方一提,燃燒的火隨即會熄滅,千萬不能用嘴去吹滅.

上香時先上香後禮拜,很多人抓著一大把燃著的香到處拜,滾燙的香灰在寺院到處飄著,陣陣濃煙薰著人們的眼睛,以為香越高,越大把心越誠,這些都是不懂的表示,其實三根香就夠了,敬在一個爐中即可,“萬佛一爐”然後經過沒一座佛堂時,合掌拜三下就可,佛教根本就沒有諸多講究,最主要你有沒有清淨自心。

把香舉至額頭一般高,閉眼許願;然後三拜.(舉香的高度不得底於下身)

右轉,面朝東方(一般大殿的門是朝南的),按第3步方式許願,三拜;然後朝南,朝北.

拜完後即可將香插到香爐內,注意:應該用左手燃香,因為右手殺生,左手相對來說要平和,不可往香爐內一丟了之.

女人大姨媽來的時候不要去上香.

進廟燒香,意思是點燃自己的心香,點燈是點亮自己的心燈,這時就可以得到佛菩薩的加持,使自己得到智慧等等。所以燒可以燒一枝,可以燒兩枝,最多燒三枝。不必多燒。進廟燒香,可以自己帶,也可以從外頭買,不過一般大殿上都備有香,所有你可直接用,如果經濟條件允許,你可以往功德箱中放點功德錢,如果困難,放心菩薩不會怪罪你的,你拜了佛也一樣有功德。

不過見過很多信佛的人請上一串念珠掛在脖子上,師父說這樣做一般人是承受不起的。所以希望朋友們以後如果請了念珠,請把他帶在手上。

焚三支清香,一支敬佛,一支敬法,一支敬僧;

廟裡的墊子中間是給出家人拜佛用的,在家人男人跪拜用左邊的,女人用右邊的;

在廟裡按順時針方向行走拜佛

進廟前沿儘量不要走中間,沿階梯邊沿而上,男左女右,進門時儘量不要走正門,因為方丈門朝晚課時都是從正門進的,而沙彌等從偏門進,所以為了和寺院一致,大家都儘量應該從偏門進,男左女右,進去時儘量跨右腳,出門時也從偏門出就是,不要踩在門檻上(一般寺院門檻做得很高)。進廟門的時候,千萬不要踩門檻.(據說門檻是神的肩膀還是啥了,踩了就是不敬)

先,心要虔誠,要茹素,手要乾淨,不要在廟堂裡大聲喧譁以及說無關的“嘮叨話”,不要用手指點佛像,不可大聲喧譁和講不敬的話語。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不可以隨口胡亂許願,因為許願一定要還願的,如果沒把握做到,就千萬別許願。別求發財,佛不是保佑你發財的。可以求平安,求健康順遂。不要隨口許諾給佛什麼供養,然後又拋到腦後。佛又不爭你的一柱香,這個說法是要讓我們不要隨意承諾,所謂做人應該有言必踐吧。佛所惱的應該是這些虛妄之言吧。

不要跨過蒲團,因為也會給人一種不莊嚴的感覺,而你後拜,卻站在正在上香的香客前面,也是不禮貌的行為,因為可能會讓別人起(口真)念,貪 ,(口真),痴就是修行路上的三毒。三毒不滅難見真如本性。

去道觀許願是要還願的。一年願望實現後回來,方法進去問人就可以了。如果沒許願光是拜,就不用。寺院一般是不用還願的,但是你最好許個做多少善事的願。就發願來促使你本身的許願。

不要不經寺院同意採摘寺院管理範圍的花果,私自拿供品等物,這也是不對的行為,叫“偷盜四方常住”也要獲果報的。

不要在寺院吃葷食。

寺院通常有經書贈送的,不要忘了請幾本,世間之物還有什麼比經書更珍貴的......

進廟拜佛為什麼要燒香?有什麼講究嗎?

為什麼要給佛燒香:

一、緣起,這與印度的地理氣候有關係。印度夏季受大西洋的暖溼氣流侵襲溫疫黴病較多,於是人們燒燃香料木材祛除病氣淨化空氣。佛在講法時,聽法的人很多,空氣汙濁,在家弟子便以香供養。

二、修無常故,燒香時觀香菸飄散法界,從有形而至無形,讓人證悟色空不二之理。楞嚴經裡就有一位菩薩介紹過他是通過觀香菸而得道的。

三、表法故,常言“心香一瓣”意指我心如煙,可與法界諸佛交融;香贊雲“戒定真香,焚起沖天上,弟子虔誠,熱在金爐上。。。。。”此時香作慧解。故常有燒香求智慧,獻花求富貴之說。

香有多種,因加工的工藝不同而分瓣香(小木快)、線香(一根根的那種)、盤香(吊起來燒的)、沫香(把香加工成粉沫來燒).....,總之燒什麼樣的香意義都是相同的。

現在有人大把大把地把燒香變成了燒柴,已失去了燒香的本意。

燒香祈福的正確方法

按照我國的傳統習俗,每年春節及農曆初一、十五等日期,廣大群眾有到寺院香禮佛、祈福求安的習慣。為使十方善信種植福田、廣獲法益、正善正行,以滿所願,故將燒香祈福的正確方法簡要的介紹給大家,以祈共沾法益。

一、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是什麼?

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場所,古稱叢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寶殿上供奉的叫釋迦牟尼佛,是古印度淨飯王的太子,後出家修行,在菩提樹下證道。成為大徹大悟的覺者,是佛教的創始人,被佛弟子尊為“世尊”、“本師”等。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在於表達對佛陀的尊敬、 感激與懷念。去染成淨,奉獻人生,覺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

二、供養佛、菩薩一定要燒香嗎?

不一定。供養佛、菩薩方法很多,通常用鮮花(表因)和水果(表果),如果條件不具備,僅供一杯清水(表清淨平等)也行。但是,絕對不用酒肉來供養佛菩薩。通常用“香、花、燈、塗、果、樂”六供養,其中之一均可。

三、燒香的含義是什麼?

第一、表示虔誠恭敬供養三寶,以此示範接引眾生。

第二、表示傳遞信息於虛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寶加持。

第三、表示燃燒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門弟子無私奉獻。

第四、表示點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喧、痴”意,佛並不嗜好世間大香貴香,但卻喜歡佛弟子的戒、定真香。

四、燒香求財可以得到嗎?

不可以。佛經上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關鍵要懂得其中道理,求財要如理如法去求。燃香成灰是表示無私的奉獻,即佛門所說的“佈施”。這啟示我們:從生求財求福,先要舍財種福。財佈施是因,得財富是果。舍是因,得是果,捨得不二。所以,一個人的福報是自己修來的,不是佛菩薩施捨給你的。佛門常講:“命由己造,福由己求。”燒大香就發大財嗎?這純屬“以凡夫之心,度諸佛之腹”。大徹大悟、大慈大悲的諸佛菩薩,又怎會像凡夫眾生一樣,去在意你大香小香而分別賜富呢?當然不會。

五、有人一錠要燒香怎麼辦?

寺院是公共活動場所,一般會限制燒大香,加上節假日人流量多,燒大香稍為不慎就會灼傷他人,濃煙滾滾,不利環保,也易引起火患,如此,求福不成,反造無邊罪業。一定要燒大香的信眾,可將大香交給寺院管理人員,同意安排焚燒,焚燒時,寺院裡的法師也會為你們祈禱。

六、燒香禮佛應當許什麼樣的願?

燒香禮佛時應當心地清淨,果能一塵不染,獲福無邊。若要許願,當放棄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念頭,發利益社會、利益眾生之大心願,則功德無量。佛經上講“禮佛一拜,滅罪河沙;唸佛一聲,福增無量”是也。

七、禮拜佛菩薩,上幾支香為宜?

上三支香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無漏學;也表示供養佛、法、僧常住三寶......

燒香拜佛的注意事項

燒香拜佛的某些注意事項

注意了: 香不能叫“買”而應該叫“請”.

燒香注意事項:

在寺廟內有很多菩薩,如果你願意,可以一尊一尊的拜過去,不要單純只拜某一尊佛 。

自己請自己的香,不能由別人付香火錢.

最好用自己的火點燃香(三支即可,不需要大把大把的燒),(現在為了防止火雙手輕握香(男的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女士反之),突然向上方一提,燃燒的火隨即會熄滅,千萬不能用嘴去吹滅.

上香時先上香後禮拜,很多人抓著一大把燃著的香到處拜,,香越高,功德越大,,敬在爐中即可,“萬佛萬爐”然後經過每一座佛堂時,都要燃香供養,佛教講究很多法門,最主要你有沒有供養佛菩薩的佛心。

把香舉至額頭一般高,閉眼許願;然後三拜.(舉香的高度不得底於下身),許一個願就夠了。

右轉,面朝東方(一般大殿的門是朝南的),按第3步方式許願,三拜;然後朝南,朝北.

拜完後即可將香插到香爐內,注意:應該用左手燃香,因為右手殺生,左手相對來說要平和,不可往香爐內一丟了之.

.

不過見過很多信佛的人請上一串念珠掛在脖子上,師父說這樣做一般人是承受不起的。所以希望朋友們以後如果請了念珠,請把他帶在手上。

焚三支清香,一支敬佛,一支敬法,一支敬僧;

廟裡的墊子中間是給出家人拜佛用的,在家人男人跪拜用左邊的,女人用右邊的;

在廟裡按順時針方向行走拜佛

進廟前沿儘量不要走中間,沿階梯邊沿而上,男左女右,進門時儘量不要走正門,因為方丈門朝晚課時都是從正門進的,而沙彌等從偏門進,所以為了和寺院一致,大家都儘量應該從偏門進,男左女右,進去時儘量跨右腳,出門時也從偏門出就是,不要踩在門檻上(一般寺院門檻做得很高)。進廟門的時候,千萬不要踩門檻.(據說門檻是神的肩膀還是啥了,踩了就是不敬)

先,心要虔誠,要茹素,手要乾淨,不要在廟堂裡大聲喧譁以及說無關的“嘮叨話”,不要用手指點佛像,不可大聲喧譁和講不敬的話語。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不可以隨口胡亂許願,因為許願一定要還願的,如果沒把握做到,就千萬別許願。可以求平安財運婚姻,求健康順遂。不要隨口許諾給佛什麼供養,然後又拋到腦後。佛爭一柱香,這個說法是要讓我們不要隨意承諾,所謂做人應該有言必踐吧。佛所惱的應該是這些虛妄之言吧。

不要跨過蒲團,因為也會給人一種不莊嚴的感覺,而你後拜,卻站在正在上香的香客前面,也是不禮貌的行為,因為可能會讓別人起(口真)念,貪,(口真),痴就是修行路上的三毒。三毒不滅難見真如本性。

去道觀許願是要還願的。一年願望實現後回來,方法進去問人就可以了。如果沒許願光是拜,就不用。寺院一般是不用還願的,但是你最好許個做多少善事的願。就發願來促使你本身的許願。

不要不經寺院同意採摘寺院管理範圍的花果,私自拿供品等物,這也是不對的行為,叫“偷盜四方常住”也要獲果報的。

不要在寺院吃葷食。

寺院通常有經書贈送的,不要忘了請幾本,世間之物還有什麼比經書更珍貴的

請來的經書護身符不可隨意放置,應該取乾淨的書櫃放好。同房時房間切不可有佛經護身符等法物,因為護身符等是護法護身的,沾上邪氣將會起不到作用,這才是切記的。

如果是因為被邪魅債主纏身,拜完時做迴向時念將拜佛功德迴向給冤親債主,他們也會高興的。

燒香拜佛有什麼忌諱

燒香拜佛是對佛祖起碼的尊重。燒香拜佛時,信眾取香,在燈火中點燃,拿在手裡,走到佛前,心要恭敬誠懇。

面對佛像,恭敬站立,兩手舉香,用一顆純淨的心向佛,心中可默唸所求,望佛能夠聽到。舉香時,手如問訊狀。

兩手之食指及中指夾著香腳,兩大拇指抵住香腳之尾端。香要拖穩。將香平舉至眉間,與眉平齊,雙目淨觀佛像莊嚴,眼觀鼻,鼻觀心。

誠信想你心中所求。將香放下,右手拿香腳,左手插香,兩香間距離為五分。注意上香的時候不要跨過面前的蒲團,不然被視為不敬。

俗話說,燒香拜佛貴在心誠;第一誠,就是供奉佛祖的香,因為香在宗教是與佛的溝通的信使,是供養佛的聖品;

所以,你最好可以先去無相銅爐上請幾盒吉祥香或者祈福香輔助加持。因為它這個香好就好在是天然的植物香,保存了佛家所說的香的本真。

第二誠,就是祈福的願望了,佛家最不喜歡的就是虛妄之人,虛偽之心,既然拜佛祈福,必須心術正,心願也要正,這樣佛祖才會為你庇護保佑,

正所謂有因必有果,善因得善果就是這個道理嘛。

阿彌陀佛!

去寺廟燒香有什麼講究

穿著整齊,乾淨,不得穿拖鞋,濃妝豔抹,在寺院不得大聲喧譁,保持一個清淨心,誠信心敬佛,這些是基本的。將就一點的就是:一、著裝

寺院是一個莊嚴、神聖的地方,一攻去就可以給人一種超然的感覺,自然我們的服裝也會對這種環境起著一種襯托作用。

去寺院參訪與禮佛時,我們最好穿著樸素大方,應避免穿顏色鮮豔及過於另類的服裝。尤其女士進入寺院儘量不要穿得過於暴露與鮮豔。因為不同場合有著不同的穿著要求。

無論男女入寺參訪應著寬鬆之衣,以便於禮拜,否則衣褲過緊,禮佛跪拜會很不方便。

服裝的搭配通用原則是,莫過於得體大方,這樣無論在任何場合都會適用的。

二、見僧人禮儀

在寺院當中,必然會遇到出家師父。出家人捨棄世間的五欲六塵,每日在那種清淨的院落裡修行梵行,他們代佛說法,開導群生,無論是他們的德行還是行持,都是值得我們去禮敬的。

通常來講,在寺中行走時遇見出家人應恭敬合掌,同時口中可以說:「阿彌陀佛」或「師父您好」,以示恭敬。

在這裡需要注意幾點:

1、在廁所中不得禮拜問訊;

2、手中捧經典佛像時不得禮拜問訊;

3、手捧其它雜物時不得問訊。

其總的原則無非就是處處體現著恭敬即可。

至於如何稱呼,我們可稱僧人為法師或師父,若知道師父的法號則可以加上師父的法號稱某某法師或某某師父。

三、進入殿堂

一個大的寺院會有很多的殿,例如: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等,那麼我們進入殿堂需要注意些甚麼呢?在進門的時候,要靠門的一側進入,在哪一側進入則先邁哪隻腳,例如:在右側進入,那麼我們則先讓右腳進去,反之亦然。不得從中間進入,因為那樣會長養我慢心及不恭敬。

有些殿堂會有供果,常見有的居士會隨意拿取,這都是不如法的,因為佛前的供品都是十方三寶物,我們若隨意拿取,罪過是非常嚴重的,還有的殿中會有法器我們不可以隨意擊打,因為有的法器是召集僧眾用的,若任意擊打會影響大眾的修學,罪過也是不言而喻的。

在佛殿當中我們可以繞佛,據經典記載是有很多功德的,但我們要注意旋轉的方向,應該是右繞佛,即順時針,不得逆旋,因正旋表示恭敬之意,這也是源於印度人的禮儀與習慣。

在殿堂中不得大聲嘻笑及大聲說話,不要亂扔雜物及吐痰,這些都是沒有素養的表現,況且佛殿是供養佛菩薩的莊嚴聖地,我們一定要十分注意。

印光大師說,佛法在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受益,十分恭敬十分受益。所以我們處處要體現著恭敬之心,自然在心中就會有一種無形的約束,同時也可以收攝我們身心。

四、參加法會

在家學佛居士與寺院及出家僧眾的學修之一,便是參加寺院興辦的各種大大小小法會。

通常會每逢佛菩薩聖誕日舉辦法會,內容多為集眾誦經、禮懺、唸佛、聽開示等。參加法會期間一些大的寺院會人數眾多,那麼自然需要一種良好的秩序,所以一定要服從寺院常住的安排,主要包括上殿和過堂的時間、課誦內容等。

下面著重介紹一下關於參加法會時上殿誦經的注意事項:

上殿應著海青及居士服。海青是具有漢傳佛教特色及中

國古殿服裝風格的服飾,為漢代人所穿著的服裝,一直延用至今。出家眾多著黃顏色及黑色海青,在家居士不可著黃色的海青,而一般穿著黑色及咖啡色海青。穿著

海青時最好搭配布鞋、長褲,若穿皮鞋及短褲會顯得不倫不類,有失莊嚴,另外海青的袖子很大,裡面不宜放置雜物和經書等,這樣走起路來會顯得很不雅觀。

在大眾集體誦經的時候,個人的聲音不宜過大,以自己能聽清為宜,因為梵唄唸誦以清淨莊嚴韻律和諧為主。在於攝心以至安靜調服諸根。還有就是,人多的時候因為地方的差異所致,可能會存在不同方言及唱誦旋律的不同,如果一味大聲唱誦,必......

燒香有什麼好處

為使十方善信種植福田、廣獲法益、正善正行,以滿所願,故將燒香祈福的正確方法簡要的介紹給大家,以祈共沾法益。

一、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是什麼?

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場所,古稱叢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寶殿上供奉的叫釋迦牟尼佛,是古印度淨飯王的太子,後出家修行,在菩提樹下證道。成為大徹大悟的覺者,是佛教的創始人,被佛弟子尊為“世尊”、“本師”等。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在於表達對佛陀的尊敬、感激與懷念。去染成淨,奉獻人生,覺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

二、供養佛、菩薩一定要燒香嗎?

不一定。供養佛、菩薩方法很多,通常用鮮花(表因)和水果(表果),如果條件不具備,僅供一杯清水(表清淨平等)也行。但是,絕對不用酒肉來供養佛菩薩。通常用“香、花、燈、塗、果、樂”六供養,其中之一均可。

三、燒香的含義是什麼?

第一、表示虔誠恭敬供養三寶,以此示範接引眾生。

第二、表示傳遞信息於虛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寶加持。

第三、表示燃燒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門弟子無私奉獻。

第四、表示點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意,佛並不嗜好世間大香貴香,但卻喜歡佛弟子的戒、定真香。

四、燒香求財可以得到嗎?

不可以。佛經上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關鍵要懂得其中道理,求財要如理如法去求。燃香成灰是表示無私的奉獻,即佛門所說的“佈施”。這啟示我們:從生求財求福,先要舍財種福。財佈施是因,得財富是果。舍是因,得是果,捨得不二。所以,一個人的福報是自己修來的,不是佛菩薩施捨給你的。佛門常講:“命由己造,福由己求。”燒大香就發大財嗎?這純屬“以凡夫之心,度諸佛之腹”。大徹大悟、大慈大悲的諸佛菩薩,又怎會像凡夫眾生一樣,去在意你大香小香而分別賜富呢?當然不會。

五、有人一定要燒香怎麼辦?

寺院是公共活動場所,一般會限制燒大香,加上節假日人流量多,燒大香稍為不慎就會灼傷他人,濃煙滾滾,不利環保,也易引起火患,如此,求福不成,反造無邊罪業。一定要燒大香的信眾,可將大香交給寺院管理人員,同意安排焚燒,焚燒時,寺院裡的法師也會為你們祈禱。

六、燒香禮佛應當許什麼樣的願?

燒香禮佛時應當心地清淨,果能一塵不染,獲福無邊。若要許願,當放棄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念頭,發利益社會、利益眾生之大心願,則功德無量。佛經上講“禮佛一拜,滅罪河沙;唸佛一聲,福增無量”是也。

七、禮拜佛菩薩,上幾支香為宜?

上三支香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無漏學;也表示供養佛、法、僧常住三寶。這是最圓滿且文明的燒香供養。上香不在多少,貴在心誠,所謂“燒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誠心”。

八、寺院裡供的佛菩薩很多,給每個佛、菩薩都要燒三支香嗎?

不一定。一般在大雄寶殿前上三支香就行了,其他各殿合掌禮拜,效果是一樣的。當然,也可以按照寺院的規定,根據寺院香爐分佈的情況自行決定,但每個香爐中不超過三支香為宜。

九、把點燃的香拿在手上拜佛正確嗎?

不正確。把香點燃後應插在香爐中間,第一支香插在中間,心中默唸:供養佛,覺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邊,心中默唸:供養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邊,心中默唸:供養僧,淨而不染。上完香後,應對佛像,肅立合掌,恭敬禮佛。現在有人將一把香點燃以後拿在手上拜佛,既可能引起火患,燒傷他人或自己,也容易燒壞拜墊和器物,更造成濃煙滾滾,汙染環境,危害健康,實在是不文明不如法。

十、......

九華山去拜佛上香有什麼講究

淨空法師---燒香、供花、供水和供養佛像的意思

燒香,香代表信香,是一種信號,在古時候應用得非常的廣泛。最明顯的,諸位如果到中國大陸去旅遊,總免不了要到長城去參觀,你看長城每隔一段有一個烽火臺,烽火臺是傳遞訊息的,實在講烽火臺就像一個香爐一樣。古時候信息不發達,用什麼方法傳遞消息?就用烽火,燒的是狼煙,狼煙的密度跟一般的煙不一樣,風不容易吹散,所以這個煙能夠持久。在遠處看到這個地方有烽火,就曉得有狀況發生,用這種方法來傳遞消息。我們用燒香來表法,我們跟諸佛菩薩傳遞消息,感應道交,取這個意思。但是真正的含義,我們常講戒定真香、五分法身香,這個意義就深了。你懂得這個意義,這個燒香能夠提醒你,學習的東西就更多。我們看到煙,聞到香味,就想到自己要修戒、要修定、要修慧,所以它代表戒定真香,代表五分法身。五分法身前面三條就是戒、定、慧,後面兩條加上解脫、解脫知見,所以用這個方法來提醒我們。

============================================

淨空法師---拜佛真正的意義,我對佛這種恭敬心,我今天一天當中要應用在生活上,對人、對事、對物就像對佛這麼恭敬。

『禮拜、供養、五悔』,我們講「五悔」裡面就包括了禮拜、供養。五悔法門是什麼?悔是懺悔,懺悔是佛法修行最重要的一個科目,說實在話,所有一切修行法統統是懺悔法。五悔就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十大願王第一個「禮敬諸佛」,這個在此地不能細說,細說要講很長的時間。脩敬!一切恭敬。假如我們真正想學佛,真正要求生淨土,在這一生當中有成就,一定要努力認真去學,學敬。諸佛是一切佛,一切佛裡面包括過去、現在、未來佛。未來佛在哪裡?一切眾生都是未來佛。我們對佛恭敬,對人不恭敬,你錯了,那就是你在佛法裡種個種子而已,你這一生怎麼修都不能成就。為什麼?煩惱習氣不斷。

所以我們每天拜佛,拜佛的用意在哪裡?我天天對佛恭敬,佛一定很喜歡我,那就錯了!你拜他,他未必看到你;看到你,他也不理你。拜佛真正的意義,是要我早晨起來禮佛,我對佛這種恭敬心,我今天一天當中要應用在生活上,對人、對事、對物就像對佛這麼恭敬。你真的是禮拜了,這麼個意思。所以今天我們看到拜佛的人很多,他是真的還是假的?如果像從前寒山、拾得看到,在外面拍手笑話。這個拜佛像什麼?像那個碓,舂米一樣,上上下下,不起作用。離開佛堂,這個人喜歡,那個人瞪眼睛,那怎麼行?不可以。不曉得那是上課,我們在佛堂作課是上課。上課學什麼?學了要會用,學以致用,要用在生活上,那叫真的拜佛。不能用在生活上,你對那個佛像拜,你白拜。拜佛是修行,怎麼個修法?原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把不恭敬的心、輕慢的心修正過來,一切恭敬,這是修行。修正我們不恭敬錯誤的行為。所以今天學佛的人很多,得佛受用的人不多。為什麼?沒有真學,學的都是皮毛、學的都是形式、樣子,沒有實質、沒有內容。所以真實利益他得不到。這是第一個禮敬。

相關問題答案
拜佛燒香有什麼講究?
頭七燒紙有什麼講究?
路邊燒紙有什麼講究?
在家裡點香有什麼講究?
家裡點香有什麼講究?
人死後燒七有什麼講究?
帶佛珠手串有什麼講究?
家裡請佛有什麼講究?
帶佛珠有什麼講究?
燒元寶有什麼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