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內涵包括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12-22

科學與人文融合教育需要什麼樣的考試

科學給人類以力量,並有助於我們去掌握方法,把握工具並改造世界創造歷史;而人文則決定這一目的和探索人類的終極目標。人類的誕生到世界的消亡本身就是科學與人文融合的過程。

(1)從價值觀取向來看,人類信奉和依賴的價值體系是多方面的,如:理論認識上的真、藝術追求美、社會政治上的權、經濟上的富、社會及個人引為上的善、宗教信仰的聖等等。現代科技文明的突飛猛進和勞動生產率的極大提高,都為現代社會物質的追求提供了便利。而無論社會,還是個人,都不能脫脫離人本來談價值,當然更無法脫離科學價值本身談人文。

(2) 從社會發展角度來看,特別是近代以來,科技文化日漸彰顯,逐步成為社會主流中佔主流的文化,工具理性膨脹,甚至從自己的直觀體驗中領會到科學技術的威力,可是科學技術如和發展,朝什麼方向發展,特別是20世紀以來,科技發展的負效應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時,人們說,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因為呼籲對科技發展實行社會控制,。要實現這種控制,就必須依靠人文學科來指明方向。

(3)從經濟發展來看,也需要人文設計,人文諮詢。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和人文理念深度融合,因為,人類的經濟活動,不是“動物式”的覓食,他也是一種人文活動,是整個人類文化的一個層面,經濟活動中大量的問題。例如,怎樣在追求效益的同時,兼顧公平等等,必須藉助科學與人文的融合來解決。

(4)從民族素質來看,一個民族的落後,不僅僅是科學技術方面的落後,更深層的還有民族精神和民族素質的落後。我們有人認為,中華民族只是“技”不如人,在倫理道德觀念意識方面要先進得多,甚至由此導出要趕上發達國家,主要在科技教育方面用力就夠了。其實,一個具有深刻人文傳統的民族,並非不能成為“科學”的民族,比如德國是公認的科技發達的國家,日爾曼民族是公認的科學的民族,可同樣值得一提的是,德國也出現了一批影響世界的思想家,如馬克思等等。德意志民族同樣是一個哲學的民族,僅這就說明,科學的民族與人文的民族並不矛盾。一個民族,要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科學技術實力當然比不可少,但同樣不可忽視的就是其人文實力,他體現了該民族的精神風貌,反映了該民族精神成熟的程度,這種人文實力不可能期望完全從科技教育得到。他必須依賴於人文教育。

(5)從教育角度來看,我們強調素質教育,實際上就是科學與人文融合的教育模式。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力圖糾正專業分得過細,學生知識結構單一的問題;一是糾正把大學教育當作職業教育的傾向,強調大學教育仍然是一種普通教育,應該把學生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文化人而打基礎。也就是要著眼於培養“通才” ,培養具有廣博文化素養和深刻人生修養的人。在這個意義上,素質教育有其確定的內涵,他是針對現有大中小學教育中的弊端有感而發的,他的邏輯起點就是大學教育的過分專業化,職業化和中小學教育中的升學模式,或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但是要看到,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不是全盤否定“考試”這種手段,而是糾正以升學為唯一目的,以考試分數為唯一衡量標準的模式。值得思考的是,我國教育制度為什麼要“糾偏”?

近20 年來的社會變革,造成了經濟迅速起飛,物質文明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是精神文明建設卻不容樂觀。同時,飛速的科學技術,對人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學技術不是獨立的社會現象,他作為人類探求未知的智力活動,需要從其他科學文化中吸取創造的靈感和動力,他作為社會發展的動力機制之一,本身更需要社會科學、人文科學指明前進的方向。所以,單純的科學教育已不能滿足社會和個體的需要,要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還需要把人文教育融合起來,日本教育學家井深大批評傳統的教育是忘了教育的另一半。可謂“一語中......

內涵是什麼?應該怎麼講

文化是一個群體(可以是國家、也可以是民族、企業、家庭)在一定時期內形成的思想、理念、行為、風俗、習慣、代表人物,及由這個群體整體意識所輻射出來的一切活動。傳統意義上所說的,一個人有或者沒有文化,是指他所受到的教育程度。後者是狹義的解釋,前者是廣義的解釋。另有人以此為名。

定義

廣義: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社會意識形態。在階級社會中,文化是階級鬥爭的武器。一定文化(當作觀念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於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

狹義:指意識形態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包括宗教、信仰、風俗習慣、道德情操、學術思想、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各種制度等。

文化是人類生活的反映,活動的記錄,歷史的積沉,是人們對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願望,是人們的高級精神生活。是人們認識自然,思考自己,是人精神得以承託的框架。她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論,是人們對倫理、道德和秩序的認定與遵循,是人們生活生存的方式方法與準則。思想和理論是文化的核心、靈魂,沒有思想和理論的文化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種文化都包含有一種思想和理論,生存的方式和方法。需要是現實,理想是嚮往,願望是想得到的,要求是必須做到的。

廣義文化與狹義文化

1 、對文化的結構解剖,有兩分說,即分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層次說,即分為物質、制度、精神三層次;有四層次說,即分為物質、制度、風俗習慣、思想與價值。有六大子系統說,即物質、社會關係、精神、藝術、語言符號、風俗習慣等。

2 、廣義的文化,著眼於人類與一般動物,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本質區別,著眼於人類卓立於自然的獨特的生存方式,其涵蓋面非常廣泛,所以又被稱為大文化。

3 、廣義的文化包括四個層次:一是物態文化層,由物化的知識力量構成,是人的物質生產活動及其產品的總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文化事物。二是制度文化層,由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建立的各種社會規範構成。包括社會經濟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國家、經濟、政治、宗教社團、教育、科技、藝術組織等。三是行為文化層,以民風民俗形態出現,見之於日常起居動作之中,具有鮮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四是心態文化層,由人類社會實踐和意識活動中經過長期蘊育而形成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構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4 、心態文化層可細分為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態兩個層次。

5 、社會心理是人們日常的精神狀態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經過理論加工和藝術昇華的流行的大眾心態,諸如人們的要求、願望、情緒等。

6 、社會意識形態是指經過系統加工的社會意識,往往經由文化專家的理論歸納、邏輯整理、藝術完善、並以著作、藝術作品等物化形態固定下來並跨時空傳播。

7 、根據與社會存在關係的疏密程度,可將社會意識形態區分為基層意識形態和高層意識形態,前者包括政治理論、法權觀念等,後者包括哲學、文學、藝術、宗教等。

8 、基層意識形態與社會存在保持著密切聯繫,是經濟基礎的集中體現,但它的產生和發展仍然要經過社會心理這一中間環節起作用;高層意識形態是更高的更遠離物質經濟基礎的意識形態,具有較強的獨立性,但它與社會存在之間的中介是社會心理和基層意識形態。

9 、狹義的文化排除人類社會-歷史生活中關於物質創造活動及其結果的部分,專注於精神創造活動及其結果,主要是心態文化,又稱“小文化”。

10、1871年,英國文化學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提出了狹義文化的早期經典界說,即文化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複雜整體。

文化有兩......

對學校來講,跨界融合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學校文化建設對於教育內涵發展和學校質量提升的重要性是毋須贅言的。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走過了極不平凡的幾個階段,從最初追求規模與效率上的擴張到如今轉向對質量與公平的注視,教育走上了注重內涵發展的道路。而對於學校的內涵發展,文化建設是學校應對時代變革和提升辦學質量最根本也最深層的舉措。根據當代教育管理改革的趨勢和走向,一流學校的建設關鍵在於一流學校文化的建設,它是一所學校綜合素質的體現,也是綜合競爭力的表現。瞭解一所學校,很重要的就是了解其深層次的文化品質,因為教學模式、管理程序甚至人力資源等都可以引進,唯獨文化性格是一所學校獨具的生命力。在廣大中小學的硬件建設日益趨同的今天,校際競爭已經轉向辦學質量、辦學特色、辦學品位的競爭。這時候,學校的文化性格是否鮮明,文化生命力是否旺盛,是否能成為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助推器,就直接決定了學校的成敗。因此,可以說學校的內涵發展也即特色發展,而特色發展也就要求學校要從自身的歷史和現實狀況出發,尋求一條適合自身的發展道路。

一、學校文化與辦學特色關係之辨:以文化建設鑄就特色學校

1、如何界定“學校特色”

如何界定學校特色,實在是有太多的理解和認識。有研究者認為,學校特色主要是指獨特的辦學思想、特色的教師群體、校本化的課程體系、

高水平的特色項目、個性化的學校文化等要素。從本質上來講,學校特色就是一所學校有別於其他學校對教育教學的個性化(校本化)理解與個性化(校本化)實踐,並由此在學校整體風貌上所表現出來的獨特性。

2、學校文化與學校特色的關係

學校文化建設與學校特色形成,具有內在要素的高度相關和工作方式上的緊密聯繫。實踐中有學校從形成學校特色的角度,提出了學校文化建設的目標,有學校從全面提升學校文化內涵的角度,提出了學校特色建設的任務。因此,真正的學校文化是有特色的,本身就有校本化和特色化的一面,而真正的學校特色應該是文化性和是整體性的。辦學特色的內涵必定有相應的學校文化來支撐,學校文化建設是辦學特色的基礎,辦學特色必然要體現學校的文化建設。沒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特色,不成其為特色,不會得到社會的認同。任何一所特色學校,都是繼承原有學校文化的優良傳統,吸收其精華,並根據時代的發展,不斷揚棄,整合改造,從而形成學校的個性風貌。可見,學校文化對學校特色辦學至關重要,只有具有不同文化特質與風格的學校,才能形成特色、創立品牌、彰顯個性,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特色學校總是具有某種文化底蘊而具有繼承性、創造性、時代性和穩定性。

[鄭金洲:辦學特色歸根結底要體現在學校自身建設上,或者說體現在學校文化上。學校的辦學特色,從文化學的意義上講,主要涵蓋三個方面:一是學校在思想觀念、價值規範上的特色。二是學校在制度、模式、結構等行為方式上的特色。三是學校在物質環境、校園建設等方面的特徵。]

3、以文化建設鑄就品牌學校

致力於學校文化與特色建設研究,一定要基於學校,為了學校發展,實現學校重構。學校文化建設是為學校的發展服務的,要緊緊圍繞教育這個核心。落到實處就是要文化育人。在這個過程中,文化的要義不是作為純文化來解構的,而是有機滲透在教學、科研等方面,要通過解讀、提煉來還原並加以分析。因此,建設學校文化不是一項孤立的工作,而是和培育學生心智品德、提升教學質量、建設優良師資緊密結合在一起。

在本課題研究的方案設計中,我們提出的研究目標是:形成區域內以人為本,以教師學生自主發展為本,與區域經濟......

科學的、全面的教育質量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評估算一所高校,第一是看觀念,第二是看建設。最重要的有三條:

第一條,看怎樣轉變辦學思想的。辦學思想和辦學觀念的問題,不僅僅是學校領導的事,也不僅僅是系主任的事,而是每一位教職員工的事。

第二條,高等教育評估,直接受益的是我們的老師,最終受益的是我們的學生。使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更受社會的歡迎,在激烈的人才市場競爭中,能夠具有獨特的優勢。

第三條,看怎樣建立自己學校的質量監控體系。這樣的體系,經過多年運轉以後,融合成學校的一部分。一所學校最寶貴的什麼?是上百年學校形成的氛圍。這個東西,或叫學風,或叫氛圍,是學校長期建設形成的。

教育性知識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5分

關於教育學的研究對象,研究者歷來存有分歧。有的認為研究“教育現象”,有的認為研究“教育事實”,有的認為研究“教育問題”,有的認為研究“教育規律”,有的認為研究上述幾者中的兩項、三項或四項,還有的則相對籠統地認為研究“教育”或“人”。

一般認為,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從而揭示教育規律的一門社會科學。

教育現象是存在於教育活動中的事件和過程,指教育在產生和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各種各樣的思潮、觀念、條件、要求等。違反教育初衷,走向教育目的的相反方向,則出現反教育現象。

教育問題是指反映到人們大腦中的、需要探明和解決的教育實際矛盾和理論疑難。教育問題的類型一般有常識問題與未決問題、表象問題與實質問題、大問題和小問題。教育問題的提出標誌著教育學的萌芽;教育問題的發展是推動教育學發展的內在動力;教育問題的轉換表明教育學研究傳統和範式的變革;對同一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及其派別。教育學研究應樹立問題意識,並善於研究其真實問題,防止虛假問題的出現。

教育規律是教育活動內在的本質的和必然的聯繫,包括教育內部諸要素之間、教育與其他事物之間的具有本質性的聯繫,以及教育發展變化的必然趨勢。教育學既不同於教育方針政策,也不同於教育經驗彙編。

教育學在本質上體現的是人們對教育的科學認識,即人們運用一定的科學方法,對確定的教育問題進行專門的分析研究,並通過規範的語言文字清晰表達的教育認識。教育學屬於社會科學的一個門類,並擁有自身的獨特性,不能簡單地套用自然科學的眼光來審視、以自然科學的範式來規範、拿自然科學的標準來評判。

(二)教育學的研究任務

教育學的研究任務就是通過研究形成教育的一系列概念,揭示教育的基本規律,闡明教育的諸多問題,建立教育學的理論體系。

形成教育的一系列概念。概念是一門學科的基本元素,教育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從紛繁複雜的教育事實中抽象、提取和加工出教育活動中那些質的規定性,從而形成教育學科的若干基本概念。

揭示教育的基本規律。規律是事物內在的本質的和必然的聯繫,教育學的研究任務之一,就是通過研究教育活動和教育事業,揭示教育存在的客觀規律,認識教育科學的發展規律。

闡明教育的諸多問題。問題是研究的核心,一切研究都是圍繞問題進行的。教育科學研究的任務之一,就是闡明教育的諸多問題,換言之就是探詢和發現教育問題、分析和解釋教育問題,應答和解決教育問題。

建立教育學的理論體系。邏輯體系是事物發展過程的本質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是客觀事物在理論思維中的再現形式。教育科學研究的任務之一,就是完成教育理論體系的建構,追求教育學的科學化。教育理論是通過一系列教育概念、教育判斷或命題,藉助一定的推理形式構成的關於教育問題的系統性的陳述。教育理論有三個基本的規定性:教育理論由教育概念、教育命題和一定的推理方式構成,是對教育現象和教育事實的抽象概括,具有系統性。為此,首先要找出教育科學的邏輯起點,即起始概念;然後沿著邏輯的進程,將各種複雜的聯繫形成邏輯體系;最後達到邏輯終點,實現理論指導實踐的目的。

(三)教育學的歷史與未來

1.“教育學”概念的起源與演化

(1)西方國家中“教育學”概念的起源與演化

從詞源學的角度來看,西方國家的“教育學”(英語為pedagogy,法語為pedagogy,德語為pedagogik)均源於希臘語的“pedagogue”(教僕)一詞,意思是照看、管理和教養兒童的方法。19世紀末,英語國家的人們開始用“education”和“educology”取代“pedagogy”。從學科的角度說,最初教育學是從哲學的母體中分化出......

和諧文化的內涵和特點是什麼 20分

和諧文化內涵:

和諧文化是指傳承、培養、真理、價值、發展、審美、理想、彰顯和諧精神和物質的文化認同。具體地說在人類社會中形成的以和為思想和價值取向的和諧觀念、和諧信念、和諧道德風尚、和諧行為準則、和諧體制機制於一體的融合文化形態或總和。和諧文化既體現在物化的文化產品上,又體現在以和諧精神開導人、培育人、塑造人上,達到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自身的和諧,這種深層次的文化心理狀態和諧影響、感染、推動著人類社會健康、穩步向前發展,形成友善、團結、和睦、互助、誠信、穩定、有序的社會風尚,增強了民族和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親和力,為民族和諧營造優越的文化環境、氛圍。和諧文化承載的是先進思想、和諧理念,腐朽文化、墮落文化、落後文化則承載和表現這腐朽墮落的思想和理念。經過改革開放的三十多年來,截止2010年,我國GDP居世界第二,體現了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時,必然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更高精神文化需求。正是如此,民族和諧則離不開合適的和諧文化精神,合理選擇和運用已有的文化形式並注入和諧因子,以及創造新的和諧文化形式以豐富和發展民族和諧活力是當今時下之必然要求。沒有和諧文化,就沒有民族和諧的思想根基,也不可能有民族和諧的社會追求。

和諧文化的特徵

和諧是一個辯證的概念,一是系統內部間的協調與平衡;一是矛盾與鬥爭的和諧,相對的。而和諧文化源遠流長,起於中華民族的史前時期,奠基於奴隸制文明鼎盛的西周,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之後的歷史中不斷得到發展。中華民族傳統的和諧文化理念主要表現為“和合”理念抑或“和”的理念,中華民族的和諧文化也稱之為“和合文化” 抑或“和”文化。“和合” 合二為一思想表達多樣,如:和諧、和平、和氣、和睦、和衷、和解、和親、和善、和緩、和美、和順、和暢、和婉、和藹、和聲等。西周末年史伯與鄭桓公談話時提出的“和實生物,同則不繼”,這觀點就是對和諧問題進行深刻的哲學探索;孔子說過的“禮之用,和為貴”,指出社會的安定有序,貴在使社會和諧; 老子提出“知和曰常, 知常曰明”; 管子提出“畜之以道,則民和”,這就是諸子百家以 “ 和”概念闡發的哲學思想和文化理念。因此,筆者從古代先哲思想的“和合”抑或“和”中領略和諧之意,得出和諧文化有如下特徵:

1、崇尚和諧、追求和諧

2、尊重差異、包容多樣

3、多元統一、大眾共享

教育裝備行業的內涵是什麼?

或許你認為沒有生命的事物沒內涵,其實不然,比如以上的問題,教育裝備行業也是如此,教育裝備可以在技術與規範、管理與績效、採購與質量三大方面有巨大作用,且每一方面都必須遵循相應的科學規則、政策法規和技術規範,每一種層次的服務都與教育教學能深度融合的可能性和可行性,這些都是非常專業的事…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內涵是什麼?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就是將信息技術有機地融合在各學科教學過程中,使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資源以及課程實施等融合為一體,從而更好地完成課程目標,並提高學生的信息獲取、分析、加工、交流、創新、利用的能力,從而更好地培養其協作意識和自主能力。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所涉及的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信息手段如何使用的問題,而是涉及了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教與學的理論等根本性的問題,其目的為了給學生創設一個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環境,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可以說,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一個改革教學結構,使教與學達到最優化效果的過程。 國家提出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加快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然而對於教師和教育研究者而言,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還是一個較新的概念和領域,容易與熟悉的計算機輔助教學混淆。本文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概念進行了梳理,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同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比較中,明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內涵。 1、整合的主體是課程。以實現課程目標為最根本的出發點,以改善學習者的學習為目的。整合要讓信息技術服務於學科教學,既應用於教師的教,又適用於學生的學,以信息技術促進學生學習的改善。 2、整合是有機的融合。信息技術既是教學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又發揮著教學環境的作用。通過創設數字化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主動學習,最大限度地接觸信息技術,並使信息技術逐步成為學習者強大的認知工具。 3、整合是革命性的教學模式變革。它使信息技術既是輔助教學的演示工具,又是學生學習的認知工具、研究工具。整合將引起學習方式的改變,改善傳授式、接受式學習,加強指導性、探究式學習。 總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將極大地豐富教育資源和適時更新各類知識,不僅有利於擴大課堂信息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把信息技術作為認知工具和手段應用於教學過程中,在網絡環境下使各種教學資源、各個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融為一體,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自己最佳的學習,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相關問題答案
融合教育內涵包括哪些?
教育評價包括哪些內容?
大學生法制安全教育知識包括哪些內容 ?
現代教育技術包括哪些?
教育經費包括哪些?
教育行業包括哪些崗位?
專科文化教育大類包括哪些專業? ?
教學分析包括哪些內容?
教學評價包括哪些內容?
簡歷的內容包括哪些?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