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晚上怎麼看時間?

General 更新 2025-01-18

古代晚上怎樣確定時間

中國古代的時間單位淺說

現時每晝夜為二十四小時,在古時則為十二個時辰。當年西方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人們將中西時點,分別稱為“大時”和“小時”。隨著鐘錶的普及,人們將“大時”忘淡,而“小時”沿用至今。

古時的時(大時)不以一二三四來算,而用子醜寅卯作標,又分別用鼠牛虎兔等動物作代,以為易記。具體劃分如下:子(鼠)時是十一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醜(牛)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寅(虎)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卯(兔)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辰(龍)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巳(蛇)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午(馬)時是十一點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未(羊)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申(猴)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酉(雞)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戌(狗)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亥(豬)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

古人說時間,白天與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說“鍾”,黑夜說“更”或“鼓”。又有“晨鐘暮鼓”之說,古時城鎮多設鐘鼓樓,晨起(辰時,今之七點)撞鐘報時,所以白天說“幾點鐘”;暮起(酉時,今之十九點)鼓報時,故夜晚又說是幾鼓天。夜晚說時間又有用“更”的,這是由於巡夜人,邊巡行邊打擊梆子,以點數報時。全夜分五個更,第三更是子時,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說。

時以下的計量單位為“刻”,一個時辰分作八刻,每刻等於現時的十五分鐘。舊小說有“午時三刻開斬”之說,意即,在午時三刻鐘(差十五分鐘到正午)時開刀問斬,此時陽氣最盛,陰氣即時消散,此罪大惡極之犯,應該“連鬼都不得做”,以示嚴懲。陰陽家說的陽氣最盛,與現代天文學的說法不同,並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時三刻。古代行斬刑是分時辰開斬的,亦即是斬刑有輕重。一般斬刑是正午開刀,讓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惡不赦之犯,必選午時三刻開刀,不讓其做鬼。皇城的午門陽氣也最盛,不計時間,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門斬首者,也無鬼做。

刻以下為“字”,關於“字”,廣東廣西的粵語地區和福建廣東的閩南語地區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點十個字”,其意即“十五點五十分”。據語言學家分析,粵語中所保留的“古漢語”特別多,究其原因,蓋因古中原漢人流落嶺南,與中原人久離,其語言沒有與留在中原的人“與時俱進”。“字”以下的分法不詳,據《隋書

律曆志》載,秒為古時間單位,秒以下為“忽”;如何換算,書上沒說清楚,只說:“‘秒’如芒這樣細;‘忽’如最細的蜘蛛絲”。

古時計時工具有兩種,一是“日晷”,二是“漏”。日晷是以太陽影子移動,對應於晷面上的刻度來計時。日晷不用說了,大家應該在北京故宮裡和觀象臺上見過。詩詞中所常用的漏壺,即刻漏制記時法,最早出現於西漢,將一晝夜平分為一百個等分,也稱百刻記時制。晝夜的比例是40:60,冬夏相反。漏是以滴水為計時,是由四隻盛水的銅壺從上而下互相迭放的組合。上三隻底下有小孔,最下一隻豎放一個箭形浮標,隨滴水而水面升高,壺身上有刻度,以為計時。原一晝夜分100刻,因不能與十二個時辰整除,又先後改為96,108,120刻,到清代正式定為96刻;就這樣,一個時辰等於八刻。一刻又分成三份,一晝夜共有二十四份,與二十四個節氣相對。注意,這分不是現時的分鐘,而是“字”,在兩刻之間,用兩個奇怪符號來刻,所以叫做“字”。字以下又用細如麥芒的線條來劃分,叫做“秒”;秒字由“禾”與“少”合成,禾指麥禾,少指細小的芒。秒以下無法劃,只能說“細如蜘蛛絲”來說明,叫做“忽”;如“忽然”一詞,忽指極短時間,然指變,合用意即,在極短譁間內有了轉變。

“更”是一種在晚上以......

古代人是怎樣看時間的

中國古代有日晷(gui,第三聲)、水鍾、火鍾、銅壺滴漏等這些計時器。

我國古代,人們發明了很多計時的方法或工具。 圭(讀作guī)表是一種既簡單又重要的測天儀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組成。它利用了立竿見影的道理來測量日影長度。主要功能是測定冬至日所在,並進而確定迴歸年長度。此外,通過觀測表影的變化可確定方向和節氣。 日晷(讀作guǐ)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又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製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製的指針叫做“晷針”, 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使用時,觀察日影投在盤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時間。日晷的計時精度能準確到刻(15分鐘)。 銅壺滴漏又名“漏刻”或“漏壺”。即用一個在壺底或靠近底部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孔口流水使銅壺的水位變化來計算時間。 我國發明的銅壺滴漏比外國製作的滴水計時器要早的多,應用也普遍,成為歷代計時的重要工具。 除了以上的計時方法之外,我國古代人們還用“沙漏”、“火計時”、“燭光計時”等方法來計時

子時:23點(前一天)—1點 丑時:1點—3點 寅時:3點--5點 卯時:5點--7點 辰時:7點--9點 巳時:9點--11點 午時:11點--13點 未時:13到--15點 申時:15點--17點 酉時:17點--19點 戌時:19點--21點 亥時:21點--23點

古代人如何看時間

在古代,為了適應生活和生產的需要,根據晝夜的交替,逐步形成各種計時的方法。

古代計時制度 中國的計時制度 不等時法:上古時代,人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共同遵守大自然的規律,以日出、日入為作息的標準時間,就相當於把一天分為兩部分,這是天然的不等時法。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可以看到,對白晝各個不同時刻定有專門名稱,例如旦、大采、大蝕、中日、昃、小蝕、小採、莫(暮)、夕等。後來,在夜間有五更五點剖狽īo即把一夜分為五更,每更分為五點,並形成敲梆報時的習慣。等時法:西周時代,為了計量時間,根據太陽的週日視運動,把一天分為十二個等長的時段,用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來表示。另一種等時制是把一天均分為一百等分,即百刻制,這是中國古代特有的計時法,其產生年代尚無定論,但關於百刻計時的資料,既有文字記載,也有出土文物印證。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就指出“晝夜百刻”,東漢馬融註解《堯典》時說:“古制刻漏晝長六十刻,夜短氖?泰r晝短四十刻,夜長六十刻;晝中五十刻,夜亦五十刻”。這裡所講古制,當指春秋戰國時代或更早。漢以後歷代都將十二辰和百刻配合使用。但一百和十二不可通約,因此,各個朝代的配合方案常有改變。

古埃及、巴比倫的計時制度 不等時法:早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把晝夜各分為12時。他們以日出為晝始,正午為晝6時;日沒為夜始,子夜為夜6時。因為一年四季晝夜長短不等,不同季節每小時的實際長度也是不相等的。這種計時法傳至歐洲,一直使用到公元十四世紀(見埃及古代天文學)。等時法:公元前八世紀,為了滿足天文學的需要,古代巴比倫人制定了等時法。他們把一天分為24個等長的時段,即24時制。等時制後來由喜帕恰斯和托勒密繼承下來,並規定以正午作為一天的開始。這種計時法常應用於天文學,也稱“天文時”。由於它對日常生活不太方便,從1925年起改為以子夜為一天的開始。

古代守時工具 其發展大致經過三個階段:

流量計時 最古老的守時工具無疑是洩水型漏壺。後來有以沙代水的沙漏,有以油燈耗油量多少來計時的燈鍾,也有燃香的香篆鍾(香火在金屬盒內沿篆字式的溝槽蜿蜒前進)等等。中國現存最古的漏壺是西漢時代的。世界上現存最古的滴漏是公元前十四世紀的埃及水鍾。

機械鐘 中國漢代天文學家張衡作水運渾象(見漏水轉渾天儀),能顯示恆星出沒、中天等天象,與室外天象完全相符。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推動的機械鐘。唐代天文儀器製造家樑令瓚所制的水運渾象,除能符合天象外,另立兩個木人每刻自動擊鼓,每辰自動擊鐘。這是張衡水運渾象的改良型機械鐘。宋元佑年間,蘇頌和韓公廉等共同創造水運儀象臺。元代有郭守敬制的大明殿燈漏。明代詹希元造五輪沙漏。這些機械鐘具有完整的齒輪系、凸輪和擒縱機構。歐洲的機械鐘開始於十四世紀,此後盛行了約四百年。

擺鐘 1582年,伽利略發現了擺的等時性。1656~1657年,荷蘭惠更斯把擺引入機械鐘,從而創立了擺鐘。1673年,惠更斯採用擺輪-油絲系統,造出一種便於攜帶的鐘表。1735年,英國哈里森首次製造出航海鍾,解決了當時資本主義發展中急待解決的航海定位問題。1896年,法國吉堯姆研製低膨脹係數的合金鋼,造出精度極高的天文擺鐘。如果把鍾裝入真空牟Aд幟謳o存放在地下室,保持恆溫,即為天文擺鐘,每天的誤差不超過千分之幾秒(見天文時計)。

古代測時工具 杆影測時 古人很早就知道,直立的標杆影長不斷地隨太陽在天上的位置的不同而變化。看杆影比直接觀測太陽要方便,但測時結果是不等時的。《史記·司馬穰苴列傳》中就有春秋時......

古代晚上打更的人是怎麼知道時間的

關於中國古代的計時方法。

1.干支計時法

古人把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用十二地支名加上“時”字表示。即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每一時刻相當於今天的兩個小時。這十二時辰與現今計時法的關係是:子時--23點至1點,丑時--1點至3點,寅時--3點至5點……以下依此類推,亥時是現時的21點至23點。

《智取生辰綱》:“楊志卻要辰牌起身,申時便歇”中的“辰牌”就是“辰時”,古時報時時用“牌”,所以常用“牌”代時。辰時就是上午的7點至9點鐘;申時是下午的3點至5點(15時至17時)。

2.十二時段計時法

這種方法是把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段,每個時段等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各時段的名稱是: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夜半”相當於“子時”,就是23點至1點;“雞鳴”就是1點至3點;“平旦”就是3點至5點;“日出”就是5點至7點……依次類推。

《孔雀東南飛》有這樣兩句詩:“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黃昏”就是19點至21點;“人定”就是21點至23點。

3.更點計時法

這種計時法出現較晚,它是專用計夜間時間的。“更”與“點”是兩種計時單位。

先說“更”。古人把一夜分為五個時辰,夜裡的每個時辰被稱為“更”。一夜即為“五更”,每“更”為現今的兩個小時。一更是19點至21點,二更是21點至23點……依次類推。

《祝福》結尾段寫道:“我被那些因為在近旁而極響的爆炸聲驚醒,看見豆一般大的黃色的燈火光,接著又聽得畢畢剝剝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將近的時候。”這“五更將近的時候”,就是將近早上5點鐘的時候。

再說“點”。“點”是比“更”小的夜計時單位。“點”本來是古代的一種樂器。形狀頗似小銅鐘。中間突起,兩邊有孔,孔可以穿上繩把“點”系在更夫手上,以便手敲打。古時習慣是報更時敲鐘鼓,報點時則擊打“點”,“點”便成為計時單位了。古時為計時準確的需要,又把每個“更”劃分為五個“點”。經推算可知,一“點”等於現今的二十四分鐘,五個“點”的時間正好是一“更”。

4.漏刻計時法

漏刻是古代的計時方法,“漏”是盛水計時器具,一般用銅製。把一晝夜分一百份,每份即為一刻。但此法早已不用,所以課文中出現的“漏刻”時間詞語已非本意,只要“更點”的代名詞而已。

《譚嗣同》中“時八月初三夜漏三下矣”,這裡“漏”也是“更”的意思了。現代常用的“刻不容緩”“一時三刻”等詞語中的“刻”意思就更虛了。

古人如何看時間?

在古代,為了適應生活和生產的需要,根據晝夜的交替,逐步形成各種計時的方法。

古代計時制度 中國的計時制度 不等時法:上古時代,人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共同遵守大自然的規律,以日出、日入為作息的標準時間,就相當於把一天分為兩部分,這是天然的不等時法。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可以看到,對白晝各個不同時刻定有專門名稱,例如旦、大采、大蝕、中日、昃、小蝕、小採、莫(暮)、夕等。後來,在夜間有五更五點剖狽īo即把一夜分為五更,每更分為五點,並形成敲梆報時的習慣。等時法:西周時代,為了計量時間,根據太陽的週日視運動,把一天分為十二個等長的時段,用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來表示。另一種等時制是把一天均分為一百等分,即百刻制,這是中國古代特有的計時法,其產生年代尚無定論,但關於百刻計時的資料,既有文字記載,也有出土文物印證。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就指出“晝夜百刻”,東漢馬融註解《堯典》時說:“古制刻漏晝長六十刻,夜短氖?泰r晝短四十刻,夜長六十刻;晝中五十刻,夜亦五十刻”。這裡所講古制,當指春秋戰國時代或更早。漢以後歷代都將十二辰和百刻配合使用。但一百和十二不可通約,因此,各個朝代的配合方案常有改變。

古埃及、巴比倫的計時制度 不等時法:早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把晝夜各分為12時。他們以日出為晝始,正午為晝6時;日沒為夜始,子夜為夜6時。因為一年四季晝夜長短不等,不同季節每小時的實際長度也是不相等的。這種計時法傳至歐洲,一直使用到公元十四世紀(見埃及古代天文學)。等時法:公元前八世紀,為了滿足天文學的需要,古代巴比倫人制定了等時法。他們把一天分為24個等長的時段,即24時制。等時制後來由喜帕恰斯和托勒密繼承下來,並規定以正午作為一天的開始。這種計時法常應用於天文學,也稱“天文時”。由於它對日常生活不太方便,從1925年起改為以子夜為一天的開始。

古代守時工具 其發展大致經過三個階段:

流量計時 最古老的守時工具無疑是洩水型漏壺。後來有以沙代水的沙漏,有以油燈耗油量多少來計時的燈鍾,也有燃香的香篆鍾(香火在金屬盒內沿篆字式的溝槽蜿蜒前進)等等。中國現存最古的漏壺是西漢時代的。世界上現存最古的滴漏是公元前十四世紀的埃及水鍾。

機械鐘 中國漢代天文學家張衡作水運渾象(見漏水轉渾天儀),能顯示恆星出沒、中天等天象,與室外天象完全相符。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推動的機械鐘。唐代天文儀器製造家樑令瓚所制的水運渾象,除能符合天象外,另立兩個木人每刻自動擊鼓,每辰自動擊鐘。這是張衡水運渾象的改良型機械鐘。宋元佑年間,蘇頌和韓公廉等共同創造水運儀象臺。元代有郭守敬制的大明殿燈漏。明代詹希元造五輪沙漏。這些機械鐘具有完整的齒輪系、凸輪和擒縱機構。歐洲的機械鐘開始於十四世紀,此後盛行了約四百年。

擺鐘 1582年,伽利略發現了擺的等時性。1656~1657年,荷蘭惠更斯把擺引入機械鐘,從而創立了擺鐘。1673年,惠更斯採用擺輪-油絲系統,造出一種便於攜帶的鐘表。1735年,英國哈里森首次製造出航海鍾,解決了當時資本主義發展中急待解決的航海定位問題。1896年,法國吉堯姆研製低膨脹係數的合金鋼,造出精度極高的天文擺鐘。如果把鍾裝入真空牟Aд幟謳o存放在地下室,保持恆溫,即為天文擺鐘,每天的誤差不超過千分之幾秒(見天文時計)。

古代測時工具 杆影測時 古人很早就知道,直立的標杆影長不斷地隨太陽在天上的位置的不同而變化。看杆影比直接觀測太陽要方便,但測時結果是不等時的。《史記·司馬穰苴列傳》中就有春秋時代“立表下漏”測時......

古代的人是用哪三種方法看時間?

我國古代,人們發明了很多計時的方法或工具。 圭(讀作guī)表是一種既簡單又重要的測天儀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組成。它利用了立竿見影的道理來測量日影長度。主要功能是測定冬至日所在,並進而確定迴歸年長度。此外,通過觀測表影的變化可確定方向和節氣。 日晷(讀作guǐ)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又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製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製的指針叫做“晷針”, 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使用時,觀察日影投在盤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時間。日晷的計時精度能準確到刻(15分鐘)。 銅壺滴漏又名“漏刻”或“漏壺”。即用一個在壺底或靠近底部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孔口流水使銅壺的水位變化來計算時間。 我國發明的銅壺滴漏比外國製作的滴水計時器要早的多,應用也普遍,成為歷代計時的重要工具。 除了以上的計時方法之外,我國古代人們還用“沙漏”、“火計時”、“燭光計時”等方法來計時。更點———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丑時為四,寅時為五更。 把一夜分為五更,按更擊鼓報時,又把每更分為五點。每更就是一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即120分鐘,所以每更裡的每點只佔24分鐘。由此可見“四更造飯,五更開船”相當於現在的“後半夜1時至3時做飯,3時至5時開船”。“五更三點”相當於現在的早晨5時又72分鐘,即6時12分,“三更四點”相當於現在的午夜1時又96分鐘,即2時36分。 刻———古代用漏壺計時。 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後流入受水壺,受水壺裡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隨蓄水逐漸上升,露出刻數,以顯示時間。而一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於現在的1440分鐘。可見每刻相當於現在的14.4分鐘。所以“午時三刻”相當於現在的中午11時43.2分 0

時間在古代晚上打更的人怎樣判斷時間.根據什麼

古代計時的工具叫“銅殼滴漏”。它是靠銅壺裡的水,一滴一滴往下漏來計算時間的長短的。

它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銅壺底部有個孔,壺中豎著一支帶有100個刻度的箭。壺中裝滿水後,水從孔中滴出來,一天一夜剛好滴盡。一天一夜為24個小時,這樣,箭上的一個刻度所代表的時間就是24個小時除以100,等於14分24秒。直至清初,將100刻改定為96刻,每刻時長變為15分鐘整,相傳成習,一直沿用到今天。

古代人都沒有表,怎麼看時間的?

中國古代是世界上天文學科特別發達和先進的國家,所以我們最早會計算太陽、月亮與地球三者間的關係,定出了日晷(其針長、形狀、有許多講究,需要精確計算),通過投影,計算出日、時、刻、分,還有了四個季節和十二四節氣的劃分,這是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一種曆法。所以中國的歷法非常難算,精度非常高,會的人很少。具體到各地,則有水漏、沙漏,以及早期的鐘和鼓向皇帝與百姓報時,確定出相對準確的時辰,所以才有打更這種職業。有些也採用點燃線香計時。一般的香大約可以燃燒多少時間,只要連續點燃線香就行。這種辦法比銅壺滴漏的計時水平要低,誤差稍大,在一般住戶中用來粗略計時。

北宋的皇帝在宮廷裡就有“自鳴鐘”了,每個時辰都有小人出來敲鼓,其數就是時辰數;到各個刻(每十五分鐘)則是另外一組小人出來。這個鐘的一部分是木頭做的,被元軍燒燬了。到明朝之後就有了機械鐘,平時日誤差在幾分鐘之內。

古人是怎麼看時間的?

古時計時工具有許多中,常見的有兩種,一是“日晷”,二是“漏”。

日晷是以太陽影子移動,對應於晷面上的刻度來計時。日晷也是通過觀測日影計時的儀器,主要是根據日影的位置以確定當時的時辰或刻數。從出土文物來看,漢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計時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針和刻有刻線的晷面組成,隨著太陽在天空運行,晷針的投影像鐘錶的指針一樣在晷面上移動,就可以指示時辰。 大家應該在北京故宮裡和觀象臺上見過。

漏是以滴水為計時,是由四隻盛水的銅壺組合,從上而下互相迭放。上三隻底下有小孔,最下一隻豎放一個箭形浮標,隨滴水而水面升高,壺身上有刻度,以為計時。

圭表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計時器,古代典籍《周禮》中就有關於使用土圭的記載,可見圭表的歷史相當久遠。圭表是利用太陽射影的長短來判斷時間的。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直立於平地上的測日影的標杆或石柱,叫做表;一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長度單位計量,那麼光陰之“陰”,及時間的長短,,用“分”、“寸”表達就順理成章了。

圭表和漏刻都是用太陽的影子計算時間的,然而遇到了陰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於是一種白天黑夜都能計時的水鍾便應運而生,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壺;刻,是指刻箭。箭,則是標有時間刻度的標尺。漏刻是以壺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觀測壺中刻箭上顯示的數據來計算時間。作為計時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為普遍。我國古代諸多文人騷客留下了許多有關漏刻的富有詩情畫意的章句。如唐代詩人李賀:“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宋代蘇軾:“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在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之前,漏刻是我國使用最普遍的一種計時器。

機械計時器

單純利用水的流動來計時有許多不便,人們逐漸發明了利用水做動力,以驅動機械結構來計時。公元前117年,東漢的張衡製造了大型天文計時儀器——水運渾天儀,初步具備了機械性計時器的作用。隨後歷代都相繼製作了附設有計時裝置的儀器,其中宋代蘇頌製造的水運儀象臺,把機械計時裝置的發展推倒了一個新的高峰,水運儀象臺的計時機械部分可以按時刻使木偶出來擊鼓報刻,搖鈴報時,示牌報告子、醜、寅、卯十二個時辰等。

這類計時器尚不能算是獨立的計時器,還是天文儀器與計時儀器的混合體,至十四世紀六十年代,我國的機械計時器已脫離了天文儀器而獨立,不但具有傳動系統-齒輪系,而且還有擒縱器,如果再進一步,就可能出現完全現代意義上的鐘表。但遺憾的是,功虧一簣,中國沒能做到這一點,最終機械鐘錶還是從西方引進.

除上述幾種主要的計時器外,還有其他一些計時方法。如,香篆、沙鍾、油燈鍾、蠟燭鍾等。

原一晝夜分100刻,因不能與十二個時辰整除,又先後改為96,108,120刻,到清代正式定為96刻;就這樣,一個時辰等於八刻。一刻又分成三分,一晝夜共有二十四分,與二十四個節氣相對。注意,這分不是現時的分鐘,而是“字”,在兩刻之間,用兩個奇怪符號來刻,所以叫做“字”。字以下又用細如麥芒的線條來劃分,叫做“秒”;秒字由“禾”與“少”合成,禾指麥禾,少指細小的芒。秒以下無法劃,只能說“細如蜘蛛絲”來說明,叫做“忽”;如“忽然”一詞,忽指極短時間,然指變,合用意即,在極短時間內有了轉變。

現時每晝夜為二十四小時,在古時則為十二個時辰。當年西方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人們將中西時點,分別稱為“大時”和“小時”。隨著鐘錶的普及,人們將“大時”忘淡,而“小時”沿用至今。

古時的時(大時)不以一二三四來算,而用子醜寅卯作標,又分別用鼠牛虎兔等動......

相關問題答案
古代人晚上怎麼看時間?
古代人睡覺怎麼說?
古人老百姓怎麼看時間?
古代人夏天怎麼過?
定額發票怎麼看時間?
刷刷手環怎麼看時間?
老人手機怎麼調時間?
迪賽機械錶怎麼看時間?
森林怎麼看時間?
蘋果手錶上怎麼調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