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寐相思的意思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12-21

心亂如絲,心欲止,然欲難平。夢寐縈懷繞,又有幾人知。唯恐辜負相思意,不敢輕言暗許,又恐此意薄如紙,

想愛,說不出口。責任,愛之根本。心亂,是因瞻前顧後。慎重且三思。

紅豆為什麼代表相思?出自哪裡?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王維這首借紅豆表達相思情意的五絕傳誦千古。

紅豆種類繁多,亦名孔雀豆、相思豆、相思子,統稱為紅豆,嶺南、四川、江南皆有之。

據載,王維這首《相思》原是作者寄贈其朋友、音樂家李龜年的。可能因為詩中紅豆鮮豔如火的色彩、堅實的果實,比作男女間真摯恆久的愛情更為恰當,更加動人,所以在流傳過程中,其含義逐步演化為男女“相思”。這種演變雖已改變了作者的初衷,卻為中國愛情詩開拓了更廣更新的領域。

王維之後的紅豆詩,即多述男女愛情。前蜀牛希濟《生查子》雲:“新月曲如眉,未有團圓意。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通過紅豆寄託男女朝暮相思,“淋漓沉重”,情深意長。明人伍瑞隆《竹枝詞》寫道:“蝴蝶花開蝴蝶飛,鷓鴣草長鷓鴣啼。庭前種得相思樹,落盡相思人未歸。”作者以兩種植物、兩種動物起興,對比襯托,描寫了“蝴蝶夢中家萬里”和鷓鴣啼叫時那種特有的“行不得也哥哥”的淒厲聲音氛圍,再濃墨渲染了庭前相思樹花開花落,紅豆“落盡”而“人未歸”的情景,凸現了閨中少婦長久相思的深切情懷。

明末抗清志士屈大均《紅豆曲》:“江南紅豆樹,一葉一相思。紅豆尚可盡,相思無已時。”這裡,作者已將“相思”與懷念故國融為一體。如果說,清代文人葛慶增、許乃普的題書齋聯“書似青山常亂疊,燈如紅豆最相思”,以紅豆作喻,表現作者夜深人靜,孤燈苦讀的勤學精神;那麼,鄭板橋《南朝》“紅豆有情傳夢寐,青春無賴鬥煙霞。風流不是君王派,請入雞林謝翠華”的七言詩,就很明顯地從紅豆原義再作引申,批評陳後主、隋煬帝只配“作翰林”,不宜作“君王”。看來,清末有些紅豆詩已把主題內容從男女愛情拓展到思書、思友和評價歷史人物得失的新領域了。

到了近現代,國難日亟,紅豆詩又注入了思民、思國的內容,近代中國著名的愛國詩人丘逢甲,早年寫作《臺灣竹枝詞》四十首,其中第二十首雲:“牛車轆轆走如雷,日日城東去復回。紅豆滿車都載過,相思載不出城來。”臺灣漫山遍野皆植相思樹。丘逢甲借“紅豆滿車”為載體,抒發思念臺灣人民、抗擊外侮的愛國情懷。維新健將梁啟超亡命海外時,曾赴臺灣一遊。其《相思樹》詩云:“終日思君君不知,長門買賦更無期。山山綠遍相思樹,正是江南草長時。”抒發了對在日寇鐵蹄下備受苦難的臺灣人民的思念和復土無望、報國無門的悲愴之情。

男女之間稱為冤傢什麼意思

所謂“不是冤家不聚頭,冤家聚頭幾時休”,即指有愛慕戀情的男女。關於冤家一詞含意的權威解釋,應首推宋代蔣津。他在《葦航紀談》曾有這樣精彩的記述:“作者名流多用冤家為事,初未知何等語,亦不知所云。後閱《煙花記》有云:冤家之說有六。情深意濃,彼此牽繫,寧有死耳,不懷異心,所謂冤家者一。兩情相系,阻隔萬端,心想魂飛,寢食俱廢,所謂冤家者二。長亭短亭,臨歧分袂,黯然銷魂,悲泣良苦,所謂冤家者三。山遙水遠,魚雁無憑,夢寐相思,柔腸寸斷,所謂冤家者四。憐新棄舊,孤思負義,恨切惆悵,怨深刻骨,所謂冤家者五。一生一死,角易悲傷,抱恨成疾,迨與俱逝,所謂冤家者六。此語雖鄙俚,亦餘之樂聞耳。”這六重含義,無不傳達了男女之間那種又愛又恨、又疼又怨、纏綿悱惻的複雜情感,實際上都是指男女之間卿卿我我的愛情關係。

朝思暮想的意思是什麼

成語朝思暮想( zhāo sī mù xiǎng ) 解釋 朝:早晨;暮:晚上。從早到晚思念不已。形容非常想念或經常想著某一件事。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O(∩_∩)O,互相幫助,祝共同進步!

一往情深幾人明? 此生痴心與君傾。 相思憶卿淚不禁, 山盟海誓意難平。 廣寒清冷愛窺月, 西廂夢寐 5分

仕宦連蹇,而不能一傍貴人之門,是一痴也。論文自有體,不肯一作新進士語,此又一痴也。費資千百萬,家人寒飢,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負之而不恨,己信人,終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黃庭堅《小山詞序》)

關雎的解釋

關 雎

詩 經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此詩是《詩經》三○五篇的第一篇。

先看漢儒對它的解釋。《毛詩序》曰:“《關雎》,后妃之德也,風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是以《關雎》樂得淑女,以配君子,憂在進賢,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賢才,而無傷善之心焉。”這裡所謂后妃指周文王妃太姒。《毛詩序》認為《關雎》的主題是頌美后妃之德,她見到窈窕淑女便寤寐思求,以配文王,毫不縱恣己色以求專寵。如此說來,這是一首美詩了。而申培《魯詩故》的解釋正相反,他說:“後夫人雞鳴佩玉去君所。周康後不然,詩人嘆而傷之。”認為這首詩諷刺康後不遵禮法,以致康王晚起誤了朝政。薛漢《韓詩章句》也認為“詩人言關雎貞潔慎匹,以聲相求,必於河之洲,隱蔽於無人之處。……今時大人內傾於色,賢人見其萌,故詠關雎、說淑女、正容儀,以刺時也。”毛、魯、韓三家對此詩的解釋雖有所不同,但都認為與王、妃有關,是一首關乎政治教化的作品。這種解釋一直被承襲下來,唐孔穎達《毛詩正義》固然是如此,宋朱熹的《詩集傳》也是如此。《詩集傳》曰:“周之文王生有聖德,又得聖女姒氏以為之配。宮中之人,於其始至,見其有幽閒貞靜之德,故作是詩。言彼關關然之雎鳩,則相與和鳴於河洲之上矣。此窈窕之淑女,則豈非君子之善匹乎?言其相與和樂而恭敬,亦若雎鳩之情摯而有別也。”朱熹以淑女指文王之妃太姒,認為《關雎》是宮中之人頌美她和文王相與和樂而恭敬的關係,這與毛詩的講法大同小異,仍然是一脈相承的。

漢儒解詩有很大的弊病,他們主觀地認為《詩經》都是為聖道王功而作,是先王用以“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的,所以對詩的解釋多有穿鑿附會之處,而且常常往政治教化的大題目上牽扯,於是許多作品被曲解了。今人看到漢儒的毛病,以另一種眼光讀《詩經》,遂有不少新的發現。《關雎》這首詩遂不再視為頌美后妃之德,而認為它是一首民間的情歌了。例如聞一多《風詩類鈔》說:“女子採荇於河濱,君子見而悅之。”餘冠英《詩經選擇》說:“河邊一個採荇菜的姑娘引起一個男子的思慕,那‘左右采之’的苗條形象使他寤寐不忘,他整天地想;要是能熱熱鬧鬧地娶地到家,那是多好!”北大中文系所編《先秦文學史參考資料》也說:“這是一首描寫男子追求女子的民間情歌。”顯然,這種解釋比漢儒、宋儒的解釋更切合實際。

然而再往細處追究,《關雎》的風格和《詩經》中其他一些民間情歌如《木瓜》、《狡童》、《溱洧》有所不同。即使風格不同我們可以用地域特點來解釋,那麼《關雎》裡那位“君子”的身分畢竟是不能迴避的一個問題。“君子”可釋為人君,也可釋為貴族男子。如果釋為人君,這正符合漢儒的解釋。如果釋為貴族男子,則此詩是一個公子哥在思念一個鄉間姑娘,也未必妥貼。幸好“君子”還有另外的意思,就是有才德的人。如《論語·學而》:“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述而》:“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論語·子路》:“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荀子·勸學》:“故君子結於一也。”《禮記·曲禮》:“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我看《關雎》裡的“君子”就是指這種人。那位“窈窕”的“淑女”是配得上一個“君子”的,而“君子”也正思念著這樣的姑娘。娶這樣的姑娘必須有隆重的儀式,彈奏琴瑟以表示親愛(琴瑟友之),敲鐘打鼓以使之歡樂(鐘鼓樂之),豈能輕易就得到她呢?那麼,......

虛假如夢,長盼如玉,思念如涵。是什麼意思

暫相見,如夢懶思量.是李煜的一首詞 謝新恩.全文是

謝新恩

秦樓不見吹簫女,空餘上苑風光。

粉英金蕊自低昂。

東風惱我,才發一襟香。

瓊窗□(原缺)夢留殘日,當年得恨何長!

碧闌干外映垂楊。

暫時相見,如夢懶思量。

這首詞可能是悼亡之作,表現了對大周后的懷思之情,悲切纏綿。大周后名娥皇,陸游所撰《南唐書》稱她:“纖穠挺秀,婉孌開揚。”她在保大二十年與後主結婚,年十九,婚後夫妻恩愛。乾德二年的初冬,娥皇不幸染病臥床,後來聽說自己鍾愛的次子仲宣夭折,哀傷過甚,病勢轉劇。享年才不過二十九歲而已。娥皇死後,後主悲痛萬分,自稱鰥夫煜。據《玉壺清話》記載,李煜:“悼息病傷,悲哽幾蹕絕者四,將赴井,救之獲免。”可見,生者對逝者有著深厚的情感,而今鳳去樓空,睹物思人,自然有著無限的惆悵和淒涼。

此詞起句“秦樓不見吹簫女”,即是借用傳說中秦穆公那個善於吹簫的女兒弄玉乘鳳仙去的典故暗指所懷念的人。“空餘上苑風光”點名人去苑空的惆悵和孤寂。想當年“接輦窮歡,是宴是息”多少賞心樂事,雖美景依舊,而所歡不見,同樣的風物景觀變得索然無味。“空餘”與上句“不見”暗合,正是因為不見當年相伴同遊之人,才會在“上苑風光”中體味到一種空寂冷清的感覺。“粉英金蕊自低昂”即是寫眼前景。春天百花盛開,粉英金蕊,是一片非常亮麗的色彩。然而,卻以“自低昂”狀其情態,表達了對花兒在風中隨意起落飄搖,無人觀賞,一任自開自落的嘆惋。“東風惱我”承上句寫來,也是從李商隱詩轉來,而且意緒無痕。“東風無力百花殘”,把對亡妻的早逝的懷思與痛惜一併託與東風。正是有著這樣濃濃的哀怨,此時的東風再次人看來也是惱人的。“才發一衿香”是說花朵初放,剛剛散發出一些襲人襟袖的芳香。這樣的情形很容易讓詞人想起早逝的愛妻,二十多歲的年華好比這初放的花朵,它的凋謝更加讓人無比的惋惜和沉痛。此時,詞人獨自見此傷心之色,聞此斷腸之香,百般感傷,無由傾訴。卻怨及東風,無理之處見情深。

下片寫夢中情事。“瓊窗夢迴”,是時殘陽如血。遙想當年,“碧闌干外”曾經與伊同倚,垂柳掩映,風景無殊。而今伊人永失,遺恨何限。他是多麼期盼著與心中思念的人暫時的相見。然而,生死相隔,重逢如同夢寐一般。不過,儘管如此,此人也希望在似幻似真的迷夢中解脫自己的相思之苦。“懶思量”以反語寫真情,說是懶得再思念了,卻是詞人對多少孤單的日子裡反覆思念,不堪其愁的沉哀。達觀之處正見內心的無奈和傷痛,著衣“懶”字,可見相思刻骨,心事成灰。他終究是忘不了的,忘不了他們在燦爛的春日中相親相愛的情景,但是這最終的逝去已經讓他無緣繼續往日的情懷。面對生生的離去,此人感到非常的無力和無助。

期中夕上起相思,小山之上葉翠綠什麼意思?

張九齡《望月懷遠》鑑賞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 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 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 還寢夢佳期。 這是一首月夜懷念遠人的詩。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渾闊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鮑照的“明月照積雪”,謝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鴻海上來”等名句一樣,看起來平淡無奇,沒有一個奇特的字眼,沒有一分點染的色彩,脫口而出,卻自然具有一種高華渾融的氣象。這一句完全是景,點明題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時”,即由景入情,轉入“懷遠”。前乎此的有謝莊《月賦》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後乎此的有蘇軾《水調歌頭》詞中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都是寫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於各人以不同的表現方法,表現在不同的體裁中,謝莊是賦,蘇軾是詞,張九齡是詩,相體裁衣,各極其妙。這兩句把詩題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攝,卻又毫不費力,仍是張九齡作古詩時渾成自然的風格。 從月出東鬥直到月落鳥啼,是一段很長的時間,詩中說是“竟夕”,亦即通宵。這通宵的月色對一般人來說,可以說是漠不相關的,而遠隔天涯的一對情人,因為對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覺得長夜漫漫,故而落出一個“怨”字。三四兩句,就以怨字為中心,以“情人”與“相思”呼應,以“遙夜”與“竟夕”呼應,上承起首兩句,一氣呵成。這兩句採用流水對,自然流暢,具有古詩氣韻。 竟夕相思不能入睡,怪誰呢?是屋裡燭光太耀眼嗎?於是滅燭,披衣步出門庭,光線還是那麼明亮。這天涯共對的一輪明月竟是這樣撩人心緒,使人見到它那姣好圓滿的光華,更難以入睡。夜已深了,氣候更涼一些了,露水也沾溼了身上的衣裳。這裡的“滋”字不僅是潤溼,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露滋”二字寫盡了“遙夜”、“竟夕”的精神。“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兩句細巧地寫出了深夜對月不眠的實情實景。 相思不眠之際,有什麼可以相贈呢?一無所有,只有滿手的月光。這月光飽含我滿腔的心意,可是又怎麼贈送給你呢?還是睡罷!睡了也許能在夢中與你歡聚。“不堪”兩句,構思奇妙,意境幽清,沒有深摯情感和切身體會,恐怕是寫不出來的。這裡詩人暗用晉陸機“照之有餘輝,攬之不盈手”兩句詩意,翻古為新,悠悠托出不盡情思。詩至此戛然而止,只覺餘韻嫋嫋,令人回味無窮 [詩文註釋] 月色雖美,卻不能捧了它去贈給你啊;倒不如回臥室去,在夢中得到和親人的歡會。詩人唱出了“不堪盈手贈”這樣纏綿悱惻的歌聲,並轉而求之於夢寐:“還寢夢佳期”,這憶念該是何等的執著。這用進一層的寫法,使望月懷遠的情意,在夢幻中翻出新的境界,婉轉不盡,情致深長。從張九齡的生平遭遇和這首詩所表達的情意來看,它不是一般的情詩,而是一首政治抒情詩,強烈地抒發了他在政治上的渴望和追求,所以前人曾稱它“是五律中《離騷》”。

朱生豪的《鷓鴣天》 的翻譯

鷓鴣天

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朱生豪的鷓鴣天這是公認莎翁作品翻譯最好的譯者朱生豪是給妻子宋清如的詩。

在即將畢業離校的時刻,朱生豪一氣寫了三首《鷓鴣天》,贈與宋清如,將自己的無限深情全部寄託在詞中:

楚楚身材可可名,當年意氣亦縱橫。同遊辦理呼才子,落筆文華絢不群。

招落月,喚停雲,秋山朗似女兒身。不需耳鬢常廝伴,一笑低頭意已傾。

憶昨秦山出見時,十分嬌瘦十分痴。席邊款款吳儂語,筆底纖纖稚子心.

交尚淺,意先移,平生心緒訴君知。飛花逝水初無意,可奈衷情不自持。

浙水東流無盡碧,人間暫聚易參商。闌珊春去羈魂怨,揮手徵車送夕陽。

夢已散,手空揚,尚言離別是尋常。誰知詠罷河梁後,刻骨相思始自傷。

又是精美玉杯,又是佳人彩袖下的纖手捧來,這份殷勤,公子便是不勝酒力,也無以推卻了。為了佳人的良意柔情,今宵一準拚他個醉顏酡紅!佳人自然也有以相報,只見他翩翩起舞於楊柳樓頭,只聞她的清歌起於桃花扇底、飄渺於晚風之中。公子的杯中始終不空,她也直舞到月下樓頭、直歌至風兒消歇!若不是佳人這番多情,風流的公子又怎來得這般佳句。月兒不是自落,倒似是在低窺她的舞姿;風兒不是自散,倒似是在屏息靜聽她的嬌音。不過畢竟是家道中落後感傷的晏小山,如此佳人悅公子,公子憐佳人的旖旎情事,他總愛放在漫長的別後去追憶,在一盞孤悄的銀燈下,在相對如夢寐的驚疑惝恍之中……

詞作鑑賞 :

賞析:此詞為東坡貶謫黃州時所作,是他當時鄉間幽居生活的寫照。詞中所表現的,是作者雨後遊賞的歡快、閒適心境。

上片寫景,寫的是夏末秋初雨後村舍周圍的景色。

開頭兩句,由遠而近,描繪自己身處的具體環境:遠處鬱鬱蔥蔥的樹林盡頭,有高山聳入雲端,清晰可見。近處,叢生的翠竹,像綠色的屏障,圍護一所牆院周圍。這所牆院,正是詞人的居所。靠近院落,有一個池塘,池邊長滿枯萎的衰草。蟬聲四起,叫聲亂成一團。這兩句詞中,既有遠景,又有近景;既有動景,又有靜景;意象開闊,層次分明。作者運用擬人、擬物手法,傳神地運用“斷”、“隱”、“明”這三個主觀色彩極強的形容詞,把景物寫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三四兩句,含意更深邃。宏廓的天空,不時地能看到白鳥飛上飛下,自由翱翔。滿池荷花,映照綠水,散發出柔和的芳香。意境如此清新淡雅,似乎頗有些詩情畫意;並且詞句對仗,工整嚴密。芙蕖是荷花的別名。“細細香”,描寫得頗為細膩,是說荷花散出的香味,不是撲鼻的濃烈香氣,而是宜人的淡淡芳香。這兩句寫景有色有香,有動有靜,空中與地上兩組景象相得益彰,組成一幅相映成趣的美麗圖卷。

過片寫作者太陽西下時手拄藜杖緩步遊賞,表現他自得其樂的隱逸生活。這三句似人物素描畫,通過外部形象顯示其內心世界,也是高明的手法。

最後兩句,是畫龍點睛之筆。詞句的大意是:天公饒有情意似地,昨夜三更時分下了一場好雨,使得他又度過了涼爽的一天。“殷勤”二字,是擬人化手法。“浮生”二字,化用《莊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句意。這兩句,抒發了作者乘興遊賞的盎然喜情。

這首詞先寫作者遊賞時所見村景,接著才點明詞中所寫之遊賞和遊賞所見均因昨夜之雨而引起,抒發自己雨後得新涼的喜悅。這種寫法,避免了平鋪直敘,讀來婉轉蘊藉,回味無窮。

賀鑄(1052-1125)字方回,號慶湖遺老,衛州共城(今河南輝縣)人。太祖孝惠後族孫。年十七,宦遊京師,授右班殿直、監軍器庫門。熙寧中出監趙州臨城縣酒稅。元豐元年(1078)改官磁州滏陽都作......

相關問題答案
夢寐以求的讀音是什麼?
夢寐以求的解釋是什麼?
夢寐不忘的讀音是什麼?
相信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相機的光圈是什麼意思?
相連的數字是什麼意思?
相機的噪點是什麼意思?
與捷報頻傳中頻的意思相同的詞語是什麼 ?
國家的意義是什麼意思?
含想意思的成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