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說話孩子才會聽?

General 更新 2024-12-23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不打不罵的10大管教妙法

很少有父母天生就會教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為育兒高手。要想做一個成功的父母,就需要不斷地充實新知識。如果您從小就沒有得到太多良好的教育體驗,現在又很難去思考應該如何對待孩子,那麼請參考一下程桂英老師提出的10個方法。當您被孩子氣得火冒三丈的時候,不妨用這些方法來取代打罵的教養方式。

1.多多瞭解孩子

在忙於生計的同時,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瞭解孩子,與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儘量對孩子在幼兒園和家庭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也能比較明白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

2.吸收教育知識

社會在變化,孩子的成長環境也在變化,那麼教養方式自然也要不斷進步。身為家長,就要責無旁貸地主動吸收教育新知。在傳統的親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權威來教育孩子,而打罵處罰更是權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幫助家長跳出自己的成長經驗,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念。

3.耐心傾聽孩子

如果是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此時,程桂英老師建議家長先冷靜下來,嘗試著多一分耐心,問問孩子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瞭解孩子的想法,並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並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長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對此程桂英老師特別建議,希望家長真正放下身段,從內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將孩子當做成人一樣給予尊重。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不”,而是要給孩子選擇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如果孩子的年齡足夠大,表達能力沒有問題,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解決方案或替代辦法。

5.跟孩子講道理

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孩子一定的道理。讓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從其他人的角度去體會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至於解說道理的方式,則可依孩子的年齡來選擇講解的深度,特別小的孩子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

6.讓孩子去體驗

如果孩子老是聽不進大人的話,那麼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後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會“自食惡果”的滋味。通過自身的切實體驗,孩子將能深刻領悟到家長的教導有多麼正確和重要。

7.同孩子做協商

不要總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麼不只是孩子痛苦,就連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當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協商,各退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比如當孩子想要跳沙發,而家長卻有事情要思考的時候,就可以請孩子去臥室的床上跳,或者請他等一會再跳,或者等家長把事情處理完,再帶孩子去公園盡情地跳。

8.盛怒時不管教孩子

在極度憤怒的狀況下,家長肯定無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所以,當家長無論如何也平靜不下來的時候,程桂英老師建議家長暫時離開現場,或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別的事,如打電話給朋友聊天、聽音樂等。等自己平靜下來以後,再和孩子好好談談。

9.修正對孩子的期望

有時家長真的太過於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標準(或許是家長自以為能夠做到,但實際上從來沒有做到過!)來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齡還小,有好動、固執、健忘等表現都很正常。家長如果真的要對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成長狀況,不要總是拿放大鏡去看待孩子的表現。

10.真誠對待孩子

有些家長在與孩子做溝通的時候,總是喜歡用指責或命令式的語氣,這......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如何聽孩子才會說

我們來看一個非常普遍的例子:飯菜都快涼了,孩子還不肯離開電視機,非要看完他正在看的動畫片,於是,媽媽一再地催促,情急之下又由催促轉為呵斥,心頭的火氣在一點點地累積。而小傢伙對媽媽那些苦口婆心的諸如“飯菜涼了,吃了肚子會痛”,“看電視時間太長了,眼睛就要壞了”之類的勸說一概置之不理,繼續賴在電視機面前不動窩。看到小傢伙這樣油鹽不進,爸爸終於控制不住情緒,火了,“啪”一聲關了電視機,拎著小傢伙上了飯桌。小傢伙拳打腳踢,哭鬧不已,雖然被強行塞進去幾口飯,但是,他一直抽抽搭搭的,含在嘴裡不肯下嚥,嚥下的也是一肚子的怨氣。這樣一來,一頓飯吃得大家都火冒三丈,好不心煩。 孩子為什麼要針尖對麥芒似地跟父母對著幹呢?很多人可能都會把問題歸咎到孩子的身上,給他扣上“不聽話”的帽子,貼上“任性”的標籤,但是實際上,這不是孩子的錯,而是我們成人的錯。長期這樣管教孩子,我們不僅不會讓孩子變得聽話一些,相反,還會讓他變得更加任性,更加“不聽話”,持續地通過這種方式來跟父母對抗,吸引父母的注意力。那麼,面對類似的問題,我們究竟該怎樣處理,才能達到我們的目的,同時也給孩子一個好心情呢? 如果我們嘗試改變一下與孩子交流的方式,或許他就會變得“聽話”多了,“懂事”多了。一般來說,孩子會喜歡以下的方式: 1.共情的方式 孩子雖然小,但是他跟我們成人一樣需要理解。因此,表達我們對他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以上面看電視的實例為例,如果我們不是強行制止孩子看電視,而是先表達我們對他迫切想看動畫片的這種心情的理解,那麼事情就不會那麼糟糕了。“媽媽知道,你特別想看完這個動畫片再吃飯對不對?這麼好看的動畫片,錯過了真是太可惜了。不過,飯菜涼了,吃了肚子會痛的,肚子痛是不是也很難受呀?再說,看動畫片時間太長了,眼睛壞了,以後想看都看不了哦!你看,像媽媽這樣,如果我看不見,我就找不到我家寶寶了。我家寶寶在這邊吧?不對,我摸到的是沙發!在這邊吧?還不對,我摸到的是茶几!天啦,如果看不見,那太可怕了!呀,可別把我們的眼睛看壞了,趕緊吃飯去吧!”給他一個臺階下,他自己也許就會放棄看電視,自動跑去吃飯去了。 2.順勢誘導的方式 孩子是最現實的,他只關注他當下正感興趣的事情,所以如果強心阻止他,他就會很難別過勁兒來。當我們的要求跟孩子的慾望發生衝突的時候,我們可以採取相對比較柔性的方式順著他的期望走一走,然後再幫助他轉彎。比如孩子特別喜歡吃糖,見到糖就邁不開步,這時候強行搶下他手中的糖果可能就會讓他哭鬧不休,最終不可收拾。不如干脆就把糖剝了給他,並且順著他的想法來說說這個事:“吃吧吃吧,糖多甜,多好吃啊!吃了糖,牙就壞了,然後我們就要去醫院看醫生,醫生呢,就會拿一把大鉗子,使勁地把我們的牙拔掉,哇,天啦,拔牙可痛了。你還記得那本《鱷魚怕怕牙醫怕怕》嗎?鱷魚去拔牙的時候是不是嚇壞了?” 3.體驗自然後果的方式 沒有比親身體驗更能說服孩子的了。很多時候,我們把不能做某個事情的道理說得明明白白的了,可孩子還是不聽。這時候,過多的說教是毫無意義的,不如干脆停止說教。他想要那麼做,沒有關係,只要沒有危險,讓他自己去體驗一下這麼做的後果好了。比如孩子一到吃飯時間就不好好吃飯,逼著他吃是沒有用的,這時候,我們不妨問問他,確認一下他是否真的不想吃了,如果他確實不想吃了,那就什麼都不要說了,徵詢過他的意見之後,直接把飯菜撤了,並且兩餐之間一定什麼都不要給他吃,堅持等到下一頓再吃。當然,下一頓吃飯的時間可以比平時略微提前一點。孩子餓一頓兩頓,不會餓出毛病來的。一旦他體驗到捱餓的感覺,以後吃飯,他就不會邊吃邊玩,或者隨便吃幾口,等著......

家長如何講話孩子才會聽

變“你”為“我”,這樣講話最有效 到底怎樣講話孩子才聽得進去呢?有效的方法是放棄“你”的訊息, 採用“我”的訊息。 X矛頭指向“你” 很多父母由於不會表達自己對孩子的關心和愛,反而造成孩子的對抗和不理解。其實父母的談話有效或無效,其最大的差別是:所傳達的是“你”的訊息還是“我”的訊息。 請您反省自己給孩子的信息,是否都以“你”為開頭:你煩死了;你不準這樣;你難道不……;你如果不住手的話我就要……;你就不能乖一點;你太不聽話了…… √“我”的感受是…… 當您只是告訴孩子,他的行為帶給您的感受是什麼,此時,所傳達的訊息就變為“我”的訊息了。 比如,疲憊的你可以說: “我很累了,想休息,現在也沒力氣和你玩,你看怎麼辦呢?”這樣,您自身需求得以滿足的同時,還充分讓孩子掌握了主動權,使他能發揮創造力解決面臨的問題。 又如,一個孩子在踢寶寶的小腿,請比較下面兩種訊息給孩子的感覺有何不同: 1、哎呀!痛死我了,我不願意被人踢。 2、你真是個不聽話的孩子,以後不准你這樣踢人,知道嗎? 第一句話告訴了孩子他這一踢給您的感覺是什麼,這是一個無法爭辯的事實。第二句則告訴孩子他很壞,並警告他下回不準再犯。顯然,第二句話更易引起孩子的抗拒和叛逆。 “我”的訊息讓孩子更能體諒他的行為給父母帶來的傷害,所以能幫助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試一試,表達“我”的訊息 表達“我”的訊息是需要勇氣的,但絕對值得一試。一開始還不熟練時,可以先掌握一個特定的形式,您可依據下列3個步驟: 1、描述自己覺得困擾不安的行為。必須注意的是,只描述行為本身,而並非職責行為的當事人,例如:你把東西丟到全家共用的客廳裡,影響了大家的正常生活。 2、陳述自己的感受。例如:我很生氣。 3、陳述理由。例如:你亂翻東西以至於我的一份材料找不到了,可能影響我明天的工作。進一步,可以用“當……,我覺得……,因為……”的句型來表達“我”的訊息,其模式為:事實—感受—理由。例如:你和小朋友在小區的道路上踢球,我很擔心,因為有汽車進出,很不安全。 父母在孩子面前真誠地表露自己,也可以讓孩子敞開心扉表達自己,這樣,親密的親子關心建立好了,父母所有的生活智慧和建議才能被孩子接受。

《怎麼說話孩子才會聽》讀後感 幼兒園教師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肯說》讀後感

這本書我看了好幾遍了,自然知道了其美妙的做法,大多數情況下,使用這裡的方法都很奏效,可是遇到緊急的情況時,沒有時間和孩子周旋時,我還是會不由自主地返回到控制孩子,命令孩子的老狀態。

本書是我所看過的家教書中最仔細與實用的,書中有許多具體的例子來說明這些美妙的解決辦法,不過我也有自己的看法。作為繁忙的父母,我們常常處在工作的巨大壓力之下,而孩子常常也處在學習和考試的巨大壓力之下,在這種雙重壓力下,有時耐心地傾聽孩子,或者耐心等孩子發洩好他們的情緒,還真是一種奢侈。

所以看這本書的時候,對有用的內容我都是標註出來。因為在與孩子相處中,總是有很多的不融洽,所以在日常也開始試用書中的方法,大都能起到較好的效果。父母態度的改變、講話方式與語氣的不同盡會有如此神奇的作用,促使我認真、細緻的看完了全書,並對書中的精華加以記錄,用於提醒自己。

有時候,文字比口頭說更有效。“說話的態度和所說的話一樣重要。父母厭惡的眼神、輕蔑的語調能很深地傷害到孩子。有時候“請”會導致不夠嚴格,如果你想馬上做一件事,最好語氣堅定,不要懇求。經常挨批主的孩子會比較敏感,需要更多的關注和認可。當你提醒孩子兩三遍以後,就別再說了,而要向他確認是不是聽見了。”我們的目的在於培養孩子的進取心、主動性、責任心、幽默感以及體諒他人需求的能力。我們想找到一種語言,培養孩子的自尊,讓他們的心靈不受傷害。我們想建立一種情感的氛圍,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因為他們關心自己,也關心我們。我們想樹立一個榜樣,在相互尊重的平臺上與人溝通,無論是在童年、叛逆的青春期,還是長大成人以後都是能受用。“父母要把握說話語氣。”我想,作為一個老師,“恰到好處”的語氣同樣重要。所謂語氣“恰到好處”就是說,老師要將商量、鼓勵、信任的語氣用在最合適的地方。因為即使是同樣的話,用不同的語氣說,會帶來不同的效果。比如,孩子沒考好時,如果老師用質問指責的語氣說:“怎麼就考這麼點成績!”會讓孩子覺得潛臺詞就是“你怎麼這麼笨!”被人貼上了“笨”的標籤,什麼自信心都會受挫。如果換上一種柔和、鼓勵的語氣:“怎麼就考了這麼點成績呢?”就表示潛臺詞是“沒關係,咱們來找找原因,下次好好考。”這麼做的時間長了,就算是再沒自信的孩子,慢慢也會信心倍增。

教育是慢的藝術——這是一本書的書名,說得非常好,很對。可是生活是快節奏的,教育不是在真空中,協調好“尊重孩子、體諒孩子,讓孩子自主地成長”和“有效地教育孩子”這一對矛盾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教育是中庸的藝術——我想這可能更貼切一些,我們常常處於矛盾之中,教育就是要在各種解決方法中,找到一個合適的度,讓孩子享受到各種方法的好處,而儘可能地避免壞處。這就是教育的中庸藝術。

“承認孩子的感受,是我們可以給予孩子的最好的禮物。我們幫孩子認識了他們的內心世界,而一旦他們清楚地瞭解了他們內心世界的現實狀況,他們就會鼓起勇氣去面對問題。”

我想正確的教育觀念也會是在這個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的吧。有很多地方,都會讓我覺得眼前一亮,好象心中茅塞頓開,或者說,更加堅定了我以前已經建立起來的某些觀念。我想在今後的教學中,這些思想和方法也將會帶給我和學生之間融恰的相處。

新學期的校園將會又迎來天真、可愛的學生們,可能也會有些任性、調皮,而我將會帶領他們在新校園裡慢慢長大。在這本書中所學到的,以後會在工作中幫助我教育我的學生,也會幫助我在生活中,關注每一個孩子,使他們健康成長。...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會說》教育類書籍

美國家庭教育十大暢銷書之一,銷售300多萬冊,被譯為30多種文字風靡全球。長踞美國暢銷書排行榜,出版20多年長銷不衰。  美國最著名的親子教育書系作者,送給中國父母的最好禮物——愛的技巧和訓練。  無數家長為此煩惱,家裡充滿呵斥和吵嚷聲,可是沒用,****味越發濃烈,問題卻解決不了。  不必驚奇,《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將幫助你學會一種讓孩子聽話的神奇語言,這種愛的語言使孩子很容易接受您的要求和忠告。世界上數以千萬的父母用自身的親身實踐證明了書中提供的方法非常有效。該書在美國暢銷300多萬冊,並被翻譯成30多種文字風靡全球。世界各地的父母和專家熱情洋溢地讚譽兩位作者,她們在長期的實踐中摸索出的這套語言是那樣行之有效,的的確確能緩解所有年齡段的孩子與父母的緊張關係,結束父母與孩子的衝突對抗,帶來父母和孩子的合作。  每個人的閱讀習慣各有不同,有人喜歡從中間讀起,有人願意從後面開始看。但我們建議你先通過瀏覽漫  畫對本書大致有一個瞭解後,從第一章慢慢讀起,並且一邊讀,一邊認真做書中的練習。不要跳過練習直接閱讀你認為精彩的章節。如果有朋友和你一起做練習,效果會更好,你們可以充分地交流和討論。此外,我們還建議做練習的時候,寫下你的答案,使本書變成你的一份個人記錄。不必介意你的書寫是不是工整,是否有塗改,只管把它記下來就好。  本書適合慢慢去讀。我們花了十年的時間來學習書中的理念。當你認同書中的觀點的時候,可能心裡就會想有一些改變,但是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從一點一滴開始做起。可以嘗試這樣的方法:每讀完一章後,把書放在一邊,給自己留出一週的時間來演練,然後再接著讀。你也許會說:“我有很多事情要做,哪有時間做練習?”但是,經驗告訴我們,父母必須通過練習把理論變成行動,並且記錄下結果,才能使學到的技巧真正內化戶  最後,是關於在人稱方面的一個解釋。為了避免造成性別歧視的誤會,以及繁瑣的“他/她”或者“他的/她的”的表達方式,我們在書中隨機地使用“他”或者“她”,來泛指一個人。  另外,本書出自兩位作者,書中的觀點來自我們共同的感悟和經驗。為了方便閱讀,我們統一採用第一人稱“我”來闡述觀點,而免去了用“阿黛爾·法伯”和“伊萊恩·瑪茲麗施”這樣繁冗的表達方式。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怎麼樣

我本人也算是半個孩子吧。

說這個問題或許跟您的觀點不同,但是也許能做一點參考。

1.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首先,作為家長你應該換位從孩子的角度思考。

什麼事情孩子喜歡,什麼事情他/她不喜歡。作為孩子能接受的道理要以寓言等易懂的方式告訴他/她。

同時,在合適的時間來說這些也比較重要,不要在晚飯上討論這些內容,這樣子孩子很容易煩躁。在孩子開心的時間是最合適的。

某些心理學書籍中往往會提到一種現象,家長會在心中捏造一個孩子的幻象,也就是所謂的完美的孩子(同時也是一種“控制”現象,具體請參考專業書籍或者諮詢專家)。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一旦與家長的預期不合(不是指做的不夠好,而是單單就是說,他/她做的和家長想的不一樣!)家長就會通過各種方式(責罵,質疑,貶低,乃至家庭暴力。)來排斥孩子的這種異於自己觀點的行為,孩子在這種狀況下會很痛苦(這個請您自己去詢問孩子,會不會有這種狀況,因為這個狀況本人一般注意不到)。

在這種狀況下,家長有時候提的要求根本沒有必要,也就無從聽不聽了。

口才之類的書也會提到過,說教的次數不宜過多,因為沒人喜歡過多的說教,點到為止比較好。此外,由於說教者在說教時側面證明了自己所懂得要比孩子多,某種程度上會出現一種優越感,導致抓死一點反覆不放,這樣做很不好,十分令人煩躁。

家長的批評應當足夠一針見血,或者直接給孩子用書面的形式列出來,造就一個偉岸的家長形象,孩子自然就會聽家長的話。

對孩子要求的行為自己一定要做到才可以。

推薦參考書目:《有效溝通》

2.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在家長和孩子交流的方面,中國以來自古家長最大。家長經常囿於這種觀念,因此經常會在孩子的談話中發表己見,造成打斷孩子談話的現象,因此時間長了孩子也會很閉塞不談。

針對不同的孩子,有些外向的孩子非常喜歡和家長談論家長裡短,因此會更容易說出口。而內向的孩子,他們言談不擅長,因此,換用寫信的方式效率可能會更高。他們總結的語言也會更具成效。

不能等待孩子親自來找你說話,要主動創造機會去詢問孩子。

不反對,或者至少默認孩子的話,他們有自己的想法,不是被人操控的木偶。在不會造成重大事件的情況下讓他們偶爾吃吃苦頭也是可以的。

在和孩子交談的時候,由於代溝問題也很可能出現家長誤解孩子話語的行為。所以,當孩子說完一段話的時候,家長可以將孩子的話重新轉述出來,並詢問孩子這是否是他/她想表達的意圖。

如果是要解決某些重要問題(比如成績下降、未來志願、早戀、過失等)對話要有效率,有框架,有步驟,時間不宜太長。

最後,想提很多孩子和我自己說一句,千萬,千千萬萬要注意!絕對不要張嘴就問“學習”,孩子其實很恐懼這個話題。家長焦急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這樣子問對於孩子的壓力其實很大。

因為人只能預估自己的一些成績,但是在沒有數據化現示的情況下很難勇敢地說出口,而且在一天的學習下很累,基本不會談論這個話題。再者,突然談論一個猝不防及的話題,論誰都腦袋空空,孩子會所不出來也很正常,不要焦急的去逼問。

這種情況下應當首先詢問班主任或者任課教師自家孩子的情況,如果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只是三言兩語的說:“啊,孩子還挺好,表現還可以。”這種情況下,不要做過多的懷疑。(當然,可以找孩子談談就是了,告訴他所需要佔用的時間,並儘量在輕鬆的氛圍下進行談話。)

同時,經過我和自己的家長了解後,我得知,他們雖然很關心的我情況,但是卻根本不去主動了解。所有獲知我世界的方式只有通過我一個人。

我個人認為,家長作為和老師同等重要(而且往往更重要。)的......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最佳讀後感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會說》——這本書給了我一種真實並實用的感受。從網絡上的為人父母者評價中瞭解到是一本好書。這本書通過一系列有效的方法來和孩子建立友誼平臺,是為人父母的必讀書。我雖未為人父母,但是作為一名教師,我確實感受到看書後的效果,它就像給我走向學生內心世界的鑰匙,指引我切身感受學生的內心感受。

我們作為老師,天天和孩子打交道,文中的溝通技巧對我們也很有啟發。書中用了大量的圖片來說明做老師的在平常不知自覺的一些不好的習慣,也教了我們很多好的處理方式,讓學生能接受的好方式。翻著書中的漫畫部分,一邊看一邊禁不住地感嘆:怎麼會這樣呀?我也這麼做過。書中的很多案例,每一個細節,都是我們生活中所看到的,完全就是好像我們生活中在指導我們,一步一步跟孩子怎麼樣交往,中間配有一些漫畫,漫畫特別生動,漫畫中的一個頁面告訴我們常用的一些錯誤方法;還有一面就是她建議的一些好的方法。

其實書中告訴我們的技巧更關鍵的是我們的態度。如果我們沒有真正和孩子產生共情,無論我們說什麼,在孩子眼裡都是虛偽的,都是想對他們進行操控。只有真正與孩子有情,才會打動孩子的內心。書中講到幫助孩子面對他們感受的四個技巧。那麼,在我們的教學生涯中,如果我們能好好傾聽學生,與他產生共情,那麼就能有助於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把學生當作成人來尊重,換位感受,體驗學生心情。學生更容易和一個接納他們感受的成人溝通,而不是逼著他們作出解釋。學生並不需要我們認同他們的感受,而是需要我們迴應和了解他們的感受。老師厭惡的眼神、輕蔑的語調能很深地傷害到學生,語言也是具有殺傷力的,也有時間延續性。所以我們作為老師應該很注意自己對小孩的一言一行。這些技巧,都是在教我們如何對別人表示尊重。相信絕大多數學生最終都會有反應的。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與學生溝通上,如果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能使用一定的技巧,既把問題處理好,又能起到教育學生的作用,那將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信這本書會為我們老師提供有力的支撐,幫助我們以各種策略來應對在培養學生過程中產生的挫折感;讓我們用充滿愛心的語言來管教學生,和學生一同成長。我們不可能要求自己每次都能對他人的感受做出準確的判斷。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去理解學生的感受。雖然不一定每次都成功,但學生能體會到我們的努力。

與孩子溝通,處理孩子的感受是一門藝術,作為父母或老師除了跟孩子溝通之外還要善於總結。應該去了解哪些是對孩子有幫助的,哪些不是,哪些能激怒孩子,哪些能讓孩子得到安慰……沒有什麼更能代替你自已的親身體會。我們總想給孩子一片藍天,心中卻總會騰起陰雲,閱讀《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會說》這本書,會慢慢稀釋你的情緒,洗滌你的心靈,這本書適合慢慢地去看,慢慢地去體會。在閱讀中我用心品味,細細琢磨,在工作中我也將慢慢地學習,在學習中運用。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

這其實是一個如何溝通的問題 溝通是情緒的轉移、信息的傳遞、感覺的互動;溝通的三個要素——場景、氣氛、情緒。 1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首先對孩子不能發號施令,其次就是互動,如何互動——就是不斷向孩子提問,你問他答,你要總攬局勢,要讓他的回答向你想要的方法發展,循循善誘,最終達到你的目的,讓他明白了你想說的話。如果你只說要怎麼怎麼,肯定適得其反造成叛逆。 溝通要把注意力放在結果上,而不是情緒上。 2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首先要消除孩子的顧慮,不要動不動就以家長自居,其次跟孩子做朋友,站在孩子的角度跟他交流理解他們的內心需求,讓他把想說的話說出來,重視孩子的話和思想,並給予鼓勵和讚美,讚美心是溝通的潤滑劑 希望你能跟孩子建立高品質的溝通。 祝你家庭幸福!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看了小雨老師推薦的書,覺得對我很有幫助。我邊讀邊摘錄下來,打印出來放在家裡醒目的地方,提醒自己。現在我把它放在論壇上,不知對大家有用沒用?也不知概括得是否全面清楚?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第一章) 孩子需要他們的感受被接納和尊重1,安靜專心地傾聽。2,用簡單的詞語迴應他們的感受。“哦?嗯。原來是這樣……”3,說出他們的感受。“這件事讓你很灰心!或者失望,難過,生氣”4,用幻想的方式實現他們的願望。“真希望我能把香蕉變熟了給你吃!”“真希望有什麼馬上給你!”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納的,但某些行為必須受到限制。“我看出你很生弟弟的氣。用嘴巴告訴他你將怎麼做,而不是拳頭。”分析:當我在難過或者受到傷害時,我最不願意聽到的就是建議、大道理、心理分析或者別人的看法,那樣只能讓我感覺更差。如果有人能真正願意傾聽,認同我內心的傷痛,給我機會讓我說說內心的困擾,我會感覺沒那麼鬱悶和困惑,也更能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和麵臨的問題。如果我們也能傾聽孩子,與他產生共情,那麼也能有助於孩子自己解決問題。注意事項:1,當面對孩子的負面感受時,則需要我們使用溝通技巧。我們需要拋棄以往常用的忽略、否定、說教的方式。2 ,當我們給孩子提供建議或者立刻見效的解決辦法時,其實,我們也就剝奪了他們自己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3,說出孩子的內心感受非常重要。一旦孩子知道他們正在經歷什麼樣的感受,便能開始著手幫助自己。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第二章)1,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描述問題。“床上有一塊溼毛巾。”2,提示。“毛巾把我 的毯子弄溼了。”3,用簡單的詞語表達。“毛巾”4,說出你的感受。“我不喜歡睡在溼床上!”5,寫便條。(貼在毛巾架上)請把我放回原處涼幹。謝謝。分析:教導孩子的行為符合社會規範是一項艱鉅的工作。這源於我們和孩子在需求上的矛盾。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讓孩子和我們配合,而不至於傷害他們的自尊,也不會讓他們有逆反心理?就是以上五種技巧幫助我們和孩子建立起相互尊重的平臺,而相互尊重正是合作的開始。好處與注意點:描述,就是使用描述的語言,好處在於避免了互相指責和埋怨。讓每個人注意力集中在“該做什麼”。最好運用在孩子感到確實需要讓他去做的時候。提示,就像是送給孩子的禮物,讓他可以一直享用。避免提示孩子他們已經知道的信息。用簡單的詞語表達,省時間,不費嗓子,又能避免單調乏味的解釋。不要用孩子的名字作為簡單的詞語表達。說出你的感受,會減輕自己的負擔,家長也不必對孩子保持耐心。有些孩子對家長的反對意見非常敏感,對這樣的孩子最好表達你的期望。寫便條,不管孩子認不認得字,他們都喜歡收到小便條。家長們也喜歡寫便條的形式。省時、便捷,而且有得還值得回味。代替懲罰的方法(第三章)1,明確表達強烈不同意的立場“我的新鋸被扔在外面,都被雨淋得生鏽了,我太生氣了。”2,表明你的期望“我希望我的工具借走以後,能完好無損地歸還。”3,告訴孩子怎樣彌補自己的失誤“現在需要用鋼絲球使勁地把上面的鏽蹭掉。”4,提供選擇“你要麼借我的工具及時歸還,要麼以後再也不能借。你來決定。”5,採取行動孩子:爸爸,你的工具箱鎖上了!爸爸:沒錯。我希望我的工具放在哪兒,還能在哪兒找到。6,解決問題“我們想個辦法,既能讓你繼續用,又能讓我用的時候也能找到。”管教可能會讓人無奈,但必須強調的是,“管教”的意圖是“教育”。它是一整套的指導方針,目的在於培養孩子的自制力、自我激勵以及主觀能動性。管教必須以相互尊重和信任為前提,才能有效。而懲罰則是用外力在力量控制或強制一個人,受罰的人幾乎不被人尊重。孩子受到的懲罰,會減輕他們對錯誤行為的內疚感,他......

我要怎麼跟孩子說話,孩子才會聽我的?

我要怎麼跟孩子說話,孩子才會聽我的?

1.抓住重點,不囉嗦,不說廢話

2.語言明確具體,和孩子的理解力匹配

3.家長要做好榜樣,及時迴應孩子

相關問題答案
如何說話孩子才會聽?
如何教育孩子學會分享?
如何啟發孩子看圖寫話?
如何培養孩子的坐姿?
如何提升孩子的自信?
如何引導孩子不早戀?
如何解決孩子早戀問題?
如何提高孩子的觀察力?
如何調整孩子心理問題?
如何改變孩子做事拖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