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情緒是什麼?
什麼是音樂情緒
音樂情緒也稱音樂表情,指人對音樂作品的特定感知表現。可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音樂情緒指音樂作品對人的情緒影響,通常可用一些形容詞來形容,如:愉悅的、柔和的、抒情的、激昂的、憂傷的等等。
狹義的音樂情緒指音樂作品的表情要素,如:音樂的力度、速度、音色、表情術語等。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
音樂為什麼會讓人有各種情緒
不同的音樂讓人產生不同的情緒。 音樂通過其音調能影響人的情緒,早在古希臘時代就為人所注意。他們認為E調安定、D調熱烈、C調和愛、B調哀怨、A調高揚、G調浮躁、F調淫蕩。古希臘的哲學家和科學家亞里士多德就推崇C調,認為C調最宜於陶冶情操。
然而,把音樂對動物行為活動和人的身心健康的影響進行科學研究還只是十八世紀以來的事情。
關於音樂對人的情緒的影響,有人曾選用290種名曲,先後測試過兩萬人,都引起聽者的情緒變化。情緒變化大小與被試人的欣賞能力的高低成正比。但是,音樂只能引起抽象的情緒,如憤怒、畏懼、妒嫉等。
20世紀初,德國著名的生理學家和心理學家赫姆霍茨,以及後來的一些科學家曾對聲音對聽覺器官和聽神經的作用進行過深入而詳盡的研究。他們發現一根聽神經纖維只接收和傳導相應的一種頻率的音響。音樂的生理作用首先是通過音響對人的聽覺器官和聽神經的作用開始的,進而才影響到全身的肌肉、血脈及其它器官的活動。有人研究認為聲音可以使肌肉增加力量。快速的和愉快的音樂可以消除肌肉的疲勞。還有人發現,在音調完全和諧或音樂的強度猛然更換時以及一曲樂調將終結時,脈搏和呼吸速度變快。又有人研究認為憂傷的音樂使脈率變緩,歡快的音樂則使脈率變快。
由於音樂能影響人的生理活動,特別是情緒活動。因此,人們就能夠用音樂來改善和調劑人體的生理和心理功能,進而達到治療疾病、增進健康的目的。
“音樂治療”這一術語是在四十年代才正式出現的。五十年代在美國首次有“音樂治療家”的文憑。現代的音樂治療是把音樂作為一種活動療法,即通過具體的音樂活動來求得治療的效果。這不僅把音樂看作是一種藝術,而且作為一種科學來對待。音樂治療是針對病理的治療而不是病態的治療。它注重的是人的整體而不是某一部分。通過對人的整體乃至生活環境的調整,使其取得協調一致,從而消除心理的與身體的病態。音樂對於人來說不僅是一種單純的聲音,而且是一種有一定意義的聲音的組合,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一種工具。因此在音樂治療過程中,不僅需要音樂治療者的努力,而且也要病人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通過雙方的合作才能取得治療效果。
近年來,歐美各國音樂治療已被廣泛使用,許多醫院、養老院和康復機構,都採用音樂治療。臨床實踐證明,高血壓症患者聽一首小提琴協奏曲,能使血壓降低10—12mmhg;讓產婦聽音樂,能解除產婦煩躁不安的心情,有利於分娩。英國劍橋大學的口腔治療室還用音樂代替麻醉藥,成功地為二百多個病人拔去病牙。在治療憂鬱型和狂躁型的精神病患者中,音樂更是被廣泛運用。
當你情緒低落時,不妨聽聽音樂。
音樂理論中情緒什麼意思
情緒(emotion)因詮釋的角度不同而有著不同的概念,如,情緒是一種社會產物、是一種語言與認知、是一種道德現象、是一種動機、是一種激動狀態等。簡言之,情緒包含了生理的、心理的、認知的以及社會文化的層面。關於情緒的定義,歷史一直存在眾多的爭論。牛津英語字典上解釋為:心靈、感覺或感情的激動或騷動,泛指任何激動或興奮的心理狀態。情緒總是同人的需要和動機有著密切的關係,如人的某種需要得到滿足或目的沒有達到時,他將會產生愉快或者難過等等感受。因此,情緒是客觀事物是否符合個體的需要所產生的態度體驗,是人腦對客觀事物與人的需要之間關係琺反映。國外心理學者對人類基本情緒分類在表2.1.1.1中表述。
表2.1.1.1 國外對人類基本情緒的分類
理論家 基本情緒
Arnold, 1960 生氣、厭惡、勇氣、沮喪、期望、絕望、恐懼、憎恨、希望、愛、悲傷
Ekman, Friesen,& Ellsworth, 1982 生氣、沮喪、恐懼、高興、悲傷、驚奇
Frijda, 1986 期望、幸福、注意、吃驚、好奇、悲痛
Gray, 1982 憤怒、恐怖、焦慮、高興
Izard, 1971 高興、恥辱、厭惡、悲傷、恐懼、內疚、注意、高興、羞愧、吃驚
James, 1884 高興、悲傷、愛、憤怒
McDougall, 1926 生氣、厭惡、得意、恐懼、征服、慈愛、好奇
Mowrer, 1960 痛苦、高興
Uatiey, Jonnson & Laird, 1987 生氣、厭惡、焦慮、高興、悲傷
Panksep, 1982 希望、恐懼、憤怒、驚恐
Plutchik, 1980 接受、生氣、期望、厭惡、高興、恐懼、悲傷、驚奇
Tmokins, 1984 生氣、興趣、恥辱、厭惡、悲痛、恐懼、高興、害羞、驚訝
Waston, 1930 恐懼、愛、憤怒
Weiner Graham, 1984 高興、悲傷
注:不是所有的理論家都強烈認同這些觀點,但這些觀點是十分重要的。
2.1.2 情緒的特徵及構成
雖然對情緒的定義和分類還沒有統一的定論,但當代心理學研究已經對情緒的構成已達成共識,一般情緒研究者在測量或者對情緒進行評價時,主要通過以下三個方面來考察,這三個層面互為影響和制約,缺少了任何一個層面都不能構成情緒體驗,它們包括:
認知層面的主觀體驗。這主要是指個體對情緒或情感狀態的自我感受,屬於情緒產生的心理內容;
表達層面的外部表現。情緒情感的外部表現通常稱為表情,是情緒和情感狀態下,身體各部位的動作量化形式。主要分化為三個層面:面部表情,即面部肌肉變化的模式;姿態表情,即面部以外的身體部位動作,如,手勢、身體姿勢等;以及語音、音調等。
生理層面的生理喚醒。這主要指生理反應,涉及廣泛的神經系統。不同情緒、情感的生理反應模式是不一樣的。如滿意、愉快時心跳正常;而恐懼或暴怒時,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呼吸加快等。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自主神經系統:心率、血壓、腎上腺素、心血管、血糖等變化;
分泌系統:出汗、流淚、唾液、胃液、激素的分泌。(彭聃齡,2001)
2.1.3 情緒的要素
對情緒的影響因素來自生理的、心理的、潛意識的、行為的、社會的、環境的、認知的、社會互動和文化結構等方面。情緒產生於生命的一個古老的機制,人類有數百種情緒,其間又有無數的混合變化與細微的不同,情緒的複雜是遠遠超過語言所能及的,但情緒的性質主要有兩種:愉悅和不愉悅的......
音樂對人的情緒有哪些影響
給你找了些資料。。。。
音樂,它本身作為一種藝術、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反映的是人類社會生活,人類思想感情。通過節奏、旋律、和聲、音色完美的組合,感染欣賞者。人們常說,音樂可以陶冶情操,淨化靈魂,這當然和音樂的特性以及人們對音樂的心理感知是分不開的。人們對音樂的感知理解與欣賞是通過一系列心理活動來完成的,而音樂的社會功能主要是以潛移默化的方式,通過欣賞者的心理活動得以發揮。
音樂是一種善於表現和激發感情的藝術,那麼音樂欣賞的過程也就是感情體驗的過程。音樂欣賞是極富幻想的,它可以使人超越一切。人在現實世界裡有種種煩惱、憂慮,人會感到自己的渺小與無助,而音樂卻能讓人超然物外,調劑客觀與主觀的矛盾,恢復人的心理平衡,使人在樂聲中融入浩渺的宇宙中去,與大自然渾然一體。音樂還能表現激烈的衝突,表現人與命運的搏鬥,寄託和排遣人心底的痛苦和憂傷。在欣賞這一層次上,音樂不僅能幫助人解除苦惱,而且能夠衝破習慣思維的束縛,使人的想象插上翅膀,激發出巨大的創造力和潛能。
音樂能影響人的情緒,它也體現在人生理上的反應。輕鬆歡快的音樂使大腦及整個神經功能得到改善。節奏明快能使精神煥發,消除疲勞;旋律優美能安定情緒,集中注意力,增強人們生活情趣,有利於身心健康的恢復,顯而易見,音樂對精神、情緒具有極大的影響。研究表明良好的音樂既能消除人的不良體驗,也能擴大其感受、感覺和體驗的領域,又能使聽音樂過程中出現的思維結構得以提高。因此大多數學生可依據這些原則進行音樂調節。
運用音樂來調節情緒必須要參加音樂活動,參加音樂活動指的是唱歌,聆聽樂曲演奏樂器等。無論從事什麼樣的音樂活動,都會體驗到音樂的強大魅力,受到音樂的感染。唱歌可以使人精神振奮,即使是淺唱低吟也能使人心頭的鬱悶一掃而空。演奏樂器需要接受較長時間的訓練,恐怕大多數人都辦不到。而聽音樂是隻具備了正常聽力的人都可以進行的。聽的越多,欣賞能力就越高;欣賞能力越高,就越能夠體會音樂的優美精妙,就越容易受到音樂的感染。
一個心理健康的、成熟的人都不會拒絕音樂給他帶來的好處,不管是在“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狀態中感知,還是與音樂的感情內涵相互交融,發生共鳴,我們都會在不斷品味中使精神得到昇華。像一首首感動我們心靈的曲子,如凱利金的薩克斯曲《歸家》,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舒伯特的《小夜曲》,門德爾鬆的《春之歌》,格什文的《藍色狂想曲》等一些意境深遠的曲子,讓人從感傷中解脫出來,變得心情暢然、興奮,且充滿自信,特別對那些有心理困擾的人大有益處。聽音樂,無論現代的還是古典的,只要溶於音樂的海洋中。我們就可以調心、調息、人靜、放鬆、聯想,調養身心的同時便可祛病強身,平肝潛陽,健胸益智。
人類文明發展業已證明,由於音樂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完備的音樂審美心理結構,已成為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標誌,也是我們當代大學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因此大學生們多聽音樂吧,它會使你心靈更純淨,生活更愉快,身體更健康,更富潛力和創造力。
主要音樂分三種,一種為輕音樂,一種為娛樂性音樂,一種叫做噪音。根據專家調查,輕音樂有助於大腦的學習,在人學習的時期有助於大腦的記憶,根據兒童智力研究專家研究結果表明,兒童在少年時期,學習音樂,有助於提高智力。下一種,娛樂性音樂,能可以改變氣氛,放鬆心情,作為興趣的追求。它可以分為,情感的發洩,有鼓勵意義方面的,流行音樂:比如重金屬音樂。第三種,噪音。凡屬音樂,在不適當的環境下,都屬於噪音,而且有時音樂的音頻可以影響大腦的腦波。可以導致精神錯亂。
音樂能通過其音調影響人的情緒。在我國古代素來重“禮”“樂”。《樂記》中說:......
音樂調節人的情緒有什麼和心理兩方面作用
人類最早享受的音樂便是自然界優美動聽的自然聲響。淅淅瀝瀝的雨聲、風吹樹林發出的沙沙聲、叮咚纏綿的泉水聲、千回百囀的鳥鳴聲……因而古人有“以自然之聲養自然之道”的名言。 其實祖國醫學很早就注意到了五音與人體的關係。祖國醫學運用陰陽五行學說把五音(宮、商、角、徵、羽)與人體五臟(脾、肺、肝、心、腎)和五志(思、憂、怒、喜、恐)有機地結合起來。《金匱真言論篇》就說明了五音與五行說的關係。即宮屬土,通於脾;商屬金,通於肺;角屬木,通於肝;徵屬火,通於心,羽屬水,通於腎。由於這種結合五音通五行,對五臟起不同的影響,因此,音樂動血脈,統精神,而和正心也。 當代醫學研究發現,音樂可調節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胃腸系統和瞳孔等方面的變化,並且可調節情緒和行為方面的變化,消除外界精神,心理因素所造成的“緊張狀態”。音樂的曲調、節奏、旋律不同,對人體可產生不同程度的興奮、鎮靜和降壓等作用。並能與細胞共振,按摩細胞,使人感到清心而神爽。 像一首首感蕩我們心靈的曲子,如凱利金的薩克斯曲《歸家》、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舒伯特的《小夜曲》、門德爾鬆的《春之歌》、格什文的《藍色狂想曲》等一些意境深遠的曲子,讓人從感傷中解脫出來,變得心情暢然興奮,且充滿自信。特別對那些患有不同心理疾患的人大有益處。 聽音樂,無論現代的還是古典的,只要溶於音樂的海洋之中,我們就可以調心、調息、人靜、放鬆、聯想,在調養身心的同時,便可祛病強身、益壽延年、安神養心、平肝潛陽、健胸益智。
音樂有哪些情緒
開心 寂寞 傷感 嘻哈 甜蜜 勵志 浪漫 懷舊 抒情 搞笑 搖滾
什麼叫做歌曲情緒 5分
有些音樂聽了會讓你笑,有些音也會讓你哭。有些音樂火熱,有些音樂抒情,有些音樂聽了心情會豁然開朗,有些音樂聽了會抑鬱難過,當你聽完一首音樂的時候,你有什麼感想就是情緒。
比如,傑克遜的音樂聽了你就想跳舞,很高興,又火熱,又可以宣洩情緒,對你來說就是熱情盯
藍色生死戀 裡的歌聽一次哭一次,是讓你傷心的,哀怨的。有好多形容詞可以形容人的情緒,看看聽的人的心境。和音樂本身傳達給所有人的訊息。
音樂影響人類的情緒的具體原理是什麼,
個比方?
我們把音樂比作一個無形的棍子,可以理解為人的活動的頻繁程度,可以通過耳朵穿透顱骨直接進入大腦?
所謂情緒,我們隨便拿個什麼東西戳上一戳,也可以抑制興奮的緊張度從而進入放鬆平靜的狀態,頻繁度低則處於抑制放鬆狀態,會不會影響你各方面的功能呢,如果你的大腦暴露在外面而沒有顱骨的保護,頻繁度高則處於興奮緊張狀態,音樂做為一個外力可以提升興奮的緊張度,你說一個外界的物質進入了大腦,如果沒有影響可能嗎
什麼類型的音樂適合舒緩情緒?
安靜的,比較溫柔的,。慢歌
音樂對人情緒的影響是什麼
功樂活動的一大功能是調動人的情緒,“情商”的提出者———美國的戈爾曼博士研究證明,情緒系統控制著生活中大量的效能感和滿足感。這些正面的感覺能減少人對社交的焦慮。所以,如果時間和條件都不允許的話,不妨多聽聽音樂,玩玩樂器,這也能建立與世界的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