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皇帝為什麼殺功臣?
為何歷史上開國皇帝喜歡殺功臣?
樹大招風,官大擔險
積土而為山,乘之而後高,積水而為海,積之而後深。故聖者眾之所積也。
——荀子
寫到這一篇博客之前,我的心情是沉重的,因為我首先想到的是歷史上的諸多慘劇,而將這些慘劇歸結到一起,彼此卻又是那麼相似。人與人之間本是以情義為繫帶,但隨著地位、身份發生改變之後,情義卻又顯得如此單薄,實在讓人心寒。
我首先想到的是劉邦和韓信之間的故事。
劉邦本是沛縣的一個無賴,能一統天下,榮登大寶,韓信是功高至偉的。從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進攻章邯,到八面楚歌圍剿項羽,都是韓信的戰略部署,時人稱其“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王侯將相”韓信一人全任,然而韓信的結局卻是悲慘的。在天下大定之後,他死了,不是死於病老,而是死在一個女人的手裡。這個女人就是呂雉,劉邦的妻子。奇怪的是,劉邦卻是默許的。曾今可以共患難,而如今卻不能共富貴?
我再次想到的是朱元璋和他的一幫苦難兄弟的故事。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也是一代明君,但他的出身卻不好,和劉邦是一路貨色,當過流氓,還做過和尚,只是有一點他比劉邦好一點,那就是他有名字,叫重八(劉邦是沒有名字的,他的父親管他叫季,就是小的意思,翻譯過來,就叫劉小,這是排行,算不得名字,如同老大、老二、老三一樣),但是他比劉邦還要狠心。在傳位太子之前,他將幫助自己打天下的苦難兄弟胡惟庸、藍玉等人統統殺死,而且還是滿門抄斬,斬草除根。
翻開《二十四史》之後,猛然發現這幾乎形成了一個規律——很多開國皇帝在一統天下之後,不是論功行賞,而是誅殺功臣。如此殘酷、冷血,忘恩負義,背後究竟掩藏著什麼祕密?
一言蔽之,功高震主也!這些臣子的功勞太大了,威望太高了,皇帝成為皇帝之後,沒有了外敵,危機意識就轉移到這些勞苦功高的臣子們身上,害怕他們會危及自己的統治。為了穩固自己的江山,功高震主的臣子自然就成了皇帝們得眼中釘、肉中刺。劉邦殺韓信如此,朱元璋殺胡惟庸等人亦如此。 亥
正所謂:“樹大招風,官大擔險。”身處一個“打工者”的角色,你的位置越高,權勢越大,讓上司覺得駕馭不了你的時候,為了安身立命,剷除異己便是上司的選擇。但是,並不是說位高權重者皆短命,關鍵還是下屬如何看待領導,怎樣看待功勞。歷史上有這麼一個人,他不僅是開國功臣,而且是第一功臣,皇帝建國以後不但沒有誅殺他,反而給了他最大的獎勵,讓他活到了天年。他就是蕭何。
蕭何和劉邦都是沛縣的人,從起義之初,蕭何就是一直跟隨劉邦的,建國之後,蕭何被記下頭等功勳。韓信死了,張良走了,功勞最大、威望最高的也就是蕭何了,為什麼劉邦不殺蕭何呢?其實不是劉邦不想殺,有好幾次劉邦都有殺蕭何的念頭,只不過蕭何心思縝密,輕鬆將其化解了。
第一次的時候,就是呂后殺韓信的時候。當時蕭何協助呂后殺了韓信之後,劉邦立馬下令任命丞相蕭何為相國,加封五千戶,另外還派了500名精兵保衛蕭何的安全。表面上,劉邦對蕭何寵愛有加,而事實上是為了監視蕭何的行蹤。蕭何心思縝密,在謀士昭平的建議下,對相國之位加以辭讓,也沒有接受封賞,而且還把自己家裡的財產拿出來捐助軍資。劉邦見蕭何如此識趣,果然龍顏大悅,而蕭何也逃過了一劫。
第二次是淮南王英布謀反的時候。當時劉外出邦率軍平亂,他多次派人回來詢問蕭何在都在做些什麼,當屬下稟報:“蕭相國還和......
為什麼出身好的開國皇帝,都不殺功臣,出身低的開國皇帝,都打殺功臣?
這和打天下的過程就很大關係。出身高貴的皇帝,要麼是割據一方的軍閥。要麼是皇親國戚。天下大亂後,只需要打出恢復舊山河,或者救蒼生於水火等口號就可以打天下了。有時候連口號都懶得打,老子有實力、有身份,就是要奪天下。打完天下,領導還是領導,打工的還是打工的,大家相安無事。自然沒有殺功臣的必要。
出身低的皇帝就不一樣了,天下大亂後,想奪天下,就必須整點什麼傳說啊,異象啊,童謠啊,來證明自己打天下是受命于天。打完天下,皇帝該琢磨了,自己得天下是怎麼回事,外人不知道,這些功臣可是個個門清。要是哪天他們也整點傳說,異象,童謠什麼出來,說他們也是受命于天,豈不天下大亂。思來想去,只有這些手握重兵、足智多謀的功臣都死了,自己這皇帝合法性的祕密必能不為人知。沒人威脅自己的地位了,江山才能穩固。所以,出身低的皇帝,想不殺功臣都不行。
為什麼但凡開國的皇帝都殺功臣
但凡是開國皇帝,基本上殺過有功之臣
狡兔死,走狗烹
飛鳥盡,良弓藏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一個皇帝打下天下,就會有猜忌之心,功高蓋主之臣都不會有什麼好結果,一是為了維護政權的穩定,二是要抹掉心中的陰影。
李淵相對來說是一個仁厚的開國之主,並且大唐帝國實際上是李世民打下來的,否則也會有玄武門之變。
嗜殺的兩個開國皇帝以劉邦和朱元璋最為有名
中國歷史上到底有幾個開國皇帝在殺功臣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請大傢伙吃了頓飯就把其他皇帝靠殺殺殺才解決的功臣問題解決了,於是乎傳為美談。那麼,中國歷史上究竟有多少開國皇帝殺過功臣呢,我們今天算一下。有比較詳盡的史料記載的第一位開國皇帝(天子)是武王。文王在位時還沒有統一天下,正是招賢納士的時候,所以在文王是沒有殺功臣這一說的。武王伐紂後曾分別向姜尚、召公、和周公(姬旦)詢問過遺留下來的商民問題,姜尚主張殺光光,召公主張殺有罪的,而最後武王採納了周公的建議給了封地讓他們續宗嗣。不久武王染病死了,周公輔佐成王平定三監之亂,斬殺了叛亂的管叔(周人)、武庚(殷人)放逐了蔡叔(周人)。其他諸同姓王族,異姓功臣都分封了,各自就國延續到秦的統一。並未有殺功臣一說。春秋五霸有越王勾踐殺文種一事,其他就未曾聽說了(勾踐也不算是開國皇帝)。到秦,我們說說秦始皇,大多數人都認為他是個暴君。這裡我解釋下,殘暴的是治理秦國的法家思想所制定的秦律,例如:隨便扔垃圾就剁手,說話聲音大了就掉腦袋這些。秦始皇和李斯焚書那是法家既定的治國政策,秦始皇也不過是執行而已;至於坑儒,完全是個偶然的獨立事件,跟那些被坑殺的儒生人品有很大關係,這與文化迫害不相干(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搜搜)。秦統一天下後,將六國的王公貴族遷至咸陽讓他們繼續生活,並未殺害。嬴政在親政時曾罷黜丞相呂不韋,呂不韋后在遷蜀時自殺。這大概是不應該算在嬴政的頭上。秦統一天下時,有王翦恃兵請田為避秦王疑心一事,但這不能說明秦始皇就整天一門心思的想著怎麼殺功臣吧。殺功臣的罪,秦始皇應該是沒有的。第一個被說殺功臣的是劉邦,可以說在歷史上劉邦是知名的殺功臣專業戶。那麼我們數數劉邦究竟殺了哪些功臣。①楚王韓信,劉邦以謀反罪將韓信貶為淮陰侯,後劉邦外出打仗時呂雉設計將韓信殺了。②樑王彭越,被告謀反,劉邦將其流放,後呂雉勸說劉邦將其殺害,剁成肉醬。③淮南王英布,真的造反(韓信彭越先後被殺,英布懼怕於是造反),兵敗被殺。④燕王盧綰,造反,最後逃亡匈奴,沒死成。⑤左丞相舞陽侯樊噲,劉邦病重時疑心與樊噲,下旨要陳平周勃去殺他,還沒殺劉邦就死了。還有其他一些個小嘍囉不好整理。那麼這些被殺的真的就是劉邦的功臣嗎?可以說除了樊噲其他不是,其他人與劉邦有功但不是他的功臣。在滅楚之前劉邦、韓信、彭越、英布這些人都是諸侯。諸侯相王,大家相互稱王的,誰又是誰的臣呢。垓下之圍是諸侯共滅楚王,劉邦只是在這個過程中起了個主導作用,所以大家尊稱他一聲皇帝,一個名義上的天下共主。當時的政治形勢不過是跟春秋戰國一個樣子而已。劉邦殺他們更確切的是在殺競爭對手,是統一戰爭。至於要殺樊噲,那確實是老糊塗了,有殺功臣的苗頭了。前漢四百年走到頭,王莽受禪改革,失敗。沒幾年劉秀起身草莽,定天下,續漢祚。光武帝劉秀不殺功臣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有多少功臣被告發謀反都被劉秀兩句話三句話的打發了。三國的曹、劉、孫,誰殺了功臣?孫權,晚年。當然你也可以說,曹劉沒來得及殺,這看你高興了。西晉司馬氏奪天下的伎倆異常狠毒卑鄙,他所殺的已經談不上功臣不功臣了,礙他事的他殺,不礙他事得他也殺。最後司馬氏內部的相互殘殺是報應。五胡亂華時,蠻人相互掠奪攻殺,算不上立國。將領時有造反,漢人大家族多在此時藏匿山野不怎麼參與到鬥爭中來。氐族荷健殺堂兄苻生自立,用漢人王猛為相統一北方,意圖南下,被謝安子侄擊敗,北方復亂。鮮卑人乘各族勢窮之時,入主中原,再次統一北方。南朝除陳霸先受禪立陳,其他都是將領篡位。整個南北朝時期都是個你篡我我篡你相互攻殺的亂世。後有北周柱國大將軍、大司馬、丞相楊堅受禪登基,開隋唐盛世之端。隋文帝建國後,功臣多獲罪,獲的是什麼罪,隋......
為什麼有的開國皇帝大殺功臣,而有的卻不殺?
我覺得這是因人而異的,開國皇帝的人生經歷和家世背景是不同的。像朱元璋和劉邦,他倆是布衣出身,沒有文化,他們在成功之路上見證了那些功臣的威力,所以對功臣充滿了疑慮,而大多數功臣偏偏因功自傲,所以朱元璋與劉邦大殺功臣。反觀那些不殺功臣的皇帝,像楊堅、李淵,趙匡胤,他們自身極有修養,而且沒少與上層人士打交道,自然不會想劉邦和朱元璋這廝心胸狹隘,整天焦慮,但如果有人讓他們意識到了皇權遭到威脅,一樣會痛下殺手。這就是歷史。
歷史上皇帝為什麼都要殺開國功臣
“飛鳥盡,良弓藏”,在中華帝國幾千年的歷史上,周而復始地上演著這出鬧劇。整個歷史陷入一個怪圈,無論你如何掙扎,終究不能走出循環,就如齊天大聖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一般。由於每朝每代都發生了此類事情,因此從邏輯上、直覺上來說這都不應該是某個皇帝個人素質問題,而是一個結構性問題。
我們可將皇帝與功臣間的關係看作一種委託代理關係。皇帝作為帝國的所有者,控制著帝國的產權,但他不可能直接治理國家,必須委託一個或數個代理人來幫助他管理國家。在這樣一個委託代理關係下,皇帝給功臣們高官厚祿,對他們的要求是勤奮工作,為皇帝效命。不過皇帝最主要、最關心的還是要求功臣們不得造反。
對任何一個皇帝來說,確保江山萬代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功臣們造不造反就順理成章地成為皇帝們絞盡腦汁來解決的問題。解決功臣們造不造反的問題的關鍵在於識別到底誰會造反,但這是一個信息不對稱的格局:大臣們自己知道自己造不造反,皇帝卻不知道誰是奸臣,誰是忠臣。
宋太宗有一段名言,大意是國家要麼有外患,要麼有內憂。外患是有形的,而內憂則無法察覺(原文是奸邪無狀)。一個奸邪無狀的自白道出了皇帝們的無奈:他必須有什麼方法可以鑑別出誰是奸臣,誰是忠臣。根據信息經濟學的理論,功臣們必須發出一個信號或皇帝必須用一個信號來確定一個分離條件,來使忠臣、奸臣可以分離而不混同。
皇帝們只能簡單地根據某個信號直接判斷,那有什麼信號又能讓皇帝識別出奸臣呢?
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加強懲罰威脅力度,諸如滅九族、凌遲等處罰手段,這樣有風險規避行為的人會選擇不造反。不過當皇帝的收益是如此之高,風險愛好者在有機會時總是會去嘗試一下的。而功臣,尤其是開國功臣本身就意味著他們是風險愛好者,若不然誰會去“提著腦袋幹革命”呢?所以,事後懲罰的威脅對以冒險為業的功臣們來說不會有太大的震懾意義。
那麼以親戚關係來識別呢?從呂后到李世民,從多爾袞到雍正,親戚的血緣、親情約束對爭奪帝位來說只是很小的成本,成大事者從不會將其放在心上,分我一杯羹更是千古名言。那能否根據對皇帝是否恭順這個信號來識別奸臣呢?毫無疑問,真正要造反的人對皇帝也照樣會畢恭畢敬,安祿山對唐明皇的肚裡只有一顆赤心的絕對服從令人記憶猶新,這個信號沒有任何意義。那能否逆向思維,認為敢和皇帝爭辯的就是忠臣,不敢爭的就是奸臣呢?可惜,歷史上的權臣是敢和皇帝爭辯的,不敢爭的依然是忠奸難辨。凡此種種,我們用盡心機也無法為皇帝們找到可從功臣中實施忠奸分離的合理信號,當然更不可能找到分離條件。
每個開國皇帝都面臨著這樣的困境:他無法從功臣集團中分離出忠臣和姦臣,但他又必須想盡辦法保證自己的兒孫能順利繼承皇位。為此,皇帝們自然有自己的分離信號來進行分離,將可能造反的人清除出去,確保江山永固。“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過一個”,在不能辨別忠奸時,皇帝們選擇了實際上也只能是這樣一個分離信號:有能力造反的和沒有能力造反的。對於皇帝來說,只要把有能力造反的殺掉,剩下的人即使有造反之心,也無造反之力了。每一代皇帝都面臨同樣的困境,面臨著同樣唯一的選擇,最後都作出了同樣的選擇,讓我們後人了見識了一幕幕鬧劇。不要問你想做什麼,而要問你能做什麼,功臣們天然有罪,誰讓他們有能力造反呢。學者們說中國是外儒內法,至少在對待功臣上這話是對的,所有的皇帝奉行的都是防功臣像防賊一樣的人性本惡的哲學思想。
功臣們如果交出兵權,功臣們就喪失發動政變的能力,這樣皇帝們可安枕無憂,大家也就相安無事,歷史上“杯酒釋兵權”就是這一方案的經典案例。應該承認,這一方案是極好的,讓很大一部分功臣喪失發動政變的能力。但對一個掌握過權力的人來說,這種政治生命......
歷史上有哪些開國皇帝當上皇上就把功臣殺了?
開國的皇帝把開國功臣殺了:劉邦、朱元璋,本朝太祖……
不是開國的皇帝把自己兄弟殺了:秦二世胡亥、李世民、趙光義、隋煬帝……
歷史上皇帝為什麼必須殺開國功臣
只有草根出身的皇帝才殺開國功臣,例如:劉邦、朱元璋等。
官宦出身的皇帝一般不殺開國功臣,例如:劉秀、司馬炎、李淵、趙匡胤等。
皇帝為什麼必須殺開國功臣?
防止大臣們進行叛亂,往往有些大臣們居功自傲,變的目中無人。有的甚至對皇帝心懷不滿。為了維護統治,必須剷除。如果大臣們識趣的話,不僅不死,還可以享受厚祿。具體可以參考宋代的杯酒釋兵權。那些大臣是最識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