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進行班級文化建設?
如何建設一個好的班級文化
班級文化建設通過班風建設、教室設計、開展各種文化活動,以及教師的言傳身教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薰陶與感染,並形成積極的道德情感,從而將道德認識內化、昇華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班級文化的內容包括班級物質文化,班級制度文化和班級精神文化。高雅、生動、形象的班級物質文化,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力和感染力;制度文化是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保障;良好的班級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的靈魂。
一、“細心”作好班級物質文化建設
班級物質文化建設是指教室環境建設。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無論是種植花草樹木,還是懸掛圖片標語,或是利用牆報,我們都將從審美的高度深入規劃,以便挖掘其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並最終連學校的牆壁也在說話"。教室是學生學習、生活、交際的主要場所,是老師授業、育人的陣地,是師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潔、明麗、溫馨的教室環境可以激發性情、陶冶情操,給人以啟迪教育。因此班級文化建設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環境佈置。我認為教室佈置須“細心”,得注意每一細節,還得隨時留心,隨時調整。
在抓教室環境佈置時,首先是班訓,本學期我將“學勤慮深,志恆願臻”作為本班的班訓。班訓不僅要上牆,讓學生隨時可見;班訓還應入心,真正成為學生的行為準則。上牆容易入心難,需要班主任時刻的引導,在這一點上,我主要採取了先讓學生自己推薦班訓,共同確定後讓學生先寫自己對班訓的解讀,並在全班交流,以後是每週的週一早讀與全班同學一起讀一遍班班,藉以勵志。其次是班級牆壁上貼學生寫的名言警句,這些名言警句通常是針對某一時期學生具體的情況有意識的張貼上去的。例如,針對有些學生上課愛發言但是不經過深入思考就發言,影響了整個班級的課堂效果,我就和班幹部一起寫了“深思”的警句貼在牆上,並在班會及其它適合的時機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之後再發言。針對學生前一段時間對學習不太認真,將注意力放在其它方面,又在牆上貼了培根的名言“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長才”教室後面的牆壁上則是獎狀區和學習園地區,看到獎狀可以增進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學習園地既展示了優秀作業,又給其他同學樹立了榜樣。為了隨時提起學生的注意,我將班級班規佈置在前後門的顯眼處,讓學生一進門就會注意。
二、“愛心”幫你作好班級精神文化建設
班級的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它主要是指班級成員認同的價值觀念、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道德標準、行為方式等等。怎樣才能幫助學生建立起共同的班級認同呢?我個人認為作好這件事需要有足夠的愛心,只有我們確實是出於真心的愛學生,為了學生的發展,不受私心的幹攏,才能真正地實現。我在班級精神文化建設中特別注重培養班級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培養學生如何做人與作學問。
(一)培養班級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集體是教育的工具"。班級的向心力的形成就是一股強大的無形力量,會對每一個學生的個體發展起著巨大的潛移默化的教育、激勵和制約作用。
首先要用愛心制定班級目標,引領師生向目標攀登
班級目標有總體目標和分目標。總目標一般指在整個小學、初中、高中等階段,班集體要達到的一個指標。它包括學習、紀律、道德、班風等分目標,這些目標都可以用標語的形式寫出來,或張帖在教室的醒目位置,或作為學生的座右銘張貼在學生的課桌上。目標是航道上的燈塔,引領船隻到達理想的彼岸;目標是GPS定位系統,讓你永遠不失航向。象本學年我在開學初就針對我班實際制定了相對的目標,由於我所帶的班級是平行班,我將班級總目標定位在爭取進入年段前五名,人人都有相對的發展與進步上,其它目標相對分解。讓學生首先對......
如何搞好班級文化建設
班級文化主要指班級內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規範的總和,是一個班級內在素質和外在形象的集中體現。
班級文化的主要內容是班級形象、班級精神、班級凝聚力、班級目標、班級制度、團隊意識、班級文化活動等。班級文化的核心是班級精神和價值取向。
一、班級環境文化建設
教室環境是班級形象的標誌之一。美化教室環境,既建設了良好的班級形象,也可以用優美的環境陶冶人。心理學研究證明,自然環境、社會現實會對人的心理產生巨大影響。優美的教室環境能給學生增添生活和學習的樂趣,消除學習後的疲勞。更重要的是,優美的學習環境有助於激發學生熱愛班級、熱愛學校的情感,促進學生奮發向上,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1.教室的淨化。教室衛生是班級的窗口,是文明的標誌。要保持乾淨的教室環境,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制訂嚴格的衛生制度,人人蔘與,加強檢查和監督,保持教室的清潔和美觀。
2.教室的綠化。綠色象徵青春和活力,代表著希望。在教室的前面和後面擺放一些綠色的植物,如盆景、花草等,讓教室充滿綠色,充滿青春的氣息。
3.教室的美化。發動學生精心設計,巧妙佈置,力求教室和諧、高雅。教室佈置包括:班級發展目標(可貼於教室顯眼的地方,比如黑板右上方);班級文化宣傳內容(板報,班訓,名人名言,學習園地等,可分別佈置於教室的不同的地方)。
二、班級制度文化建設
班級制度文化建設,主要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學校的相關制度為依據,同時根據班級實際,體現班級特色。班級制度文化建設是形成良好班風的必要條件,要十分重視。我班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制度,班級學生綜合素質考核制度,班級一週工作總結制度,班幹部定期會議制度,突發事件處理制度,衛生管理制度等。
制訂和實施制度應從四個方面加以注意:
1.抓好開頭。俗話說“好的開始等於成功了一半”。新生入校之際、班級成立之初都制度建設的好時機。學生剛入校門,就要做好入校教育,要讓每一位學生了解規範,重視行為規範的落實,同時制定班級的規章制度。
2.重視學生意見。學校教育的主體是學生,學生是班級的主人,所以在班級制度文化建設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班級制度可以通過學生討論、班委修改、最後全班學生投票的方式來制訂。這樣制定出來的制度才會得到學生的認可,才會有生命力和實效性。
3.制度的實施要持之以恆。制度的執行一定要長期堅持,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執行。要長期堅持,要注重落實。
4.制度的實施要公開、公平、公正。班級制度是針對全體學生的,不能因為某些學生成績好或者老師偏愛某個學生,就對這個學生的問題迴避或從輕處理。一定要保證規章制度的公開、公平、公正。制度從實施之日起,就要保證它的公正性。
三、班級精神文化建設
班級精神文化屬於觀念形態層,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內容,包括班級精神、班級凝聚力、團隊意識、班級文化活動等內容。這些內容反映價值觀、人生觀深層次的文化。
1.班級精神的培養。一個班級要有班魂,也就是班級精神。這種精神要在班級成立之初有意識地培養,逐步讓學生理解接受,根植在全體學生的心裡。例如,我在建班之初,就把“擁有青春,快樂生活每一天”“珍惜青春,邁好青春每一步”“無悔青春,美好回憶每一刻”等理念灌輸給學生,抓住一切機會給學生講解這些理念的含義,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慢慢培養並形成這種班級精神。
2.班級凝聚力的培養。班級凝聚力是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最能調動一個班級學生情感的,最能體現班級凝聚力的莫過於一年一次的校運會。在校運動會期間,一方面,我儘可能地動員每一位學生參加運動會,同時把......
班主任怎樣進行班級文化建設
當你走進一間地面整潔、窗明寂靜、環境優美的教室時,你能亂扔紙屑,隨地吐痰嗎?你能在教室追跑,大聲喧譁隨便吵鬧嗎?不能。這些不良現象都會悄悄退避,這就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魅力。班級文化是班級內部形成的獨特價值觀,共同思想,作風,行為準則的總和。它是班級的靈魂所在,是班級自下而上發展的動力和成功的關鍵。班級文化主要表現為教室環境,班級設施,班級文化團體,人際關係,班風學風等。可以說:班級文化是一種無形的教育課程,具有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它將有利於班級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班主任要十分重視班級文化建設。一、美化教室環境,發揮教育功能心理學認為:自然環境對人的影響主要是通地客觀現實對人的心理產生影響的。優美的教室環境能給學生增添生活與學習的樂趣,消除學習後的疲勞。更重要的是:它有助於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陶治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熱愛班級,熱愛學校的感情,促進學生奮發向上。另外優美的教室與環境還可以增強班級的向心力、凝聚力。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凡是教室環境整潔、優美的教室,其師生榮譽感都比較強,班級的內聚力都比較大。班主任要重視教室環境的美化,力求教室的牆壁“會說話”。可以舉辦一些優秀日記專刊、優秀美術作品和優秀書法展覽。黑板報可以期期做到圖文並茂,由於美化了教室環境,講文明,講衛生,蔚然成風,在常規管理評比中班級還可以名列前茅。二、優化人際關係,提高教育實施人際關係對人的影響通常是通過人與人的交往,群體輿論的監督來實現的,班級人際環境是班主任、任課教師、學生之間的關係互相構成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說:人際關係是一種高級形式的班級文化,良好的人際環境能使人心曠神怡。如果一個班級的班主任與學生,任課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都能相互理解,團結幫助,平等、友好相處,那麼就能形成一種使人奮發向上的氣氛。良好的人際環境,不僅可以使人奮發向上,還可以使班級形成良好的集體意識。良好的集體意識是一種向上的群體規範,是對學生思想品德的一種無形的巨大的力量,充分發揮班主任的協調功能,班級形成了一種齊心協力、積極進取的良好班風,就能產生強大的凝聚力。三、抓學風,促德育一般來說,學風與德育緊密相關。良好的學風會促進班級的德育工作。它不僅能制約著學生個體的行為方式和習慣,指引他們品德發展的方向,而且會作用於學生的個體意識,從而對學生,形成了嚴謹、進取、創新的良好學風,用此來促進班級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發展。班級文化是一門潛在的課程,它有著無形的教育力量,就像一句詩: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要使它的作用就像這春雨一樣,班主任就得做個有心人,搞好班級的文化建設。
如何開展特色班級文化建設
班級特色文化具有著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它是學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響源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決定著學生素質的發展。而構建班級特色文化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的張揚,有利於整個學校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有利於提升學校形象,豐富班級內涵,凸顯班級特色。
方法:師生們群策群力,積極參與。他們充分發揮出自己的聰明才智,根據各自班級的不同理念,確立自己班級文化建設的主題,精心佈置教室,有的班級以新年文化為主題、有的班級以竹子文化為主題……種種別出心裁的創意,令人耳目一新。現在走進任何一間教室,你會發現,每間教室都創意不斷,亮點紛呈。除了學校統一要求佈置的公告欄、圖書角、文化牆、衛生角等之外,還有學生作品展示、榮譽展示、成長足跡、植物角等。細心的師生們不但從大處著眼,讓每一間教室都形式優美,和諧融洽,充滿著溫馨,而且關注到每一個小小的細節,讓教室裡的每一個角落都生動活潑起來,處處閃耀著師生們的智慧之光,溫暖著孩子們的心靈之窗。
如何做好班級文化建設工作
班級文化主要指班級內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規範的總和,是一個班級內在素質和外在形象的集中體現。
班級文化的主要內容是班級形象、班級精神、班級凝聚力、班級目標、班級制度、團隊意識、班級文化活動等。班級文化的核心是班級精神和價值取向。
一、班級環境文化建設
教室環境是班級形象的標誌之一。美化教室環境,既建設了良好的班級形象,也可以用優美的環境陶冶人。心理學研究證明,自然環境、社會現實會對人的心理產生巨大影響。優美的教室環境能給學生增添生活和學習的樂趣,消除學習後的疲勞。更重要的是,優美的學習環境有助於激發學生熱愛班級、熱愛學校的情感,促進學生奮發向上,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1.教室的淨化。教室衛生是班級的窗口,是文明的標誌。要保持乾淨的教室環境,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制訂嚴格的衛生制度,人人蔘與,加強檢查和監督,保持教室的清潔和美觀。
2.教室的綠化。綠色象徵青春和活力,代表著希望。在教室的前面和後面擺放一些綠色的植物,如盆景、花草等,讓教室充滿綠色,充滿青春的氣息。
3.教室的美化。發動學生精心設計,巧妙佈置,力求教室和諧、高雅。教室佈置包括:班級發展目標(可貼於教室顯眼的地方,比如黑板右上方);班級文化宣傳內容(板報,班訓,名人名言,學習園地等,可分別佈置於教室的不同的地方)。
二、班級制度文化建設
班級制度文化建設,主要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學校的相關制度為依據,同時根據班級實際,體現班級特色。班級制度文化建設是形成良好班風的必要條件,要十分重視。我班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制度,班級學生綜合素質考核制度,班級一週工作總結制度,班幹部定期會議制度,突發事件處理制度,衛生管理制度等。
制訂和實施制度應從四個方面加以注意:
1.抓好開頭。俗話說“好的開始等於成功了一半”。新生入校之際、班級成立之初都制度建設的好時機。學生剛入校門,就要做好入校教育,要讓每一位學生了解規範,重視行為規範的落實,同時制定班級的規章制度。
2.重視學生意見。學校教育的主體是學生,學生是班級的主人,所以在班級制度文化建設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班級制度可以通過學生討論、班委修改、最後全班學生投票的方式來制訂。這樣制定出來的制度才會得到學生的認可,才會有生命力和實效性。
3.制度的實施要持之以恆。制度的執行一定要長期堅持,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執行。要長期堅持,要注重落實。
4.制度的實施要公開、公平、公正。班級制度是針對全體學生的,不能因為某些學生成績好或者老師偏愛某個學生,就對這個學生的問題迴避或從輕處理。一定要保證規章制度的公開、公平、公正。制度從實施之日起,就要保證它的公正性。
三、班級精神文化建設
班級精神文化屬於觀念形態層,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內容,包括班級精神、班級凝聚力、團隊意識、班級文化活動等內容。這些內容反映價值觀、人生觀深層次的文化。
1.班級精神的培養。一個班級要有班魂,也就是班級精神。這種精神要在班級成立之初有意識地培養,逐步讓學生理解接受,根植在全體學生的心裡。例如,我在建班之初,就把“擁有青春,快樂生活每一天”“珍惜青春,邁好青春每一步”“無悔青春,美好回憶每一刻”等理念灌輸給學生,抓住一切機會給學生講解這些理念的含義,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慢慢培養並形成這種班級精神。
2.班級凝聚力的培養。班級凝聚力是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最能調動一個班級學生情感的,最能體現班級凝聚力的莫過於一年一次的校運會。在校運動會期間,一方面,我儘可能地動員每一位學生參加運動會,同時把......
如何搞好班級文化
一、結合自身班級管理經驗,總結出現階段學校的班級文化建設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誤區
1.班級文化建設的形式大過內容。走進一些班級,就好像進入了一個展廳。
從教室門到前、中、後各面牆上滿滿都是學生們製作的各種對聯、小貼畫、名言警句和大幅的海報等等,帶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震撼。實際上,我們都知道這些班級的同學一定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才做好的,但班級是學習的場所,身處於這樣的一個教室內上課,我認為學生在上課時應該會經常走神。假如一節課上教師講得比較枯燥乏味,學生們不願意聽或聽不進去,那還不如看看牆上的內容。這樣就會使班級文化建設的目的適得其反,一些人認為班級文化越花梢越好,其實不然。
2.班級文化建設過程中造成了大片汙染。有些班級的教室往往是不固定的,隨著年級的變化或者是遇到中考、高考這樣的情況,是必須清除文化建設所搞的東西的。這樣就產生了現在的很多班級中的問題,他們的牆壁得到了非常大的破壞,本來乾淨、整潔的牆面上佈滿了黑乎乎、髒兮兮的不乾膠條,帶給人一種視覺汙染,使清理工作產生了較大的負擔。班級文化建設的目的是為了美化教室,但結果卻適得其反。
3.班級文化建設過程中形成了極大浪費。浪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時間的浪費,一些班級為了搞好文化建設,至少要用上一兩週的時間,有些甚至更長,班內的能工巧匠們不論是上正課還是自習課,都在拼命地加班加點,在這種情況下,作業完成不了,自然就會耽誤學習了。為班級增光添彩這原本應該是好事情,但本人認為以耽誤學習的代價來獲得班級的光彩是得不償失的。其二是資金的浪費,一些班級為了使檔次得到提高,會追求另類,花去了大量的班費。
班級文化建設是一門隱形課程,具有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在班級管理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搞好班級文化建設應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1.班級文化建設要“系統化”。從入學開始,一個班級就應該在班主任和班幹部的帶領下對自己班級的文化建設方針加以確定。從新生入學,到高一升高二,高二升高三,最後到最終的高考,班級文化建設都應該是與時俱進的。
2.班級文化建設要“個性化”。不同班級在建設自己的班級文化時不能千篇一律、毫無特色,而應該突出個性。如文科班與理科班、音美班與體育班都應該搞出具有自己班級特色的班級文化來。學校也可以像部隊中一樣給各個班級以特殊的封號,比如“雷鋒班”、“奧運班”等等,將主題予以突出,使班級特色得以體現。班主任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在不耽誤學生正常學習生活的前提下,本著勤儉節約的原則來進行班級文化建設,而不應該使班級文化建設成為班級同學的負擔。
3.班級文化建設要“實用化”。進行班級文化建設不是光擺出來給自己和給別人看的,更重要的是能夠促進自己班級的學習生活。因此一定要實用。比如可以開辦一些“學習經驗交流”、“作業展覽”和“光榮榜”之類的活動。
如何進行小學班級文化建設
小學班級文化建設 俗話說:“環境造就人。” 一個班級的文化環境對於學生的薰陶是潛移默化的。在班級文化建設活動中去塑造、鍛鍊學生,無疑比起單一的說教效果會事半功倍,影響深遠。班級的文化建設既是一種文化氛圍的創建,也是對被教育者心靈的塑造。可以說有怎樣的班集體文化就會培育出怎樣的學生。 班級文化的內容包括班級物質文化,班級制度文化和班級精神文化。一、豐富多彩的班級物質文化建設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無論是種植花草樹木,還是懸掛圖片標語,或是利用牆報,我們都將從審美的高度深入規劃,以便挖掘其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並最終連學校的牆壁也在說話”。教室是學生學習、生活、交際的主要場所,是老師授業、育人的陣地,是師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潔、明麗、溫馨的教室環境可以激發性情、陶冶情操,給人以啟迪教育。因此班級文化建設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環境佈置。美化班級物質文化,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①“詩風畫韻”。這是展示學生才華的園地,設計為兩個版面:學生成果展、美文欣賞,充分給學生展示自我的空間。如美術作品展覽,優秀作文展示,詩詞書法等。教上一個畢業班時,了吸引學生參與班級建設,同時也為了提高學生語言表達水平,還在這一板塊上有所創新,開闢了一個“七嘴八舌”欄目。這個欄目主要是時常提出一箇中心問題,讓學生暢所欲言,隨時可以把自己的意見貼在牆上,和大家討論,有點類似於我們網絡上的灌水區。②“七彩擂臺”。這一設計主要是班級制度文化對學生量化考核的一種體現。 ③“頭腦充電站”。這就是班上的圖書角。班中的小書庫天天中午開放,班中有2名班級圖書,做好閱讀登記。每月末,進行講故事比賽,比一比誰能將書上看到的故事講給小朋友聽,並且評出讀書星。二、構建和諧的班級精神文化 班級的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它主要是指班級成員認同的價值觀念、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道德標準、行為方式等等。我在班級精神文化建設中特別注重培養班級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增強學生主人翁意識,構建良好的人際關係。 1、通過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集體活動是富於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課堂,學生從中可以受到教育,得到啟發,得到激勵,從而使集體榮譽感不斷增強。每學期學校都有大量的活動,除此之外,班級還組織各種形式的主題班會活動。班內活動的開展,是鍛鍊學生活動、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徑,為此我在班內開展了各種有益有趣的活動:如兩週一次的中隊會”、課本劇表演、最佳小小組評比,每週之星、各種體育競賽、手抄報比賽等等,對於班內開展的各種活動,我進行適當指導後,放手讓小幹部自己來組織、主持,鍛鍊他們的工作的能力。同時這些活動的開展,不但給同學們帶來了很多的快樂,展示學生的才能,又培養、鍛鍊了學生的各種能力,還給班級帶來了活力,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 2、豐富班級管理角色,提高每個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班級內除了班幹部和組長以外,幾乎所有的其他學生都有一個管理角色:監督衣著是否整齊,語言是否文明,行為是否規範,門窗的開關等等,而且還定期交換管理角色,每個學生都是班級的主人,每個人都覺得責任重大。增強主人翁意識的教育,可以體現在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論是募捐活動,還是每天的衛生掃除,只要教師的理念清晰,方法得當,就會有潤物無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