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的古漢語意思?
文言文中"既″字是什麼意思。
既的古漢語意思
jì
① <動> 盡;完;終了。韓愈《進學解》:“言未~,有笑於列者曰。” 動>
② <副> 後來;不久。《左傳?成公二年》:“~,衛人賞之以邑。” 副>
③ <副> 已經,……以後。《廉頗藺相如列傳》:“~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 副>
④ <副> 全;都;皆。《屈原列傳》:“楚人~咎子蘭以勸懷王入秦而不反也。” 副>
⑤ <連> 既然;既然是。《歸去來兮辭》:“~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季氏將伐顓臾》:“~來之,則安之。” 連>
⑥ <連> 與“且”、“又”、“亦”相呼應,表並列關係。《芙蕖》:“有風~作飄搖之態,無風亦呈嫋娜之姿。”《謀攻》:“三軍~惑且疑,則諸侯之難到矣。” 連>
⑦ <副> 通“即”,就;便。《荊軻刺秦王》:“軻~取圖奉之。”” 副>
【既而】不久;過了不久。
【既且】已經過去。
【既望】農曆每月十六日。
【既夕】古喪禮土葬前最後一次吊哭的晚上。
文言文中既有哪些意思
人之立志:虛詞,無意義在古漢語中“之”字用法頗為複雜,“之”字在古漢語裡可作實詞,也可作虛詞,不同的語境裡“之”有不同的用法。 作實詞的“之”有兩種情況:一作代詞;二作動詞。 “之”字作動詞,意為“到……去”、“往”、“到”、“至”。如:“之矢靡它。”(《詩經風柏舟》)——到發誓沒有他心。“項伯及夜馳之沛公軍”(《鴻門宴》)——項伯於是連夜奔跑到沛公的軍營裡。“莊辛去之趙”,是說莊辛離開楚國到趙國去。“之”作動詞在古漢語中不很多,因而常借做代詞。“之”做代詞時,一般用作賓語,代人、事、處所,所代的對象大多出現在上下文中。做代詞“之”又分指示代詞和人稱代詞。 “之”作人稱代詞,可譯作“他們”、“她們”、“它們”,作賓語。如:“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鴻門宴》);“放之山下,虎見之”(《黔之驢》);“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列子湯問》);“子晰,上大夫;女,嬖大夫,而弗下之,不尊貴也”(《左傳昭公元年》);“此堯舜非弗欲也,不可得,故舉兵繩之”(《孫臏兵法見威王》)。從上面所舉例中發現,“之”作人稱代詞時所代的人稱在上下文中不一定有具體交代。這要根據語言環境進行判斷。 “之”作指示代詞,譯為“此”、“這”、“那裡”、“這樣”、“這個”等,此時,“之”可作定語,也可作賓語。如:“故為之說”(《捕蛇者說》);“之二蠢又何知”(《莊子逍遙遊》);“曰:否,以粟易之”(《孟子.許行》);“不學自知,不問自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論衡實知》);“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老子十三章》);“之主者,守至約而詳,事至佚而功”(《荀子王霸》);“異哉,之歌者非常入也”(《呂氏春秋舉難》)。從上面例中看出,“之”作指示代詞時,多用在名詞前。w 由上看出,“之”作人稱代詞時,一般在動詞之後。第二,作為人稱代詞的“之”要根據上下文仔細體會、靈活翻譯,如“人非生而知之者”的“之”,其上下文都找不到先行詞,它是泛指“知”的對象,即知識、道理等,可略而不譯,也可根據上下文之意譯為“知識或道理”。第三,“之”活用為第一人稱要譯為“我”,如“幸來告語之”(《西門豹治鄴》);“君將衰而生之乎”(《捕蛇者說》)等。 “之”作為虛詞有四種用法:助詞、連詞、介詞、語氣詞。 1.助詞“之”的用法有五種情形:①用在修飾語和被修飾語之間,使二者組成偏正短語,表示前後兩項的各種關係,可據情況靈活譯出。如“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孟子離婁上》),句中的“之”用在修飾語和被修飾語之間,表領屬關係,譯為“的”。②用在動詞和他的賓語之間,起著把賓語提前的作用,以達到強調的目的,可不譯出。如“女罪之不恤,而又何清焉?”(《左傳昭公二年》)。③用在表示時間的副詞後面,表示時間的持續等狀態。如:“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者甚眾”(《資治通鑑漢紀,獻帝建安中三年》),可譯為“不一會兒”。④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如“不知東方之既白”(《東坡全集赤壁賦》),可不譯出。⑤用在副詞後面,謂語或主語結構的前面,表示語氣的加強和語調的延長。 如“邇之事父,遠之事君”(《論語陽貨》)。 2.“之”作連詞,它不像“且、以、而、則”等連接謂語性詞組或句子,構成聯合關係,而是連接定語和中心語,組成偏正結構,表示領屬性或修飾的關係,在意義上相當於現代漢語助詞“的”。①連接定語和中心語。如“今陛下能得項籍之頭乎?”(《史記留侯世家》),連接名詞定語“項籍”和名詞中心語“頭”。②連接主語和謂語,使主語結構轉變為定中關係的名詞性短語。不過,這種結構形成必須在句中充當主語、賓語、判斷句謂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