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出現安史之亂
首先,唐朝內部腐敗奢華,讓安祿山產生了輕視的想法,認為叛亂可能成功;
第二,唐朝實行藩鎮政策,各個藩鎮擁有巨大的軍事、經濟自決權,使得藩鎮越來越脫離唐朝中央政府的控制;
第三,安祿山身兼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手中兵力達到二十萬以上,實力膨脹,野心也隨之增大;
第四,宰相李林甫貪戀權位,不想讓文人掌握兵權,以免他們立下軍功,和自己爭權,所以極力主張以胡人掌兵。安祿山立下軍功後,李林甫又不願讓他入京和自己爭權,所以讓他長期在地方帶兵,在軍中樹立了權威,軍隊變成了他的私兵,埋下叛亂隱患;
第五,楊貴妃的兄弟楊國忠和安祿山有嫌隙,經常在唐玄宗面前詆譭安祿山,聲稱安祿山有叛變的野心。為了證實自己的先見之明,他屢次對安祿山進行挑釁,導致安祿山速反。其實沒有他,安祿山也一樣會反,但如果楊國忠能採取緩和措施,慢慢削弱安祿山的實力,使安祿山無力謀反,或許就能避免這場叛亂,可惜他費盡心機逼反安祿山,導致安祿山提前叛亂;
最後一點,是唐朝軍事策略出現了偏差。唐朝在玄宗時期有著強大的國力,也有著強烈的開疆擴土的進取心。《通典》中有說:“我國家開元、天寶之際,宇內謐如,邊將邀寵,競圖勳伐。西陲青海之戍,東北天門之師,磧西怛邏之戰,雲南渡瀘之役,沒於異域數十萬人。”很多人以為中國人熱愛和平,我們強大時沒有去攻打別人,這是錯誤的。從《通典》裡就能看出,唐朝時期我們四處用兵,幾乎在帝國的每一個方向都在攻打其他國家。唐朝為了開疆,在帝國的邊疆地穿佈置了重兵,而帝國的中心地帶因為承平日久反而比較空虛,安祿山也是看準了這一點,認為只要發兵急攻唐朝中心長安城,一定能叛亂成功。結果他成功了一半,他的確攻下了唐朝兵力薄弱的長安和洛陽,但是叛亂並未成功,玄宗出逃,安史之亂在八年後被平定。
安史之亂是什麼意思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所發生的一場政治叛亂,是由節度使安祿山與史思明發動,同中央政權爭奪統治權的戰爭, 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是因為唐玄宗晚年不管朝政引起。由於發起叛亂者以安祿山與史思明為主,故稱安史之亂,又因其爆發於 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
天寶之亂。安史之亂從公元755年12月16日爆發,至公元763年2月17日平息,歷時七年零二個月,由三代皇帝平定,雖然亂事最終得以平定,可是對中國後世政治、經濟、文化、對外關係的發展等均產生極為深遠而巨大的影響,唐朝再無中興之日,變得平庸。此後唐朝進入
藩鎮割據的局面
安史之亂為什麼會發生
安史之亂起因
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內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等。
經濟矛盾
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併, 以至百姓多遷徙流亡。 均田制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統治集團日益腐化。從開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過著縱情聲色的生活,楊貴妃一家勢傾天下,任意揮霍,宮中專為貴妃院織錦刺繡的工匠就達七百人,楊貴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錢就上百萬。楊氏兄弟姐妹五家,聲色犬馬,權慾薰心,過著荒淫糜爛的生活 。統治階級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使廣大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階級矛盾
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後期,“口有蜜、腹有劍”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達十九年之久。他在職期間排斥異己,培植黨羽,把持朝政。 繼他上臺的楊貴妃之兄楊國忠,更是一個“不顧天下成敗”,只顧循私誤國之人,他公行賄賂,妒賢忌能,驕縱跋扈,不可一世。奸臣當道,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尤其是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線。此外,西北派節度使哥舒翰與東北派節度使安祿山之間,也素有裂隙。內外交錯,使唐玄宗後期統治階級內部君與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
民族矛盾
民族之間的矛盾,也是使安史之亂爆發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隋唐以來,河北北部幽州一帶雜居著許多契丹人、奚人,唐太宗打敗突厥人以後,又遷徙許多突厥人在這一帶居住。他們的習尚與漢人不同,互相歧視,胡人安祿山正是利用這點拉攏當時的少數民族上層,作為反唐的親信。史稱安祿山於天寶十三載(754年)亂前,一次提升奚族和契丹族二千五百人任將軍和中郎將。
內部矛盾
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則是促成安史之亂最為重要的因素。由於唐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被破壞,從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這些召募來的職業軍人受地方軍閥的收買籠絡,和將領形成一種特殊的盤根錯節、牢不可分的關係。加之,開元以後,在邊防普遍設立節度使制度,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大,至於“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財賦”,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到天寶元年(742年),邊軍不斷增加,達到四十九萬人,佔全國總兵數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西北邊境,僅安祿山所掌范陽等三鎮即達十五萬人。而中央軍則不僅數量不足,而且質量太差,平時毫無作戰準備,打起仗來,不堪一擊。節度使的日益強大,與中央政權矛盾日深,到天寶末年,終於爆發成為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的性質是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更具體說,是唐中央政府與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鬥爭。安史之亂的首領們雖曾利用了人民對唐王朝的反抗情緒以及民族矛盾的因素,然而這並不能影響這次叛亂的根本性質。另一方面,在戰亂中由於安史叛軍對人民的殘暴行徑,曾引起了像常山太守顏杲卿、平原太守顏真卿以及張巡、許遠的死守睢陽等的反抗鬥爭,這些局部地區反暴政的鬥爭是正義的,但同樣也絲毫不能改變整個戰爭的性質。
唐朝的安史之亂,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簡單的說,是因為宰相楊國忠的猜忌逼反了安祿山、史思明,迫使們起兵發動反對唐朝中央政府的一次叛亂,前後達八年,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為什麼會爆發“安史之亂”? 200分
主要原因如下
1. 藩鎮的設立與勢力坐大
唐太宗、唐高宗時期屢次開疆拓土,先後討平東、西突厥、高句麗等,使初唐時期建立一個很遼闊的邊境。中央朝廷為加強對邊疆的控制、鞏固邊防和統理異族,便於唐玄宗開元十年(722年)在邊地設十個兵鎮,由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管理。然而,此等每以數州為一鎮的節度使不單管理軍事,而且因兼領按察使、安撫使、節度使等職而兼管豁區內的行政、財政、人民戶口、土地等大權,令原為地方長官之州刺史變為其部屬。據範新唐書·志第四十·兵》言:“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軍事與行政的統合使得節度使因而雄據一方,尾大不掉,成為唐室隱憂。
2. 外重內輕的軍事格局
唐初,全國實行府兵制共置634個折衝府,當中261個位於保衛京師長安的關中,故軍事戰略相對來說是外輕內重,保證唐室有足夠的兵力保衛京師及其政權。唐玄宗開元十年(722年)設之節度使,許其率兵鎮守邊地,軍力日漸強大,漸有凌駕中央之勢。開元十四年(726年)時,京師守衛改由彍騎負責。而天寶中期,邊鎮兵力達50萬. 而安祿山一人更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這三地之間地域相連,兵力又於諸鎮之中最強,擁兵18.39萬,實力強大。相反,中央兵力則不滿13萬,形成外重內輕的軍事局面,漸漸形成地方反過來威脅中央的危機。
3. 玄宗怠政
開元末年,承平日久,國家無事,唐玄宗喪失向上求治的精神。唐玄宗改元天寶後,政治癒加腐敗。唐玄宗更耽於享樂,寵幸楊貴妃,成就楊貴妃的禍水之名,由提倡節儉變為揮金如土,如曾將一年各地之貢物賜予李林甫。他又把國政先後交由李林甫、楊國忠把持。李林甫為人陰險,有“口蜜腹劍”之稱,任內憑著玄宗的信任專權用事達十六年,杜絕言路,排斥忠良,以致言路壅蔽、諂媚當道、忠貞去國、貪饕昇天、社鼠殘害、民不堪命。楊國忠因楊貴妃得到寵幸而繼李林甫出任右相,只知搜刮民財,以致群小當道,國事日非,朝政腐敗,讓安祿山有機可乘。
4. 河北胡化
唐太宗至唐高宗、武則天時平定東突厥及契丹各族後,將其內徙至河北北部一帶,河北北部於是成為胡人雜居之地。當地胡化甚深,受到的漢文化影響很淺,因此與唐室的中原關係疏離。唐室為了便於統治,倚重能通多種胡語及瞭解外族民風者。李林甫出任宰相時,為鞏固權位,杜絕邊將入相之路,稱胡人忠勇無異心,建議玄宗用胡人為鎮守邊界的節度使,而且又放任他們擁兵自重。因此安祿山身為胡人等得以取得權力,東北城的鞠仁兵是安祿山部隊中最驍勇勁捷。[4]而安祿山也因兼三大兵鎮獨掌十八萬三千九百人的兵力而有叛唐的實力及野心[5]。
5. 將相不和
安祿山擁兵邊陲,其手下驍勇善戰,甚獲玄宗寵信,引來宰相楊國忠忌恨。兩人因而交惡,而唐玄宗又對此不加干預。安祿山久懷異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討楊之名舉兵叛唐。
數據來源:維基百科
歷史上安史之亂髮生的原因是什麼?
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
首先就是李林甫的重用胡人邊將政策。
唐朝實行藩鎮制度。節度使掌管一省的軍事,財政,稅收。權利很大。李林甫為了獨攬朝政。選用胡人邊將作節度使。胡人武夫沒有文化,不懂權謀。不可能和李林甫爭權奪利。並且也確實出了一批少數民族的名將。但李林甫一死。野心家安祿山的野心就膨脹起來了。
第二是唐玄宗自己的縱情享樂。重用楊國忠。李林甫能制約安祿山。但楊國忠草包一個。還想收拾安祿山。就是自取滅亡了。楊國忠急於大權獨攬。想收拾安祿山。安祿山又早有野心。自然是藉機發揮,起兵反叛了。
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亂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安史之亂從755年至763年,歷時八載,可謂是唐朝開國以來最大的危難,直接導致唐朝由盛轉衰。八年後,亂雖平,可戰亂帶來的一切已然難以掩蓋。加之安祿山,史思明舊部又潘鎮割距,使唐皇帝難以中央集權,手握兵權,再也不復當初四海承平的時光,可謂一蹶不振。
安史之亂的發生,有諸多原因,最主要的是階級矛盾,我個人從以下三人出發分析:
一:唐玄宗李隆基
安史之亂前,唐玄宗已不復當年英明。玄宗初為帝時:政事一新,天下欣然望治。皇帝一般看到政績好,就很驕傲,難免忘卻了“居安思危”之警世恆言,終漸不克終。唐太宗有貞觀之治,晚年漸不克終;唐玄宗有開元盛世,也在所難免步人後塵。開元盛世已使唐朝進入鼎盛時期,盛極而衰,也可說是必然。天下大勢不正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嘛。
“人生七情六慾,唯有好色之念,最難祛除。”皇帝后宮佳麗多多,為所欲為,不必說更是如此的了,如此也加速了人心的內腐。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劈頭就道: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可謂是看透了皇帝的本質。先是梅妃江採萍恃愛追歡,再者貴妃楊玉環承恩奪寵。一旦美人在懷,智商就不行了。此時的唐玄宗儼然已是位驕奢淫逸之人了。當初的躊躇滿志,已化為烏有。可憐罪魁禍首沒逝,卻宛轉蛾眉馬前死。封建社會的劣根性就是不看本質看現象。
唐玄宗的昏聵,給安祿山的造反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先決條件。
二:安祿山
安祿山本是營州夷種,為人奸滑,善揣人意。後因部落破散,逃至幽州,投托節度使張守硅麾下。數借軍功,至平盧討擊使;屢加升擢,入朝留京侍駕。
安祿山入朝時,楊玉環已為貴妃,楊氏權傾天下。安祿山本是善揣人意,又長的高大,不久已與楊貴妃親近,做出“滑膩還如塞上酥”之句便可知。且對玄宗貴妃口口聲聲自稱孩兒,以至寵遇日隆。與楊貴妃的親近,好似安祿山在皇宮內安插了特務,以至後來為所欲為,玄宗也馬虎視之,未加以遏制,任其發展,終成大患。唐朝太宗時期,多番征討外族,使得城市中有很多外族之人,安祿山與此等人可謂是相交甚歡,如魚得水。造反時也多得他們援助。
三:丞相楊國忠
楊國忠乃楊貴妃的哥哥,但卻不與安祿山一路,兩人可以說是具有利害關係。但楊國忠數次愚蠢的行為,自以為是加害於安祿山,卻不知在為人作嫁。
安祿山入朝時,楊國忠,李林甫已經爭相奪權日久,安祿山的介入,更是奪了他倆的恩寵。兩人怎容得第三者插足?他們就分別上疏使安祿山外調,以便於慢慢算計他。安祿山也乘機叩頭領旨,接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從此“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真正復得返自然,凡東北一帶要害三地都在其統轄範圍。
楊國忠自以為得計,卻不知安祿山雖在外,卻有楊貴妃在內,幾次三番想借機害他,安祿山都化險為夷,且使玄宗更信任他。以至安祿山向玄宗申請用番將士代替漢將,玄宗也不疑有他,順利通過。從此安祿山擁兵自重,聲勢日盛。
野心狼子終難養。安祿山也終忍不住,以獻馬為由製造事端,造反之心昭然若揭。提出“清君側”收買人心。率部十五萬眾,號稱二十萬,反於范陽。引兵南下,聲勢浩大,揭開了“安史之亂”的序幕,步騎精銳,煙火千里,擋者披靡。
安祿山范陽起兵時,烽火遠離中原大地已經多年,且朝廷禁約民間挾持兵器。猛將精兵,多聚於邊塞,一旦發生兵變,沒有可用的兵,這對安祿山來說是再好不過的了。安祿山所過之處,不是開門出迎就是棄城出逃,一路綠燈到底,捷報連連。最先拒敵的是封常清,高仙芝,張介然。但一時招募的烏合之眾碰上安祿山的精兵,惟有一敗。
朝廷最強的當屬兵馬副元帥哥舒翰及蒴方節度使郭子儀。可外面已打的天翻地覆,宮內還在勾心鬥角,這好象是永恆不變的。封常清,高仙芝已是權位鬥爭的犧牲品......
請問安史之亂是怎麼回事
是中國唐代所發生的一場政治叛亂,也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由於發起叛亂者以安祿山與史思明為主,故稱安史之亂。又因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安史之亂從公元755年12月16日爆發至公元763年2月17日平息,歷時七年零二個月,雖然亂事最終得以平定,可是對中國後世政治、經濟、文化、對外關係的發展等均產生極為深遠而巨大的影響,此後唐朝進入藩鎮割據的局面。
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內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等
安史之亂髮生的直接原因是什麼?根本原因又是什麼?
簡述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及其影響。
第一,土地兼併嚴重。唐玄宗後期,土地兼併日益發展,均田制逐漸破壞,失去土地的農民四處逃亡,嚴重削弱了唐朝的統治基礎。
第二,邊防節度使權力過大,成為強大的地方勢力。玄宗時廢除府兵制,實行募兵制。710年在邊地設節度使,起初只管軍事,後來發展到兼管行政、財政、集大權於一身,成為強大的地方勢力。
第三,中央統治集團日益腐朽,玄宗怠於政事,縱情享樂,政事委於李林甫、楊國忠,政治更加黑暗,社會矛盾尖銳。755年爆發了安史之亂。
影響。;唐朝失掉了"天可?quot;的優勢,不斷受到少數民族政權的侵犯;。
"安史之亂"是唐由盛到衰的轉折點,其影響大致可以分為下列幾點∶
第一,戰亂使社會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
第二,安史之亂,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
第三,階級壓迫和統治階級的壓榨更加深重。
第四,經過安史之亂,唐王朝也失去了對周邊地區少數民族的控制。
第五,它使黃河流域經濟遭到嚴重破壞,中國經濟重心南移,南方經濟日益超過北方
第六,唐朝中央權力日益削弱,形成了藩鎮割據的局面
安史之亂的原因是什麼?唐朝為什麼要封節度使?
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內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等。 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併,“王公百官及豪富之家,比置莊田,恣行兼併,莫懼章程”,以至“黎甿失業,戶口凋零,忍棄枌榆,轉徙他土”。均田制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統治集團日益腐化。從開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過著縱情聲色的生活,楊貴妃一家勢傾天下,任意揮霍,宮中專為貴妃院織錦刺繡的工匠就達七百人,楊貴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錢就上百萬。楊氏兄弟姐妹五家,“甲第洞開,僭擬官掖。車馬僕御,照耀京邑,遞相誇尚。每構一堂,費千萬計”。統治階級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使廣大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後期,“口有蜜、腹有劍”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達十九年之久。他在職期間排斥異己,培植黨羽,“公卿不由其門而進,必被罪徙;附離者,雖小人且為引重”。繼他上臺的楊貴妃之兄楊國忠,更是一個“不顧天下成敗”,只顧循私誤國之人,他公行賄賂,妒賢忌能,驕縱跋扈,不可一世。奸臣當道,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尤其是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線。此外,西北派節度使哥舒翰與東北派節度使安祿山之間,也素有裂隙。內外交錯,使唐玄宗後期統治階級內部君與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
民族之間的矛盾,也是使安史之亂爆發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隋唐以來,河北北部幽州一帶雜居著許多契丹、奚人,唐太宗打敗突厥以後,又遷徙許多突厥人在這一帶居住。他們的習尚與漢人不同,互相歧視,安祿山正是利用這點拉攏當時的少數民族上層,作為反唐的親信。史稱安祿山於天寶十三載(754年)亂前,一次提升奚和契丹族二千五百人任將軍和中郎將。在他的收買下,當地少數民族竟把安祿山和史思明視為“二聖”。
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則是促成安史之亂最為重要的因素。由於唐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被破壞,從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這些召募來的職業軍人受地方軍閥的收買籠絡,和將領形成一種特殊的盤根錯節、牢不可分的關係。加之,開元以後,在邊防普遍設立節度使制度,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大,至於“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財賦”,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到天寶元年(742年),邊軍不斷增加,達到四十九萬人,佔全國總兵數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西北邊境,僅安祿山所掌范陽等三鎮即達十五萬人。而中央軍則不僅數量不足,而且質量太差,平時毫無作戰準備,打起仗來,不堪一擊。節度使的日益強大,與中央政權矛盾日深,到天寶末年,終於爆發成為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的性質是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更具體說,是唐中央政府與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鬥爭。安史之亂的首領們雖曾利用了人民對唐王朝的反抗情緒以及民族矛盾的因素,然而這並不能影響這次叛亂的根本性質。另一方面,在戰亂中由於安史叛軍對人民的殘暴行徑,曾引起了象常山太守顏杲卿、平原太守顏真卿以及張巡、許遠的死守睢陽等的反抗鬥爭,這些局部地區反暴政的鬥爭是正義的,但同樣也絲毫不能改變整個戰爭的性質。
君主已經無力控制整個國家了,安史之亂後繼任的君王在宰相的提議下也想削藩,後來這個宰相在上朝的路上就被地方藩王派來的刺客當街殺死,這一事件震懾朝野,使得人人自危,百姓不敢出門、百官不敢上朝,這個國家既然出現無官上朝的局面,皇帝更是嚇得發抖,從此再不敢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