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綸的塞下曲的意思?
《塞下曲》(其三)是什麼意思?要盧綸的哦~~~
塞下曲
唐 盧綸
月黑雁飛高,
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
大雪滿弓刀。
[作者簡介]
盧綸(748-800),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濟縣)人。唐代詩人。
[註釋]
1.塞下曲:古時邊塞的一種軍歌。
2.月黑:沒有月光。
3.單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領。這裡指入侵者的最高統帥。
4.遁:逃走。
5.將:率領。
6.輕騎:輕裝快速的騎兵。
7.逐:追趕。
[參考譯文]
月亮被雲遮掩,一片漆黑,宿雁驚起,飛得高高。在這月黑風高的不尋常的夜晚,敵軍偷偷地逃跑了。將軍發現敵軍潛逃,要率領輕裝騎兵去追擊;正準備出發之際,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剎那間弓刀上落滿了雪花。
[提示]
這是盧綸《塞下曲》組詩中的第三首。盧綸曾任幕府中的元帥判官,對行伍生活有體驗,描寫此類生活的詩比較充實,風格雄勁。
盧綸的塞下曲的意思
盧綸《塞下曲》賞析
中國臺灣網 (2006年01月16日)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賞析
盧綸: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水濟)人。“大曆十才子’之一。官至檢校戶部郎中。詩多送別酬答之作,也有反映軍士生活的作品。原有詩集已散佚。明人輯有《盧綸集》。
本詩又題作《和張僕射塞下曲》。原詩共為五言絕句六首。這是其中第三首。
五絕由於“離首即尾,離尾即首”,詩人迴旋餘地較小,向稱難作。盧綸《塞下曲》全系五絕,雖然受和詩的限制,但他卻善於運用這種詩體。盧綸所和張僕射原詩今已不傳,而和詩竟流誦千古,可見它的價值經得起歷史的檢驗。胡震亨《唐音癸箋》卷七謂:“大曆十才子,並工五言詩。盧郎中(綸)辭情捷麗,所作尤工。”又說:“盧詩開朗,不作舉止,陡發驚採.煥爾觸目。” 品讀這一首《塞下曲》,可以深味盧詩的“陡發驚採,煥爾觸目。”
詩由寫景開始:“月黑雁飛高”。這樣的景是難於刻畫的:“月黑”,則茫無所見;“雁飛高”,則無跡可尋。雁飛而且高。是由聲音覺察到的。這樣的景,並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飛的正常時刻。而宿雁驚飛,正透露出敵人正在行動。寥寥五字,既交待了時間,又烘托了戰鬥前的緊張氣氛,直接逼出下句:“單于夜遁逃”來。
單于本是古匈奴的君主,這裡借指敵軍統帥。敵軍在夜間行動,應當有各種可能。然而詩人但謂“單于夜遁逃”。讀詩至此,頓覺一股豪邁之情撲面而來。敵人夜間行動,並非率兵來襲,而是借夜色的掩護倉惶逃遁。詩句語氣肯定,判斷明確,充滿了對敵人的蔑視和我軍必勝的信念,足令讀者為之振奮,於上句造成的神祕氣氛中,發一驚採。
敵酋遁去,我軍縱兵追擒,這是自然的發展。“欲將輕騎逐”,是追兵將發而未發。不用大軍而僅派“輕騎”,絕不僅僅因為快捷,同時也還顯示廠一種高度的自信。彷彿敵人已是甕中之鱉,只須少量“輕騎”追剿。便可手到擒來。當勇士們列隊準備出發時。雖然站立不過片刻.而大雪竟落滿弓刀。“大雪滿弓刀”一句,又發驚採,將全詩意境推向高潮。在茫茫的夜色中,在潔白的雪地上,一支輕騎兵正在集結,雪花頃刻便落滿了他們全身,遮掩了他們武器的寒光。他們就象一支支即將離弦的箭。雖然尚未出發,卻早就滿懷著必勝的信心。這是一幅多麼動人的畫圖!在靜譴中蘊藏著吶喊,在昏暗中醞釀著閃電!雖然是在漆黑的夜間,勇士們被白雪勾畫出的英姿仍然是“煥爾觸目”。
“離首即尾、離尾即首”雖然是絕句的難點,但詩人倘能大膽剪裁,巧妙構思,抓住典型環境與典型場景,完全能夠寫出精采的佳作。
【作者】周復綱
來源:中國文學網;編輯:羽中
www1.chinataiwan.org:9001/...1.html
【語譯】:
月兒昏暗無光的時候,雁鳥在空中飛得很高。匈奴國王單于,在夜裡想要奔逃到別處去,將軍跨騎著輕快的馬追趕,那天上的大雪積滿載弓刀上面。...
塞下曲 盧綸 概括意思
夜靜月黑雁群飛得很高, 單于趁黑夜悄悄地竄逃。 正要帶領輕騎兵去追趕, 大雪紛飛落滿身上弓刀。
沒有月光的晚上,鴻雁受到驚嚇紛紛飛往高高的天空,原來是單于趁著黑夜,帶著他的部眾逃走了。英勇的將軍打算率領行動敏捷的騎兵追擊,但這時候紛然落下的大雪,使得弓箭和配刀上都堆滿了雪花。
盧綸之塞下曲二的意思
塞下曲六首(其二)
盧綸
林暗草驚風, 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 沒在石稜中。
【註解】:
草驚風:風吹草叢,以為有猛獸潛伏。
【韻譯】:
夜裡林深草密,忽然刮來一陣疾風;
是猛虎吧?將軍從容不迫搭箭引弓。
天明搜獵去,尋找白羽裝飾的箭桿。
發現整個箭頭,深嵌入一塊石中。
盧綸《塞下曲》共六首一組,分別寫發號施令、射獵破敵、奏凱慶功等等軍營生活。因為是和張僕射之作(詩題一作“和張僕射塞下曲”),語多讚美之意。
此為組詩的第二首,寫將軍夜獵,見林深處風吹草動,以為是虎,便彎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進一塊石頭中去了。通過這一典型情節,表現了將軍的勇武。詩的取材,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據載,漢代名將李廣猿臂善射,在任右北平太守時,就有這樣一次富於戲劇性的經歷:“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
首句寫將軍夜獵場所是幽暗的深林;當時天色已晚,一陣陣疾風颳來,草木為之紛披。這不但交代了具體的時間、地點,而且製造了一種氣氛。右北平是多虎地區,深山密林是百獸之王的猛虎藏身之所,而虎又多在黃昏夜分出山,“林暗草驚風”,著一“驚”字,就不僅令人自然聯想到其中有虎,呼之欲出,渲染出一片緊張異常的氣氛,而且也暗示將軍是何等警惕,為下文“引弓”作了鋪墊。次句即續寫射。但不言“射”而言“引弓”,這不僅是因為詩要押韻的緣故,而且因為“引”是“發”的準備動作,這樣寫能啟示讀者從中想象、體味將軍臨險是何等鎮定自若,從容不迫。在一“驚”之後,將軍隨即搭箭開弓,動作敏捷有力而不倉皇,既具氣勢,而形象也益鮮明。
後二句寫“沒石飲羽”的奇蹟,把時間推遲到翌日清晨(“平明”),將軍搜尋獵物,發現中箭者並非猛虎,而是蹲石,令人讀之,始而驚異,既而嗟嘆,原來箭桿尾部裝置著白色羽毛的箭,竟“沒在石稜中”,入石三分。這樣寫不僅更為曲折,有時間、場景變化,而且富於戲劇性。“石稜”為石的突起部分,箭頭要鑽入殊不可想象。神話般的誇張,為詩歌形象塗上一層浪漫色彩,讀來特別盡情夠味,只覺其妙,不以為非。
清人吳喬曾形象地以米喻“意”,說文則炊米而為飯,詩則釀米而為酒(見《圍爐詩話》),其言甚妙。因為詩須訴諸讀者的情緒,一般比散文形象更集中,語言更凝鍊,更注重意境的創造,從而更令人陶醉,也更象酒。在《史記》中才只是一段普普通通插敘的文字,一經詩人提煉加工,便昇華出如此富於藝術魅力的小詩,不正有些象化稻粱為醇醪嗎?
盧綸的塞下曲其一的大致意思
在一個沒有月亮的黑夜,大雁因為受驚而高高飛起,敵軍趁夜黑逃跑了。將軍率領輕裝的騎兵去追趕他們,大雪紛紛落在了將士們的弓和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