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因子的實際意義?

General 更新 2025-01-27

生物因子的限制因子的概念

1.什麼是限制因子?定義:在眾多的環境因素中,任何接近或超過某種生物的耐受性極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長、繁殖或擴散的因素,叫限制因子。2. 利比希的“最小因子定律”利比希是19世紀德國的農業化學家,他是研究各種因子對植物生長影響的先驅。他提出:“植物的生長取決於那些處於最少量狀態的營養成分”。他的基本思想是,每種植物都需要一定種類和一定量的營養物質。如果環境中缺乏其中的一種。植物就會死亡,如果這種營養物質處於最少量狀態,植物的生長就最少。這就是利比希的“最小因子定律”。3.謝福爾德的“耐受性定律”利比希只是提出因子處於最小量時可能成為限制因子。但事實上,因子過量時同樣可以成為限制因子。因此,每種生物對每一種環境因素都有一個能耐受的範圍,一個生態上的最低點和一個生態上的最高點。最低點和最高點(或稱耐受性下限和上限)之間的範圍,就稱為生態幅或生態價。耐受性定律 ——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個生態因子在數量上或質量上的不足或過多,即當其接近或達到某種生物的耐受性限度時,就會使該種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生物種的耐受性限度圖解*4、限制因子概念的意義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時極端複雜的,要弄清所有的生態因子的作用是不可能也是不切實際的。從限制因子的概念中我們可以看到,對某種特定生物來說,各種可能的生態因子的重要性是不同的。所以,生態學家就可以從眾多的生態因子中找到可能的“薄弱環節”,從而把注意力集中在研究那些可能是限制因子的環境條件上。(例如)一般來說,若某生物對某種生態因子有較寬的耐受限度,而在環境中這種特定因子又相當穩定,量也適中,那麼,這個生態因子對該種生物就不大可能成為限制因子。相反,若某生物對某種生態因子的耐受能力有限,而在環境中又變化較大,它就有可能成為限制因子而應加以認真研究。

何為生態學中限制因子

生態學中限制因子,是指生物的存在和繁殖依賴於各種生態因子的綜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關鍵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1、生態學中的限制因子,是生態因子中,具有影響力的因子。生態因子是指對生物有影響的各種環境因子。常直接作用於個體和群體,主要影響個體生存和繁殖、種群分佈和數量、群落結構和功能等。各個生態因子不僅本身起作用,而且相互發生作用,既受周圍其它因子的影響,反過來又影響其它因子。

2、生態學中的限制因子既包括限制生物自身生長、發育的因素,也包括生態因子分佈的因素。

3、、生態學中的限制因子分為非生態因子,即對有機體生活無明顯影響的環境因子。又細分為生物性因子和非生物性因子。

4、生態學中的限制因子的影響是廣泛的。生物體的生存和發展主要受這一因子的限制,這就是限制因子。例如,在乾旱地區,水是限制因子;在寒冷地區,熱是限制因子;在光能到達的海洋部分,礦物養分是限制因子等。任何生物體總是同時受許多因子的影響,每一因子都不是孤立地對生物體起作用,而是許多因子共同一起起作用。因此任何生物總是生活在多種生態因子交織成的複雜的網絡之中。但是在任何具體生態關係中,在一定情況下某個因子可能起的作用最大。

限制因子在園林植物栽培養護中有何應用意義

一,溫度因子。

溫度是植物生長髮育必不可少的的因子,是樹種分佈區的主導因子,是不同地域樹種組成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溫度又是影響植物生長速度和景觀質量的重要因子,對植物的生長代謝活動有重要影響。

溫度變化對樹木分佈影響(由於緯度,地形海拔,海陸分佈等影響):

寒帶針葉林區,溫帶針葉闊葉混交林區, 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熱帶季雨林和雨林區

溫度對植物生長影響;

基礎溫度;植物生長所需的基礎溫度主要由年平均溫度和生長積溫植物的生態分佈和氣候帶劃分主要以此為依據。

極端溫度:植物生理活動對溫度反應尤其最適點,最低點,最高點,即為溫度三基點。植物在最適點條件下表現生長髮育正常,溫度過高或過低植物生理過程受抑制並出現異常現象,超過極限溫度就難以生長存活。

二,光照因子

光照是植物生命活動中起重大作用的生存因子,光對植物生長髮育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光照度,光照持續時間,光質三方面。

光照度:植物需要在一定的光照條件下完成生長髮育的過程,在低於光補償點(是指植物能夠生存的最低光量)的光照度下,植物的淨光合速率為負值,無法積累碳素營養。不同植物對光照度的適應範圍有明顯差別,一般可分為:喜光,耐陰,中性

光照持續時間:光照持續時間因維度不同而呈週期性變化。可分為:長日照,短日照,中日照

三,水分因子

水是植物生存的重要因子,植物體內的生理活動都要在水的參與下才能進行。植物在生長髮育中形成了對水分不同要求的生態習性和生態類型,表現為對乾旱,水澇的不同適應能力(旱生型,溼生類型,水生類型,中生類型)。

四,土壤因子

土壤是樹木植物栽培基礎,是其生長髮育所需水分和礦質營養元素的載體。

土壤的PH值,土壤的肥力,土壤的水分,土壤的通氣,土壤的溫度都對植物生長髮育有著重要影響。

還有一些其它因子如地勢(海拔,坡度,坡向,和小地形),風等都對園林樹木栽培有著重要影響。

限制因子在園林植物栽培養護中有何應用意義

在諸多生態因子中,使植物的生長髮育受到限制,甚至死亡的因子稱為限制因子.限制因子概念的主要價值是使人們掌握了認識生物與環境關係的鑰匙,一旦找到了限制因子,就意味著找到了影響生物發育的關鍵因子,所以尤為重要。

限制因子就是限制生物生長、發育和分佈的因素。

限制因子又分為非生態因子Non-ecological factors,(即對有機體生活無明顯影響的環境因子。)生態因子Ecological factors。而生態因子又細分為生物性因子(Biotic factors)和非生物性因子(abiotic factors)。

限制因子限制因子影響  這時,生物體的生存和發展主要受這一因子的限制,這就是限制因子。例如,在乾旱地區,水是限制因子;在寒冷地區,熱是限制因子;在光能到達的海洋部分,礦物養分是限制因子等。任何生物體總是同時受許多因子的影響,每一因子都不是孤立地對生物體起作用,而是許多因子共同一起起作用。因此任何生物總是生活在多種生態因子交織成的複雜的網絡之中。但是在任何具體生態關係中,在一定情況下某個因子可能起的作用最大。

有哪些生態因子限制性作用定律?

有關生態因子(量)的限制作用有以下兩條定律。

(1)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Liebig's law of minimum)

1840年農業化學家J. Liebig在研究營養元素與植物生長的關係時發現,植物生長並非經常受到大量需要的自然界中豐富的營養物質如水和CO2的限制,而是受到一些需要量小的微量元素如硼的影響。因此他提出"植物的生長取決於那些處於最少量因素的營養元素",後人稱之為Liebig最小因子定律。Liebig之後的研究認為,要在實踐中應用最小因子定律,還必須補充兩點:一是Liebig定律只能嚴格地適用於穩定狀態,即能量和物質的流入和流出是處於平衡的情況下才適用;二是要考慮因子間的替代作用。

(2)謝爾福德耐受定理(Shelford's law of tolerance)

生態學家V. E. Shelford於1913年研究指出,生物的生存需要依賴環境中的多種條件,而且生物有機體對環境因子的耐受性有一個上限和下限,任何因子不足或過多,接近或超過了某種生物的耐受限度,該種生物的生存就會受到影響,甚至滅絕。這就是Shelford耐受定律。後來的研究對Shelford耐受定律也進行了補充:每種生物對每個生態因子都有一個耐受範圍,耐受範圍有寬有窄;對所有因子耐受範圍都很寬的生物,一般分佈很廣;生物在整個發育過程中,耐受性不同,繁殖期通常是一個敏感期;在一個因子處在不適狀態時,對另一個因子的耐受能力可能下降;生物實際上並不在某一特定環境因子最適的範圍內生活,可能是因為有其他更重要的因子在起作用。

相關問題答案
限制因子的實際意義?
發現引力波的實際意義?
下馬看花的實際意義?
考古的實際意義?
加法和減法的實際意義?
供給側改革的實際意義?
迴歸係數的實際意義?
三重積分的實際意義?
平均數的實際意義?
最小公倍數的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