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為什麼失敗了?
二戰希特勒為什麼會失敗
二戰之初,德軍所向披靡。然而,德軍又常常會在最關鍵的戰略決策中犯下不可饒恕的錯誤。這些錯誤成為後來埋葬他們的關鍵因素。如果避免這些錯誤,德國人是否有希望重新修改戰爭的進程呢。
錯誤一:戰略進攻的方向性錯誤
當時在佔領了波蘭後,已經將凡爾塞條約中法國侵佔的德國領土搶回,德國不應該全面對英國法國發動進攻,當時應該利用英法的綏靖主義,不打他們,先進攻蘇聯,這樣英法很有可能在背後支持德國,美國也會暗中的支持德國,當時西方最大的敵人是社會主義的蘇聯,誰要帶頭進攻那裡,那他們會非常支持的。
這樣蘇聯也不會得到英國和美國的物資支援,很有可能就扛不住了,那樣再調過頭來對付英法,相信經過了蘇聯一戰的德軍,消滅英國法國會更迅速些,而如果好好利用法國的海軍,再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全力進攻英倫三島,英國將被迫屈服。英國屈服後,美國沒有了落腳的地方,也只能跟德國搞好雙邊關係了。
這種假設,德國沒有采用,先進攻了法國,也沒有辦法,德國最恨的是法國,這個咱們東方人確實很難理解,德國一戰輸的很不甘心,而且法國又利用條約佔了德國很富裕的不少地方,德國先打法國也很正常,總得先平民憤是吧。打法國很痛快,很快解決戰鬥,不過德國接著犯錯誤了。
錯誤二:沒有將英國遠征軍消滅
各位都知道頓克爾刻大撤退,那可以說是英國勝利的開始。如果不是希特勒心疼自己的裝甲部隊,下令德軍停止前進耽誤了幾天,那麼就沒有了這次成功的大逃亡,那英國30萬遠征軍將被消滅掉,想想英國一共才多少人,如果沒有了這幾十萬精銳的士兵,那後果將會怎麼樣?這些士兵都是將來幾百萬士兵的種子啊,沒有他們,英國軍隊的精銳程度,都要大打折扣,反擊的力度將會弱很多,諾漫底登陸估計都要晚幾年,晚幾年意味著德國將開發出很多恐怖的武器,對佔領區資源的消化也將更徹底些,幾百萬兵員的動員也將不成問題。
錯誤三:對英國轟炸的目標選擇錯誤
因為英國隔著海,不好打,那麼就轟炸,把他們的補給切斷,餓的他們只能屈服和談,這樣也不是很錯誤,一開始轟炸英國的空軍和空軍雷達,選擇很正確,英國已經快不行了,抵抗的能力已經快沒了,偏偏為了報復英國轟炸了一下柏林,改為專炸平民目標了,這下英國就緩過來了,又有了精神頭了,造成轟炸的效果越來越差,最終也沒達到目的。
錯誤四:北非戰場
在非洲戰場,隆美爾表現不錯,打的英國簡直是屁滾尿流了,英國的司令就換了一個又一個。但那個戰場,最關鍵的是補給,沒有補給就沒有了一切。北非戰場,與歐洲隔著一個地中海,一切物資都要從這個海上通道運過去,地中海上有個馬耳他島,這個島位於地中海最中間,一開始德國對這個英國佔領的島狂轟爛炸的,島都快平了,這時候物資運送的很舒服,德國的非洲軍團日子過的也不錯,打了不少的勝仗,但本來計劃奪取這個島的計劃,竟然取消了,造成後期轟炸頻率降低後,英國重新能控制地中海的運輸,這樣補給根本到不了非洲,全被炸沉了,精銳的德軍啊,再沒有那麼風光的日子了。
我相信如果這個島早期佔領了的話,那麼非洲德軍的補給,不至於那麼緊張,那麼他們的作戰目標也將實現--佔領埃及,那樣紅海將被德國控制,英國的遠東物資,將不得不繞道非洲南部,而且將很容易被德國潛艇獵殺,這樣英國的日子將非常難過。而且控制這裡後,德國的勢力可以向遠東發展,那將可以從南邊進攻蘇聯,蘇聯的日子將會更不好過。
錯誤五:進攻蘇聯的補給
其實進攻蘇聯的時機還算不錯,當時蘇軍剛剛大清洗,談不上厲害,並且取消了坦克軍坦克師,將這些裝備分散到了各個步兵軍種,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但是就是沒......
希特勒失敗的原因是
希特勒失敗的八大原因一、與意大利、日本結盟,意大利在歐洲資本主義列強中屬於經濟、軍事實力偏弱的國家,意軍戰鬥力弱,德軍經常需要去援助意軍,這使希特勒背上了不小的包袱,而日本處於亞洲,對德軍在歐洲戰場的戰役戰鬥沒有任何實質上的幫助,遠水解不了近渴。德軍要單槍匹馬的對抗英、美、蘇三大盟國,顯的勢單力孤,“德—意—日”軸心同盟在戰略上講是失敗的。 二、未能圍殲敦刻爾克的英軍,導致30餘萬英軍撤到了英國,使其成為日後丘吉爾強硬抵抗的底牌,這為德軍以後渡海攻佔英國增加了難度,最後“海獅計劃”不了了之,也為後來希特勒兩線作戰的隱患埋下了伏筆。 三、不應該在1941年夏季插手巴爾幹半島衝突,為此德軍消耗了1941年5月的全部和6月的一大半來進攻南斯拉夫和希臘,使侵蘇戰爭被迫向後推遲了一個多月,這寶貴的一個多月時間讓德軍失去了在1941年冬季來臨前攻下莫斯科的機會,最終兩線作戰不可避免。 五、在未打敗英軍,佔領英倫三島之前,即對蘇聯展開了突然襲擊,德軍入侵蘇聯是一柄雙刃劍,有利也有弊。首先,蘇聯認為德國不敢冒兩線作戰的風險,在未佔領英國之前不會掉頭進攻蘇聯,這就使德軍的行動具備了突然性。這是有利的一面。其次,如果德軍未能迅速打敗蘇聯,英國和蘇聯聯手,東西夾攻,德軍又將陷入一戰中的兩線作戰的險境。因此進攻蘇聯具有很大的風險性。 六、由於1941年俄羅斯的冬天提前到來,德軍在1941年打下莫斯科,結束蘇德戰爭的企圖失敗。從沉睡中醒來的蘇聯巨人,迅速進行了戰爭動員,將希特勒拖入了消耗戰的泥潭,而從兩國經濟、軍事實力的對比來看,德軍要想完全打敗蘇聯,也是不容易的。因此,未能打下莫斯科,之後德軍便開始走下坡路了。 七、珍珠港事件後,希特勒不應該跟美國宣戰,這是最大的一個敗筆。日本偷襲珍珠港,表明日軍的戰略重心已經南移,不會再北上進攻蘇聯,這使蘇聯免除了兩線作戰的後顧之憂,可以全力對付德國。而德國對美國宣戰,使美國捲入戰爭,最終英美盟軍在歐洲開闢了第二戰場,加速了第三帝國的覆滅。 八、庫爾斯克會戰後,德軍在蘇德戰場上處於防禦,這就給蘇軍提供了各個擊破的機會。蘇聯國土遼闊,希特勒命令德軍在被佔領蘇聯領土上分兵防禦,不準後退一步,兵力捉襟見肘。進行戰略防禦使德軍陷入了陣地戰的消耗中,“閃電戰”戰術無法得到應用,以閃擊突破著稱的德軍坦克裝甲集團徹底沒有了用武之地。
為什麼希特勒會失敗?
因為希特勒是一個人,一個國家,挑戰整個列強世界。列強的世界已經瓜分完畢,不可能容忍一個阿道夫·希特勒,一個德國來分一杯羹。當納粹德國走到瓜分世界的餐桌前面的時候,這場宴會已經結束了。
希特勒的失敗在於他的敵人比他強大得多。他的敵人是擁有世界上最多殖民地,世界上海權強國英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軍隊的蘇聯。以及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美國。墨索里尼根本沒有任何作用,只會拖後腿。日本只知道去惹美國。在這樣的情況下。德國能夠不失敗嗎?也就是說,這樣的挑戰,無疑是讓一個小學生和一個受過專業軍事訓練的士兵進行格鬥。
希特勒這個人,在我看來其實是很好的一個人。阿道夫·希特勒在當政之後,18年內,將世界一個底層國家拖到了世界頂層。在希特勒完成德國“復興”之後,上街根本不用帶衛隊,為什麼?因為根本沒有人想過要刺殺他,即使他是一個獨c主義者。 他雖然是個獨c者,但是他帶給了德國人民幸福,人民的要求不高,就是幸福,就這麼簡單。
他沒有結婚,很多人認為是沒有人喜歡他,實際上呢?在德國內部,在德國宣傳部長戈培爾的宣傳之下,全國人,特別是年輕美麗的女性,她們最引以自豪的骸情就是能夠得到元首的一張簽名照片。 事實上,希特勒自己說過,自己不結婚,是因為自己已經將全部的生命,靈魂和身體奉獻給了這個國家,奉獻給了德意志。
失敗不可避免,因為他選擇了一個人對抗列強。這方面我們就“聰明”得多。Mao老就不去和西方列強鬧騰
二戰希特勒失敗的原因
希特勒的敗勢出現我認為首先是出在法國戰場,敦刻爾克大撤退為英國日後反擊積蓄了力量。而不列顛空戰在最關鍵的時刻放棄了對軍事目標的轟炸改為對民用目標也是一大敗筆。而西線英國還未殲滅就迫不及待的發動對蘇聯的戰爭。開始進展很順利,但是分兵多路使三股攻勢在列寧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被阻止,損失慘重,而庫爾斯克戰役的失敗更是導致了德國徹底喪失戰略主動權。美國的參戰給了風雨飄搖的第三帝國以滅頂之災。北非戰場因阿拉曼戰役而一蹶不振,卡薩布蘭卡登陸以及隨後的突尼斯戰役使德國軍隊總共逃出了600多人。諾曼底登陸之後德國徹底喪失了取勝希望。寫了這麼多字,希望你能接受!
二戰中希特勒為什麼會失敗?!
天氣原因. 還有跟英國人打空戰消耗太大. 加上內部軍事分歧 . 導致落慢底登陸 大成功. 不失敗才怪! 我要是他就巴結猶太人... 猶太人有錢襖!
當年希特勒為什麼會失敗
個人認為大部分錯誤來自希特勒本人。希特勒對德國的力量過於樂觀,德國要打贏這場戰爭應該還要再準備5~10年,而且軍事指揮上應該更多的聽取德軍將領的意見,二戰中真正強大的是德國的軍隊而不是希特勒,是德意志民族而不是希特勒,是德國可怕的科學和工業而不是希特勒,希特勒只是一個帶頭人,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火炬,而不是領袖。
至於上文提到的英吉利海峽天險,其實並不能真正意義上被成為天險。沒有希特勒就不會有敦克爾克撤退,沒有guderian。rommel等人的終身遺憾。在不列顛空戰中,德國許許多多優秀的飛行員只是因為飛機的原因(德國當時沒有航程足夠長的戰鬥機)而不是自己技術的原因飲恨長空。這也不得不說是軍事最高決策者--希特勒的戰略失敗!德國空軍的實力此一役後大減,正是希特勒最終失敗的前兆。
希特勒在各個戰場都插手親自指揮決策,終於使德軍最終陷入一片混亂,難逃最終覆滅的下場。
希特勒元首為何失敗。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有個叫日本的隊友和一個叫毛熊的對手,經濟跟不上多少也是原因之一。
至於戰略上說句良心話,整體德國在戰略上沒都沒有太大失誤,甚至有不少亮點,硬是打回去純粹是因為毛熊太強。
外交上則是因為日本太無能的關係搞得和米帝談判變得更困難,如果日本沒有亂來,雖然也一樣會戰敗,但柏林應該不會有事。
元首希特勒為什麼會失敗
1、元首搞政治厲害,但是在軍事上卻平平,可他卻在很多的戰役中卻屢屢插手。。。
2、元首領導下的德國資源不是很多,但是又和英美蘇三國同時開戰,西、南、東三線作戰。。。
3、英美蘇有龐大的資源和人力,單單是消耗戰就已經可以拖垮德國。。。
4、元首的種族政策,他太過於執著於理想了,排猶屠猶也就算了,在打蘇聯的時候又不注意和那些佔領地的人搞好關係。要知道,當初那些人可是恨透了蘇聯的統治,很多人把德國的軍隊當做是解放者,但是後來卻失望了。。。
5、盟友添亂,沒有強有力的盟友,基本上是德國自己扛大旗做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