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秧是哪個朝代?

General 更新 2024-11-22

商鞅是哪個朝代的?

商鞅(約前395年—前338年),漢族,衛國(今河南安陽市內黃梁莊鎮一帶)人。戰國時期政治家、思想家,先秦法家代表人物。姬姓,衛氏。又稱衛鞅、公孫鞅(衛鞅之“衛”即氏於國,商鞅之“商”即氏於居或氏於官,又“諸侯之子曰公子,諸侯之孫曰公孫,公孫之子以王父字為氏”。衛鞅之祖為衛國君,故又稱公孫鞅。)商鞅應秦孝公求賢令入秦,說服秦孝公變法圖強。孝公死後,受到秦貴族誣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車裂而死。其在秦執政二十餘年,秦國大治,史稱“商鞅變法”,並使秦國長期凌駕于山東六國之上,但最後還是死於自己的法。

商鞅變法是哪個朝代的事件?

所屬朝代: 春秋戰國時代發生時間: 公元前383 秦在春秋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落後於關東各大國。反映並加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產生的賦稅改革,也遲於罰東各國很多。如魯國“初稅畝”是在公元前594年,秦國的“初租禾”是在公元前408年,落後186年。可是這時,秦國已使用鐵農具,社會經濟發展較快,這不僅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產生過程,而且還引起社會秩序的變動。公元前384年,秦獻公即位,下令廢除用人殉葬的惡習。次年又遷都棟立,決心徹底改革,便下令招賢。商鞅自魏國入秦,孝公任他為左庶長,開始變法。

商鞅是哪個朝代的 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和作用

商鞅是在戰國時期。到秦國時 ,秦孝公在位。

商鞅自魏國入秦,並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為左庶長,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後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鬥,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具體內容:

(一)頒佈實行魏國李悝的《法經》,增加連坐法 法律, 輕罪用重刑;

(二)廢除舊世卿世祿制, 獎勵軍功,禁止私鬥,頒佈按軍功賞賜的二十等爵制度;

(三)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特別獎勵墾荒;規定,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勞役和賦稅,以農業為“本業”,以商業為“末業”,並且限制商人經營的範圍,重徵商稅。

(四)焚燒儒家經典,禁止遊宦之民。

(五)強制推行個體小家庭制度。 擴大了國家賦稅和兵徭役來源,為秦國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的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六)廢除貴族的井田制,“開阡陌封疆”,廢除奴隸制土地國有制,實行土地私有制,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

(七)普遍推行縣制,設置縣一級官僚機構;“集小都鄉邑聚為縣”,以縣為地方行政單位,廢除分封制,“凡三十一縣” ,縣設縣令以主縣政,設縣丞以輔佐縣令,設縣尉以掌管軍事。縣下轄若干都、鄉、邑、聚。

(八)遷都咸陽,修建宮殿;

(九)統一度量衡制,頒佈度量衡的標準器;

(十)編訂戶口,五家為伍,十家為什,規定居民要登記各人戶籍,開始按戶按人口徵收軍賦;

(十一)革除殘留的戎狄風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規定凡一戶之中有兩個以上兒子到立戶年齡而不分居的,加倍徵收戶口稅。[1] 這是對第一次變法中“異子之科”法令的補充,也是對社會風俗的規範。

具體作用:

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一次較為徹底的封建化變法改革運動,順應了封建歷史發展的潮流,推動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轉型,符合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大大推動了社會進步和歷史的發展。通過改革,秦國廢除了舊的制度,創立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同時,壯大了國力,實現了富國強兵。為以後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商秧是我國戰國時期的什麼他的什麼一事為朝廷樹立了一個什麼形像

詳情請看,商鞅變法

事件就是:立木為信

商鞅變法的法令已經準備就緒,但沒有公佈。他擔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國都集市的南門外豎起一根三丈高的木頭。

告示:有誰能把這根木條搬到集市北門,就給他十兩黃金。百姓們感到奇怪,沒有人敢來搬動。商鞅又出示佈告說:“有能搬動的給他五十斤金(古時的“金”實際為黃銅)。”有個人壯著膽子把木頭搬到了集市北門,商鞅立刻命令給他五十兩黃金(黃銅)。

尺和寸是哪個朝代統一的?

秦統一天下,後統一度量衡和文字

中國政府一直十分重視統一計量單位制度的工作。為了推行米制及其現代形式——國際單位制(SI),廢除舊雜制、改革和逐步廢除市制、限制使用和最終淘汰英制,政府和社會各界投入了大量資金,做了大量工作,成效顯著。經過40多年的不懈努力,特別是《計量法》頒佈十年來的大量工作,可以認為,中國在普及國際單位制知識、推行以SI為基礎的法定計量單位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為國際計量事業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歷史悠久的中國計量制度 :

古代計量制度 中國的計量制度源遠流長。古代計量稱為度量衡,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各個朝代的計量制度,都有很大變化,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先秦時期 《大戴禮記·五帝德》篇說,“黃帝設五量”:衡、量、度、畝、數。《虞書·舜典》說,“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秦國商秧變法,改革畝積制,並行“平鬥桶、權衡、丈尺”之法。目前保存的史實物證有:商骨尺、商秧銅方升。

秦漢至魏晉時期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立即頒佈詔書,以最高法令形式統一度量衡制度,“一法度、衡、石、丈、尺,皆令如秦制”,還監製許多標準器。這是中國計量史上的大事。

漢承秦制,劉邦令張倉“定度量衡程式”:

度制——分、寸、尺、丈、引,十進制,即1引=10丈=100尺=1000寸=10000分;

量制——龠、合、升、鬥、斛,除龠、合外,其他皆為十進制,即:1斛=10鬥=100升=1000合=2000龠;

衡制——株、兩、斤、鈞、石,非十進制,即1石=4鉤,1鈞=30斤,1斤=16兩,1兩=24銖。

西漢未年,王莽也頒佈過統一度量衡詔書,並製作一批度量衡標準器。尤其是新莽銅嘉量,集龠、合、升、鬥、斛五個容量於一器,譽為曠世瑰寶。現藏臺灣省博物館。

律歷學家劉歆所著《三統曆譜》,其中“審度、嘉量、權衡”三篇,總結了先秦以來度量衡的發展,把單位量值、進位關係、標準器的製作及管理制度等詳細記錄下來,收入到《漢書·律曆志》中,這是中國第一本完整的度量衡專著。 中國度量衡制度經過秦漢兩代的演變和發展,已經兼有了理論、法制和科學的特徵,是古代度量衡制度較為完善的時期。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散,更迭頻繁,管理失控、法制廢弛,度量衡制度極其混亂,與秦漢相比,長度增大十分之三,衡度和容量增大一至三倍。出現了“南人適北,視升為鬥”的情況,成為中國度量衡發展史中的混亂時期。

隋唐至明清時期 公元581年,隋文帝統一中國,再一次統一了度量衡,把前期增大的單位量值固定下來。實行大小二制,調律制樂改用小制,民間仍用大制。天文歷算家李淳風所編《隋書·律曆志》,是一篇極為寶貴的度量衡史料,唐代設大府寺主管度量衡,改造鬥、斛、尺、秤,頒發標準器。宋景德年間,劉承硅詳定秤法,試製出精密戥秤。由於衡器不斷改進,唐宋兩代將衡重的“兩、銖、累、黍”非十進位制,改為“兩、錢、分、釐、毫”十進位制,計算方便,計量精確。元、明、清各代的度量衡都沿用唐制,基本上是統一的。

清康熙親自累黍定尺,使中國度量衡制度得到進一定完善。後來由於帝國主義列強的入侵,造成全國度量衡制度更加雜亂。當時的“海關權度制”導致了英制、俄製、法制、德制、日製紛紛傳入,量值差異極大。清末重定劃一度量衡制度,採用萬國米制,由國際權度局製作鉑銥合金的長度和質量兩個原器,運送來華。度以營造尺為標準(合32釐米);量以漕斛為標準;衡以庫平兩為標準(合37.301克),簡稱營造尺庫平制。中國近代統治者雖然制定和執行了一些度量衡新制,某些方面有所發展,但收效甚微,未能統一中國的計量單位制度。

......

戰國時期的商鞅是什麼職務

大良造 官名。戰國初期為秦的最高官職,掌握軍政大權。同時又為爵名。商鞅制定二十等爵,列為十六級。亦稱大上造。自從秦惠王設立相國掌握軍政大權後,主要用作爵名。商秧和白起都擔任過大良造這個職務

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中,韓非子屬於哪一家

韓非子將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和慎到的“勢”集於一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沒有狄仁傑,就沒有武周王朝,沒有商秧,就沒有大秦帝國,這種說法有沒有誇張的成分?

沒有狄仁傑就沒有武周王朝是不正確的,狄仁傑在武周的建立上沒有任何的功績,相反狄仁傑是高宗時的大臣,恐怕還是心向李唐王朝的。至於商鞅對秦朝的貢獻是巨大的,沒有商鞅秦國是很難統一天下,奮六世之餘烈,由秦孝公開始,在此之前秦國還是奴隸制國家,而魏國等國都已改革,已經或快步入封建社會了。

商鞅變法的主要原因?

實行原因:秦國太弱小

1、商秧變法之所以能夠推行原因有很多種:

一、商鞅變法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春秋戰國時期是奴隸制崩潰、封建制確立的大變革時期,商鞅變法順應了時代的要求和歷史發展的潮流,是為變法成功的根本原因。

二、商鞅變法得到了統治者的支持。

三、商鞅確立了“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正確的變法指導思想,改革態度堅決,取信於民。

2、商鞅變法是在戰國時期秦國的秦孝公即位以後,決心圖強改革,便下令招賢。商鞅自魏國入秦,並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衡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為左庶長。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間,他先後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鬥,實行連坐之法”(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自由買賣;獎勵耕織;獎勵軍功;建立縣制)為主要內容的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相關問題答案
商秧是哪個朝代?
李商隱是哪個朝代?
遼後面是哪個朝代?
殷紂王是哪個朝代?
王安石是哪個朝代的人?
陳橋兵變是哪個朝代?
祖詠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河南是哪個朝代的首都?
秦始皇是哪個朝代?
西晉結束後是哪個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