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經講的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5-01-21

“四書五經”中分別講的是什麼內容呢?

簡單的說法,四書指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種著作;五經指的是<易>、<書>、<詩>、<禮>、<春秋>這五部典籍。

雖然這些經書在我國封建社會中是作為經典來遵奉的,但其實也有時代的不同,我們今天把儒家學派的經書統稱為十三經是源於南宋時代,而在之前又分幾個時期,不同的時期對經書有不一樣的說法, 這是要加以注意的。

其中,禮經在漢朝是指儀禮,主要講士大夫階層的禮儀,在漢朝時叫<士禮>,晉朝時始稱<儀禮>,同時還有兩部講禮的:<周禮>和<禮記>。至東漢時,學者鄭玄為這三部禮書作注,合稱三禮,唐以後都列入經書。

另外我們最容易錯誤的是春秋一書,<春秋>本是魯國史書,我們稱春秋一般是指它的註解本<左傳>、<公羊傳>、<穀梁傳>,東漢以後左傳流傳最廣影響最大,通常情況下我們說春秋就是指左傳。

四書在先秦前就存在的,當時尚無四書之說,其中<論語>孔子死後彙編的孔子言行錄,<<孟子>是記述舊中國時代孟軻的政治思想的書,而<大學>與<中庸>本來是禮記裡的兩篇文章,講作學問和修身之道的,到南宋時,學者朱熹把它們分別獨立出來加以註解,並且和<論語>、<孟子>合編為一套叢書,作為學習儒家經典的初級入門教材,叫做<四書章句集註>,簡稱“四書”,也叫四子書,此外還有個別稱叫“學庸論孟”。

另外,我要給大家講的是這四書五經內容涉及面廣,包括文學、史學、哲學、政治、經濟、教育、倫理、道德、天文地理、藝術科技等各個方面。

儒學最初的課程有四門功課,是儒生的必修課,它們是詩、書、禮、樂,時稱為四術,約相當於今天的文學課、古代史課、政治課及音樂課。後來增設了易和春秋,相當於當時的哲學課和近代史課,這已經是孔子晚年的時期了,後人稱之為“六藝”,也叫六經。其中因為古代沒發明樂譜而致使樂經在戰爭中失傳,到漢朝時只剩下了其他五經,漢文帝時開始設立各經學博士至武帝時代完成系統學府,五經之說至此流傳至今。

而所謂國學中儒學的十三經一說,則是在唐朝的科舉發明以後,前面提到的禮分三禮,春秋分三傳,分開計算則是九經,唐太學裡作為標準的經文由前九經再加<孝經>、<論語>、<爾雅>,最後到宋朝時崇文抑武又把孟子列入經書,共十三種,以後再沒增加,但十三經名字的由來更晚,大致在明朝匯刻<十三經注疏>和<十三經古注>才正式有了現在通用的十三經之說。

最後提提爾雅,該書實際上是漢朝人在戰國時代學者們積累的訓詁資料的基礎上編定的一部按意義分類解釋的古典字典,因為對讀古經(嚴格意義上講,中國人一直在讀古書)很有幫助,所以被尊為經書。

古代有個對子:三星日月光,四詩風雅頌。其中風指國風,詩經的一種,雅是大雅小雅的統稱,頌也詩書中的一種載體。關於此節,將在以後論及對聯的藝術一節談及。

參考資料:www.qglt.com/...eid=17

《生化危機6代號維羅尼卡》 是第一人稱遊戲嗎,請問怎樣才能改成第3人稱視角???急問~~!! 10分

首先,我要指正一下你的錯誤,

生化危機現在還沒有出6,連5都沒出呢.

你說的維羅尼卡是個福傳,並不生化危機6,

這個遊戲根本不是第三人稱視角,是和以往的生化一樣,如果沒猜錯,你用的是盜版,而且還是用NGC模似器玩的,以現在電腦的普遍配製,要想完全模似還很難,不推薦

有空去百度生化危機吧轉轉,

尚書講的是什麼

中國古代的一部歷史文獻彙編。又稱《書》。“尚”的意義是上古,“書”的意義是書寫在竹帛上的歷史記載,所以“尚書”就是“上古的史書”。主要記載商、周兩代統治者的一些講話記錄。《尚書》書名為漢代今文家所定。儒家的課程原有“詩、書、禮、樂”四項,禮、樂為講堂外經常排練的實習課,講堂上的課本只有《詩》、《書》,所以《商君書》和秦始皇的詔令中所嚴禁的也是這兩種。漢代的這部經書,是由秦博士伏生藏在屋壁裡,躲過秦的焚禁(見焚書坑儒)和楚漢的戰亂(見楚漢戰爭)才傳下來的。相傳西漢中期起,曾幾次出現過先秦留下的寫本,稱為《古文尚書》。東漢流行的是杜林漆書本,這一古文本沒有“逸書”16篇而只有同於今文的 29篇。魏正始年間刻入“三體石經”中。西晉永嘉之亂,文籍喪失,今、古文也散亡,東晉初年,梅賾獻上一部用“隸古定”字體(即用隸書筆法按古文字體寫定)寫的。該書受到人們的重視,更因為有王朝的提倡,漸得《書經》的正統地位而流傳下來。唐孔穎達據以撰《尚書正義》20卷,南宋時與“孔傳”合刊為《尚書註疏》。唐天寶間又命衛包用楷書改寫成“今字本”,其中有改錯之處。開成間這種今字本被刻在“唐石經”中,為以後一切版刻本之祖。宋代朱熹的學生蔡沈總結宋人對《尚書》的解說,撰成《書集傳》6卷,每篇註明今文、古文,與《尚書註疏》分別代表《尚書》學史上的兩個不同時代。元代以後,該書成了科舉的法定讀本,明代起被刻在《五經大全》等本中。從唐代開始,有人對東晉《尚書》置疑,清代中葉至今的兩百年間,不少學者對偽孔本進行了深入鑽研,清代王鳴盛的《尚書後案》 、孫星衍的 《尚書今古文註疏》、王先謙的《尚書孔傳參證》 ,以及民國時期吳闓生的 《尚書大義》和楊筠如的《尚書核詁》,都是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尚書》是我國曆史上最古老的一部歷史文獻,它記錄了距離今天大約2300年至3000年間夏、商、週三個王朝的最高統治者的政治活動、軍國大政以及司法刑法方面的內容,以典謨、誥命、誓詞等形式記載保存下來,因而成為歷代統治階段所寶貴並且十分重視的治國寶典與道德科書,是中國儒家經典中的“五經”中最重要的一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神聖的地位與重大影響。荀子稱它為“政事之紀”(《勸學》),司馬遷也說《尚書》是“記先生王之事,故長於政”。(《太史公自序》)它也是中國曆代知識分子從政為官,治學做人所必修的課徎。

聖經是一本關於什麼的書,主要講的什麼?

聖經是關於主在世上行善救人驅魔的故事。 它主要是經過主在世時身邊的跟隨人員口述,手寫下來的!

給明朝皇帝進講經書叫什麼

經筵,是指漢唐以來帝王為講經論史而特設的御前講席,在宋代形成制度。明朝比較重視經筵。但講師不是固定的,平時有經筵講官,好像其他有帶“學士”和翰林院頭銜的官員都可以參與經筵。是輪流的,並不固定。實際上很多時候只具備顧問的功能,除非皇帝年幼學問欠缺。

明代太子出閣後(出閣,藩王就封,這裡相當於太子單獨住到東宮)也會設置經筵。如明代大儒宋濂受朱元璋禮聘,被尊為“五經”師,為太子朱標講經。宋濂擔任過翰林學士承旨一職。

翰林院,從唐代開始就有皇帝私人祕書,顧問,參加皇帝講席的功用。明代翰林院設置學士、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侍讀、侍講、五經博士等等。

一般來說,皇帝的教育顧問祕書,有一整套班子。有時候也會針對專門問題招這方面的專家開專題講座也是有的。不會像影視劇裡只有一個老師。那樣很容易因為跟皇帝關係好而有仗勢貪腐、擅權等問題。

聖經是一本關於什麼的書,主要講的什麼?

《聖經》乃是一部奇妙的書,能解決人類最大的需要,它是全世界的人所最喜愛讀的書,因此它的印發數量已超過四十億本(1985年以前)據統計89年一

年中就印了八千三百萬本。

我們每日所接觸的一些事物如十字架,七日的週期和公曆的年代等都是以聖經中的歷史為根據的。

一、聖經是怎樣寫成的?

“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提後3:16*) “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上帝的話來。”(彼後1:21*) 上帝指示寫聖經的方式:

① 親口說,民12:7*-8 藉天使傳達,路1:8*-14

② 用異象和夢兆,民12:6*

③ 藉聖靈指示,約16:13*

④ 耶穌的啟示,加1:11*-12

⑤ 耶穌降世顯示,約1:14*;約1:18*

⑥ 上帝親口說親手寫的十條誡命,出20:3*-17;出31:18;出32:15*-16;出34:28*。

二、聖經是出自上帝的證據:

1. 完美統一的組成:因為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見提後3:16*) 藉四十多人寫成66卷,內容卻是統一完美的,他們寫作的地點、時代都不相同。一個寫在敘利亞,另一個寫在阿拉伯,第三個則寫在希臘。聖經的第一卷創世記寫於公元前1500年,末一卷啟示錄則寫於公元96年,相隔1600年。寫聖經的人地位和文化水平也很懸殊,其中有君王、詩人、牧人、文士、稅吏、醫生、漁夫等,雖然如此,但聖經的全部內容卻是很協調的。這就說明聖經的寫成是有一位主持者上帝。各卷的體裁雖各有不同,但其論點、教訓和中心內容都是一致的,見證耶穌是人類的救主。

2. 確實可靠的記載:“耶穌說,我告訴你們……這些石頭必要呼叫起來。”(路19:40* 石頭呼叫是指古代石頭為證)“惟有上帝的話,必永遠立定。”(賽40:8*)

聖經中記載不少古代的歷史,而這些記載的確實性已由考古學家的工作所證明。

1947年在死海西岸關林谷的許多山洞裡發現了全部舊約聖經手抄的古卷,經科學家和美國芝加哥大學用放射性C14測定和古物學家研究一致認定上述死海古卷是公元前一、二世紀的抄本,現存放在以色列國的聖經之殿內,以供參觀。再如聖經的創世記,記載在距今約四千多年普世曾有一次洪水,將世上最高的山淹沒了,挪亞一家在一隻大船(方舟)上蒙救,後來停在亞臘拉山上(見創8:4*)近年已經在亞臘拉山上發現挪亞的方舟(見人民日報86.4.12;新民晚報 93.7.11 都報導了方舟發現的經過)聖經中有關古代歷史記載,已逐步被考古學家所證實是可靠的,從歷史中看出有上帝主宰掌管人類的一切。

3. 準確應驗的預言:上帝說:“我從起初指明末後的事,從古時言明未成的事,說:我的籌算必立定,凡我所喜悅的,我必成就。”(賽46:10*)世人沒有說預言的能力。對極短時期的猜測或有人能作,但對數百年數千年以後的事,離了聖經的啟示,就絕無預知的可能。聖經中有論及個人、一城、一族、一國和全世界的預言,這在近二千年及在三千年前的預言至今差不多都已應驗了。據統計聖經約三分之一是預言,預言的中心是論證救贖人類的計劃。如徒1:8*;太24:14*預言耶穌拯救世人的福音從耶路撒冷起傳到全世界,這在近二千年前的預言,今日已經實現。目前聖經的譯本已達2062種(見《天風》94.8)印發總數超過四十億本,聖經若不是出於上帝絕不會如此傳遍全球。

再如但以理二章的預言已準確應驗了,有歷史為證據。只待最後上帝永恆的國實現了。

4. 在摧毀中得保存:“天地要廢去,我的話(聖經)卻不能廢去。”(太24:35*) 聖經為愛慕真理的人所寶貴,但因聖經常指責當時流行的罪惡,揭露惡人的醜態,警戒譴責不義的。因此,歷代以......

《素女經》這本書講的是什麼?

《素女經》可謂是中國古代流傳最廣的指導人們性事的專著了。素女是中國古代文獻中一再記載的一位性愛女神,是傳世的房中術著作中經常稱引的人物。傳說她在公元前21世紀的遠古黃帝神話時代就經常和黃帝討論男女性交問題,給黃帝傳授房中術。漢朝的《論衡.命義》說:“素女對黃帝陳五女之法。”漢朝的張衡寫過一首《同聲歌》,描述男女新婚之夜的性交,有“素女為我師,儀態盈萬方”之句,說明素女的影響已深入民間,夫妻過新婚性生活都要以素女的論述為參考。 《素女經》強調,性交和人的身體強弱是相互影響的,“凡人之所以衰微者,皆傷於陰陽交接之道爾”。提出了初步的優生道理,強調“愛樂”是兩性交合的目的,也是為要生育“賢良而長壽”的子女。首先提出“九殃”,即在九種情況下不宜性交,同時也提出瞭如何易於懷孕。 《素女經》在男女性交方面,提出了較系統的論述。首先提出了後世道家大力倡導的所謂“延年益壽”之法,即鞏固精關,“莫數洩精”。又提出了性交應使男女雙方同享快感,共同受益,必先有“愛樂”然後行,做到“相感而相應”,最忌諱的是“男欲接而女不樂,女欲接而男不欲,二心不和,精氣不感”。因此,提倡“男欲求女,女欲求男,情意合同,俱有悅心”。在男權社會中,這實在是一個了不起的思想,在某種程度上承認了女性的性權利。該書有些方面還涉及性心理,強調男子在性交時就有自信心,“當視敵如瓦石,自視若金玉”。 《素女經》認為性交是一種順應自然的行為,壓抑性慾、杜絕性交是有害的;但性交要掌握節度,可使“男致不衰,女除百病”,而不知規律蠻幹則會“漸以衰損”。為此,書中提出了節度在於“定氣、安心、和志,三氣皆至,神明統歸”。在性交技巧與性反應方面,提出了“五徵”、“五欲”、“十動”、“七損八益”等,還詳細闡述了關於性交具體姿勢的“九法”。該書主張男子少射精,但並不主張每次性交都不射精,“久而不洩,致癰疽”。究竟多長時間可身精一次,該書指出:“年二十者四日一洩,年三十者八日一洩,年四十者十六日一洩,年五十者二十一日一洩,年六十者即畢,閉精勿復更洩也,若體力猶壯者一月一洩。”所以,《素女經》實為一本較為詳細和全面論述房中術的古代性學著作。 《素女經》-理論觀點 《素女經》上的古代房中術 第一,強調性交和人的身體強弱是相互影響的。《素女經》開宗明義第一段就是:“黃帝問素女曰:‘吾氣衰而不和,心內不樂,身常恐危,將如之何?’素女曰:‘凡人之所以衰微者,皆傷於陰陽交接之道爾。夫女之勝於男,猶水之勝火,知行之如破釜鼎能和五味,以成羹臛,能知陰陽之道,悉成五樂。不知之者,身命將夭,何得歡樂,可不慎哉!”這就是說,講求正確的性交很重要,如果做得不得法,會使人身體衰弱,甚至喪失性命,對此真要慎重。 第二,提出了初步的優生道理,強調“愛樂”兩性交合的目的,也是為了要生育“賢良而長壽”的子女。首先提出“避九殃”,即在九種情況下不應性交,其內容已如本書上一章《性禁忌》一節所述。這“九殃”中,第九種禁忌是認為酗酒之後不宜性交,否則生子多殘病,是有科學道理的,其它“八殃”只是反映了古人對性交禁忌的風俗觀。《素女經》中提出的“房中禁忌”還有“新遠行,疲倦,大喜怒,皆不可合陰陽;至丈夫衰忌之年,不可望施精”,也有一定的道理。 第三,提出瞭如何易於懷孕。“素女曰:‘求子法,自有常體:清心遠慮,安定其餺E 袍,垂虛齋戒,以婦人月經後三日,夜半之後,雞鳴之前,衿戲令女盛動,乃往從之,適其道理,同其快樂,卻身施瀉,勿過遠至麥齒(指陰道內一寸處),遠則過子門,不入子戶,若依道術,有子賢良而老壽也。” 第四,提出了後世道家大力倡導的所謂“延年益壽”之法,即鞏固......

《道德經》這本書講的是什麼內容?

主要內容

《道德經》原文分上下兩篇,上篇《道經》從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經》從第38章至第81章。《道德經》的全部內容,主要是闡述“道”和“德” 的深刻含義,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學思想。老子所描述的“道”,是從本體論的角度出發,闡明他的宇宙觀,也包括人生哲學和修養方法的原理。他認為“道”是無形無象的,但卻是宇宙的本源,萬物化生都是出於它的運動和變化。“德”的基本內涵,是本體的“道”具體到天地萬物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特性,即具體體現.老子對“道”與“德”的描述,是從立體面的多層次剖析了宇宙、萬物、人類以及人本身的種種內涵。

作品簡介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學著作。在先秦時《呂氏春秋·注》稱為《上至經》,在漢初則直呼《老子》。自漢景帝起此書被尊為《道德經》,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將《道德經》翻譯為梵文。唐高宗尊稱《道德經》為《上經》,唐玄宗時更尊稱此經為《道德真經》。

後世影響

《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它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據不完全統計,先秦以來,研老注老著作超過三千餘種,具有代表性的不少於一千種,從側面說明了《道德經》的巨大影響。

作者簡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諡伯陽。華夏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

四書五經中的《大學》講的是什麼內容

大學概括為以下主要講的內容:

三綱八目的追求

弘揚光明的品德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找準自己的位置

凡事抓住根本

獲得知識的途徑

不要自欺欺人

修身先正心

齊家先修身

治國先齊家

平天下先治國

何晏為吏部尚書講的是什麼?

何晏為吏部尚書,有位望,時談客盈坐。王弼未弱冠①,往見之。晏聞弼名,

因條曏者勝理②語弼曰:" 此理僕以為極,可得復難不?" 弼便作難,一坐人便以

為屈。於是弼自為客主數番③,皆一坐所不及。

「註釋」

①王弼:字輔嗣,少年時即享盛名,好老莊,善言談,是魏晉玄學的開創者。

著有《周易注》、《老子注》等。弱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弱冠指二十歲左

右年紀。

②條:分析,整理。理:義理,清談家的思想。

③客主:辯難的主客雙方。

「譯文」

何晏任吏部尚書,有地位有名望,一時間去他那兒清談的人濟濟一堂。王弼當

時不滿二十歲,也去見何晏。何晏聽說過王弼的名聲,就把剛才辯論的精妙玄理詳

細告訴他:" 這條義理我認為很妙,你還能再加以駁難嗎?" 王弼便進行駁難,滿

座的人都理屈詞窮。隨即王弼又自為主客,幾度自問自答,這些問題都是賓客們不

能企及的。

相關問題答案
書經講的是什麼?
道德經講的是什麼?
皇帝內經講的是什麼?
易經講的是什麼?
聖經箴言講的是什麼?
不二情書講的是什麼?
後漢書講的是什麼?
古蘭經主要講的是什麼?
華嚴經主要講的是什麼?
童話鎮美劇講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