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登山需要哪些裝備?

General 更新 2025-01-19

想去登山需要什麼裝備

首先毋庸置疑是一個帳篷,晚上住宿用;再一個淨化杯,這樣沒水喝是裝些河水稍置片刻,淨化後就能飲用;然後還需要我們人類最喜歡的錢,最好是您要爬的山所在地的合法貨幣,千萬不要帶10W美元去爬白雲山;最後再給一個建議,就是: 要活著回來!!

短途徒步登山裝備上應該準備些什麼?

首先要準備一雙好的登山鞋,一套衝鋒衣,預防天氣變化應多準備一套速乾衣。還有買亞特的吧,這個品牌的好。

一般如果新手去登山徒步,請問需要攜帶什麼裝備?

親,防水衝鋒衣、抓絨衫、登山鞋、登山包、登山杖、交通地圖、手電筒等,建議如果是第一次徒步需要和有經驗的徒友一起,避免不熟悉環境而產生危險。希望對您有幫助,感謝您的提問!如需瞭解更多旅遊信息,歡迎登錄攜程旅遊度假欄目:htt貳://vacations.ctrip.com/?zxhd

爬山需要哪些裝備

一、 基本裝備類

大容量揹包、衝鋒包、徒步登山鞋、頭燈、保溫水壺。

1、 揹包(2個)

建議帶上兩個揹包,大揹包(65升以上)用於到大本營前的運輸,衝鋒包(30升以下)用於衝頂,也可以只帶大揹包,但衝頂時會加重分量。建議另外再帶裝載包一個,大揹包套一個,進山時的馬匹運輸及沿途運輸可以防止進水、開口、耐磨等,在營地還可以放置零散物品。BP的65升個人認為比較好。

2、 徒步登山鞋(1雙)

務必選用專用的徒步登山鞋,要求:高幫、全皮面、內襯GORE-TEX材料、鞋底Vibram材料、鞋底紋路豐富。

3、 頭燈(1個)

建議選用輕便、亮度高、照明時間長的專業產品,比如:PETZL等品牌,一定要能戴在頭上和卡在頭盔上的那種,在高海拔地區因為氣溫問題,電池會減少壽命的。

4、 保溫壺(1個)

一定要不鏽鋼的,真空保溫的那種,保溫性能要好,容量有1升就夠了。

二、 輔助裝備類

野外多用刀具、指南針、高音哨、鏡子、密封膠袋、洗漱用品、特殊用品

1、多用刀具(1把)

小型的瑞士軍刀就可以了。當然,美國的LEATHERMAN(萊特曼)是相當好的東西,可惜貴了一點。

2、指南針(1個)

千萬不要買那種太小的,那東西和玩具差不多,至少要100元左右的進口或國產軍用品。

3、高音哨(1個)

出現意外時求生使用,臺灣的那種35元/個就相當不錯了。

5、 金屬鏡子(一個,可選,求生用品)

6、 密封膠袋(一打)

就用冰箱密實袋就可以了,在營地放衣物、相機、錢包等和風雪天氣解決問題時使用。7、 洗漱用品

在高海拔地區洗漱是一件奢侈的事,估計進山以後一直到出山是不用洗漱的了(我的記錄是3天沒洗臉刷牙洗腳),帶上毛巾一條,溼紙巾兩包,口香糖若干。

8、 特殊用品(若干,可選)

發熱袋、能量棒,需要去香港買,這些東西好象比較FB,有沒有問題也不大。

牛奶糖和水果糖若干、果珍若干。

三、 防寒保護類:

羽絨服、防風衣褲、抓毛絨衣褲、雪套、帽子、防風防水手套、絨毛手套、運動襪、毛襪、墨鏡、防晒霜(30SPF以上)、脣膏。防寒分三層:內層為排汗保暖,中層為保溫層,外層為防風防水層。

1、羽絨服(1件)

防寒的最外層,其實在大多數時候都用不上,休息和遇見意外的風雪天氣才會用上,但一定要帶上,包括衝頂的時候務必放進衝鋒包內。最充絨量要求不低於500 克,鵝絨最好,其次是鴨絨,必須要帶帽子的加長式,身長後面過臀,不建議選購夾克式。首選DRYLOFT面料,Conduit面料也可以採用。2、防風衣(1套)

防風衣又稱衝鋒衣褲,以GORE-TEX面料的為最佳,其他的防風防水材料其實也不錯,只是名氣小一些而已,如Conduit面料。、 抓毛絨衣褲(1套)

抓毛絨衣褲以WINDSTOPPER面料的為最佳,普通的也可以用,購買時要寬鬆和厚一些就可以。

4、 長袖排汗保暖內衣褲(1套以上)

主要功能是通過將體表汗液迅速排出、維持乾燥,起到保暖的作用,個人以為是最重要的裝備之一,但價格不菲。5、 帽子(1頂以上)

在寒冷的時候,其他著裝合格的前提下,裸露的頭部散熱占身體總散熱量的一半以上。帽子有套頭式、圓頂式、有沿遮耳式等幾種,套頭式(又稱打劫帽)最保暖。建議帶有沿遮耳式和抓毛絨套頭式各一頂,攀登時戴套頭式,其他時候戴有沿遮耳式。

6、 手套(2副)

手套分防風手套、絨毛手套兩類,防風手套要求防風、防水,以GORE-TEX面料的為最佳;絨毛手套則以WINDSTOPPER面料的為最佳,建議選擇內外套分離的款式。個人認為是非常重要的裝備,一......

去戶外爬山徒步需要帶哪些裝備?

樓上一看就知道沒出去過。

首先你需要一部不管在哪兒都有信號的手機,這很重要。然後你需要去豐富野外發生意外的基本知識。

裝備,衝鋒衣褲和衝鋒鞋(就是防水的衣服褲子和鞋子,買的時候最好找質量好的,比如狼爪,探路者什麼的),揹包、指南針、地圖、還有打火機或者打火石(推薦打火石,不管什麼環境都能持續使用)一把刀(要放好,不要太誇張,只是日常生活用),水壺(不要用塑料瓶子,要鋼的),酒精(這玩意能當燒而且還能消毒,什麼擦傷之類的)這些一定要有,牢記。揹包的話最好50升以上大一點兒,其他的根據你去的地方而定,比如有的地方蚊子很多,所以要驅蟲的,還有就是要除了帳篷之外還要去買防潮墊,基本裝備就這些了其他的就看你自己的個人需要了,比如你們想預防就帶點兒壓錠餅乾,呵呵。建議跟其他的認識的朋友一起去,人多有個照應,裝備也可以分攤。祝你愉快。

春季,戶外徒步登山旅行需要攜帶哪些裝備

主要看你登山的區域是在哪,還有哪種類型的山。比如說去個嶽麓山有人將其稱之為登山,去登個海拔四五千米的也同樣是登山。這兩者所需的裝備就不一樣了。不過你說徒步登山我猜應該不會是太高的海拔,所以就個人的看法來給你點建議吧~

先說說幾個大物件,如果需要在外面露營的話帳篷、睡袋、防潮墊還有地席,這些是必不可少的。然後你需要一個有揹負系統的登山包,這點很重要,比如說同樣是三十斤重的物件,你用帶揹負系統的包背起來和不帶揹負的包背起來感覺完全是不同的。揹包的容量大小就看你的行程安排,三天左右的行程用個45-55L的差不多就夠了,三天以上就直接考慮那種65L的大包吧。

接下來是一對登山杖,記住是一對不是一根!!很多人對這玩意兒嗤之以鼻,但真正的驢兒們都知道用過一次之後你就發現離不開它了(前提是你要知道怎麼正確的使用,因為登山杖不等於柺杖)。具體使用方法我就不做贅述了,簡單說說它的優點,上坡的時候能讓你更容易找到助力點,讓你更省力,這樣一來整體性的耐力就上去了對吧;下坡的時候能減少對身體的損傷,特別是膝蓋部位的磨損程度會減小很多;而且路面不平的時候兩根登山杖也就等於給你增加兩根額外的支撐點,保持了自身的平衡性。如果只是一根的話……時間長了你會發現這玩意兒會變成累贅的。衝鋒衣衝鋒褲什麼的就不詳細說了,不過一雙好的鞋子是很有必要的,行程較短的話低幫或中幫的都可以,時間太長的話就選用高幫的吧……對腳踝有好處的。記住登山鞋的鞋底相對其他運動鞋來說是要更硬的,而不是像跑步鞋那種軟塌塌的。可能剛穿上的時候會有點不習慣,磨合之後感覺自然就上去了。還有要記住的就是新鞋子一定要先穿著磨合幾天才行,不然真正在活動中你的腳很容易會打出水泡來的。

在外面露營的話肯定少不了埋鍋造飯啦~不過使用傳統的篝火是絕對不推薦,破壞生態汙染環境是必然的,這個就不說了;你也不想一套流程下來自己被薰得七葷八素對吧。所以一個便攜的小爐頭和一套戶外鍋具是很有必要的,不用擔心重量的問題,很輕便,而且小氣爐也很容易買到。

安全問題總是重點咯,所以一個小的急救包是必不可少的,裡面可以放一些常用的物件;創可貼、雲南白藥、棉籤、酒精消毒片……反正相關的都可以帶上

然後就是一些小物件了,比如說手套、帽子、頭巾、眼鏡,還有口哨、頭燈、備用手電。

粗略的統計一下就這些啦,有什麼不瞭解想要詳細過問的可以繼續追問,有需要的話給你留個聯繫方式也是沒問題滴~

徒步旅行需要那些裝備?

戶外裝備清單  露營裝備:

帳篷:一般分三季帳、四季帳和高山帳。按使用人數可分單人、雙人、三人、多人帳。一般戶外店普遍銷售的是三季雙人帳,即春夏秋普通休閒露營活動常用,結構分雙層、單層帳。雙層帳外賬防雨,內帳透氣,在夏季天晴可不加外賬,因此雙層帳越來越普遍。帳杆分玻璃纖維杆和鋁合金杆,鋁合金杆較輕。

四季帳較少見,可在冬天使用,但也較為厚重,價格較高。

登高山特別是雪山,應用高山帳篷,通風、保暖、透氣且非常結實,能防12級大風,一般旅遊帳篷不適合高山地區。

揹包:根據容量分小型揹包30升以下,中型揹包30-45升、大型揹包45-80或更高。根據目的地攜帶的裝備選擇揹包。一般週末兩到三天的野外露營活動,45-60升的揹包合適(帳篷、防潮墊可未掛置頂)。戶外中大型揹包一般都有良好設計的揹負系統,使揹負重量均勻分散到背上和腰上,並可調節。揹負系統好壞是衡量揹包好壞的重要因素。

睡袋:普通氣候條件可以用杜邦棉或其它棉的睡袋,根據溫標(睡袋保暖溫度的指標)選擇睡袋。在高山或高寒地區以高質量的羽絨製成的睡袋較好,一般1.5-2公斤的充填絨量即可。羽絨睡袋因容易壓縮,體積、重量都小,越來越受歡迎,但價格也較貴。

防潮墊或氣墊:物理防潮墊或充氣睡墊,用於與地面潮氣隔離,保持體溫及睡眠質量。

衝鋒衣褲:衝鋒衣泛指防水透氣的功能性外套,區別與雨衣是其透氣性,讓身體汗蒸汽容易揮發,保持身體的乾爽與舒適。著名的防水透氣材料品牌是Gore-Tex。

炊具與餐具:野外炊具一般指爐頭和燃料(氣罐)用於野外煮食燒水,攜帶非常方便。爐頭分油爐和氣爐,氣爐搭配氣罐較為常用。油爐又稱萬用爐,配合煤油、白汽油等使用,但價格貴,並且需要經常清理維護。餐具包括適用不同人數的套鍋、碗、刀叉筷子。

登山鞋:登山與野外行走,全方位對腳部提供良好的保護與緩衝,大大減緩疲勞。分登山鞋、徒步鞋,還有根據目的地型的其他功能鞋。

頭燈:戴在頭上的燈具,用於夜間活動,走夜路或營地活動,解放雙手。

水瓶/水袋:著名的SIGG水瓶和太空杯等。而水袋是專業水具,用於在行走中直接飲水。

另外,常見戶外裝備還有望遠鏡、防水袋、登山杖、各種刀具(瑞士軍刀)、指南針、功能手錶、GPS等等。

登山技術裝備:

登山繩:主繩直徑9-11毫米,長度在45m以上,常用長度為:45m、50m、60m.承受力在1500kg以上。輔助繩直徑6-8mm,承受力在800千克左右。登山繩一般為尼龍制,外有尼龍衣,有一定的彈性。 在攀巖中兩端分別與保護者和攀巖者相連。攀冰、登雪山時最好使用不吸水的幹繩。

岩石錐:打入岩石縫中,用於懸掛繩索,起保護作用。

岩石釘:先用手鑽在岩石上打洞,再將岩石釘放入,擰緊,用於懸掛繩索,起保護作用。

安全帶∶用於攀巖、下降、攀冰、登山、探洞(縱)、爬繩、過草繩橋。是由尼龍

吊帶制,由雙腿帶和腰帶組合而成。

上升器:陡峭地形上升或保護時和安全帶、主繩配合使用。

繩套、吊帶常作為設保護點時使用。

鐵鎖(主鎖):現代登山用鐵鎖多為鋁合金製成,承受衝擊力在2000kg以上。在攀巖、攀冰、登山及其它冒險中用途廣泛。

冰鎬:是登冰雪坡地的重要工具之一,也可用於自我保護。

冰錐:用於攀冰,在冰壁設置保護點用。

冰爪:通過堅硬冰雪地形,捆紮在高山靴上的防滑器械,底面和前面有突出的尖齒,可在冰面上扎牢, 起到防滑和攀巖作用。

雪套:目的是防止風雪灌入高山靴內。

雪杖:在較緩的地形中代替長冰鎬,併兼探裂縫之用。

頭盔:......

新手登山徒步該準備那些裝備和注意什麼事項

山間地形的基本知識: 山野徒步不同於城市裡的柏油道路之處,在於有非常多的上上下下凹凸不平的步道。即使是針對無經驗者而設計的較完整路線,象深圳梧桐山的泰山澗臺階線路。有時候仍會遇到凹凸不平的石頭路,或到處橫生長的樹根和滾來滾去的石頭;一不注意就容易失去平衡,導致閃腰或跌倒。而且長時間上下行陡坡,一旦按照在城市裡的大馬路走路的步伐時,就會變得上氣不接下氣,甚至會累到無法繼續行程。 山野徒步,要有不同於一般城市街道的獨特走法。在此,我們就依山野線路徒步所表現出的主要特點與代表地形來說明它的各種各樣的徒步走法。 首先,對不同的坡度與定義要有一個基本的認識: 坡度:大於2度形成坡度 緩坡(gentle)坡度小於30度 中登坡度(moderate)坡度在30-45度之間 陡坡(steep)坡度在45-60度之間 非常陡峭(extremely steep)坡度在60-80度之間 直壁(vertical)坡度在80-90度之間 仰角(overhanging)90度以上 行進技巧 : 步行方法、步伐及節奏 1、移動重心一條線 山野的登山徒步步伐要採用不同於城市平整柏油路面的步法行走,通常柏油路面行走雙腳是自然沿水平方向擺動提出去的。但山路的高低起伏凹凸不平,有時候甚至還有滾動的石頭,很不好走。 登山徒步時,最重要的就是“步行姿勢”與“步伐”,首先說明的是步行姿勢。頭、腰、腳要保持在同一條重力線上,並經常把這條線當作是身體的軸心來移動著走。 方法:將一隻腳膝蓋擡起、另一隻腳著地取得平衡,此時肩膀不要用力,步行的重心要從後腳轉為前腳時,要將頭部與腰部重心移向前,前腳膝蓋不要往前突出,再向前踏出後腳,重新制造一個重心。這樣頭、腰、腳重心不斷移動交替行走的方法就是正確的步行姿勢。 步伐:不論山路的上行或下行,最基本的就是步伐要小。這樣的徒步方法,即使不看眼前的狀況也能以同樣的步伐往前走,除了容易保持平衡外,也可減輕疲勞。 2、小步伐,慢慢走。 戶外運動與其他體育運動比較,有一個主要特點就是運動時間長而且運動過程中要揹負上個人的生活食用品,如果長時間走在很多上下坡的山路,就像大步快速走在城市街上一樣,馬上就會喘不過氣來。建議新手不妨以平常步行的一半速度,採用小步法,悠閒散步般的慢慢地往上爬著走。 徒步行走不單是腿部運動,而是種全身運動。可以通過擺臂來平衡身體、調整步伐,控制節奏。 上坡道就已經覺得累的初學者,大多數是隻用下半身的腿部肌肉力量硬爬上山,而上半身的肌肉則呈現膠著完全沒有參與運動。相對地,登山老手為了讓手腕、背部、腹部肌肉、肩膀等全身的肌肉活動,會將必要的力量分散於每一步。初入門者只要徒步過程中大方地擺動手臂走,全身肌肉就會得到很好的參與活動。 登山初學者一般通常犯的常見錯誤的就是拖著腳走或用逛街的步伐登山。這種方式走山路,因為身體較難取得平衡,很容易踢到東西而跌倒。此外,因為身體為了行走中困難取得平衡,要用多餘的肌肉撐住,反而更容易覺得疲累。為了避免這種狀況,請各位要確實地擡起腳,小步伐,一步步踩穩慢慢往前走。 3、全腳掌,穩踏步。 最好的行走速度是走而不喘,儘量用個人中等負荷心跳脈搏次數行走,中等負荷運動強度心跳=(180-年齡)X60-70%。背部肩沉背挺,全腳掌觸地,踏穩腳步再移動重心,儘量保持勻速。 很多山友登山徒步經常會大腿或者小腿肚肌肉抽筋,就是登山徒步腳掌踏出沒有選擇全腳掌著地,或者選擇全腳掌著地了但剛好踏在凹凸不平的面上,沒有選擇好踏點,比如腳掌踏在一個小石頭上,這樣一移動重心,感覺不對勁,至少要花多四倍的力量來重新平衡身體重心,通常在無謂花掉這......

徒步旅行裝備需要哪些?

沒有裝備可以一個一個湊齊,徒步旅行最好結伴而行,為了保證安全,有很多戶外旅行的知識你需要具備,我這裡有一份非常詳細的戶外徒步旅行裝備清單和戶外旅行注意事項,您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購買設備,下載附件供你參考。

戶外徒步旅行需要哪些裝備?

一、服裝篇1、衝鋒衣褲(戶外活動必備,防風、防水、透氣、耐磨……)2、抓絨衣(含WINDSTOPPER,主要是防風、保暖)3、排汗內衣(戶外運動後保持身體乾燥)4、快乾衣褲(夏天出行的必備,褲管、袖管最好是可以脫卸的)5、羽絨衣褲(冬天出行或者去高原地帶的保暖必備)6、其他個人衣物(一次性內褲、汗衫T恤……)二、鞋襪篇1、徒步登山鞋(適應性強、耐磨、防水、最好是中高幫的,可保護叫腳踝)2、輕便運動休閒鞋(適合一般的郊遊活動,或開車時穿)3、運動涼鞋(可當拖鞋穿,夏天徒步也可直接穿)4、排汗襪子(最好是COOLMAX料的,配合GORE—TEX鞋穿,可排腳汗,冬天可防凍傷)5、普通運動襪(棉的、穿著舒服就行)6、雪套(在雪地或者泥濘路段很管用)三、帽子、手套、太陽鏡1、遮陽帽(圓邊的、棒球帽式的、隨便喜好,能擋太陽就行)2、抓絨帽(主要是保暖)3、薄手套(主要為了活動方便,比如可以拍照等用處)4、厚手套(主要是保暖的功效)5、太陽鏡(運動型的更好一點,主要功能是遮陽,也可以用來擺酷)個人裝備用品:一、揹包篇1、大揹包(短途露營或者長途旅行的必備,以揹著舒適且能承重為佳,45-80L不等)2、小揹包(短途旅行或長途備用,有一定的揹負,15-30L不等)3、腰包或挎包(長途出行時放隨身小東西用,最好是可放水壺的那種)4、攝影包(根據個人需要,斜挎的比較方便取用鏡頭)二、野營篇1、睡袋(長途宜帶體積小的羽絨睡袋,節省空間,還有就是根據季節的需要帶)2、睡袋內膽(長途旅行不露營的話,只要帶個防髒的抓絨或者棉的睡袋內膽就可以了)3、帳篷(普通露營的話,一般的防水抗風帳篷就可以了,長途遠行的話建議帶體積小的輕便的帳篷)4、帳篷地席(保護你的帳篷底面,免受磨損)5、防潮墊(普通的可以讓你隨時隨地可以坐下躺下,衝氣墊讓你更舒服,)6、鋁膜地席(攜帶輕巧方便,必要是時可以作為攝影的反光板)三、照明篇1、頭燈(可以讓你雙手騰出來,很方便)2、手電(作為備用的照明,還是比較可*的)3、營燈(在營地用或者在帳篷內用,效果很好)4、熒光棒(有一定的作用,就是不要亂扔,不環保)5、防風打火機(用處不小六、通訊篇1、手機(最常用的聯繫方式、信號最關鍵、在野外經常沒用)2、對講機(團隊活動中很管用的裝備,前後呼應,在一定範圍內逛街也很實用)3、GPS(全球定位系統,專業的玩具,可以幫忙定位、定線路、防迷路)4、求生哨(攜帶方便,也可作為團隊聯繫方法之一)七、其他篇1、登山帳(使用得好,可以節省20%左右的體力,還可做為獨腳架)2、洗漱包(用處不說了,井井有條而已)3、個人衛生(牙刷,肥皂,毛巾,牙膏,手紙,爽足粉,耳塞,防晒霜,脣膏,發熱貼,指甲鉗,淨水器藥品,個人藥品,)4、揹包雨罩(不僅可以防水,長途的話,是防塵的理想工具)5、揹包捆紮帶(可用於揹包外掛物件的固定,必要時可連接做保護繩)6、地圖(無論是長途還是短途,都用得著的工具)7、小快掛(方便在揹包上隨便掛取小物件、毛巾、帽子、垃圾袋等)8、指南針(野外辨別方向、或迷路後尋找方向的有用工具)9、軍刀(覺得男人身上都應該帶一把,小到削蘋果,大到砍數,都可以用)10、戶外手錶(可以測海拔、氣溫、氣壓、帶電子羅盤、記時和鬧鐘等功能)11、頭巾(即可擦汗,又可做圍脖擺酷、禦寒)12、防水袋(保護你的衣物,用品不溼,方便揹包內的整理)13、證件袋(貼身放重要的證件或錢財)14、小型望遠鏡(增加你的視力所及範圍)15、針線包(萬一衣物壞了,縫縫補補總是要的)16、筆記本(記錄你旅行的心情或帳務的需要)17、備......

相關問題答案
徒步登山需要哪些裝備?
野外登山需要哪些裝備?
女的跑步需要哪些裝備?
問道人物需要哪些裝備?
跑馬拉松需要哪些裝備?
登機需要哪些證件?
再婚登記需要哪些手續?
檔案室需要哪些設備?
監控都需要哪些設備?
開飲品店需要哪些設備?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