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牛彈琴的意思是?
對牛彈琴的寓意
譏笑聽話的人不懂對方說得是什麼。用以譏笑說話的人不看對象
比喻對不懂事理的人講道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勞無功或諷刺對方愚蠢之意
對牛彈琴的寓意
後來,人們就用“對牛彈琴”來比喻對愚蠢的人講深刻的道理,或對外行人說內行話,白白浪費時間;也用來譏笑人說話不看對象。
《對牛彈琴》的意思
對牛彈琴
[原文]
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①,伏食如故②。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轉為蚊■之聲③,孤犢之鳴④,即掉尾奮耳⑤,蹀躞而聽⑥。——《弘明集》
[註釋]
①清角——曲調名。操——琴曲。
②如故——照舊。
③■釘méng)——同“虻”,昆蟲,象蒼蠅而形體稍大,吸食人和牲畜的血液。
④孤犢(dú)——離群的小牛犢。
⑤掉尾奮耳——搖著尾巴,豎起耳朵。掉,搖擺。奮,本意是鳥類展翅,引申為舉起來。這裡是豎起來。
⑥蹀躞(diéxiè)——小步走的樣子。
有一天,著名古琴演奏家公明儀對著一頭老牛彈琴。他先奏了一首名曲——高雅的古琴曲“清角”。儘管公明儀自己覺得彈得十分精彩,但是,老牛就象沒有聽見一樣,只顧埋頭吃草。公明儀又用古琴模仿蚊虻(méng)嗡嗡的叫聲,還模仿離群的小牛犢發出的哀鳴聲。那頭老牛立刻停止吃草,擡起頭,豎起耳朵,搖著尾巴,來回踏著小步,注意地聽著。
高雅的琴曲演奏得再出色,老牛也無動於衷;模仿蚊虻的叫聲儘管不是高雅的曲調,但老牛卻聽得很認真。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看清對象,有的放矢,從實際需要出發,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
參考資料:baidu
對牛彈琴是什麼意思?
A對B說:對牛彈琴
說明A鄙視B
這條成語出自《莊子》:“猶對牛鼓簧耳”。簧,是樂器裡能發音的薄片。意思是:猶如給牛吹奏音樂。
漢代牟融寫的《理感論》裡也有:“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
這句話的意思是:有人給牛彈琴,牛照舊低頭吃草,不是牛沒聽見琴聲,而是他根本不懂音樂。
後人把這些意思概括為“對牛彈琴”。小說《紅樓夢》裡,林黛玉曾經調侃賈寶玉不懂琴音樂理,好比“對牛彈琴”。
這天寶玉來到黛玉房裡,發現黛玉正在看的一本書上,那些字他一個也不認識,就說:“妹妹越發長進了,看起天書來啦。”黛玉嘲笑他:“好個唸書的人,連琴譜都沒見過?”說著就給寶玉講解起來。
講了一會兒,黛玉的丫鬟紫鵑提醒寶玉,說姑娘的身體剛好一點,也該讓她歇歇了。寶玉笑了,說自己只顧聽講,讓妹妹勞神了。黛玉說:講講音樂倒也開心,只怕我講了半天,你還是聽不懂。
寶玉說:反正慢慢地也就聽明白了。趕明兒我告訴三妹妹和四妹妹,叫她們也來學琴譜,彈琴讓我聽。
黛玉笑著說:你也太會享福啦。大家都學會了,彈起琴來,你聽不懂,還不是對—她說到這兒就打住了。
這話寶玉倒是聽懂了,把話接過來:“只要你們能彈,我就愛聽,管它是不是對牛彈琴呢。”寶玉把黛玉要說的話挑明瞭,倒把黛玉鬧了個大紅臉。
現在人們也常用“對牛彈琴”這條成語。用來比喻說話不分對象;或者用來諷刺聽者的無知穿譬如,你不能給文盲講大學課程,你怎麼講他也聽不懂。從前有句俗話,“秀才遇見兵,有理講不清”,因為舊社會的兵是欺壓百姓的,他根本不講道理,你去跟他講理,等於對牛彈琴。
參考資料:zhidao.baidu.com/question/77818486.html?si=2
對牛彈琴是什麼意思
對牛彈琴 這條成語出自《莊子》:“猶對牛鼓簧耳”。簧,是樂器裡能發音的薄片。意思是:猶如給牛吹奏音樂。 漢代牟融寫的《理感論》裡也有:“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 這句話的意思是:有人給牛彈琴,牛照舊低頭吃草,不是牛沒聽見琴聲,而是他根本不懂音樂。 後人把這些意思概括為“對牛彈琴”。小說《紅樓夢》裡,林黛玉曾經調侃賈寶玉不懂琴音樂理,好比“對牛彈琴”。 這天寶玉來到黛玉房裡,發現黛玉正在看的一本書上,那些字他一個也不認識,就說:“妹妹越發長進了,看起天書來啦。”黛玉嘲笑他:“好個唸書的人,連琴譜都沒見過?”說著就給寶玉講解起來。 講了一會兒,黛玉的丫鬟紫鵑提醒寶玉,說姑娘的身體剛好一點,也該讓她歇歇了。寶玉笑了,說自己只顧聽講,讓妹妹勞神了。黛玉說:講講音樂倒也開心,只怕我講了半天,你還是聽不懂。 寶玉說:反正慢慢地也就聽明白了。趕明兒我告訴三妹妹和四妹妹,叫她們也來學琴譜,彈琴讓我聽。 黛玉笑著說:你也太會享福啦。大家都學會了,彈起琴來,你聽不懂,還不是對—她說到這兒就打住了。 這話寶玉倒是聽懂了,把話接過來:“只要你們能彈,我就愛聽,管它是不是對牛彈琴呢。”寶玉把黛玉要說的話挑明瞭,倒把黛玉鬧了個大紅臉。 現在人們也常用“對牛彈琴”這條成語。用來比喻說話不分對象;或者用來諷刺聽者的無知。譬如,你不能給文盲講大學課程,你怎麼講他也聽不懂。從前有句俗話,“秀才遇見兵,有理講不清”,因為舊社會的兵是欺壓百姓的,他根本不講道理,你去跟他講理,等於對牛彈琴。參考資料: zhidao.baidu.com/question/18759291.html?si=2
對牛彈琴這則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麼
有兩種說法:
1.
出處:南朝·樑·僧祜《弘明集》:“昔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
釋義:公明儀給牛彈奏古雅的清角調子的琴曲,牛依然如故,埋頭吃草。並非牛沒聽見,因為這種曲調不適合它聽啊!後來,公明儀改變了彈法,模仿蚊子、牛虻的叫聲,小牛犢尋找母牛的鳴叫,此時牛立即搖著尾巴,豎起耳朵,邁開腳步走來走去地傾聽起來了。
這則寓言說明,牛聽不懂高雅的音樂,告誡人們,教育要看對象,要因材施教。
2.
漢代牟融的《理惑論》:“公明儀為六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
戰國時代,有一個叫公明儀的音樂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絃琴彈得非常好,彈的曲子優美動聽,很多人都喜歡聽他彈琴,人們很敬重他。
公明儀不但在室內彈琴,遇上好天氣,還喜歡帶琴到郊外彈奏。有一天,他來到郊外,春風徐徐地吹著,垂柳輕輕地動著,一頭黃牛正在草地上低頭吃草。公明儀一時興致來了,擺上琴,撥動琴絃,就給這頭牛彈起了最高雅樂曲--"清角之操"來。老黃牛在那裡卻無動於衷,仍然低頭一個勁地吃草。
公明儀想,這支曲子可能太高雅了,該換個曲調,彈彈小曲。老黃牛仍然毫無反應,繼續悠閒地吃草。
公明儀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領,彈奏最拿手的曲子。這回呢,老黃牛偶爾甩甩尾巴,趕著牛虻,仍然低頭悶不吱聲地吃草。
最後,老黃牛慢悠悠地走了。換個地方去吃草了。
公明儀見老黃牛始終無動於衷,很是失望。人們對他說:"你不要生氣了!不是你彈的曲子不好聽,是你彈的曲子不對牛的耳朵啊!"最後,公明儀也只好嘆口氣,抱琴回去了。真是自找沒趣。
後來人們根據這個故事,引申出"對牛彈琴"這句成語,比喻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是白費口舌;也常用來譏笑說話不看對象的人。